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对于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不仅是因为农业经济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农村经济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农村金融体系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直接影响着农村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同样,农村金融体系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本文就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来详细讨论,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问题;完善对策
作为新时代农村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构建功能齐全的新时代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才能借力金融支持助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速度较慢,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业比较效益低,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而且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引致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发展方面的“厚此薄彼”现象。农村金融不断被“抽血”供给城市金融发展,导致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与城市金融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并日渐滞后于城市金融的发展,使得农村融资难的问题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得不到充分的金融支持。
1.农村金融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1.1金融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伴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事业的重视,农村金融服务的机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长过程中。正因为这些持续增长的金融力量,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也才能够全方位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其他对农村进行服务的商业银行。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覆盖面已达90%以上,基本实现了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全覆盖。虽然由于全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数量的不同,不同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量出现了较大差异,但不可否定的是我国在农村金融普及率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目的不断增加,既有利于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资金问题,又有利于提供就业岗位,提升农村人民生活水平。
1.2农村金融组织的支农力度微弱
在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及制度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各种金融供求矛盾,如农民贷款贵、贷款难等现象依旧突出,具体而言主要包括:①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力量的政策性金融支农范围有限、支农能力不足,银行信贷支持仅涉及粮食收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三个方面;②在更高利润回报的驱使下,传统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先后撤离农村金融市场,将其资金从农村中抽离出去,导致农村地区的金融信贷供给严重不足;
2.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对策
2.1加速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任务制定一套完备的顶层设计
无论是城乡产业融合程度的加深,还是城乡间要素流动频率的加快,无一不以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加速为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任务的艰巨性足见一斑。而完备的体制機制顶层设计对于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而言是相当关键的,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这一艰巨任务,必须在顶层设计这一方面下足功夫。截至目前,关于农村金融制度,包括其内涵以及外延等,尚且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在“新常态”背景下加大对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工作的投入力度,为加快创新推出一套完备的顶层设计。
2.2要有严格的功能边界区分
各个类型金融的功能边界应该是比较清晰的。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功能边界比较好明确,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有较多重叠的部分。笔者重点分析这两种金融的功能边界。廓清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功能边界十分重要,它可以在制度层面上保证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一是理念不同。政策性金融大多是“特惠”金融,而商业性金融主要是普惠金融。二是服务的客体不同。政策性金融比如扶贫资金,它精准服务于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商业性金融在普惠金融理念的指导下,也做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服务,但是它的服务面更广,所有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都服务。
2.3规范调整农村金融
真正实现“三农”发展重任,必须进行农村金融规范调整,从内部进行体系完善。要强化农业金融市场,要将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机构联合。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地方特点,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制措施。民间金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但由于缺少相关法律文件的制约往往会有巨大的风险。比如针对私人钱庄、典当行及基金会等农村地区自主建立的金融机构,往往不被法律监管。这些脱离金融监管部门把控的机构,必须依照国家法律进行强制约束。不能允许金融市场自我组建机构影响正规机构合法运营,为农村金融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要求按照不同地区的特性,明确规定哪些是违法行为,如非法集资、私自放贷等违法行为,采用强制手段禁止违法机构继续发展,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制定法律法规。还要引导中性企业转型,将不正规但具有改造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造成符合国家规范的小型银行等。不断丰富农村内部金融机构主体的多样性,利用多方机构为正规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帮助。只有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国家强制引导措施,才能明令禁止违法金融活动的发生,帮助农村金融体系实现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3.结语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快速发展,既能快捷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又能对农民行使监督。依托互联网技术,各个类型的金融融合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农村的发展进程。但是,由于互联网建设在农村地区相对滞后,农民对于互联网金融还缺乏了解,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并不成熟,从长远趋势看,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大发展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胡静,姚凤阁.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学术交流,2017(02):140-145.
[2]孙鹤.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广东蚕业,2019(04):58-59.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问题;完善对策
作为新时代农村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构建功能齐全的新时代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才能借力金融支持助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速度较慢,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业比较效益低,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而且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引致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发展方面的“厚此薄彼”现象。农村金融不断被“抽血”供给城市金融发展,导致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与城市金融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并日渐滞后于城市金融的发展,使得农村融资难的问题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得不到充分的金融支持。
1.农村金融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1.1金融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伴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事业的重视,农村金融服务的机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长过程中。正因为这些持续增长的金融力量,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也才能够全方位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其他对农村进行服务的商业银行。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覆盖面已达90%以上,基本实现了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全覆盖。虽然由于全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数量的不同,不同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量出现了较大差异,但不可否定的是我国在农村金融普及率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目的不断增加,既有利于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资金问题,又有利于提供就业岗位,提升农村人民生活水平。
1.2农村金融组织的支农力度微弱
在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及制度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各种金融供求矛盾,如农民贷款贵、贷款难等现象依旧突出,具体而言主要包括:①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力量的政策性金融支农范围有限、支农能力不足,银行信贷支持仅涉及粮食收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三个方面;②在更高利润回报的驱使下,传统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先后撤离农村金融市场,将其资金从农村中抽离出去,导致农村地区的金融信贷供给严重不足;
2.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对策
2.1加速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任务制定一套完备的顶层设计
无论是城乡产业融合程度的加深,还是城乡间要素流动频率的加快,无一不以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加速为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任务的艰巨性足见一斑。而完备的体制機制顶层设计对于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而言是相当关键的,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这一艰巨任务,必须在顶层设计这一方面下足功夫。截至目前,关于农村金融制度,包括其内涵以及外延等,尚且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在“新常态”背景下加大对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工作的投入力度,为加快创新推出一套完备的顶层设计。
2.2要有严格的功能边界区分
各个类型金融的功能边界应该是比较清晰的。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功能边界比较好明确,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有较多重叠的部分。笔者重点分析这两种金融的功能边界。廓清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功能边界十分重要,它可以在制度层面上保证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一是理念不同。政策性金融大多是“特惠”金融,而商业性金融主要是普惠金融。二是服务的客体不同。政策性金融比如扶贫资金,它精准服务于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商业性金融在普惠金融理念的指导下,也做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服务,但是它的服务面更广,所有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都服务。
2.3规范调整农村金融
真正实现“三农”发展重任,必须进行农村金融规范调整,从内部进行体系完善。要强化农业金融市场,要将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机构联合。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地方特点,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制措施。民间金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但由于缺少相关法律文件的制约往往会有巨大的风险。比如针对私人钱庄、典当行及基金会等农村地区自主建立的金融机构,往往不被法律监管。这些脱离金融监管部门把控的机构,必须依照国家法律进行强制约束。不能允许金融市场自我组建机构影响正规机构合法运营,为农村金融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要求按照不同地区的特性,明确规定哪些是违法行为,如非法集资、私自放贷等违法行为,采用强制手段禁止违法机构继续发展,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制定法律法规。还要引导中性企业转型,将不正规但具有改造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造成符合国家规范的小型银行等。不断丰富农村内部金融机构主体的多样性,利用多方机构为正规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帮助。只有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国家强制引导措施,才能明令禁止违法金融活动的发生,帮助农村金融体系实现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3.结语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快速发展,既能快捷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又能对农民行使监督。依托互联网技术,各个类型的金融融合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农村的发展进程。但是,由于互联网建设在农村地区相对滞后,农民对于互联网金融还缺乏了解,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并不成熟,从长远趋势看,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大发展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胡静,姚凤阁.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学术交流,2017(02):140-145.
[2]孙鹤.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广东蚕业,2019(0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