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障学生的语言积累匮乏,其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严重滞后于同龄健听学生,且这种差距呈“∠”态势,越到高年级差距越大,这严重影响听障学生在社会运用语言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九年义务教育是打好语文基础,也是拉近听障学生与健听学生语言能力差距的最佳时机。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摸索,认为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能有效提高听障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有效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障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发现,不少学生经常偷偷地上网,看动画片、聊天或看球赛等。这说明网络令听障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听障学生的这一兴趣点,有效激发、组织,以提高听障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网络上有制作精美的动画,教师可充分利用听障学生的视觉,让他们观察分析生动逼真的画面,这比在课堂上穷讲和机械的表演生动易懂得多。
2.组织评比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每月在班级举行讲故事活动,月初通知两三个学生认真准备,随时关注他们的准备情况,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会主动地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样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每年举行一次作文比赛,评出优秀作文,及时给予奖励,把获奖作文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里,让全校师生阅读、欣赏。观察发现,那一刻是他们最引以为豪的。这样,课外阅读就成了听障学生的内在需求,有此动力,他们读书的积极性更高了,效果也更好了。
另外,教师还要以身示范,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带领学生天天读,月月读,长期读。
二、精选课外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开展阅读
并非所有的书都适合听障学生读。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对听障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1.结合课文教学,推荐阅读书目
通过结合语文课内的文章和作者来确定课外的阅读书目和篇章,帮助听障学生以较大的阅读量来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积累语言材料。
2.结合生活实际,指导学生阅读
聋校的语文教学大多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样语文教学对他们来说才有意义。课外阅读同样如此,尤其是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内容,教师需结合课文实际推荐一些读物,既强化思想教育,又活化课文内容。
3.利用学校藏书,引导学生阅读
首先要浏览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列出适合某一阶段阅读的书目,并在班上对书的内容进行导读,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促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到自己主动读书,引导他们阅读更多有益的书刊,真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
三、精心做好方法指导,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必须教给少年阅读的方法,谁不善于阅读,谁就不善于思考。听障学生的理解能力大大低于同龄的健听人,要想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产生持久的兴趣,必须教给他们一定的读书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学会浏览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的阅读方式。对听障学生来说,课文的学习要精读,要细细品味文章中的一词一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培养和训练他们略读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果。
2.指导摘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在每学完一课或一单元后,引导听障学生对其中精彩的语段进行品析鉴赏、领悟,并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让听障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进行摘录。
3.借用工具书
在阅读时,遇到词语理解障碍和偏差,老师又不在时,学生必须学会借助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帮助自己理解所遇到的生字词,并以此正确阅读理解。
四、想方设法保证书源,保障学生阅读质量
基于学校图书室丰富的资源,组建“班级小图书室”。学期初,以班级的名义借一部分书,以装备“班级小图书室”,并动员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自己买书。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书源——亲戚朋友家的书,也可以借来作为临时资源。这样每位学生多的几本,少的一本,书权归学生个人,统一编号,交流阅读。然后让每个学生至少选择三本,充当这些书的管理员,别的同学想看,跟他办理一下借书手续就行了。这样,听障学生可以在课间或课余时间随时办理借书事宜,手头上至少有一本书在读。小图书室建成后,图书利用率每学期达100%,为长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做好了物质准备。
有研究表明,注重课外阅读,不仅能开发听障学生的语言潜能,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因此,广大的聋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聋校的语文老师,都应交给学生一把阅读的金钥匙,让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
(责编 莫彩凤)
一、有效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障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发现,不少学生经常偷偷地上网,看动画片、聊天或看球赛等。这说明网络令听障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听障学生的这一兴趣点,有效激发、组织,以提高听障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网络上有制作精美的动画,教师可充分利用听障学生的视觉,让他们观察分析生动逼真的画面,这比在课堂上穷讲和机械的表演生动易懂得多。
2.组织评比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每月在班级举行讲故事活动,月初通知两三个学生认真准备,随时关注他们的准备情况,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会主动地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样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每年举行一次作文比赛,评出优秀作文,及时给予奖励,把获奖作文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里,让全校师生阅读、欣赏。观察发现,那一刻是他们最引以为豪的。这样,课外阅读就成了听障学生的内在需求,有此动力,他们读书的积极性更高了,效果也更好了。
另外,教师还要以身示范,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带领学生天天读,月月读,长期读。
二、精选课外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开展阅读
并非所有的书都适合听障学生读。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对听障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1.结合课文教学,推荐阅读书目
通过结合语文课内的文章和作者来确定课外的阅读书目和篇章,帮助听障学生以较大的阅读量来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积累语言材料。
2.结合生活实际,指导学生阅读
聋校的语文教学大多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样语文教学对他们来说才有意义。课外阅读同样如此,尤其是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内容,教师需结合课文实际推荐一些读物,既强化思想教育,又活化课文内容。
3.利用学校藏书,引导学生阅读
首先要浏览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列出适合某一阶段阅读的书目,并在班上对书的内容进行导读,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促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到自己主动读书,引导他们阅读更多有益的书刊,真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
三、精心做好方法指导,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必须教给少年阅读的方法,谁不善于阅读,谁就不善于思考。听障学生的理解能力大大低于同龄的健听人,要想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产生持久的兴趣,必须教给他们一定的读书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学会浏览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的阅读方式。对听障学生来说,课文的学习要精读,要细细品味文章中的一词一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培养和训练他们略读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果。
2.指导摘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在每学完一课或一单元后,引导听障学生对其中精彩的语段进行品析鉴赏、领悟,并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让听障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进行摘录。
3.借用工具书
在阅读时,遇到词语理解障碍和偏差,老师又不在时,学生必须学会借助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帮助自己理解所遇到的生字词,并以此正确阅读理解。
四、想方设法保证书源,保障学生阅读质量
基于学校图书室丰富的资源,组建“班级小图书室”。学期初,以班级的名义借一部分书,以装备“班级小图书室”,并动员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自己买书。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书源——亲戚朋友家的书,也可以借来作为临时资源。这样每位学生多的几本,少的一本,书权归学生个人,统一编号,交流阅读。然后让每个学生至少选择三本,充当这些书的管理员,别的同学想看,跟他办理一下借书手续就行了。这样,听障学生可以在课间或课余时间随时办理借书事宜,手头上至少有一本书在读。小图书室建成后,图书利用率每学期达100%,为长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做好了物质准备。
有研究表明,注重课外阅读,不仅能开发听障学生的语言潜能,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因此,广大的聋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聋校的语文老师,都应交给学生一把阅读的金钥匙,让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