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2013年11月任命商界传奇人物伊恩·利文斯顿担任英国贸易投资大臣。实业出身的利文斯顿很快就展示出与金融背景的前任不同的风格,比如他力推增强英国制造性和创意性企业的海外竞争力,并为此四处宣传“荣耀英国”国际推广项目。
作为该计划重要的一部分,创意英伦庆典活动定于今年3月初在上海举行。在活动举办前,利文斯顿在英国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在他眼里创意产业就像他在执掌英国电信时选择的拳头业务一样,能为英国带来足够的荣耀和“现金流”。
伦敦是创意温床
《财经国家周刊》:文化创意产业近些年来发展很快,在英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和其他国家相比,伦敦成为“创意产业的温床”的优越条件有哪些?
利文斯顿:我认为对多元化的开放态度是英国创意产业欣欣向荣的重要因素。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英国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人才积累,我们有大批全球顶尖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也有很多英国电影获得过奥斯卡奖,在创意领域英国的地位一直在提升。
目前的英国是一个热情好客、多元化以及充满创新能力的国家。我们为过去的历史感到自豪,同样憧憬着未来。伦敦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在这里你能看到不同的“英国印象”,不同的人都会被这个城市接受,比如我的祖辈就来自东欧。伦敦也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城市,这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走在伦敦的街头能听到各种语言,吃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食物,这时让英国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的范例。
因为我们有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多元化民众,这也推动了英国大学的发展。在全世界最好的10所大学里有4所在英国,而且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都在方圆100多公里之内,这些大学都在鼓励创新,万维网从英国诞生就是例证之一。
良好的大学提升了科技领域的竞争力。英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第二多的国家。顶尖的研发能力基于良好的教育体系,这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学生前来求学。目前在英中国留学生数量超过10万,我们预计明年选择到英国的国际学生数量将创下历史新高。
创意是软实力的代表
《财经国家周刊》:文化创意产业有没有可能有朝一日超过金融服务业,成为英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
利文斯顿:金融服务业目前仍是英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英国在这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金融服务业领域,中英两国之间的合作也日益增多。比如伦敦目前是中国之外最大的人民币交易中心,我不久前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参与过一场活动,主要讲的就是中国公司的上市和融资。当然,在金融服务领域中英两国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伦敦证交所正在和中国的证券交易所加强交流,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另一方面,当人们提及创意产业的时候,通常先想起的是设计方面的创意。其实在当今世界,创意无处不在,从软件程序到教育课程,都与创意产业密切相关。比如参加F1赛车比赛的车队里,排名前10的顶尖车队中有8家将总部设在英国,赛车的设计都在英国完成。就创意产业来说,现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不过金融服务业发展同样也很迅速。
《财经国家周刊》: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全球有很大的影响力,可以视为是英国软实力的一部分。而举办创意产业的展示活动,是否意味着英国在努力将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利益?
利文斯顿:我认为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恰恰符合人们对英国的期盼。“荣耀英国”国际推广项目已经实施了几年,其中涵盖商业荣耀、技术荣耀、创新荣耀、创意荣耀等内容,是综合性的推广运动。
现在的英国已和几十年前大不相同,创意确实已经成长成一种软实力。在这种软实力的联系下,我们与英联邦国家有良好的关系,与亚洲国家有良好的关系,同样与中国特别是中国上海有良好的关系。利用这些创意,可以让大家都从中受益,因此创意使得国家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比如我希望英国的电视制作公司能和中国的媒体公司加强合作,这次推广活动能够为中英两国间的长期关系添砖加瓦。
中英合作潜力巨大
《财经国家周刊》:在中国举办英国创意产业展示活动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
利文斯顿:在上海举办活动的决定反映了中英两国关系日渐亲密,我上次跟随首相访华时,中英两国之间的关系界定为“面向增长不可或缺的伙伴”。英国在医疗保健、教育以及设计等创意和技术领域的优势,正好与中国下一阶段发展中的需求相契合。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特别的需求。近两年来很多中国的公司在英国投资,总金额超过之前30年的总和。英国驻华大使馆花了很多时间和中国公司以及投资者商谈联合举办这次活动,我们为这次活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英国公司将会在活动中展示多样的成果,也同时寻求与中国伙伴的合作,这样就会把一些优秀的创意留在中国。
《财经国家周刊》: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大范畴,在上海展示活动的核心将放在哪些方面呢?
利文斯顿:上海的创意产业展示活动将围绕三个主题展开,第一主题是你希望未来居住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如何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垂直城市”的概念会在中国越来越重要。第二个主题着眼于技术。中英两国都拥有一些伟大的技术,那么我们能否整合这些手中的技术,合作开发出面向未来的新技术呢?第三个主题有关艺术、设计、电视和电视,在人文艺术方面两国如何进一步合作?
我认为“城市创新”这个话题对中国非常重要。因为中国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如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能城市与未来密切相关,英国在建设和发展智能城市方面有不少宝贵经验。此外在医疗、教育等领域中英两国也能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
作为该计划重要的一部分,创意英伦庆典活动定于今年3月初在上海举行。在活动举办前,利文斯顿在英国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在他眼里创意产业就像他在执掌英国电信时选择的拳头业务一样,能为英国带来足够的荣耀和“现金流”。
伦敦是创意温床
《财经国家周刊》:文化创意产业近些年来发展很快,在英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和其他国家相比,伦敦成为“创意产业的温床”的优越条件有哪些?
利文斯顿:我认为对多元化的开放态度是英国创意产业欣欣向荣的重要因素。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英国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人才积累,我们有大批全球顶尖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也有很多英国电影获得过奥斯卡奖,在创意领域英国的地位一直在提升。
目前的英国是一个热情好客、多元化以及充满创新能力的国家。我们为过去的历史感到自豪,同样憧憬着未来。伦敦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在这里你能看到不同的“英国印象”,不同的人都会被这个城市接受,比如我的祖辈就来自东欧。伦敦也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城市,这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走在伦敦的街头能听到各种语言,吃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食物,这时让英国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的范例。
因为我们有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多元化民众,这也推动了英国大学的发展。在全世界最好的10所大学里有4所在英国,而且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都在方圆100多公里之内,这些大学都在鼓励创新,万维网从英国诞生就是例证之一。
良好的大学提升了科技领域的竞争力。英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第二多的国家。顶尖的研发能力基于良好的教育体系,这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学生前来求学。目前在英中国留学生数量超过10万,我们预计明年选择到英国的国际学生数量将创下历史新高。
创意是软实力的代表
《财经国家周刊》:文化创意产业有没有可能有朝一日超过金融服务业,成为英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
利文斯顿:金融服务业目前仍是英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英国在这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金融服务业领域,中英两国之间的合作也日益增多。比如伦敦目前是中国之外最大的人民币交易中心,我不久前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参与过一场活动,主要讲的就是中国公司的上市和融资。当然,在金融服务领域中英两国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伦敦证交所正在和中国的证券交易所加强交流,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另一方面,当人们提及创意产业的时候,通常先想起的是设计方面的创意。其实在当今世界,创意无处不在,从软件程序到教育课程,都与创意产业密切相关。比如参加F1赛车比赛的车队里,排名前10的顶尖车队中有8家将总部设在英国,赛车的设计都在英国完成。就创意产业来说,现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不过金融服务业发展同样也很迅速。
《财经国家周刊》: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全球有很大的影响力,可以视为是英国软实力的一部分。而举办创意产业的展示活动,是否意味着英国在努力将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利益?
利文斯顿:我认为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恰恰符合人们对英国的期盼。“荣耀英国”国际推广项目已经实施了几年,其中涵盖商业荣耀、技术荣耀、创新荣耀、创意荣耀等内容,是综合性的推广运动。
现在的英国已和几十年前大不相同,创意确实已经成长成一种软实力。在这种软实力的联系下,我们与英联邦国家有良好的关系,与亚洲国家有良好的关系,同样与中国特别是中国上海有良好的关系。利用这些创意,可以让大家都从中受益,因此创意使得国家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比如我希望英国的电视制作公司能和中国的媒体公司加强合作,这次推广活动能够为中英两国间的长期关系添砖加瓦。
中英合作潜力巨大
《财经国家周刊》:在中国举办英国创意产业展示活动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
利文斯顿:在上海举办活动的决定反映了中英两国关系日渐亲密,我上次跟随首相访华时,中英两国之间的关系界定为“面向增长不可或缺的伙伴”。英国在医疗保健、教育以及设计等创意和技术领域的优势,正好与中国下一阶段发展中的需求相契合。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特别的需求。近两年来很多中国的公司在英国投资,总金额超过之前30年的总和。英国驻华大使馆花了很多时间和中国公司以及投资者商谈联合举办这次活动,我们为这次活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英国公司将会在活动中展示多样的成果,也同时寻求与中国伙伴的合作,这样就会把一些优秀的创意留在中国。
《财经国家周刊》: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大范畴,在上海展示活动的核心将放在哪些方面呢?
利文斯顿:上海的创意产业展示活动将围绕三个主题展开,第一主题是你希望未来居住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如何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垂直城市”的概念会在中国越来越重要。第二个主题着眼于技术。中英两国都拥有一些伟大的技术,那么我们能否整合这些手中的技术,合作开发出面向未来的新技术呢?第三个主题有关艺术、设计、电视和电视,在人文艺术方面两国如何进一步合作?
我认为“城市创新”这个话题对中国非常重要。因为中国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如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能城市与未来密切相关,英国在建设和发展智能城市方面有不少宝贵经验。此外在医疗、教育等领域中英两国也能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