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发红色文化资源 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89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质资源,在对其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着开发形式单一、粗放,整合力度不够,内涵挖掘不深,利用效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对红色资源的深入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红色文化;核心价值观 ;开发利用
  紅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并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利用,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它有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的内容,主要包含静态的革命遗址、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二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层面的内容,主要包含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革命精神、革命信念、道德情操、民族气节、爱国精神等以及围绕这些事迹和精神出现的大量影视、图片和网络资料等。红色文化与党的十八大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内涵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价值导向,必须立足于红色文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其价值指引、诱发激励、精神内化等功能,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强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红色文化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意义
  (一)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本身具有意识形态价值,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丰厚的“优质资源”和教育素材,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导向,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天然途径。红色资源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红色资源是革命战争年代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内涵,利用红色资源的丰富形态和感性内容进行党性教育可以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接受心理,增强党性教育的实际效果。红色资源也是一种为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资源,它的突出特点是通俗性和大众化。以红色资源为媒介和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将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二)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方向指引
  红色文化可以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文化基础,是主流意识形态,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价值取向、政治思想,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依靠群众的工作作风,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等有利于净化社会精神、引导舆论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使红色文化主流意识形态占领思想高地,把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放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地位,可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人民的共同的思想基础。
  (三)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动力
  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成果历史遗存的红色文化资源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的见证。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培育和创造了大量的红色精神,比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它可以为我们党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提供重要的精神营养和前进动力。通过清晰可辨、并不遥远的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经典,使党员干部和群众铭记我们党的苦难辉煌历程,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情怀和魅力风范,使人们明了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虚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遥不可及的,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各地的红色资源开发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开发深度广度还远远不够。
  (一)开发利用方式单一,与地方特色资源的整合不够。从目前淮南市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看,展陈的方式缺少创意,表现手法过于简单、粗糙,技术手段落后,多为文字加图片式的平面介绍,参观者看到的只是静态的物质展陈形式,生动性和参与性不足。在淮南地区,有红色革命遗址70余处,只有新四军纪念林、大通区“万人坑”、淮南市烈士陵园、凤台县抗日政府纪念园、凤台板张集烈士陵园、白塘庙革命纪念园,三里沟大屠杀纪念园、杨公乡汤王村红色革命村以及寿县小甸集烈士陵园、曹渊故居等20余处重点红色资源得到初步开发,还有半数以上的红色遗址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并且红色资源的开发没有很好地与淮南的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相融合。由于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力度不够,也就弱化了红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功能和价值。
  (二)只注重外延式开发,忽视内涵的挖掘。开发利用的形式粗放,只注重红色资源数量的增长,没有深挖其潜在的文化价值。淮南市在开发红色资源的过程中,仅限于对现有资源的简单利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内涵、精神价值及现实意义的挖掘不深,对红色精神的提炼不够,仍停留在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纪念场馆、实物图片、瞻仰烈士陵园,介绍革命英烈的事迹及发生在当地的党史事件等基本层面上,没有深挖其蕴藏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并使其形成文化产品,如红色故事、红色小说、红色影视、红色旅游产品等,不能形象化、生动化、细节化,很难触及人的灵魂,这些均制约着红色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三)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效度不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涵盖诸多领域,不仅仅是保护、开发现有资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把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推广、利用到学校、家庭、社区文化、党政机关、军队、公民道德、影视传媒等领域的思想文化教育工作中去,为培育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全国很多地区仍缺乏对红色资源有效的推广和应用,红色文化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三、深入开发红色资源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建议
  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打破以往單一的开发思路,探索新的开发模式
  运用现代传媒、高科技手段,变传统、单一和静态的平面展陈方式为立体化、动态化与表演、体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展陈方式,采用音像、视频、文学艺术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参观者身临其境,既见物、见景,又见人、见思想、见精神,进而增强红色资源的感染力、说服力,最大程度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在淮南,可以依托新四军纪念林打造一个“新四军文化园”,策划红色活动,营造红色氛围,让游人参与体验“当一天新四军、吃一顿小米饭、打一场伏击战、参加一次军民大联欢”等活动,让新四军当年开展军事训练、发动群众、扫盲办学、开荒生产等历史场景再现,从而极大地提升红色资源的品味和内涵。
  (二)深入挖掘和提炼红色资源的内涵,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力
  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各类红色资源研究机构要加大对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研究力度,尤其是要深入挖掘英雄人物的思想;二是深入挖掘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红色精神要注入更多的时代元素,增强红色资源的时代感和现实感。三是充分挖掘革命文化价值,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将革命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增进红色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淮南市在2012年编制完成了《淮南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根据这个规划,淮南市围绕着“追忆苦难岁月、铭记革命风云、感恩前辈英烈”主题,重点打造“淮南抗日根据地纪念园”、“潘集民主纪念园”、“凤台革命体验区”、“上窑铁军文化区”、“大通抗日缅怀区”、“南部烈士瞻仰区”六个红色旅游板块,并配套推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
  (三)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的德育基地
  红色文化教育的重点在于实践,所以,我们应当积极推进红色资源进学校、进课堂,把红色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德育基地建设的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实践平台,实施红色资源教育就有了一个可靠的基地。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当把红色资源地作为长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共同开发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拓展教育功能,建立和谐长久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共嬴。淮南市委党校从2014年起就一直把新四军纪念林作为现场教学点对学员进行党性教育,现在该校的教学研究正处于探索之中,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质资源,我们只有立足于红色文化,深入开发红色资源,充分利用其价值指引、诱发激励、精神内化等功能,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松,杨宇光,朱小理:“红色资源”的界定及其转化的必然性,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2]李康平、李正兴: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道德与文明,2008(01).
  作者简介:苏秀珍(1970.12—),女,淮南市委党校讲师,2009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其他文献
【摘要】回归分析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各个变量之间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选取上市企业的财务指标为分析对象,应用数学和逻辑的方法探索出一些典型的变化规律。本文基于选取的数据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检验和完善了模型。根据拟合模型分析了这些指标与股价的关系,力图寻找出影响股价波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股票价;财务指标;线性回归;Eviews  一、引言  在经济理论研究中,
期刊
【摘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有着特殊的背景。发达国家都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后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我国则尚未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面对人口众多、发展差异大的基本国情之困境,随着老年人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传统的经济和物质供养方式难以支撑,高层次、高品位的精神赡养凸显重要。文章详细阐述精神赡养的内涵、重要性、现状、原因
期刊
【摘要】不同产业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各国的产业结构变动表明产业的重要性。主导产业对其他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运用MATlAB确定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认为在主导产业选择因素中,按重要程度排列为: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利率、区域增加值比重、需求收入弹性、比较资金利税率、发展前景。采用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并就层次分析法的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根据结果,对主
期刊
【摘要】德国FH以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为目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程教育模式,对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有许多可借鉴之处。本文以三明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保障机制等4个方面阐述了借鉴德国FH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实践。提出的思路和措施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FH模式;成果导向;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
期刊
【摘要】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立场上阐释了科学的权威观,从主客体关系上说明了权威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科学解释了权威与自治的辩证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理解和认识权威,树立科学权威观,对于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恩格斯;权威;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经受了时代新考验,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我校2012-2015年连续4届,共1892名护理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果:连续4届护理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升学率为4.4%,就业率为95.5%,就业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连续4年就业去向选择就业和考研的比率变化不大。毕业生就业医院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占89.1%。毕业
期刊
【摘要】TPP作为新兴的区域合作组织,其涉及范围之广、标准之高成为国际经贸关系的新趋势,TPP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中国对外贸易形成挤压,遏制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直至今日,在美国退出TPP后,对于中国加入TPP的呼声越来越高。TPP与中国追求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目标是一致的,中国若加入TPP对于中国对外贸易以及TP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针对TPP发展现状以及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利弊
期刊
Y2O3稳定的ZrO2(YSZ)涂层具有高温隔热性能好、高温下相稳定、耐冲刷等特点,并已在燃气轮机热端部件、涡轮叶片等高温工况部件中获得广泛应用。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者对ZrO2系列涂层在大气环境下的抗热震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能否将这种耐高温的热障涂层应用在铸造模具表面,承受着短时接触高温铁水环境的研究很少。因此,通过试验探讨短时接触高温铁水液环境下ZrO2系列涂层的热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分别在Q235钢基体上和304不锈钢基体上喷涂不同厚度的NiCoCrA
以YBa2Cu3O7-δ(YBCO)为代表的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涂层导体,由于具有优越的性能而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其中,过渡层作为涂层导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阻碍YBCO超导层与织构Ni合金基底间离子扩散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本文开展了在自制的具有高立方织构的Ni-5at.%W(Ni5W)合金基带上,采用化学溶液法(简称CSD法)制备La2Zr2O7(LZO)过渡层厚膜的研究,并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简称PLD法)在LZO厚膜/LZO种子层/Ni5W结构的模板上制备了具有超导性能的YBCO薄膜。论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也带来了硕士毕业人数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就业质量等。因此,在基于“素质冰山模型”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分析基础上,针对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自身就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从硕士研究生自身和目前的就业情况出发,提出改善、提升硕士研究生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途径,思想先行,德才兼备;准确定位,明确目标;积极主动,知己知彼;时刻准备,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