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散文的情志,将人性、社会与大自然融合在了一起,也就有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美。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教学中,教师要是能引导学生读出它的“美”,鉴赏它的“美”,那么,通过“以美怡情”“以美引善”“以美启真”,培养学生在求知中求美,在求美中求知,就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和写作水平。因此,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散文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先秦的历史、诸子散文到近现代的叙事、抒情、议论散文,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多年,名家、名作众多。
可是,由于散文太过于平淡,无论形式还是内容,既没有诗歌音乐般的节奏,也没有小说曲折的情节,更没有戏剧激烈的矛盾冲突,大多学生都缺少阅读散文的兴趣。而我们在教学中又习惯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深层次上去分析揣摩,挖掘作者的价值取向、政治思想、人生感悟,赋予了散文太多的功利主义,结果是自己筋疲力尽,学生一无所获。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去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散文的美呢?
一、以读带悟
“三分文章七分读”,对于散文的艺术欣赏,比起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来说,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忘情的吟诵中去心领神会。利用朗读,以读去悟,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以高低缓急、抑扬顿挫的诵读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倾注的情感,从而品味作者所抒发的情意情境。
刘熙载在《文概》中说“作者因情生文,斯读者引文生情”,所以读者要从散文中的阅读中去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朗读中去领会散文景、作者情,把情景统一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感同身受,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多读,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能力,多读,才能有丰富的语意积累。试想,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字字珠玑,诗一样的韵律、节拍,如果只有支离破碎的讲解,而没有自己的体悟,那么就是珠玉重宝,恐怕也形同碎石瓦砾。《项脊轩志》中,一句“儿寒乎?欲食乎?”平白如话,道尽天下母亲心声,闻之潸然泪下。如果没有自己的声情并茂的朗读,就没有那种触动心灵的感动。
二、以品促悟
“品”是“精读”是“深读”,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品”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或用心,看出文章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一篇优美的散文,其优美之处,往往在其遣词造句的生动精炼,或在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在其谋篇布局的巧妙安排,或在其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只有在对文章的形象和思想感情有了一定的理解的前提下,揣摩咀嚼出一篇散文的一两处精妙,才算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鉴赏。
诗歌鉴赏讲究“意境”,散文也有自己的“意境”,诗歌的意境,有若干歌意象共同组成,散文也是如此,只不过散文的意境组合形式更加自由、更显灵动。当我们抓住了这些意象,散文的意境,散文的思想情感也就跃然纸上。所以通过分析鉴赏意象,来品味鉴赏散文也不是为一个稳妥的办法。
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里,“荷”与“月”这两大意象贯穿始终,也是提得最多的内容。我们知道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这两个意象都表达了一种高洁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都象征着圣洁,在这篇文章里正暗含了作者与当时的现实不妥协。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意象“柳”,“柳”者“留”也,离别、思乡是它特有的内涵,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柳树”,作者有赋予了它新的意义,柳树外在形象上的柔弱秀气,惹人怜惜是作者潜意识中孤独和无可眷之人的自然流露。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不失为一种心领神会的阅读方法;可朱光潜式咬文嚼字的细嚼慢咽更便于我们领会情感、体味精妙。
三、用情感悟
著名散文家单复说过:散文是血泪灌润的花朵,好散文都是传达作家真性情的。散文离不开抒情,“取于心而注于手”有真情实感,才是实实在在的散文,抓住散文的“动情点”,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主线,认真体味,散文的内涵自可不言而喻。
情与志在散文里始终都处于主导地位,情与志的发现,就是散文阅读的起点。所以,在散文的鉴赏阅读中,既要把握散文的形象,又要体味散文的情与志,也就是说,作者是移情入景、缘情写景,我们在阅读鉴赏时就得缘景入情。
《陈情表》开篇就痛陈悲惨遭遇和凄苦家境,诉说命运多舛罪孽深重的苦衷,再叙祖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字字哀痛、声声落泪。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使得整篇文章读来是缠绵惋恻,感人至深。抓住了“动情点”也就建立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牢固而优美的感情的桥梁。
总之,对于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教学中教师要是能引导学生读出其中的“美”来,并能鉴赏他的美,那么通过培养学生这种在求美中求知的精神,自然就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和写作水平。
可是,由于散文太过于平淡,无论形式还是内容,既没有诗歌音乐般的节奏,也没有小说曲折的情节,更没有戏剧激烈的矛盾冲突,大多学生都缺少阅读散文的兴趣。而我们在教学中又习惯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深层次上去分析揣摩,挖掘作者的价值取向、政治思想、人生感悟,赋予了散文太多的功利主义,结果是自己筋疲力尽,学生一无所获。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去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散文的美呢?
一、以读带悟
“三分文章七分读”,对于散文的艺术欣赏,比起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来说,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忘情的吟诵中去心领神会。利用朗读,以读去悟,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以高低缓急、抑扬顿挫的诵读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倾注的情感,从而品味作者所抒发的情意情境。
刘熙载在《文概》中说“作者因情生文,斯读者引文生情”,所以读者要从散文中的阅读中去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朗读中去领会散文景、作者情,把情景统一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感同身受,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多读,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能力,多读,才能有丰富的语意积累。试想,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字字珠玑,诗一样的韵律、节拍,如果只有支离破碎的讲解,而没有自己的体悟,那么就是珠玉重宝,恐怕也形同碎石瓦砾。《项脊轩志》中,一句“儿寒乎?欲食乎?”平白如话,道尽天下母亲心声,闻之潸然泪下。如果没有自己的声情并茂的朗读,就没有那种触动心灵的感动。
二、以品促悟
“品”是“精读”是“深读”,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品”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或用心,看出文章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一篇优美的散文,其优美之处,往往在其遣词造句的生动精炼,或在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在其谋篇布局的巧妙安排,或在其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只有在对文章的形象和思想感情有了一定的理解的前提下,揣摩咀嚼出一篇散文的一两处精妙,才算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鉴赏。
诗歌鉴赏讲究“意境”,散文也有自己的“意境”,诗歌的意境,有若干歌意象共同组成,散文也是如此,只不过散文的意境组合形式更加自由、更显灵动。当我们抓住了这些意象,散文的意境,散文的思想情感也就跃然纸上。所以通过分析鉴赏意象,来品味鉴赏散文也不是为一个稳妥的办法。
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里,“荷”与“月”这两大意象贯穿始终,也是提得最多的内容。我们知道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这两个意象都表达了一种高洁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都象征着圣洁,在这篇文章里正暗含了作者与当时的现实不妥协。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意象“柳”,“柳”者“留”也,离别、思乡是它特有的内涵,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柳树”,作者有赋予了它新的意义,柳树外在形象上的柔弱秀气,惹人怜惜是作者潜意识中孤独和无可眷之人的自然流露。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不失为一种心领神会的阅读方法;可朱光潜式咬文嚼字的细嚼慢咽更便于我们领会情感、体味精妙。
三、用情感悟
著名散文家单复说过:散文是血泪灌润的花朵,好散文都是传达作家真性情的。散文离不开抒情,“取于心而注于手”有真情实感,才是实实在在的散文,抓住散文的“动情点”,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主线,认真体味,散文的内涵自可不言而喻。
情与志在散文里始终都处于主导地位,情与志的发现,就是散文阅读的起点。所以,在散文的鉴赏阅读中,既要把握散文的形象,又要体味散文的情与志,也就是说,作者是移情入景、缘情写景,我们在阅读鉴赏时就得缘景入情。
《陈情表》开篇就痛陈悲惨遭遇和凄苦家境,诉说命运多舛罪孽深重的苦衷,再叙祖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字字哀痛、声声落泪。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使得整篇文章读来是缠绵惋恻,感人至深。抓住了“动情点”也就建立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牢固而优美的感情的桥梁。
总之,对于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教学中教师要是能引导学生读出其中的“美”来,并能鉴赏他的美,那么通过培养学生这种在求美中求知的精神,自然就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和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