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植入广告形式的创新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355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等的出现,标志着社会进入了“微”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微电影这种不同于传统网络贴片广告和网游植入广告的新形式获得青睐。本文以雪佛兰推出的一系列微电影为例,着重探讨微电影广告这一网络植入广告的新形式的传播优势,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植入广告 微电影 雪佛兰
  一、网络植入广告新形式——微电影
  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等的出现,标志着社会进入了“微”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微电影这种不同于传统网络贴片广告和网游植入广告的新形式获得青睐。
  微电影不仅为受众带来了清新之风,也吸引了品牌企业的热情参与。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是微电影营销的元年。
  微电影相对于传统植入影视作品广告的根本区别在于:低门槛,广泛普及性与参与互动性。这些特性更好地适应了人们的阅读需求。微电影在呈现产品信息方面要比电视电影植入广告直观得多,形象得多。受众可以结合剧情,一目了然地看到广告的诉求点,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牢牢记住其中的产品。由于是影像视频,微电影中包含的信息量远大于传统的新闻作品。
  二、雪佛兰系列微电影
  1、《11度青春系列电影》的走红
  2010年深秋,筷子兄弟的一部《老男孩》走红网络,该片片长43分钟,短短几个月在优酷单平台的播放量就过9000万。《老男孩》的爆红,将雪佛兰赞助的系列微电影成功地推送到人们的视野中,雪佛兰科鲁兹品牌也深深抓住了“80后”奋斗族的视线。
  《老男孩》是《11度青春系列电影》中的一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其他几部还有《李雷与韩梅梅》《L.I》《泡芙小姐的金鱼缸》《夕花朝拾》《东奔西游》《江湖再见》《阿泽的夏天》《泡芙小姐的沙漏》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微电影作品。《11度青春系列电影》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和优酷网联合出品,雪佛兰科鲁兹全程支持下推出的,中国电影集团保证了其公信力,优酷网为其提供了便捷的播出平台,科鲁兹为其提供经费支持。
  雪佛兰利用微电影成功的达到了网络广告营销的目的,充分展现了微电影植入广告的优势:
  (1)微电影广告的传播基于网络这一平台,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领域更广,传播不受地域的限制。《11度青春系列电影》就是依托于优酷网这一视频网站,再结合其他媒体和广告形式的传播,使得微电影的点击率一路攀升。
  (2)微电影广告定位于互联网,能更好更准确的定位目标受众。网络用户多为20-45岁的中青年群体,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且接受程度高、接收速度快,微电影广告满足了他们对于网络传播的要求。《11度青春系列电影》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网络群体的心理,推出的一系列微电影,虽然风格各异,有的怀旧、有的青春、有的忧郁、有的艰辛,但都不约而同的锁定了一个主题,那就是“80后”的生存状态,在引起受众共鸣的同时,也宣传了科鲁兹的品牌文化。
  (3)微电影广告更容易被接受,并且影响更深远和潜移默化。微电影是将品牌或企业文化融入电影情节中,使受众对品牌理念和企业故事认识更深,然后转化成长时记忆储存在受众的意识中。《11度青春系列电影》虽然没有直接宣传产品,但是每一个故事都融入了雪佛兰科鲁兹“未来,为我而来”的理念。在《泡芙小姐的金鱼缸》中,科鲁兹是都市时尚白领的座驾;在《老男孩》中,科鲁兹是全国选秀大赛的奖品,科鲁兹通过顺理成章的情节安排,不突兀、很机巧的完成了品牌传播。
  2、雪佛兰乘胜追击
  《11度青春系列电影》获得成功之后,雪佛兰科鲁兹并没有就此打住,紧随其后展开一系列推广活动。首先是在易车网车友之家论坛、新浪博客、腾讯大楚网速学院中进行了文章推广,之后与苏州华胜、华田售后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一场 “我奋斗我表现”2011雪佛兰金领结俱乐部观影活动。5月下旬,深圳雪佛兰正式向媒体宣布开拍微电影《奋逗-2》,并表示该片与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3》联合公映。在开拍微电影《奋逗-2》的同时,雪佛兰更推出“奋逗版”科鲁兹,接受“奋斗族”们的预订。
  雪佛兰在尝到甜头后,再次联手优酷网,出品了一系列微电影作品。
  微电影《父亲》是《老男孩》的延伸,分为“父子篇”和“父女篇”两个系列短片,讲述了两个家庭关于父爱、亲情、成长中的感人故事。作为这一系列作品的赞助者,雪佛兰科鲁兹并未要求在片中给予足够多的产品和品牌曝光度,而是给了作者很大的创作自由和空间。雪佛兰科鲁兹真正领会到了微电影广告营销的真谛,那就是不要刻意为之。让广告不再是广告,微电影广告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雪佛兰不止科鲁兹一个品牌,在与优酷网联合出品的《泡芙小姐》系列微电影中,推出了品牌斯帕克。泡芙小姐代表了现代女性的新形象,独立、自由、时尚、感性多种特质集于一身,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每一集的剧情都很引人入胜,但又不拖拉,二十分钟就能将一个故事讲完,符合现代快餐文化的特点。泡芙小姐的时尚通过光晕效应的影响可以延伸到剧外,引发年轻人对她的追捧和模仿,她的坐骑——雪佛兰汽车,便是一个很好的模仿点和时尚品。雪佛兰在《泡芙小姐》中相继植入科鲁兹、斯帕克等品牌,正是看中了这一优势。
  3、取经雪佛兰
  (1)植入广告需要技巧。微电影广告不仅是广告片,更多体现的是电影元素以及片子带来的社会效应。在《老男孩》中,雪佛兰科鲁兹是全国选秀大赛的奖品,这一安排并不突兀,反而显得情节更完整更连贯,巧妙地达到了品牌传播的效果。剧中选用火热的快乐男声选拔活动作为素材,更贴近大众生活更具有亲和力与可视性。科鲁兹作为剧中活动的冠名商,更直接、立体地展示了科鲁兹。观看过影片后,受众不仅会对其中的活动、选秀元素记忆尤深,对充当活动奖品的科鲁兹也会印象深刻。正是这样别出心裁的表现形式让科鲁兹成为《11度青春系列电影》的最大亮点。
  (2)线上线下整合营销。微电影拍摄完成后,借助优酷的影响力,雪佛兰进行大力度的影片播放推送动作;同时在各大电影播放平台、各大SNS互动平台、各大汽车传播平台、微博和人气论坛等相关主流平台上进行联合推广,扩大影片的推广力度;在官网上发起minisite活动,引导受众进行产品体验。   网络之外,雪佛兰开展系列试映会,邀请专业影评人和各类意见领袖观影并发表影评,形成专家话题,引导受众关注系列微电影;在传统媒体上进行新闻传播,央视《新闻周刊》栏目白岩松曾对短片进行了9分钟的正面报道评论。
  雪佛兰还策划了“参与互动赢取科鲁兹1.6T大奖”活动、配合网络传播的地面试驾活动,在官方网站开设活动专区和联系当地经销商销售点等。
  (3)淡化产品,突出品牌。雪佛兰在《11度青春系列电影》中都是以顺应剧情和故事特点的道具角色出现的,没有全方位的形象展示,没有刻意安排的广告宣传对白。在拍摄系列微电影之前,雪佛兰方面只提了两点要求:一是有车出现,二是有金鱼;影片内容和创意上完全不做干涉,这就给了各位导演自由发挥的空间。
  (4)不拘泥形式和题材。从《11度青春系列电影》到《奋逗》再到《父亲》,雪佛兰微电影尝试了多种电影题材和表现方式,风格迥异。这种多样化能吸引不同的受众,毕竟众口难调。但是,任何微电影的拍摄都要在符合产品和品牌形象的基础上,采用不同题材和表现形式。
  (5)大胆启用新人。凯迪拉克拍摄的微电影,采用的都是大手笔,一线明星和好莱坞式的拍摄方法。而雪佛兰则大胆启用新人,年轻新锐导演、业余演员,给了他们自由表现的舞台,完成后的微电影反而更具有亲和力,更贴近现代年轻人生活,更容易获得认可。
  三、微电影植入广告的未来之路
  微电影植入广告已经成为网络营销的新形式,微电影的快速发展,必然出现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即使是已大获成功的雪佛兰微电影系列,依然有可以补充、需要完善之处。
  微电影广告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但是SNS、微博等的兴起,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播放场所和社会化传播平台,视频网站可以与微电影携手打造一个新的产业模式,建立微电影产业链。
  微电影广告的进入门槛低,市场上鱼龙混杂。低质量的微电影会影响受众的接受度,影响营销效果。一些微电影打擦边球,通过暴力、情色内容吸引眼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相关的政策和审查机制必不可少。
  微电影广告篇幅较短,使其不能拥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容易导致题材和内容的同质化。影片内容要有创新性,植入广告要在叙述的故事中加入,不能纯粹为了植入广告而编故事。
  微电影本身是一种低投入的营销方式,但也需要前期宣传和推广,还有后期的维护,这样成本就会增加,所以要有效的选择投放媒体。
  微电影的考核标准也有待健全,广告效果如何需要一些新的标准来衡量,考核范围可以从单纯的点击量延伸至与受众的互动和评论等。
  参考文献
  ①高丽华:《新媒体经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②戎彦,《植入式广告新趋势研究》,《今传媒》,2011(8):143-145
  ③赵荫、车亚鹏,《“微电影”:小容量,大任务》,《世界博览》,2011(23):60-62
  ④张高伟,《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美与时代》,2011(7):113-114
  ⑤陈艳,《中国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广告探微》,2007(9):61
  ⑥盖雄雄,《凯迪拉克:微电影营销的开启者》,《市场观察》,2011(8):45
  ⑦陈红莲,《网络“微电影”的传播学解读》,《今传媒》,2011(12):95-96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硕士)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 要】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传播理念、传播渠道、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调整。本文以2000年至2012年《人民日报》的记者节评论作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探析记者对职业认知观念的变化。  【关键词】记者节 职业认知 新闻理念  时光荏苒,记者节已经走过13个年头。2000年8月1日国务院正式规定每年的11月8日为全国记者节,中国新闻工作者拥有了自己的节日。
【摘要】本文从新闻和新闻策划的定义开始,以客观的视角,剖析地方党报开展新闻策划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思考,为地方党报如何进一步做好新闻策划工作积极建言。新闻策划就是要浓墨重彩地开展新闻宣传报道工作,通过新闻策划,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既坚持党性,又走近百姓,努力把新闻报道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党报 新闻策划 宣传报道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对“新闻”最权威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
【关键词】都市报 创新 创业 方略    中国都市报的发展走过了近十五个春秋,从起初的党报补充角色,逐步成长为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做主流广告,影响主流读者,都市报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媒体力量,在自身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经济繁荣,特别是为我国新闻事业和广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网络等新媒体新技术异军突起,都市报发展遇到了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摘 要】安徽丰富的资源大多能变现为文化产业以成为“美好安徽”建设的内容和手段,并令此形象成为公众的共识。但是,安徽的文化产业资源目前大多未广为人知,因此在进行产业变现前须进行资源整合传播,使安徽文化产业资源能够对“美好安徽”形象塑造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文化产业 整合传播 形象塑造  万物皆有形象,而良好形象的塑造传播对个人、组织、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区域形
【摘 要】专题系列报道是党报常用的宣传报道手段,如何运作好专题系列报道,发挥其优势,更好地服务地方党委及政府中心工作,是地方党报开展新闻宣传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本文以《马鞍山日报》新一轮改版过程中的几次具有典型性的专题系列报道为例,归纳总结地方党报做好专题系列报道的方法、经验和效果,  【关键词】地方党报 专题报道 系列报道  专题系列报道是党报常用的宣传报道手段。围绕党委及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专题系
【摘 要】“准社会互动”(Para-social Interaction)最早由Donald Horton和Richard Wohl提出,旨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关系特点,并试图解释其与一般的社会互动之间的差异。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建构社交媒体的“准社会互动”形式,得出新浪微博用在场感、参与感、熟悉感和仪式感来达到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的结论。  【关键词】社交媒体 新浪微博 准社会互动  自2
【摘要】三农问题关乎我国长久发展,媒介本应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从目前国内对农节目总体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尤其是有效信息的传播存在一定问题。河北农民频道是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开播的省级对农频道,本文通过问卷及走访农户的形式,来反映农民频道的信息有效度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河北农民频道 有效信息 调查问卷    一、概念界定    1、对农节目及现状  在做了一系列统计之后,人们发现
【摘 要】近年来,中国社区媒体的兴起,不仅仅是传统纸媒应对危机,寻求自我转型发展的探索创新,从本质上看更是政府改革、社会治理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寻求沟通之道的必然产物,社区媒介的中国特色之路,产生了独特的第三方组织,在政府与社区之间起到天然的沟通和桥梁作用。  【关键词】社区报 社区管理创新 第三方组织  自2013年初以来,合肥晚报顺应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快速城市化趋势,先后创办了《滨湖新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央电视台两会期间新推的节目如《夏丹追新闻》、《两会百科》等的梳理,从媒介符号、新闻策划、新闻语态等方面对时政报道的新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今后时政报道要更加注重解读与理念的变化。  【关键词】时政报道 电视新闻 《夏丹追新闻》  “两会”报道是我国每年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它不仅伴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发生着变化,更在报道内容、报道角度、报道方式乃至节目的包装制作方面寻求创新与
【摘要】报纸这个成熟的媒体在当今的报网互动时代开始低俗甚至媚俗了,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报纸不应该跟网络比时效,应该扬其所长,在信息可信度、信息深加工方面,发挥自己的长处,报纸要树立起自己的媒体责任意识,提高自己的公信力,用报纸独立的报格引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关键词】报纸网络小月月报格媒体责任    提出这个命题,是基于近年来报纸所扮演的角色逐渐远离了广大读者的期望,偏离了作为媒体“老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