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希特勒与罗斯福都是在1933年上台的,当时,德国有600万失业者,依靠庞大的公共工程和军事工业,5年之后,德国的失业率降为零。对纳粹德国来说,一方面政府大量印发钞票,另一方面人民收入极低。这种“成功”注定不可持续,战争成为一条不归路。
在一些历史学家看来,罗斯福与希特勒是相似的,他们都将战争视为振兴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基本手段,区别是,前者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二战之前,美国失业人数达到1300万;战争高潮期,美国军队人数正好是1300万,这或许不是一种巧合。
国家基本都是战争的产物。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独立战争造就了独立于欧洲的美国人,南北战争造就了美国这个完整的国家,二战完成了美国人与美国的统一。对美国来说,战争带来最直接的文化认同。二战期间,美国经济的年增长率达到空前绝后的10%,政府财政预算增长了整整10倍,国民生产总值从1939年的900亿上升为2130亿美元;电子工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了4倍,销售额增加了20倍;从1939年到1945年,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增长86%,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战争之前,美国军队人数仅有25万,最低时只有17.4万;1945年时,美军人数达到1300万。随着大量青壮年男子走上战场,妇女的劳动地位迅速崛起。1900万女性成为美国劳动力的核心。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3600名员工全部被征召入伍后,这里全部换成女性。肯塔基军工厂的招工广告上画着一位身穿工装的美女,文案写道:“只要你会开汽车,你就会操作机器。”当时,在军工企业工作的女工总共有600万之多;仅仅在7家主要飞机厂工作的女工就有6.5万人,而在1941年,这些工厂只有147名女工。
美国虽然在一战前就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在科学教育方面,只能算是德国的学生。从柏林大学的诞生直到二战前,德国一直是世界科学的中心。二战中,纳粹极权对思想的专制和对犹太人的迫害制造了大量的“知识难民”,这些人大多落脚美国。以自由包容著称的美国,一步跃上全球科学和文化的制高点。从欧洲流亡到美国的知识精英中,有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现代宇航之父冯·卡门、原子弹之父西拉德、氢弹之父特勒、物理学家玻尔·费米、数学家库朗、社会学家拉萨斯菲尔德、政治学家阿伦特,还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学家、音乐家和艺术家等。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化学家的战争”,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物理学家的战争”。因为德国发明了革命性的硝酸炸药,一战被延长;因为美国发明了革命性的原子弹,二战提前结束。纳粹的失败不仅在道义上,也在科学上,否则,最先制造出原子弹的将是德国。一个手握原子弹的希特勒,绝对会成为全人类的噩梦。
思想家罗素批评说,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一个划时代的错误就是竞争,它无可避免地导致当今世界一切邪恶的出现。一战期间,前线的火枪手只能焦急地等待马车将弹药运送过来。二战时期,德国坦克部队和摩托部队以每天97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6个月内就从波兰边境打到莫斯科。自1945年以来,人类远距离大规模杀人的能力陡然倍增,传统观念中战士所需的勇敢彪悍失去用武之地。在军人被武器取代的同时,战术越来越被技术取代。1972年3月,美军用15枚激光制导炸弹炸毁越南清化大桥;在此之前,美军曾出动700余架飞机,投了约1.5万吨炸弹,都没能将这座大桥炸毁。
在后工业时代,战争成为一个与工业和贸易类似的系统工程——战争经济学。1960年,福特汽车公司总裁麦克纳马拉被肯尼迪总统任命为美国国防部部长。这个哈佛商学院的高才生,完全用统计表中的死亡人数来评估战争的进度。对美国来说,越南战争完全是工业对农业的征讨。为了跨越大半个地球向战场运送海量的战争物资,集装箱第一次得到大规模使用。
事实上,早在1921年,集装箱已经出现在美国的铁路线上。标准化、模块化的集装箱对运输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完成5000吨传统散装货物的装卸需要一周时间,而进行3000箱位的集装箱船的装卸不超过6个小时。商船运费通常要占货物价值的一半,麦克莱恩的集装箱航运在世界上普及后,运费降至10%。
“没有集装箱,就没有全球化。”经济学家莱文森指出,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现代运输体系离不开高度自动化和标准化的集装箱。没有集装箱,就不可能有全球性的沃尔玛。集装箱的出現,使任何商品都可以以极低的运费参加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小小的集装箱依靠对货物运输的标准化,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因此改写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等配套设施的形态,重塑了一个崭新的现代世界经济生态。
达尔文发现了自然界中的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法则,人类社会或许比自然世界更加残酷。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促进技术革新。战争最能体现创新和效率的意义。为了计算炮弹弹道,计算机被发明出来;无可争议的是,互联网的最早发明者应是美国国防部。更快的飞机、更重的坦克、更精确的步枪、更远程的火炮,这些都被管理学家称为“连续性革命”的经典案例。在技术促进战争的同时,战争促进了技术。战争比工业和贸易更能体现机器的优势,它在充分释放人类原始杀戮本性的同时,将机器进一步神圣化;在现代战争中,人性的野蛮与机器的精确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从罗马军团到蒙古骑兵,古代军事变革主要是在组织而不是科技,直到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登场,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才与军事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多经济史学家都承认,在资本主义崛起的过程中,战争普遍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对工业化而言。工业化的程度取决于国家受战争影响的强烈程度。正如18世纪长期的激烈战争将英国推向工业化,中国近代工业也发端于战争压力,或者说战争需要。
(摘自《现代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