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共青团工作对象和外部环境的复杂化、团员青年思想、行为的个性化、高校团组织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加强高校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完成团的各项工作,是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社团是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情操、锻炼学生能力、营造和谐氛围的重要阵地。社团团建把社团发展纳入团组织的活动体系,用团的思想引导社团建设,实现了社团发展和团的建设有机结合,是团建创新的新的载体和平台,是社团发展新的机遇和保障,为社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社团活动层次,拓展了团组织活动空间,扩大了团组织的教育辐射面,实现了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社团化、生活化。
一、社团开展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团建创新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面对新挑战、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建设的必然出路。高校团建创新以服务青年团员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扩大团组织有效覆盖为基础,以团组织民主化建设为核心,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高团组织的服务力和辐射力。社团是高校社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主旋律、建设品位高、内涵深、影响远的健康、和谐、积极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加强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青年团员全面发展,增强青年团员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的有效平台。社团团建加强了团组织对社团的引导和帮助,有利于贯彻落实团的各项方针政策,又可以充分发挥青年团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社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团发展引导正确方向。
社团团建是团建创新的重要平台,是加强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是贴近青年团员实际、服务青年团员发展需要的创新产物,同时社团团建增强了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塑造了团组织青春活力的动感形象。
1、开展社团团建工作,有利于扩大高校团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团组织的引导力和凝聚力。
扩大高校团组织的覆盖面,实现团组织的全方位覆盖、一体化教育、全程化培养是新时期团建创新的重要内容。只有创新团组织的载体,充分利用新的平台和条件,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才能真正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开展社团团建工作,把团组织延伸到青年团员聚集的社团中,实现团的组织建设进社团,团的活动规划进社团,团的制度建设进社团,团的组织文化进社团的四进工程,实现团组织对社团的全方位指导。加强团建带动社团建设,有利于加强团组织对社团的规范和管理,通过社团活动体现团的教育和影响,提升团组织的影响力和服务力,丰富青年团员的校园文化生活,塑造团组织的良好形象,强化青年团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2、开展社团团建工作,有利于提高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升青年团员的政治理论水平。
社团是大学生自发组织的青年自组织,是大学生自愿参与、自主活动、自我教育的学生组织。社团类型丰富多样,总体上以学习经典理论、关注时事动态、促进个体修养、娱乐锻炼、科技创新为主,社团活动能够带动同学进步、营造和谐氛围,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团团建工作,把团支部建在青年团员自发组织的社团中,能够快速融入青年团员的教育管理中,通过团建带动、影响社团建设,把团的思想教育、文化熏陶、组织引导的功能赋予社团,紧紧围绕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调动青年团员的积极因素和先进成分,展现青年团员的个性特点,通过团日活动促进社团发展,提升社团建设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贴近青年团员实际生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团化。
3、开展社团团建工作,有利于加强社团政治方向引导,提升社团活动政治内涵,促进社团全面发展。
社团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分,尤其是理论性社团。理论性社团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为己任,是青年团员自觉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是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当然,理论性社团也存在着学习热情不足、持续时间不长、活动形式单调、社团影响微弱的现实困境。在很大程度上,理论性社团仅仅靠着学生的一腔热血,靠着少数学生的表面支撑,丧失了社团发展活力和动力,缺乏社团发展前景和规划。开展社团团建工作,依靠社团团支部,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资源优势,用团的思想指导社团发展,用团的组织建设强化社团,把团的方针政策贯彻到社团发展中,把社团活动纳入团的活动体系,加强团组织对社团的政治方向引导,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增强社团活动的教育性和政治内涵,调动青年团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促进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社团团支部的功能定位与工作重点
社团团建是指把高校团组织建立在社团基础上,团组织依托社团开展团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团员教育活动,拓展团组织的活动空间;社团依托团组织的资源优势,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创新社团活动形式,增强社团发展活力,提升社团教育内涵。
1、社团团建的功能定位就是利用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加强团组织对社团的方向性引导,实现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团化、体系化。
社团团建工作的本质是把学生社团建设纳到团组织活动体系中,加强共青团对社团活动的方向性引导,进一步规范社团发展,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占领社团,进一步把团的思想教育功能引入社团,进一步拓展团的活动空间。
社团团支部本质上是活动团支部,是高校团组织扩大教育辐射面的产物,其团支部成员具有流动性、团日活动具有社团性、团的教育具有针对性。社团团支部的重要作用就是利用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发挥社团青年团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团组织对社团的方向性引导,增强社团的内在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青年团员的政治归属感、认同感,实现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团化、体系化。
社团团支部始终围绕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以社团为新的载体和依托,通过为社团植入团的组织、团的制度和团的文化,加强社团的内在建设。社团团支部不承担团员的注册和团费收缴工作,社团团支部的重要职责就是通过团建带社建,把团的教育纳入社团发展,用团的思想、团的理念指导社团发展,把团组织的教育引导、思想武装、能力培养青年的重要功能赋予社团,使青年团员在主题活动中接受团的教育,使青年团员在能力锻炼中接受团的培养,使青年团员在参与社团中增强团的认同。 2、社团团建的工作重点就是加强团组织对社团的引导和影响,发挥青年团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服务于青年团员的全面成长。
社团团支部直接服务于社团发展,其工作目标就是加强社团自身建设,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创新社团活动形式,增强社团教育实效,拓展社团活动空间,从而最终服务于青年团员的全面成长,提高青年团员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社团团支部拓展了团组织的教育空间,扩大了团组织的覆盖面,形成团的教育体系,是既公寓建团、网络建团之后又一新的载体创新。其根本宗旨就是增强团的影响力、凝聚力、吸引力,服务于青年团员的素质培养,服务于青年团员的能力锻炼,服务于青年团员的思想提升,服务于青年团员的自我发展。
社团团支部的组织建设要有利于促进社团的全面发展,要有利于提升社团的活动内涵,要有利于增强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社团团支部的成员人数不一定要做硬性规定,团支部的成员不一定都是社团成员,团支部的组织建制应该考虑社团现有发展基础,应该从有利于社团发展为出发点。目前社团团支部的工作重心有两个:一个是在发展薄弱的社团,通过社团团支部的建立,提高社团骨干工作能力,增强社团骨干工作动力,完善社团制度建设,梳理社团发展思路,规划社团发展前景,拓展社团活动空间,从而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实现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一个是在发展基础较好的社团,通过社团团支部的建立,进一步增强团组织对社团的方向性引导,探索社团发展的新平台,探讨社团发展的新挑战;进一步增强团组织对社团的有效管理,通过社团团支部有效指导,加强对社团的监管,明确社团发展方向,丰富社团的主题教育功能;进一步增强社团发展的活力,充分利用社团团支部的组织优势,争取社团发展更大的空间,实现团建带动社建,社建促进团建的良好格局。
三、社团团建的探索与思考
目前,许多高校共青团都在试点社团团建工作,都把社团团建作为新时期团建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社团团建越来越得到高校团组织的认同和重视,正逐渐成为团建工作又一新的教育平台。对于社团团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了一致性认可。对于社团团建的组织设置还存在很大差异,各大高校团组织也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不同的设置格局。
1、自上而下主导型社团团建模式。
自上而下主导型社团团建模式,是由学校层面主导社团团建工作,学生社团按照学校团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实现社团团建工作。在学校层面设立学生社团团工委或者社团团建工作发展委员会,挂靠学校团委,负责全校学生社团的团建指导工作,负责学生社团团支部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负责社团团支部的考核、培训工作,是团组织进入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团组织建设和介入学生社团管理的重要途径。学院层面设立社团团总支,接受学校团工委和学院团委的双重领导,直接负责学院社团团建开展,负责学院社团团支部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负责学院社团团支部的指导和考核。学院各社团按照学校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单独组建或者联合组建社团团支部。
自上而下主导型的社团团建,由学校社团团工委统一组织和安排,有明确的社团团建章程和步骤,有具体的社团团建方式和内容。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社团团建的一体化和整体协调性,但是统一规划的社团团建容易使基层学院社团团建工作流于形式,做表面工作,无法真正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创新研究。
2、自下而上推动型社团团建模式
自下而上推动型社团团建模式,是由学院社团率先成立社团团支部,推动学院、学校层面社团团建工作。一般而言,自下而上的社团团支部组建形式多样。有的社团团支部就是社团的核心管理层,社团成员就是团支部成员,社长就是团支部书记,团支部就是原有成员的新身份;有的社团团支部由多个社团联合组建,社团团支部负责社团的方向性指导、活动安排规划、主题教育策划等工作,真正为社团发展把握方向、出谋划策、协调运作;有的社团团支部由学院社团联合会担任团支部书记,加强社联和社团的联系、沟通和交流,促进社联和社团的相互了解和认同,真正实现社团团支部服务社团发展的中心工作。
自下而上推动型社团团建模式,能够有效结合社团发展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团团建工作,社团团建工作的创新空间比较大,能够充分调动基层团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社团团支部的建立和发展,促使学院建立社团团总支,直接负责学院社团团建开展,负责学院社团团支部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负责学院社团团支部的指导和考核。当然,这也要看社团团建的工作成效和团建规模。相应的学校层面建立社团团工委,都是基于社团团支部实际建设情况而言。有的学校由于社团团建处于试点阶段,社团团建直接隶属于学院团委管理,学校层面由校社联负责,没有直接对应的团组织管理也是正常现象。
社团团支部如何与社团原有管理组织机构相融合,共同促进社团团建工作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基于社团团建的不同模式,有的社团团支部就是原有社团管理组织的新身份,社团团支部用团的组织代替原有社团管理组织,通过上级团组织的管理、考核,提高社团团支部成员的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促进社团建设;有的社团团支部与原有社团管理组织分立,在社团管理、活动开展等各方面的相争现象,削弱了社团整体实力,造成了社团内部矛盾,背离了社团团建的根本宗旨。如何既保证社团团支部的引导和有效管理,同时不破坏学生社团原有的组织管理机构,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形成强大的合力,促进团组织在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成熟。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一、社团开展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团建创新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面对新挑战、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建设的必然出路。高校团建创新以服务青年团员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扩大团组织有效覆盖为基础,以团组织民主化建设为核心,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高团组织的服务力和辐射力。社团是高校社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主旋律、建设品位高、内涵深、影响远的健康、和谐、积极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加强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青年团员全面发展,增强青年团员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的有效平台。社团团建加强了团组织对社团的引导和帮助,有利于贯彻落实团的各项方针政策,又可以充分发挥青年团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社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团发展引导正确方向。
社团团建是团建创新的重要平台,是加强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是贴近青年团员实际、服务青年团员发展需要的创新产物,同时社团团建增强了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塑造了团组织青春活力的动感形象。
1、开展社团团建工作,有利于扩大高校团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团组织的引导力和凝聚力。
扩大高校团组织的覆盖面,实现团组织的全方位覆盖、一体化教育、全程化培养是新时期团建创新的重要内容。只有创新团组织的载体,充分利用新的平台和条件,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才能真正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开展社团团建工作,把团组织延伸到青年团员聚集的社团中,实现团的组织建设进社团,团的活动规划进社团,团的制度建设进社团,团的组织文化进社团的四进工程,实现团组织对社团的全方位指导。加强团建带动社团建设,有利于加强团组织对社团的规范和管理,通过社团活动体现团的教育和影响,提升团组织的影响力和服务力,丰富青年团员的校园文化生活,塑造团组织的良好形象,强化青年团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2、开展社团团建工作,有利于提高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升青年团员的政治理论水平。
社团是大学生自发组织的青年自组织,是大学生自愿参与、自主活动、自我教育的学生组织。社团类型丰富多样,总体上以学习经典理论、关注时事动态、促进个体修养、娱乐锻炼、科技创新为主,社团活动能够带动同学进步、营造和谐氛围,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团团建工作,把团支部建在青年团员自发组织的社团中,能够快速融入青年团员的教育管理中,通过团建带动、影响社团建设,把团的思想教育、文化熏陶、组织引导的功能赋予社团,紧紧围绕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调动青年团员的积极因素和先进成分,展现青年团员的个性特点,通过团日活动促进社团发展,提升社团建设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贴近青年团员实际生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团化。
3、开展社团团建工作,有利于加强社团政治方向引导,提升社团活动政治内涵,促进社团全面发展。
社团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分,尤其是理论性社团。理论性社团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为己任,是青年团员自觉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是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当然,理论性社团也存在着学习热情不足、持续时间不长、活动形式单调、社团影响微弱的现实困境。在很大程度上,理论性社团仅仅靠着学生的一腔热血,靠着少数学生的表面支撑,丧失了社团发展活力和动力,缺乏社团发展前景和规划。开展社团团建工作,依靠社团团支部,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资源优势,用团的思想指导社团发展,用团的组织建设强化社团,把团的方针政策贯彻到社团发展中,把社团活动纳入团的活动体系,加强团组织对社团的政治方向引导,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增强社团活动的教育性和政治内涵,调动青年团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促进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社团团支部的功能定位与工作重点
社团团建是指把高校团组织建立在社团基础上,团组织依托社团开展团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团员教育活动,拓展团组织的活动空间;社团依托团组织的资源优势,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创新社团活动形式,增强社团发展活力,提升社团教育内涵。
1、社团团建的功能定位就是利用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加强团组织对社团的方向性引导,实现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团化、体系化。
社团团建工作的本质是把学生社团建设纳到团组织活动体系中,加强共青团对社团活动的方向性引导,进一步规范社团发展,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占领社团,进一步把团的思想教育功能引入社团,进一步拓展团的活动空间。
社团团支部本质上是活动团支部,是高校团组织扩大教育辐射面的产物,其团支部成员具有流动性、团日活动具有社团性、团的教育具有针对性。社团团支部的重要作用就是利用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发挥社团青年团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团组织对社团的方向性引导,增强社团的内在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青年团员的政治归属感、认同感,实现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团化、体系化。
社团团支部始终围绕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以社团为新的载体和依托,通过为社团植入团的组织、团的制度和团的文化,加强社团的内在建设。社团团支部不承担团员的注册和团费收缴工作,社团团支部的重要职责就是通过团建带社建,把团的教育纳入社团发展,用团的思想、团的理念指导社团发展,把团组织的教育引导、思想武装、能力培养青年的重要功能赋予社团,使青年团员在主题活动中接受团的教育,使青年团员在能力锻炼中接受团的培养,使青年团员在参与社团中增强团的认同。 2、社团团建的工作重点就是加强团组织对社团的引导和影响,发挥青年团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服务于青年团员的全面成长。
社团团支部直接服务于社团发展,其工作目标就是加强社团自身建设,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创新社团活动形式,增强社团教育实效,拓展社团活动空间,从而最终服务于青年团员的全面成长,提高青年团员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社团团支部拓展了团组织的教育空间,扩大了团组织的覆盖面,形成团的教育体系,是既公寓建团、网络建团之后又一新的载体创新。其根本宗旨就是增强团的影响力、凝聚力、吸引力,服务于青年团员的素质培养,服务于青年团员的能力锻炼,服务于青年团员的思想提升,服务于青年团员的自我发展。
社团团支部的组织建设要有利于促进社团的全面发展,要有利于提升社团的活动内涵,要有利于增强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社团团支部的成员人数不一定要做硬性规定,团支部的成员不一定都是社团成员,团支部的组织建制应该考虑社团现有发展基础,应该从有利于社团发展为出发点。目前社团团支部的工作重心有两个:一个是在发展薄弱的社团,通过社团团支部的建立,提高社团骨干工作能力,增强社团骨干工作动力,完善社团制度建设,梳理社团发展思路,规划社团发展前景,拓展社团活动空间,从而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实现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一个是在发展基础较好的社团,通过社团团支部的建立,进一步增强团组织对社团的方向性引导,探索社团发展的新平台,探讨社团发展的新挑战;进一步增强团组织对社团的有效管理,通过社团团支部有效指导,加强对社团的监管,明确社团发展方向,丰富社团的主题教育功能;进一步增强社团发展的活力,充分利用社团团支部的组织优势,争取社团发展更大的空间,实现团建带动社建,社建促进团建的良好格局。
三、社团团建的探索与思考
目前,许多高校共青团都在试点社团团建工作,都把社团团建作为新时期团建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社团团建越来越得到高校团组织的认同和重视,正逐渐成为团建工作又一新的教育平台。对于社团团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了一致性认可。对于社团团建的组织设置还存在很大差异,各大高校团组织也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不同的设置格局。
1、自上而下主导型社团团建模式。
自上而下主导型社团团建模式,是由学校层面主导社团团建工作,学生社团按照学校团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实现社团团建工作。在学校层面设立学生社团团工委或者社团团建工作发展委员会,挂靠学校团委,负责全校学生社团的团建指导工作,负责学生社团团支部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负责社团团支部的考核、培训工作,是团组织进入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团组织建设和介入学生社团管理的重要途径。学院层面设立社团团总支,接受学校团工委和学院团委的双重领导,直接负责学院社团团建开展,负责学院社团团支部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负责学院社团团支部的指导和考核。学院各社团按照学校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单独组建或者联合组建社团团支部。
自上而下主导型的社团团建,由学校社团团工委统一组织和安排,有明确的社团团建章程和步骤,有具体的社团团建方式和内容。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社团团建的一体化和整体协调性,但是统一规划的社团团建容易使基层学院社团团建工作流于形式,做表面工作,无法真正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创新研究。
2、自下而上推动型社团团建模式
自下而上推动型社团团建模式,是由学院社团率先成立社团团支部,推动学院、学校层面社团团建工作。一般而言,自下而上的社团团支部组建形式多样。有的社团团支部就是社团的核心管理层,社团成员就是团支部成员,社长就是团支部书记,团支部就是原有成员的新身份;有的社团团支部由多个社团联合组建,社团团支部负责社团的方向性指导、活动安排规划、主题教育策划等工作,真正为社团发展把握方向、出谋划策、协调运作;有的社团团支部由学院社团联合会担任团支部书记,加强社联和社团的联系、沟通和交流,促进社联和社团的相互了解和认同,真正实现社团团支部服务社团发展的中心工作。
自下而上推动型社团团建模式,能够有效结合社团发展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团团建工作,社团团建工作的创新空间比较大,能够充分调动基层团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社团团支部的建立和发展,促使学院建立社团团总支,直接负责学院社团团建开展,负责学院社团团支部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负责学院社团团支部的指导和考核。当然,这也要看社团团建的工作成效和团建规模。相应的学校层面建立社团团工委,都是基于社团团支部实际建设情况而言。有的学校由于社团团建处于试点阶段,社团团建直接隶属于学院团委管理,学校层面由校社联负责,没有直接对应的团组织管理也是正常现象。
社团团支部如何与社团原有管理组织机构相融合,共同促进社团团建工作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基于社团团建的不同模式,有的社团团支部就是原有社团管理组织的新身份,社团团支部用团的组织代替原有社团管理组织,通过上级团组织的管理、考核,提高社团团支部成员的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促进社团建设;有的社团团支部与原有社团管理组织分立,在社团管理、活动开展等各方面的相争现象,削弱了社团整体实力,造成了社团内部矛盾,背离了社团团建的根本宗旨。如何既保证社团团支部的引导和有效管理,同时不破坏学生社团原有的组织管理机构,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形成强大的合力,促进团组织在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成熟。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