谢英俊,六十七岁的“三岁小孩”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8月28日,中国台北中正纪念堂的“自由广场”牌楼前,“大眾葬文化行动祭”活动正式开启了为期10天的长跑,其间包含各种讲座、行动艺术、展览、表演等。
  “大众葬”源于1931年蒋渭水医师因染疫(伤寒)而亡,他的支持者们藉由他的去世而举办了一场陈情抗议活动“大众葬”。在蒋渭水去世90周年后的8月,台湾仍笼罩在新冠疫情之下,这次的“大众葬”就是为了“让往生者生产力量,让无力者说话”。
  而这次所有的活动,都举办在一个造型独特的巨型黑色帐篷之下— “大众帐”。这顶帐篷长72米、宽24米、高5米,是由谢英俊带领的“第三建筑工作室”的二十几个实习生,用了一个晚上搭建而成。
  当天因为难以预料的强风和过于光滑的地面,而致使搭建帐篷时遇到一些挑战,后来他们增加了一倍的配重,让这顶巨型帐篷顺利完工。黑色的遮光网在风中摇曳,它不仅为前来参加活动的人遮阳,更是为了“庇护在疫情中冤死的亡魂”,谢英俊说。
  谢英俊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建筑设计师,1954年出生于台中县和平乡,1977年从淡江大学建筑系毕业,尔后从事建筑业多年,其中包括“新竹科学园区”厂房的建造。
  台湾在1999年发生“921大地震”之际,谢英俊受朋友之邀前往南投日月潭邵族部落进行灾后重建,也于此开启了让当地人“自己盖自己的房子”的“协力造屋”理念,他开发出的“轻钢架型式”自由、简单、成本低,当地民众还能因地制宜,用当地的材料打造符合需求且环保的家园。
  2004年谢英俊认识了大陆“三农”学者温铁军,开始在大陆的农村推广他的建筑理念;2008年“汶川大地震”,谢英俊更是进入四川偏乡协助灾后重建;2009年台湾发生“八八水灾”,谢英俊帮忙800多户住民重建。
  多年来,他穿梭于世界各地的农村,中国的河北、河南、四川、西藏等地,还有尼泊尔、加纳、芬兰等国。若不是此次疫情将他“困”在台湾,南风窗特约记者大概也很难有机会采访到这位六十七岁的“三岁小孩”。

自己的房子自己盖


  我见到谢英俊的时候,他戴着一顶圆帽,白色的头发在脖子后面扎成一个短马尾,穿着简单的T恤,指挥着年轻的学生们固定被大风吹得摇曳的固定杆。烈日之下,脸上的皮肤被晒成了发亮的古铜色。一夜没睡,却还精神抖擞的模样。
  我向他约访,“现在就可以啊”,他像个身经百炼的老将军。
  “这么随性的吗?”我显得有些讶异。
  “对啊,很随性啊。”他笑起来。“过两天就要回去日月潭,不在台北了。”我说我可以去日月潭找他,他说“随时都可以”。
  9月1日一早,我接到了谢英俊打来的电话,他说要回去日月潭的工作室,参加实习生的“结业报告”。说走就走,我匆匆忙忙收拾了行李,跟随他一路开车南下,3小时的路程,谢英俊说,不讲话的话开车很容易打瞌睡。
  爱开玩笑、对大陆的历史和地理比我还熟稔—我与谢英俊聊天时常常有种“答不出考题”的感觉。而我们要去的他位于日月潭的“第三建筑工作室”,正是位于“921大地震”所重建的邵族部落内。
  “第三”其实有着多重意涵。一个是“第三世界”,正如中国曾经自认是第三世界国家;二是来自南美洲的“第三电影”概念,有别于欧洲强调个人虚无价值体系跟好莱坞体系的电影;三是“跟传统和现代两边都不搭”,如今人们既抛弃传统、又离现代性很远。
  “我讲的现代性,是欧洲特殊时空之下产生的一个文化价值体系,跟我们现在所讲的现代性是不同的价值体系。那是一种很纯粹的现代性,我们现在还够不到。”
  这就要回归到谢英俊的“协力造屋”理念,他认为,如今我们盖房子的权利被剥夺了,但盖房子本身就是一种人权。而“协力造屋”,就是把盖房子的权利还给住民,让人们可以“自己盖自己的房子”。
“协力造屋”,就是把盖房子的权利还给住民,让人们可以“自己盖自己的房子”。

  “921地震后,我协助参与重建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前原住民部落或农村,房子都是自己盖,那现在为什么没办法自己盖呢?而且遭遇地震后,大部分工作都停了,都在那边等人家帮他盖房子,但你要付钱啊,又没钱。我就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子?”
  “其实他们本来会盖房子的,用传统的方式盖房子没问题的,但是他用新的方式就不会了。所以问题不是那么简单,这是我们整个工业体系、建筑体系,甚至各个领域,一种让人失能的状态。所以我们能不能把自盖房子那种状态找回来?”
  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用最简单的技术,让“盖房子”这件事变得“常民化”,一般人都能动手参与。
  谢英俊开发的“轻钢系统”有别于一般盖房子所用的钢筋混凝土,他把技术简化到“老人小孩只要会拧螺栓”就能盖的状态,盖房子的过程中也不需要“焊接”,轻钢架本身是镀锌的,这样就能做到非常好的防锈功能。别以为“架子”不牢固,在里面灌浆后结构非常坚固,比钢筋混凝土的房子更能起到抗震的效果。
  技术只是外在的,重要的是当地住民“自己盖自己房子”的过程。就像我们即将到达的日月潭邵族部落,整个部落40多户人家,就是“921地震”后邵族原住民自己盖起来的。屋子内部是轻钢架,外部则用竹片、木头等搭构。虽为“重建”,但房子不会像是单一无趣的流水线作业,房屋保留了邵族人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岁月流淌过后静谧又活泼的生活气。
  黄昏下,车窗外流过日月潭透亮的水,我们驶入山上的邵族部落,车一进去,住民们都向谢英俊挥手打着招呼。对于蜗居于城市水泥森林的我来说,已经好久未见这般的“亲热”了。

原住民部落里的工作室


  谢英俊的工作室也是在一个大帐篷下。屋内的学生们还在工作,屋外最惹人注意的,是一个用砖和木桩搭起来的“炉灶”,里头生着火,从上面长长地吊下一个烧水壶,用以泡茶。炉火旁边,有个箭靶,看上去已经被“万箭穿心”了无数回。
  谢英俊的卧室显得有些“潦草”,极其简单的陈设,他把书包放在床上,床顶则洒下一朵蚊帐。“这里以前徐小虎(收藏家、鉴赏家)住过,她说她住的地方闹鬼,就来我们这边住了一段时间。”
  我退出卧室,让谢英俊先休息一下。我向四下望去,都是绿茵茵的植物,我在空气里闻到一股甜味,也不知是哪种植物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谢英俊换了身衣服走了出来,他脱掉了帽子,穿着简单的灰衣白裤蓝白拖鞋,因为裤子扎得紧,微微显露了凸起的小腹,在屋前屋后走动着,像是一个深居简出的平凡长者。
  印象里的“建筑师”,或是西装革履,或是满身艺术气,而谢英俊身上这股“平凡”,却仿佛透着仙气,那是要走过多少路、进入过多少村落,才能淬炼出来的呢。他让我去山下的民宿休息,晚餐时间再上去。
  太阳落山后,我回到了部落里,此时谢英俊正坐在炉前烤肉。我曾在某篇映后座谈会的访谈整理稿中读到过这个画面。此时红艳艳的火光打在他脸上,炉上的猪肉被烤得噼里啪啦泛着油香,谢英俊坐在一片白煙里。那篇访谈说,谢英俊在屋外独自烤火的样子非常特别、让人着迷。
  确实也是如此。谢英俊从 “921地震”以后,一直致力于农村的房屋建造,他从不接豪宅项目、开发商项目。他盖房子讲求“实事求是”,他说现在的房子大多不实事求是。
  “不实事求是,就是说超出实际需求以外,这是商品化逻辑在里面运转。例如现在很多房子看起来很豪华,大门做得非常气派,但你真的需要那些东西吗?再来就是那么豪华的大门,你进出要西装革履啊,你不能穿汗衫拖鞋啊,于是就只能从地下室丢垃圾的小门进进出出,结果那么好的大门不适用。”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邪门的东西,很多地方的人赚钱了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盖大房子,因为有面子啊,所以人类盖房子这件事就不实事求是了。刚才说到商品化,你买了以后也希望这房子好卖,对不对?所以你就掉入了买卖逻辑,商品化逻辑,而商品化逻辑和实际需求是不一样的。”
  谢英俊又以大陆很多农村里的洋房为例,而这些也是他深入农村多年所得到的真实经验。农村改革后,很多的小洋楼拔地而起,高至6、7楼,但其实真正住在里面的,只有两个老人家。老人家最多住1、2楼,想着孩子们回来了可以住楼上,但孩子不会真正回来住,于是上头全空着。老人家爬楼梯不方便,又怕楼上空着藏坏人,于是就又用砖头把楼梯间封起来、用门锁起来。所以盖那么大的房子意义何在?这又应了谢英俊那句“不实事求是”。
  谢英俊说,人类一个小家庭,最基本的空间需求大概是3米6×3米6的大小。就像西藏的牦牛帐篷,两边、三边放床,一个小炉子,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这是最基本的,但也够了。”
  看着谢英俊烤肉的样子,我想着他有关房子要“实事求是”的话,转眼间学生们都出来了,拿出饭菜、碗筷,围坐下来吃饭。“老师,你胸前要背个空气清新器吗?”学生调侃他坐在烟雾前面,实际大概是心疼他,谢英俊常年咳嗽。
不实事求是,就是说超出实际需求以外,这是商品化逻辑在里面运转。

  “吃饭,这是会改变价值观的烤肉。”他挪了个位置,要了一小瓶啤酒,我们围坐在一起吃饭。饭后,学生们开始总结实习心得,隔行如隔山,我不太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但谢英俊没架子,众人也“没大没小”。
  “老师你放下手机。”谢英俊的员工吴佳华对他说。谢英俊立刻放下手机,“闲着”的手摸着胸口,像是“老孩子”。
  夜的“帐篷”合下来,大家讨论起这次搭建“大众帐”的心情,百感交集。外行人如我,问道:“搭一个帐篷真的那么难吗?”
  “是真的很难。”学生们强调。而且这件事是只有谢英俊会做、也只有谢英俊敢这么做的。“大众帐”的构想,学生们从一开始就是怀疑的,但他们说谢英俊身上有一种魔力—即便怀疑,但仍是相信他,会跟着他做—最后也就做成了。
  谢英俊只是笑着,重复着“一定可以做成的啦”。月光和火光交替在他的脸上闪动,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我心里想着:“这是蹲在地上做过事的人呐。”

违章建筑最精彩


  2011年的时候,谢英俊和王澍(“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合作了一个“朗读违章”的展览,他们各自用街区内的屋顶、后巷等空间搭建出“违章建筑”。
  “为什么特别选违章建筑?”我不解。
  “台湾的政策有时候松,有时候紧,民众就会选择适当的时候扩张他的地盘,哈哈,搭建一些规范以外的建筑物,来丰富他的生活。尤其是台北市,很多,也很精彩。”
  这让我想起自己旅居台北时所住的“违章建筑”—顶楼加盖,顾名思义,住在顶楼的人在屋顶搭建一层铁皮屋,将顶楼的空间“占为己有”,而这些“顶楼加盖”几乎是台北市旧公寓的“标准配备”。
  我仍是不懂,“违章建筑何以精彩?”
  谢英俊笑着解释,“因为它很符合人性,是很贴近人的需求,是实事求是的。”谢英俊此处所指,当然是半开玩笑的,但借此也体现了他建筑理念的另一个核心—空间的开放性。
  “空间的开放式是说它有比较大的弹性,另外就是说,房子本身是一种生产行为,它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是可以劳动出来的。所以盖房子不是一个消费行为,不是花钱买的,是一个生产系统,也就是可以自己做。”
2009年,四川茂县杨柳村寨在谢英俊带领的团队下,采用轻钢架重建,整个过程均由村民自行组织施工,一层使用当地传统的砌石工法

  这等于是翻转了我们现在的“买房”行为,将一个消费行为转变为生产行为。我突然明白他所谓的“盖房子本身就是一种人权”。
  空间的开放性也包含建筑材料的因地制宜。不用钢筋混凝土,当地盛产什么材料就用什么材料。例如在农村,就可以用泥土和秸秆混在一起盖房子,既环保又省钱。当然,也可以用木头、竹子、铁皮、水泥板等。
  “我们去到各个地方,当地有什么就用什么。这样做的好处是,房子住一住,你需要调动,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調整。不像那些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不能动,而且敲下来就是一堆建筑废弃物。我们盖的房子是非常环保的,盖完了没什么建筑废弃物,而且都可以回收。”
  谢英俊又举了一个西藏房屋的保温问题。他说现在的建筑技术对传统不了解,不只是西藏,有些地区是用土来盖房子,土盖的房子除了保暖以外,还能蓄热,吸收进去的热量可以慢慢释放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土房子尤其到了冬天,特别暖和。
看着看着,一拍大腿,“我看懂了”。这便是一种思维的转变。

  现在新盖的房子,做法就是“隔绝”,但是这只能隔绝冷气而无法蓄热,所以就不如传统的房子那么舒服,要控制温度就容易过热或过冷。谢英俊的解决方案是,用轻钢架取代承重墙,然后再用土把架子包起来。这么一来,土不用承受重量,房子本身稳固了,与此同时又能做到更好的保温和蓄热功能。
  谢英俊说,在中国农村用这套“轻钢架系统”盖房子时,村民都会拿着板凳过来坐着看,其中包括很多手艺人,因为没见过这么盖房子的。看着看着,一拍大腿,“我看懂了”。这便是一种思维的转变。
  这来年,大陆农村的“合作经济”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与谢英俊“协力造屋”的理念,是一致的。自己的房子自己盖,这种如“乌托邦”一般的理想,是一种可以抵达的理想。
  在谢英俊的建筑事务所工作了十几年的员工吴佳华形容,谢英俊就像一个三岁的孩子,一旦铆起劲来,就会任性且不计后果地向前冲,把想要做到的事情做到为止。虽然有时让旁人手忙脚乱,但这“三岁孩子”带来的动能、纯粹和魔力,也总能让旁人相信且愿意跟随。
  这“三岁孩子”淡淡然,“很多事情我好像是随性在做,但其实是经过缜密考虑的。我心里有底”。
  采访结束后,我心头有这样一个场景:炉火烟起,四下静谧,虫鸣鸟叫,一白发老者摇着蒲扇,扇子所指处,即是一处人间伊甸园。
其他文献
“贵州习酒城”全景图  白朴,真是文如其名,诗文浸透着白描式的朴素。  “今夕乘月登楼,天低月近,对月能无酒。把酒长歌邀月饮,明月正堪为友。月向人圆,月和人醉,月是承平旧。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  这是一首《念奴娇》的下阕,句句浅显,人人能懂,结合一处,却又意境清雅,卓尔不群。  比词的艺术性更有价值的,是白朴表达的观念:中秋这个节日,最重要的意涵是长久。  生命的长久、感情的长久、岁月静好的
期刊
导语:他突然感觉到,自己心里的一朵花在太阳的照耀下缓缓的绽开了。他从未像此刻一样感觉,遇到一个人真好。  1.  “你谁啊,我不认识你,你是骗子吧!”  一栋住宅楼下,一个男生推搡着面前的女孩,还有个姑娘站在后面,插着手冷冷注视着  这一切。很多人围观,男生咬死不认识面前的女孩。这情景一看就明白,准是旧情人找上门了,不好和现任交待。  只有娜仁不明白眼下是什么状况。一年前,这个男生去她的家乡旅行,
期刊
导语:空荡荡的小巷里只有风,风停在耳边发出嘲笑的声音,她第一次流下眼泪,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原来没有童话,只有小丑。  一  德沃是个傻子,人尽皆知。  在他刚来三零一的时候大家就看出来他是个傻子。他一直笑一直笑,笑声弥漫整个教室,然后整个班级就跟着笑,笑声越来越大,班主任无奈地看着他,几次咳嗽欲打断笑声却无济于事,最后只剩下一声叹息。  谁让他妈妈愿意花钱呢。班主任心里说。  傻子德沃,同学
期刊
楔子  浓云如墨,山雨欲来,一道闪电撕开天地,下一瞬万叶千声如鬼哭。  树下这二人已沉默相对多时。  男子的脸藏入斗笠,只露出一角轮廓分明的下颌,唇畔微扬却不见分毫暖意。他身前是一名同样戴着斗笠的素衣少女,此刻跪地不言,面色苍白如纸,一双晶莹眼眸早已光彩尽失。  “弟子闯下大祸,听凭师傅发落。”她终是打破沉默。  男子斗笠微倾,叫人看不真切那是怎样一张脸。“整个江湖都在找你”,他声调平和,似谈及一
期刊
曾经被视为下一个大风口的社区团购,目前整个赛道都在收缩。从滴滴传出消息,橙心优选正在全国分批次收缩,第一批会关掉60%现有城市的业务,一度的大举扩张戛然止步。滴滴之外,那些腰部企业也开始退场,相当一批社区团购的早期试水者相继破产、转型。曾经有预测认为买菜会是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为何如此之快就进入大洗牌阶段?  社区团购并非新鲜事,早在2016年就在国内出现,但一直未成气候,不温不火。是疫情影响下的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初,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教授(Hermann Simon)将“隐形冠军”概念引入企业界与学术界,作为德国出口贸易和经济的重要支柱,“隐形冠军”群体也开始浮出水面。  “隐形冠军”是指,那些在某些细分市场具有全球性或区域领先地位、却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企业。2005年,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邓地博士,将西蒙教授的著作《隐形冠军》翻译成中文,并把隐形冠军概念与中国企业发展结合,2006年,
期刊
早些时候,我就上海某中学为迎接上级检查,要求学生背下当地区府、人大相关领导干部名单一事写过一篇短文,发表后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同看法。但现在想来,这其中还不只是一个尊重青年学生的接受教育权利的问题,同时还是一种对人的智慧的滥用和歪用的行为。  最近从报上读到一则消息,觉得更为糟糕。贵阳市为迎接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团(又是检查)的到来,要求全市中小学生把113道关于“健康教育综合知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背下来
期刊
我曾多次参与过文件“起草班子”,但从来没有认真地回顾过参与这种“班子”的况味。不久前,读了谁·戈·阿法纳西耶夫的《总编辑沉浮录》一书,竟然产生了异样的感觉。  一个团体、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在其举业之际,大抵是不怎么讲究繁文缛节、陈规陋习的。在此时,迸发出的往往是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不拘一格的创新和追求。如果过分讲求形式,盲目追求范例,囿于陈旧的框框,拘于僵死的条条,墨守陈规,削足适
期刊
2021年7月31日,菠萝救援队对新乡市部分地区进行消杀  9月14日一早,一台大型应急饮水设备从佛山菠萝救援中心装车,送往1624公里外的河南省鹤壁市浚县。18个小时后,浚县的受灾群众喝到了从这台饮水机里流出来的干净水。  从7月21日算起到9月17日,佛山市菠萝救援队在河南灾区已经坚守了60个日夜。归期是哪天,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只是知晓那里受灾的人们还需要他们的帮助。  队长王治勇的朋友圈,每
期刊
背 景    马文仲的噩运是从15年前开始的。高中二年級时,他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病症——进行性营养不良症,身上的肌肉不断萎缩,被迫退学回家,但仍坚持自学。翌年,新乡师专、汲县师范等到马文仲的家乡——河南长垣县苗寨乡定向招生,全乡共7个名额,马文仲的考分名列第一。但乡教办主任劝他:“你身体这么差,体检就可能通不过;即使通过了,到学校生活也不能自理——不如把名额让给其他同学。”马文仲表示同意,随后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