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对它做出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其英文为Thank—giving, 《牛津字典》对此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大学生理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胡锦涛主席曾说,“我们要常保进取之心,常存感恩之念,常怀律己之心”。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只有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懂得回报社会、回报他人。
感恩教育是(Gratitude Education)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识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1]。瑞士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获得静的知识,而且是养成动的认识[5]。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情感教育,爱的教育。其精髓和感恩教育的核心精神是不谋而合的。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现状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高速的社会转型时期,开放的现代化社会经济体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解放和物质财富的增长,随之而来在文化、道德领域发生的变化也在各方面影响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阶段是种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时期,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及感情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一些偶然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逆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方俐洛曾经指出,大约有1/4~1/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我国青少年道德危机事件不断上演,高等学府也频频出现令人震惊的个案:从到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到2004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案件等一系列大学生犯罪事件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认同感恩是一种美德,但是这种品德在大学生身上的体现不容乐观,相当部分大学生把感恩仅仅理解成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或者仅仅是只有别人先给予帮助后才应该采取的报答,而忽略了对生命本身、对社会的感恩。“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表示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2]。
二、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如何通过有效地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心理健康指导不仅仅成为每个家庭、每所高校关注的热点,更是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感恩教育正是在社会转型和道德教育改革的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以期通过这种自我反省的道德教育,使高等学校能够更有效、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为健康的心理和精神状态面对自己、面对亲友师长、面对社会、面对未来的种种压力和挑战。
1.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2.加强感恩教育是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需要。3.加强感恩教育在当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良好传承。4.感恩教育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关键,是学生学习、工作的出发点。
三、如何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应从幼儿时期开展,以家庭、学校为基地,以实际情境加以教育、引导。
1.加强日常感恩教育,教会学生识恩、知恩。感恩的前提是识恩、知恩,感恩教育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又能唤起储存于大脑的情绪记忆,激起丰富的情感。感恩教育应从幼儿时期开展,以家庭、学校为基地,以实际情境加以教引导。然而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学校则是感恩教育升华阶段。高等学校可以通过课堂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自身定位,形成“知恩”的道德共时。高等学校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通过课堂上对自身角色定位及成长历程的探讨,要让学生知道,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社会给予帮助或者教师教他们智慧,这一切都是恩情。
2.以活动为载体将感恩教育进行深化,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养学生感恩品质中的作用。实践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通过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如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暑期社会实践等,并加强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在实践中找到青春的价值,感悟到感恩的责任。感恩教育不能坐而论道,高等学校教育者必须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感恩品质,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开展“角色互换”,唤起感恩之情。开展角色互换有助于大学生与各种社会角色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正如卢梭所言,“当舒适地享受一旦成为习惯时,便使人几乎感觉不到乐趣”[3](P179)。当外来的帮助和关怀成为习惯时,人便容易变得漠然[4]。开展感恩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到知恩图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学会知恩图报,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日常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恩惠,并挖掘出生活中那些小小恩惠的价值。学会知恩图报是要让学生知道,并非大恩大德的举动才是报恩,对别人点滴的行为知道报答也是报恩。这里落实到学生的具体生活中可以是对父母的点滴孝心,对师长、同学朋友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等等。
4.加强社会感恩楷模的宣传。通过感恩楷模的宣传,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感恩意识的缺失,建立起培养其感恩意识的环境。让大学生参与到社会中来,广泛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树立大学生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的人格傾向,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感恩意识的内化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点亮大学生感恩的心灯,让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真正的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更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义务劳动。将感恩意识融入社会行为,通过回馈社会,开展爱国、爱人民的教育,高等学校要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同和接受社会性规则,带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将校园教育转变为社会教育。
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影响和长期的教育过程,更需要中小学校、高等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把感恩教育引向深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能真正取得实效,提高师生的思想素质,就能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感恩教育是(Gratitude Education)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识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1]。瑞士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获得静的知识,而且是养成动的认识[5]。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情感教育,爱的教育。其精髓和感恩教育的核心精神是不谋而合的。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现状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高速的社会转型时期,开放的现代化社会经济体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解放和物质财富的增长,随之而来在文化、道德领域发生的变化也在各方面影响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阶段是种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时期,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及感情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一些偶然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逆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方俐洛曾经指出,大约有1/4~1/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我国青少年道德危机事件不断上演,高等学府也频频出现令人震惊的个案:从到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到2004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案件等一系列大学生犯罪事件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认同感恩是一种美德,但是这种品德在大学生身上的体现不容乐观,相当部分大学生把感恩仅仅理解成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或者仅仅是只有别人先给予帮助后才应该采取的报答,而忽略了对生命本身、对社会的感恩。“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表示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2]。
二、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如何通过有效地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心理健康指导不仅仅成为每个家庭、每所高校关注的热点,更是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感恩教育正是在社会转型和道德教育改革的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以期通过这种自我反省的道德教育,使高等学校能够更有效、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为健康的心理和精神状态面对自己、面对亲友师长、面对社会、面对未来的种种压力和挑战。
1.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2.加强感恩教育是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需要。3.加强感恩教育在当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良好传承。4.感恩教育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关键,是学生学习、工作的出发点。
三、如何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应从幼儿时期开展,以家庭、学校为基地,以实际情境加以教育、引导。
1.加强日常感恩教育,教会学生识恩、知恩。感恩的前提是识恩、知恩,感恩教育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又能唤起储存于大脑的情绪记忆,激起丰富的情感。感恩教育应从幼儿时期开展,以家庭、学校为基地,以实际情境加以教引导。然而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学校则是感恩教育升华阶段。高等学校可以通过课堂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自身定位,形成“知恩”的道德共时。高等学校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通过课堂上对自身角色定位及成长历程的探讨,要让学生知道,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社会给予帮助或者教师教他们智慧,这一切都是恩情。
2.以活动为载体将感恩教育进行深化,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养学生感恩品质中的作用。实践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通过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如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暑期社会实践等,并加强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在实践中找到青春的价值,感悟到感恩的责任。感恩教育不能坐而论道,高等学校教育者必须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感恩品质,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开展“角色互换”,唤起感恩之情。开展角色互换有助于大学生与各种社会角色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正如卢梭所言,“当舒适地享受一旦成为习惯时,便使人几乎感觉不到乐趣”[3](P179)。当外来的帮助和关怀成为习惯时,人便容易变得漠然[4]。开展感恩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到知恩图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学会知恩图报,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日常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恩惠,并挖掘出生活中那些小小恩惠的价值。学会知恩图报是要让学生知道,并非大恩大德的举动才是报恩,对别人点滴的行为知道报答也是报恩。这里落实到学生的具体生活中可以是对父母的点滴孝心,对师长、同学朋友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等等。
4.加强社会感恩楷模的宣传。通过感恩楷模的宣传,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感恩意识的缺失,建立起培养其感恩意识的环境。让大学生参与到社会中来,广泛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树立大学生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的人格傾向,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感恩意识的内化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点亮大学生感恩的心灯,让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真正的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更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义务劳动。将感恩意识融入社会行为,通过回馈社会,开展爱国、爱人民的教育,高等学校要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同和接受社会性规则,带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将校园教育转变为社会教育。
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影响和长期的教育过程,更需要中小学校、高等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把感恩教育引向深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能真正取得实效,提高师生的思想素质,就能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