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吴昊老师教授研究生课程时,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走进“非小学”,感受原生态的建筑与设计。在题为“陕西民居对话土木砖瓦石”的教学(更确切地说是讲座)过程中,吴昊教授和余平教授深刻地讲解与剖析道出了民居中的“自然”,材料中的“大道”等东方哲学意识。从“道法自然”的古人思想中强化了建筑设计的本原设计观,从精神诉求角度推进了原生态设计的理念高度。
关键词:“非小学”;自然;传统材料;建筑设计;本原
1 “非小学”的自然
有幸与导师吴昊来到终南山下户县涝峪口小学,如今这所小学已经有了新名字——“非小学”。它是由室内建筑设计师余平接手,并和他的艺术家朋友改造后保留下来的。他把原本会被荒废的地方转为他的教学场所,保护并改建成现在的“自然遗迹”。这所小学也有了一个“非校长”——余平教授。
“非小学”有土坯式的教室,教室里原木的桌子、板凳,有书写了历史的(用墨汁粉刷的)黑板,有儿时记忆的宣传画;操场上长满绿色的青苔和原木搭建起的自制篮球架,有古树参天,有鸟语花香,时而伴着狗吠鸡鸣……在这样的环境里,人忘掉了矜持、烦恼,甚至忘掉了年龄,尽享空间带来的的纯真与惬意的感觉。
余平教授保护“非小学”的宗旨在于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本土,以旧装旧,保持历史风格,融入现代生活意识,给人带来重温式的生活体验。学校空间到处结合了木头、石材、砖头、瓦片、黄土的自然风情。现代文明植入了人们的生活细节,生存与生活方式陡然转变,对故园生活的记忆只是一个回忆罢了。
当看到学校的老样子、老物件时,人被拽回到当年读书的场景,而院子里从未停止生长的花草树木则提醒着人们,身边都是飞快流逝的岁月,我们不必要急促前行。正如余平在书中所言:“面对现代化的大规模建设,我只能在心里祈祷说;请慢一点,再慢一点!请想一想,再想一想。”
“非小学”时间和空间的碰撞,注解了时空的寓意,在当下嘈杂的社会浪潮中,它的平静承载着自然和生命。
2 材料之“道”
在“非小学”建筑环境的整体改造与设计中,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以旧装旧。保持原有空间环境的风貌,以当地地理环境为基础选用传统材料——土、木、砖、瓦、石,从而使整个空间环境自然、不做作。
建筑具有社会属性,是历史和文脉的片断印迹。材料是构成建筑物的主要元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自然属性上又增加了社会属性。传统材料是建筑的活化石,它记录了一部建筑史,有着与生俱来的文脉认同感,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人记忆、影响和心理暗示。传统材料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所承载的精神有其不可替代性质,是唯一的。
木头、石材、砖头、瓦片、黄土,这些传统的乡土建筑材料中,深刻蕴藏着“大道”与“大美”。不仅是“就地取材”和“因地制宜”,也坦诚地回应了自然和社会的要求,虔诚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直观地表达了生活与生产方式。在科学技术引领发展的今天,传统建筑材料尤为珍贵。作为人类建筑历史谱系中一段包含深度基因的存在,对链接古典文明与现代文明,无疑具有重要的提示和开启作用。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的迅速发展,传统建筑材料的表现手法也将从传统的沿革中解放出来。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于传统材料与技术之中,在新工艺、新理念的支持下,传统材料也有其强有力的表现手法。传统建筑材料的艺术感染力,丰富和延续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环境美学的质量,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现代地域性建筑,注重使用拥有地方情感的传统材料和具有独特智慧的现代技术融合的方法,显示出一种对传统材料、技术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既体现出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的尊重,也出于对人的关怀。可以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现代艺术的气息,同时也体验到悠久的建筑传统文化。
3 建筑设计之本原
按照中国传统的哲学观,世间万象分为“道、法、术”三个层面,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先在“道”的层面上回答万物由生的本原是什么。建筑设计的“原点”是什么?
笔者认为建筑“本原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对人的关怀与服务。吴昊老师表示,社会上那些恣意、夸张的建筑,造作、狰狞的建筑,不顾功能而刻意“自我表现”的建筑,媚权重商而藐视他物等形形色色的建筑,都不是建筑设计的本原,属于“假唯美”的定义。立足于以人为基础的建筑设计初衷而言,它们都不是“善意”的行为。换句话说,建筑设计抛离了人的适用与健康的所有形式都是“假唯美”。余平老师说他在出版《对焦:土木砖瓦石》一书之前,15年行走于古镇之间,受到了吴昊老师陕北生土建筑、窑洞民居等课题研究的启示,那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泥土材料与技术之路。二人的宗旨是“善意”的,是“回归生活本真”的。
其实建筑设计真的需要回归“真善美”的境界了。如果以佛学“性”“相”“用”的观点来阐释“善意”“本真”的设计,则“性”之“善”为生发、“用”之“真”为目标、“相”之“美”为浮现。这正是回归本原的理想境界。建筑要为人的健康、舒适和尊严而服务,“本原设计”以“人”为核心,爱“人”、为“人”、善待于“人”,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强调一个“敬”字。敬天、敬地、敬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正是建筑设计“本原”的终极目的。
尽管我们从理想出发,但现实中仍然充斥着病态、低效、丑陋、冷漠甚至背叛自然的建筑,虽然不愿相信这类建筑的设计者主观有“恶”意念,但结果上对“善”的背离却成为不争的事实。站稳人文关怀的立场,把握设计要素之间的平衡,是避免偏离设计本原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建筑设计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设计立足于人的生活,全方位为人服务;“坏”的建筑,脱离人的生活,沦为建筑师自我表现或囤积商业资本的工具,违背了为人服务的初衷。其实无论何时何地,建筑都必须为人提供庇护,为生活提供便利。其实“好”“坏”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是人的情怀使然。每逢节假日很多人逃离城市涌入乡村,不是乡村好,是城市留不下自然的记忆。众多地标集合的城市,干扰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敬畏传统,更要走近传统。我们生于自然,也敬畏自然。“道法自然”是先古留下的人与自然最好的共生方式。大多数人处于混沌的状态,很多人缺少对自然的领悟,没有自信,盲目地追求城市環境,向往奢侈的生活,最终跌入了钢筋水泥丛林的怪圈中。没有了本原的精神就会丧失人的本性与自我的追求,就会丢弃自己拥有的价值。倡导回归情性、回归人文、回归生活本真、回归设计本原,是建筑设计者最值得思考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本原设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使设计回归人的生活,将“建筑服务于人”的理念落到实处。
作为建筑设计者,要经常行走在自然中去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事物本原。“本清则净,本真则正”。“本原设计”做真正为人服务的建筑。不仅关注建筑的美观,要更加强调建筑的人文精神,因为美绝不是脱离于其他价值而独立存在的。
参考文献:
[1] 余平,董静.对焦:土、木、砖、瓦、石[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
[2] 吴昊.陕北窑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吴昊.民居测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佚名.当一所废弃学校遇到一群艺术家[J].时代人物,2015 (11).
[5] 孟建民.建筑设计的本原论初议[N].中国建设报,2015.
作者简介:王兴彬,西安美术学院在读博士,黑龙江工程学院副教授,师从吴昊教授,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
关键词:“非小学”;自然;传统材料;建筑设计;本原
1 “非小学”的自然
有幸与导师吴昊来到终南山下户县涝峪口小学,如今这所小学已经有了新名字——“非小学”。它是由室内建筑设计师余平接手,并和他的艺术家朋友改造后保留下来的。他把原本会被荒废的地方转为他的教学场所,保护并改建成现在的“自然遗迹”。这所小学也有了一个“非校长”——余平教授。
“非小学”有土坯式的教室,教室里原木的桌子、板凳,有书写了历史的(用墨汁粉刷的)黑板,有儿时记忆的宣传画;操场上长满绿色的青苔和原木搭建起的自制篮球架,有古树参天,有鸟语花香,时而伴着狗吠鸡鸣……在这样的环境里,人忘掉了矜持、烦恼,甚至忘掉了年龄,尽享空间带来的的纯真与惬意的感觉。
余平教授保护“非小学”的宗旨在于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本土,以旧装旧,保持历史风格,融入现代生活意识,给人带来重温式的生活体验。学校空间到处结合了木头、石材、砖头、瓦片、黄土的自然风情。现代文明植入了人们的生活细节,生存与生活方式陡然转变,对故园生活的记忆只是一个回忆罢了。
当看到学校的老样子、老物件时,人被拽回到当年读书的场景,而院子里从未停止生长的花草树木则提醒着人们,身边都是飞快流逝的岁月,我们不必要急促前行。正如余平在书中所言:“面对现代化的大规模建设,我只能在心里祈祷说;请慢一点,再慢一点!请想一想,再想一想。”
“非小学”时间和空间的碰撞,注解了时空的寓意,在当下嘈杂的社会浪潮中,它的平静承载着自然和生命。
2 材料之“道”
在“非小学”建筑环境的整体改造与设计中,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以旧装旧。保持原有空间环境的风貌,以当地地理环境为基础选用传统材料——土、木、砖、瓦、石,从而使整个空间环境自然、不做作。
建筑具有社会属性,是历史和文脉的片断印迹。材料是构成建筑物的主要元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自然属性上又增加了社会属性。传统材料是建筑的活化石,它记录了一部建筑史,有着与生俱来的文脉认同感,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人记忆、影响和心理暗示。传统材料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所承载的精神有其不可替代性质,是唯一的。
木头、石材、砖头、瓦片、黄土,这些传统的乡土建筑材料中,深刻蕴藏着“大道”与“大美”。不仅是“就地取材”和“因地制宜”,也坦诚地回应了自然和社会的要求,虔诚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直观地表达了生活与生产方式。在科学技术引领发展的今天,传统建筑材料尤为珍贵。作为人类建筑历史谱系中一段包含深度基因的存在,对链接古典文明与现代文明,无疑具有重要的提示和开启作用。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的迅速发展,传统建筑材料的表现手法也将从传统的沿革中解放出来。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于传统材料与技术之中,在新工艺、新理念的支持下,传统材料也有其强有力的表现手法。传统建筑材料的艺术感染力,丰富和延续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环境美学的质量,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现代地域性建筑,注重使用拥有地方情感的传统材料和具有独特智慧的现代技术融合的方法,显示出一种对传统材料、技术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既体现出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的尊重,也出于对人的关怀。可以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现代艺术的气息,同时也体验到悠久的建筑传统文化。
3 建筑设计之本原
按照中国传统的哲学观,世间万象分为“道、法、术”三个层面,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先在“道”的层面上回答万物由生的本原是什么。建筑设计的“原点”是什么?
笔者认为建筑“本原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对人的关怀与服务。吴昊老师表示,社会上那些恣意、夸张的建筑,造作、狰狞的建筑,不顾功能而刻意“自我表现”的建筑,媚权重商而藐视他物等形形色色的建筑,都不是建筑设计的本原,属于“假唯美”的定义。立足于以人为基础的建筑设计初衷而言,它们都不是“善意”的行为。换句话说,建筑设计抛离了人的适用与健康的所有形式都是“假唯美”。余平老师说他在出版《对焦:土木砖瓦石》一书之前,15年行走于古镇之间,受到了吴昊老师陕北生土建筑、窑洞民居等课题研究的启示,那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泥土材料与技术之路。二人的宗旨是“善意”的,是“回归生活本真”的。
其实建筑设计真的需要回归“真善美”的境界了。如果以佛学“性”“相”“用”的观点来阐释“善意”“本真”的设计,则“性”之“善”为生发、“用”之“真”为目标、“相”之“美”为浮现。这正是回归本原的理想境界。建筑要为人的健康、舒适和尊严而服务,“本原设计”以“人”为核心,爱“人”、为“人”、善待于“人”,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强调一个“敬”字。敬天、敬地、敬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正是建筑设计“本原”的终极目的。
尽管我们从理想出发,但现实中仍然充斥着病态、低效、丑陋、冷漠甚至背叛自然的建筑,虽然不愿相信这类建筑的设计者主观有“恶”意念,但结果上对“善”的背离却成为不争的事实。站稳人文关怀的立场,把握设计要素之间的平衡,是避免偏离设计本原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建筑设计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设计立足于人的生活,全方位为人服务;“坏”的建筑,脱离人的生活,沦为建筑师自我表现或囤积商业资本的工具,违背了为人服务的初衷。其实无论何时何地,建筑都必须为人提供庇护,为生活提供便利。其实“好”“坏”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是人的情怀使然。每逢节假日很多人逃离城市涌入乡村,不是乡村好,是城市留不下自然的记忆。众多地标集合的城市,干扰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敬畏传统,更要走近传统。我们生于自然,也敬畏自然。“道法自然”是先古留下的人与自然最好的共生方式。大多数人处于混沌的状态,很多人缺少对自然的领悟,没有自信,盲目地追求城市環境,向往奢侈的生活,最终跌入了钢筋水泥丛林的怪圈中。没有了本原的精神就会丧失人的本性与自我的追求,就会丢弃自己拥有的价值。倡导回归情性、回归人文、回归生活本真、回归设计本原,是建筑设计者最值得思考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本原设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使设计回归人的生活,将“建筑服务于人”的理念落到实处。
作为建筑设计者,要经常行走在自然中去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事物本原。“本清则净,本真则正”。“本原设计”做真正为人服务的建筑。不仅关注建筑的美观,要更加强调建筑的人文精神,因为美绝不是脱离于其他价值而独立存在的。
参考文献:
[1] 余平,董静.对焦:土、木、砖、瓦、石[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
[2] 吴昊.陕北窑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吴昊.民居测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佚名.当一所废弃学校遇到一群艺术家[J].时代人物,2015 (11).
[5] 孟建民.建筑设计的本原论初议[N].中国建设报,2015.
作者简介:王兴彬,西安美术学院在读博士,黑龙江工程学院副教授,师从吴昊教授,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