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倒的学生 等

来源 :新概念·中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h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不倒的学生
  
  历史课上,老师正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
  老师问:“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
  “三毛”脱口而出:“他们都是宋朝人。”
  老师接着问:“那你说说,他们和唐太宗、诸葛亮有什么共同点?”
  “三毛”愣了愣,答道:“他们都是古代人。” 引来同学们一阵哄笑。
  老师却跟“三毛”较上了劲,于是又问道:“那他们和孙中山、鲁迅有共同点吗?”
  “三毛”想了想,说:“他们都是男人。”
  “如果加上李清照和慈禧呢?”
  “三毛”的脸憋得通红:“他们……他们都是中国人。”
  老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接着问:“那你再说说,拿破仑和恺撒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都当过'皇帝'。”
  “他们和达尔文、希特勒有什么共同点?”
  “三毛”此时仿佛已经摸到窍门了,得意地答道:“他们都是外国人。”
  老师接着问:“那他们和我前面提到的那些人有什么共同点呢?”
  “三毛”这下子有点冒汗了:“这个……这个……他们都死了。”
  “嗯,的确都死了。”老师点了点头。
  “三毛”腿都软了,心想,这下应该问到头了吧?
  不料老师又说:“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假如现在他们都还活着,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吗?”
  “三毛”傻眼了,足足想了5分钟,哭丧着脸说:“如果不算时差的话,他们此时应该都吃过午饭了。”
  
  听话的学生
  
  正值严冬,老师穿着大衣,背靠着壁炉,给全班训话:“孩子们,在开口讲话之前,一定要多思考一会儿,最好先数50下,这样可以避免出错。如果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最好数100下。知道了吗?”
  同学们齐声回答:“知道了!”
  然后,全班同学齐声数数:“1、2……99、100。”然后尖叫起来:“老师,你的大衣烧着了!”
  老师紧张地站了起来,埋怨道:“怎么不早说?”
  “这是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先数100下。”
  
  严谨的学生
  
  某日,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出了一道智力题:“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
   学生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
  “不是。”
  “枪声有多大?”
  “大概有80~100分贝。”
  “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
  “是。”
  “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不犯。”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们只要告诉我还剩几只鸟就行了,OK?”
  “OK,那些鸟里有没有耳聋的?”
  “没有。”
  “有没有被关在笼子里的?”
  “没有。”
  “旁边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有没有其他鸟?”
  “没有。”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
  “没有。”
  “算不算怀孕的鸟肚子里的小鸟?”
  “不算。”
  “打鸟的人有没有眼花?能保证一共有10只鸟吗?”
   “没有花,就10只。”
  此刻,老师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下课铃声响了起来,可学生们还在继续问:“有没有不怕死的?”
  “都怕死。”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上述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都不剩。”
  老师当即晕倒。
其他文献
当前,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气候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全球变暖增加了酷热、飓风、水涝、干旱等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而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也将严重影响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不仅如此,气候变化还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例如昆虫的增加加快了疾病的传播,一些物种将因气候变化而灭绝。气候变化同时还导致冰川大面积融化,并将由此根本改变全球的水循环系统。  虽然气候变化不是一个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对气
期刊
一、解点与圆位置关系问题时漏解  例1已知点P到⊙O的最近距离为6cm,最远距离为10cm,求⊙O的半径.     错解: 如图1,由AB=PA+PB=16 cm得,⊙O的半径为8cm.  错因分析: 点与圆有3种位置关系,即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由题意可知,点P可能在圆外,也可能在圆内,所以本题应分类讨论.  正解:点P既可能在⊙O的内部,也可能在⊙O的外部.当点P在⊙O的内部时,如图1
期刊
第一次去打保龄球,同行的朋友大致地指点我几句:怎么站,怎么掷球,怎么瞄准方向。每一局,我都按照他的话,认认真真地做,结果却很不一样。  有时,明明是笔直地掷出去,却滚着滚着就偏了方向,眼睁睁看着它滚进沟里,只能徒呼奈何;有时,球出手的时候就已经偏了,到了尽头,只刚刚擦到最边上的球棒,却不知怎么搞的,那个球棒横向一倒,乒乒乓乓地所有球棒全倒了。  我渐渐地生出些感慨:也许,人生就像是一局保龄球,而成
期刊
教练,隔壁新开的跳伞俱乐部,跳一次要多少钱啊?  毛毛,今天跑不完50圈,你就别回家!  今天晚上要进行夜间拉练!
期刊
多年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及其事迹一直在每年的中考作文素材中占有很大比重,俨然成了学生实用的写作素材库。实践证明,以此为题材写出的作文都很具有现实意义。现在,2007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已经揭晓,我们不妨从这些智者、仁者、勇者、义者身上,挖掘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并让这些思想的精华、人格的魅力,在我们的考场作文中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一、钱学森——民族脊梁    人物事迹:航天事业的先行者
期刊
著名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而放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发现.”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猜想的重要性.综观近几年中考命题,命题者在猜想方面进行了有益而大胆的探索改革,为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起到良好导向作用.    1.数与式规律问题的探究    通过对一列有序数、式的特点与结构的分析与研究,找出共性规律,进而归纳猜想出隐含的一般规律,然后再探索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思维策略体现了从特殊到一
期刊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很多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尤其是考场作文,几乎已经成了失分的“急先锋”。  为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个难题,笔者特请几位在07年的中考作文中获得高分的考生,来谈谈自己的写作心得和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    程心龙:大家都知道,中考作文几乎占了语文总分的一半,所以我们决不能轻视。现在的作文要求大多是“文体不限”,因此写作时一定要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中考作文不同于竞赛作文,要
期刊
1. 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____WTO ? I am really interested_______t.  A. of ... inB. with...at C. about... in D. at...with  2. I hope you will be here at half____ eight tomorrow  morning.  A. in B.
期刊
一、解读基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1 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和导向.综观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出现了一些集思想与方法于一体的新题型.这类题型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现对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数学方法进行归纳,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配方法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定向变形的一种技巧,通过配方找出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