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逐渐关注慈善事业的发展。然而,慈善组织丑闻不断,使慈善组织陷入信任危机漩涡中。本文试图通过慈善组织信任危机的表现来探求慈善组织信任危机的原因,进而提出笔者的一点建议 ,希望慈善组织能够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监督等,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
关键词:慈善组织;信任危机;措施
近十几年来,党中央高度关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十六大的建立到十七大的覆盖再到十八大的统筹推进,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进入新阶段。而对慈善事业的发展也更加重视,从无到有,从补充到支持,可以看出慈善事业正逐渐被提上议程,2014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可以看出党中央对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慈善组织近几年来丑闻不断,尤其是2011年“郭美美事件”的爆发,近期嫣然基金又陷入信任危机中,更是使慈善组织陷入信任危机的漩涡中。从政府到民间,掀起一场热烈的讨论,探寻我国的慈善事业应走向何方。民政部多次出台政策,来缓解慈善事业的信任危机,企图扭转其走偏的方向。这两年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有所缓解,但是慈善组织的信任曲线却是波折行走,信任危机仍较严重,此研究话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公众对慈善组织的评价,涉及到公众对慈善组织的满意度和可信度,直接影响群众捐赠的意愿,间接彰显了慈善组织的宗旨、理念,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制度、监督等方面。慈善组织信任危机也就是公众对慈善组织的评价降低,对慈善组织的宗旨、理念、制度等不满意,直接表现为捐款下降。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将对慈善组织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慈善组织信任危机频发,表现如下:
一、新闻热点频发
新闻热点频发,增加公众的不信任。在中国关于慈善组织的负面新闻始终没有间歇,媒体每年都会曝光大量慈善组织的丑闻,虽然这并没有冲击到人们最重要的神经线,但是这些却一点点销减着公众的信任,最终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随着郭美美事件而像洪水一样涌来,一发不可收拾。公众在这一系列新闻的冲击下,本就迷茫的公众,现在更是不信任。
二、捐赠金额下降
公众与慈善组织合作的桥梁崩裂。民政部公布的社会捐赠情况显示,社会上捐赠情况不容乐观,而公众的捐款更是慈善组织运转的灵魂线,当这条线不存在的时候,慈善组织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没有了方向也将失去高度。同时,作为委托人的慈善组织在其特色活动或日常运转中,没有得到公众的积极反应,使得这种方便慈善的机制无法正常进行。当这种合作的桥梁断裂的时候,慈善组织也将毫无生机。
三、社会质疑增加
媒体广泛报道,公众活跃于电子媒介。郭美美事件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媒体进行广泛的报道,连续几年媒体关于慈善事业的相关新闻也都会重点报道。而公众利用微博、QQ等媒介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不断揭露与慈善事业相关的信息。这种高度关注正是源于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不信任,当公众信任慈善组织的时候,捐款将不断上升,公众也不会关注于这些热点事件。
中国历来有慈善的传统,但是为什么公众却不信任慈善组织。仇视“官僚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在各类组织中基本都是传统权力和超凡权力远远比法定的权力更有影响力。费孝通先生曾经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是一个等序的社会。中国的这种“官僚文化”随着“管理文化”以及“治理文化”的冲击而动摇。根据治理理论,第三部门、政府、市场三个主体相互作用,慈善组织在弥补政府、市场失灵中应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鉴于现如今中国的国情,慈善组织并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慈善组织行政化问题恰恰影响了它的发挥,其运行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这让慈善组织在各个方面缺少独立性,成为政府偶然性统治工具。随着群众素质的提升,人们更加关注捐款的去向。这种双向价值的矛盾性让慈善组织信任危机成为关注焦点。同时,其他的问题,如:法律体系不健全,缺少统一的慈善法;政府、市场、自身监督机制不健全;透明机制不完善;慈善文化建设落后;慈善人才相对匮乏等等原因更是使慈善组织没有按照科学的轨迹发展,频频出现慈善组织信任危机。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这体现出政府向建设服务型政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公共权力结构将更加的理性化,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慈善组织面对这样一个的发展契机,首先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更要紧随时代步伐,减轻公众的信任危机,逐渐重赢信任,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创新与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71.
[2]聂锐,芈凌云,吕涛.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27.
[3]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4] 温敏.论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13,33(3).
关键词:慈善组织;信任危机;措施
近十几年来,党中央高度关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十六大的建立到十七大的覆盖再到十八大的统筹推进,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进入新阶段。而对慈善事业的发展也更加重视,从无到有,从补充到支持,可以看出慈善事业正逐渐被提上议程,2014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可以看出党中央对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慈善组织近几年来丑闻不断,尤其是2011年“郭美美事件”的爆发,近期嫣然基金又陷入信任危机中,更是使慈善组织陷入信任危机的漩涡中。从政府到民间,掀起一场热烈的讨论,探寻我国的慈善事业应走向何方。民政部多次出台政策,来缓解慈善事业的信任危机,企图扭转其走偏的方向。这两年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有所缓解,但是慈善组织的信任曲线却是波折行走,信任危机仍较严重,此研究话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公众对慈善组织的评价,涉及到公众对慈善组织的满意度和可信度,直接影响群众捐赠的意愿,间接彰显了慈善组织的宗旨、理念,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制度、监督等方面。慈善组织信任危机也就是公众对慈善组织的评价降低,对慈善组织的宗旨、理念、制度等不满意,直接表现为捐款下降。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将对慈善组织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慈善组织信任危机频发,表现如下:
一、新闻热点频发
新闻热点频发,增加公众的不信任。在中国关于慈善组织的负面新闻始终没有间歇,媒体每年都会曝光大量慈善组织的丑闻,虽然这并没有冲击到人们最重要的神经线,但是这些却一点点销减着公众的信任,最终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随着郭美美事件而像洪水一样涌来,一发不可收拾。公众在这一系列新闻的冲击下,本就迷茫的公众,现在更是不信任。
二、捐赠金额下降
公众与慈善组织合作的桥梁崩裂。民政部公布的社会捐赠情况显示,社会上捐赠情况不容乐观,而公众的捐款更是慈善组织运转的灵魂线,当这条线不存在的时候,慈善组织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没有了方向也将失去高度。同时,作为委托人的慈善组织在其特色活动或日常运转中,没有得到公众的积极反应,使得这种方便慈善的机制无法正常进行。当这种合作的桥梁断裂的时候,慈善组织也将毫无生机。
三、社会质疑增加
媒体广泛报道,公众活跃于电子媒介。郭美美事件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媒体进行广泛的报道,连续几年媒体关于慈善事业的相关新闻也都会重点报道。而公众利用微博、QQ等媒介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不断揭露与慈善事业相关的信息。这种高度关注正是源于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不信任,当公众信任慈善组织的时候,捐款将不断上升,公众也不会关注于这些热点事件。
中国历来有慈善的传统,但是为什么公众却不信任慈善组织。仇视“官僚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在各类组织中基本都是传统权力和超凡权力远远比法定的权力更有影响力。费孝通先生曾经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是一个等序的社会。中国的这种“官僚文化”随着“管理文化”以及“治理文化”的冲击而动摇。根据治理理论,第三部门、政府、市场三个主体相互作用,慈善组织在弥补政府、市场失灵中应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鉴于现如今中国的国情,慈善组织并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慈善组织行政化问题恰恰影响了它的发挥,其运行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这让慈善组织在各个方面缺少独立性,成为政府偶然性统治工具。随着群众素质的提升,人们更加关注捐款的去向。这种双向价值的矛盾性让慈善组织信任危机成为关注焦点。同时,其他的问题,如:法律体系不健全,缺少统一的慈善法;政府、市场、自身监督机制不健全;透明机制不完善;慈善文化建设落后;慈善人才相对匮乏等等原因更是使慈善组织没有按照科学的轨迹发展,频频出现慈善组织信任危机。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这体现出政府向建设服务型政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公共权力结构将更加的理性化,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慈善组织面对这样一个的发展契机,首先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更要紧随时代步伐,减轻公众的信任危机,逐渐重赢信任,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创新与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71.
[2]聂锐,芈凌云,吕涛.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27.
[3]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4] 温敏.论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1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