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比较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方小说中对于死亡意识的行成,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个人经验的不同,作家们有着不同的“死生观”.然而归根结底,对“死”的表现都是基于“生”,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深刻感悟使得作家们对死亡心存敬畏,旨在探究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更深的维度,体现出生命的更高价值,这也是文学之为“人学”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符号汲取民族文化精髓,采用明喻与隐喻交相呼应的方式,突出传统哲学的核心理念,彰显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明喻是指利用汉字、纹饰、檐沟、
孩子是父母的一项事业,在中国尤其如此,在以前的中国更是如此.
期刊
九年级历史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统筹安排好复习呢?制定有效的复习策略,首先要构建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优化专题、把握规律,最后要抓好切入点.
开栏语:编辑部经常能接到一些电话,咨询我们关于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作为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杂志,我们也经常组织一些会议.“能不能开办一个栏目专门为实战中的HR服务呢?”会
协同编著过程是以异步协作为主、同步协作为辅,隐式协作为主、显式协作为辅的过程,要求协同编著系统对各种协作(特别是异步隐式协作)给予全面支持.基于分布式计算模式开发的
21世纪各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的竞争实际上是教育的竞争.这一观点已成为国际共识.在世纪之交,再一次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强调国家兴旺、民族强胜的关键
摘要: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坛卓越的女词人,她的婉约词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以杰出的文学成就让封建时代的女性在中国古代文坛发出璀璨的光彩。李清照以抒写愁情而著称于世,特殊的社会背景给了她复杂的人生经历,她把自己一生的愁恨浓缩于词作中,于是便有了那一首首孤寂凄清的愁情词。她的词不论是写少女的闺阁情愁,还是写少妇相思幽怨的离愁,或是写老年孀妇凄苦境遇的悲愁,都表现出丰富而复杂、深透而隐晦的浓浓愁情,读来
大一是大学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大学四年的学习情况.由于高中和大学的学习环境、老师授课方法等方面的明显差别,很多大一新生在学习
2017年7月26日至27日,省政协十一届十九次常委会议聚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协商讨论、建言献策.郭志高等10位常委、委员和民主党派代表先后作大会发言,
期刊
我认识吕布尔斯先生是在1998年,即他卸任后的第四年。因处女作《荷花戏台》在德国出版,应出版社邀请,我飞往慕尼黑开始在德国诸城接受采访兼签名售书的旅程。  也许是出版社觉得我的书收益不错,便给我订了头等舱机票。从阿姆斯特丹到慕尼黑行程只有一个来小时,多花好几百荷兰盾真是可惜。 而且飞机很小,头等舱和经济舱的区别只是一个坐在前几排一个坐在后几排,连放膝盖的地方都是一样宽窄。  不过当我看到坐在前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