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解题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0927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题规律】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历年语文考试中的一只“拦路虎”,综合各地的高考试题分析数据,它在全卷各板块中得分率往往最低。而审题不清是导致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题干,考生往往研读不深,理解不透,浮光掠影甚至答非所问,从而造成解答不准或不对。审题看似简单,却是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做现代文阅读时,审准了题干,能帮助我们快速理清答题思路和方向,从而提高得分率。
  【技法揭示】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二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及形式;同时,也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意图。
  高考现代文阅读审题,在弄清设题规律的基础上,要“四审准”:审准答题方向、审准答案区间、审准题目类型、审准题干配分。
  【技法剖析】
  一、遵循阅读原则,弄清设题规律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设置,强调整体阅读,是一个由前到后,由分到总,由局部到全局的相对完整的测试系统。所以,解题时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在“三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相关语段以及上下文顺次解答题目,再结合每道题的具体要求,深入分析,自然就容易得到正确答案。
  如2015年浙江高考阅读《捡烂纸的老头》11-15题(原文及参考答案略):
  1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第三段,局部)
  1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第四段,局部)
  13.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第六段,局部)
  1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首尾段,全局)
  1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主旨,全局)
  解析:上面浙江卷五道现代文阅读题设题即遵循了由前到后、由分到总、由局部到全局的规律。
  现代文阅读题设置的另一条规律是:如果有些题目有较大难度,命题者会有意地将其他题的题干作为该题答题的提示,这样也就降低了该题的难度。为强化“打通文体”的意识,这里列举2011年江苏高考古诗鉴赏的例子来说明此条规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①,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解析:这里我们主要来看第三小题。解答第三小题,得先明确“构思脉络”的意思,它是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再看前两小题的题干,第一小题是说“作出高度评价”,第二小题是说“表达思想感情”。据此可以确定,前四句为第一层,五、六句为第二层,最后两句为第三层。本诗可分三层,层次清晰,此题应该是好答的。
  参考答案:(l)①诗坛地位无人可及,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的风格,清新、俊逸。(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3)从赞扬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二、掌握审题技巧,获取答题信息
  现代文阅读题解题的核心是“提取信息”,这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题干上。题干往往暗示命题意图,揭示解题方向,提示答题范围。因此,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一定要仔细地审清题干,弄清题目要求,然后根据上下文的意脉,寻找答题所需要的信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答试题,才能保证答题思路正确。
  1.审准答题方向
  解答阅读题时必须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这其实是个答题的方向问题,它不仅包括用怎样的方法去推求答案,还包括从什么角度去回答,用怎样的句式来表达等。发问角度不同,答题要求不同,就应决定运用不同的知识思考问题,用不同的句式组织答案:“是什么”是问什么意思,即对语句语段的理解;“怎么作”是问怎么写的,即对表达技巧的体会;“为什么”是问为什么要这样写,即对写作意图的认识;“怎么样”是问写得好不好,即对表达效果的评价。
  现代文阅读题一些提问及其暗示:
  ①“哪些方面”(暗示:答案一般是三点以上);
  ②“请具体,结合具体内容”(暗示:要举例,详细分析);
  ③“请简要概括××”(暗示:分点,不哕嗦,一般不举例);
  ④“分析……的形象”(暗示:形象特点,举例分析);
  ⑤“请生动形象××”(暗示: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⑥“请赏析××”或“说说××哪里写得好”(暗示:手法、解说、内容、主旨);
  ⑦“从全文来看××”(暗示:答案可能比较散,注意着眼整体);
  ⑧“谈谈××的背景及意义”(暗示:分“背景”和“意义”两部分,背景常在文首,意义常在文末);   ⑨“文章/作者是如何/怎样××的”(暗示:一是层次角度,二是技巧角度)。
  2.审准答案区间
  文本是源,答案是流,明确了答题区间,就明确了答案藏身之处,找到了源头,找准了方向,这是迈向成功的最关键一步。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间,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准确把握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我们常常在一些阅读题的题干中见到诸如“结合×段”“联系全文”“通观全文”“参照”等词语,实际上这是命题者为我们提供的答题区间。“结合×段”、“联系×段”,就意味着这道题的答案需要在“×段”的基础上作答,准确找到“×段”,根据题干的要求筛选出答题的有效信息,通过对相关语言的整合,就能获得答案。“联系全文”“通观全文”,意味着这道题的答题信息不在题干所涉及的某个语段,而多数存在于揭示文章中心的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整体把握文章脉络,准确把握文章主题及主题所在的语段,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地找到答案。
  例如,《平面的生活》阅读题:文章开头眼镜商说“我”是“独眼龙”。请联系文中对话部分,分析眼镜商这样说的原因。(4分)
  相关文段:
  “独眼龙?我?但我有两只眼睛,并且是用眼睛来看世界的啊!”
  “或许您是两只眼睛来看的,但绝不是同时用两只眼睛。您的右眼近视,而左眼远视,这两个缺陷恰好使得您的双眼可以交替工作。”
  “太奇妙了!我是多么完美啊!”
  “请您不要太过得意。”眼镜商说,“因为,只要您不在乎能否感觉到物体的凹凸起伏,一切都会相安无事。’
  “因为我感觉不到物体的凹凸起伏吗?”
  “您当然感觉不到。要感觉到物体的凹凸起伏,必须同时用两只眼睛进行观察。两幅相似但不相同的图像之间的微小差距产生立体感。”
  “因此我是生活在一个只有二维的世界中了?”
  “是的,您看到的是一个平面世界。对您来说,有左有右,有高有低,至于深度,则根本没有,这便是独眼龙的视觉。”
  解析:如果考生能注意到“请联系文中对话部分”一句,就能很快找到答题的区间。对话部分实际上讲了两方面意思,“我”右眼近视,左眼远视,双眼不能交替看远近事物,不能同时使用,看到的只是二维世界,看不到三维世界。
  参考答案:①我右眼近视,左眼远视,双眼不能同时使用;②我看到的是二维的平面世界,看不到三维的立体世界。
  3.审准题目类型
  现代文阅读,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考生语文获得高分的瓶颈。能否规范地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基本决定了考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高考语文备考的原则:“一个题即一类题。”所谓“一个题即一类题”,就是把我们做的每一个题都当作某一类题来做、来分析,总结出一些有利于快捷而准确答题的规律。尽管命题者在竭力做“推模”工作,但在实际命题时还是离不开基本“题型”的。江苏高考语文卷如此,其他省市试卷更是如此。作为备考,我们应该在用心读懂文本、把握命题意图的基础上,根据相关“题型”规范答题。
  现代文阅读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考题型,出题方式常有不同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综合近年来高考试题大致可以归为几类:理解语句含意题、分析语段作用题、筛选整合信息题、梳理行文思路题、鉴赏表达技巧题、探究文本主旨题等。这六种基本题型将在后面的六讲中陆续讲解。
  如2015年江苏高考现代文《比邻而居》阅读题(文本及参考答案见上期):
  12.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作简要分析。(4分)
  1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
  14.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意蕴。(6分)
  解析:第12题属筛选整合信息题,第13题属理解语句含意题,第14题属鉴赏表达技巧题,第15题属探究文本主旨(意蕴)题。根据这些题型,可以比较快速、准确、规范地解答题目。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西蒙的“7±2”原理,一种题型的训练量为5-9题,容易一点的练5题,难一点的练9题。当然在后续的练习中还需要进行这样的反复训练,但训练量可以少一些。
  4.审准题干配分
  现代文阅读题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所需要的要点数量。因为高考阅卷是“踩点给分”,分值的多少往往取决于答题要点的多少。通常情况下,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是一点。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①②之类的序号,则应按序号答够要点;如果未标明序号,考生也应该心中有数,不可只答一点了事。分点答题为的是言之有序,就是答题要讲次序,有条理。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罗列要点而不顾其间的内在联系。分点答题的形式技巧是,用数字符号标明,或者用分号分隔。
  例如,2015年新课标卷II《将军赋采薇》阅读题: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相关文段: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解析:文本第二自然段共4个句子,讲戴安澜将军为抗战大业,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这是一道信息筛选题,注意找准区间,选取关键的词句分条作答。根据赋分提示,本题6分,可能是3个得分点。
  参考答案:①当时是国共合作抗战时期,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见第一句);②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见第二句);③宗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是爱国志士(见第三句)。
  温馨提醒:所有的参考答案都并非阅卷场评分细则,要养成根据自己的经验体系不断进行修正参考答案的意识。
其他文献
灿烂的阳光下,蝴蝶翩翩起舞,五彩的翅膀绽放出炫目的花朵。然而,在三维显微镜下我们会发现,蝴蝶翅膀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本没有色彩。蝴蝶的翅膀何以能色彩绚烂?原因在于外在光线的照射,更在于它凹凸不平的特殊的微观结构。蝴蝶有此奥秘,人亦如此。  缔造电商帝国的马云就是一只翅膀“凹凸”的蝴蝶。儿时的马云就很叛逆,上初中时因为打架多次被记过,被勒令转学;因为成绩差,考了两年才考上高中;踌躇满志地想考上北京大
期刊
鉴赏人物形象,是古诗词的常考考点之一。一般来说,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大致有两类:一是主观形象(作者塑造的抒情主人公),二是客观形象(作者描写或刻画的人物)。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通常指诗(词)人自己,一般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变化等表现出来。而诗(词)人在诗词中塑造、刻画的形象,也往往是“诗化了的作者自我”,从作者对诗词中人物或隐或显的态度倾向、理解评价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爱憎好恶、理想、追求、
期刊
命题规律  现代文阅读在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试题中占均有30—40分。这类题目做得如何,直接关系高考的成败。可以说,得现代文阅读者,得高考!可是,对广大考生来说,现代文阅读一直是个难点,每年高考该项均分偏低。  做现代文阅渎题,其前提是要读懂文本。对于考生来说,能否读懂文本,决定了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文章的内容、思路与技巧、主旨。因此,必须扭转轻读文、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
期刊
冯渊老师在评析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时指出,高考作文欠缺的是思维。笔者批阅我校“二模”考试议论文“享受孤独”后,对此“心有戚戚焉”。按照元代文人乔梦符提出的一篇优秀文章必须具备漂亮的“凤头”、充实的“猪肚”、有力的“豹尾”三个特点的要求来审视,笔者试着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不切合中心的“漂亮、精彩”的开头  请看原文(括号里是改文)。  人生是首歌,就算没有人为你伴奏也要唱完(为你喝彩,
期刊
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用题有两大特点:  一、文化含金量不断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他多次在各种场合倡导要重视传统文化,自己在讲话中也多次引用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在他的引领下,全国人民对传统文化也日益重视。高考试题文化含金量也在不断提高。  2015年的高考语用题15套试卷中,考传统文化方面内容的试卷,就有4套:  浙江卷: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
期刊
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碰到了一道摘编自戴世强《钱伟长小传》的人物传记阅读题,文章题目叫“不平凡的求学生涯”,内容讲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的求学生涯,文章主要记述了钱伟长求学的刻苦勤奋,爱国精神以及科学方面的卓越才能。原文如下: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  钱伟长的传奇人生,是一代中国学人希冀和奋斗的缩影。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
期刊
中国人聪明绝顶智慧超群。  比如打麻将,日本人说,别看日本到处都是麻将馆,可怎么也玩不过中国人。这应该说的是真话,打麻将需要用尽各种心思骗上家盯下家,真真假假,欲擒故纵,声东击西,上下其手……日本人恐怕够呛!  岂止是玩麻将,买衣服咱也比外国人聪明。一提美国,有些个中国人总是一脸的不屑,“嘁——,真笨!无条件退货的漏洞这么大,他们竟然都不知道!”美国的商店两周内都可凭发票退货,于是,颇有一些中国人
期刊
先秦典籍和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旨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名篇名句默写一直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为了备考2016年名句默写,笔者对2015年高考名句默写进行了梳理,提出一些备考浅见,谨供广大师生参考。  2015年高考15套语文试卷,全部考查了该考点,且全部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北京卷将名篇名句默写与诗歌鉴赏考点放在同一题中考查,在此只讨论默写部分。具体考查内容见下表:  一、试
期刊
整个一战期间,日本一面密切关注欧洲战场的动向,一面开始计划在下一次以中国为战场的全面战争中,如何动员出足够维持“大陆作战”的兵员。并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成功地在短时期内将陆军扩充到49个师团的规模,并将其大部投入中国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亚洲各国的民用工业提供了发展的良机,也为中日等国的军队和军火工业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范例。那么,日本在一战中,为侵华做了哪些准备呢?  更强调精确射击和
期刊
【摘要】苏霍姆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美术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天性,变革教学常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这就是探索法教学。  【关键词】探索法教学;美术课;思考和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如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进而能够使他们享受学习,真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