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发展的当今阶段,随着青少年犯罪年龄日益趋向低龄化,很多的社会事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轰动。因此,现在社会各界和学校对于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都十分重视。小学校园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手段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措施,但是在此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刻不容缓。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承担起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能够找准教育过程中的阻碍和症结,探究相应的教育策略,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学习环境。本文就此展开探讨,分析这一问题。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应用对策
引言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校内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在学习中发掘自己的能力,更要提升自身思想水平和心理素质,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因此,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是针对当前的校园中可能存在一系列不安全因素,需要给学生加强心理建设,能够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是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完善,因此需要进行系统化地教育,提高学生对于生活挫折的抵御能力,能够具备一个强大的内心,能够战胜困难,成为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性教学内涵
从当前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来看,教育的过程还是过于地形式化,一些学校虽然表面上比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实质上却并没有采取多少教学行动。一些教师在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中也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育机制,只是不定期地开展一些班会活动,这些的教育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存在口号大于内容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教育过程中也没有落实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展开差异化教育,这样所起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短缺化,教师无法保障专业性
在很多学校中,由于之前没有重视过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的投入,导致这方面的师资力量出现严重的短缺,很多都采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师的方式进行人员补充。这一方面会加大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负担,使他们两头都顾不好。另一方面这些教师也并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他们所采取的的教育方式都是非专业的,这对于学生而言是缺乏保障的[1]。业余的心理健康教师无法在日常教学中保证教学的准确性和专业化,由此给学生可能带来的一些误导性教学则难以承担起责任。
(三)教育形式趋于固定单一化,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性
尽管一些学校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增加和分配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但是从教学模式方面来看,还是过于单一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得不到学生的接受和喜爱,还会招致学生的反感。本来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就需要教师能够与学生产生充分地互动,如果一味地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此过程中就难以与教师拉近距离,从而很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2]。此外,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时也处于被动地位,经常是教师询问,学生回答,学生没有主动向教师进行倾诉的想法,这样也是不利于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心理情况的。
二、基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有效干预措施
(一)学校增加师资投入,强化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培训
针对当前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加专业师资力量的投入,从这方面给予教育充分地重视性。一方面,学校需要培训已有的心理健康教师,让他们在当前教学的基础上继续优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能够充分学习针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方式,接受专业的教学培训,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保持创新的教学思维。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引进一些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从專业性和教学能力的角度进行考察,使其能够符合教学的要求,给小学中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全新的教学活力和创新教学理念[3]。
(二)建立明确教育目标,促进心理健康的深度性教学
心理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切忌采取敷衍和形式化的教学态度,学校和教师应该针对小学中高阶段的学生建立起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能够深入到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各自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排查和分析,及时发觉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切实减少校园内可能发生的一些潜在危害事件。此外,心理健康辅导也更应该具备深度性,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三)拓展多元教育方式,推动双向互动和谐师生关系
在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在多元化教学思维的指引下,去发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呈现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健康教育课堂[4]。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也会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困扰自身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倾听者,鼓励学生勇于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更好地推动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将班级维护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
(四)展开家校教育联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校园教育,家庭的教育也同样重要。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的家长展开积极地家校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行为和心理状况,也要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做到双方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在此过程中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既需要从教师角度给予专业辅导,也需要从家庭角度给予关怀才,能携手共同致力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和教育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状况,学校和教师应该予以及时解决和梳理,并且能够坚持运用创新有效的教育实践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农田义. 如何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文汇,2018,000(001):P.25-26.
[2] 李少霞.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J]. 学周刊,2018(15):93-94.
[3] 刘琦斌.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00(010):96.
[4] 张连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J]. 才智,2018(18):38-39.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应用对策
引言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校内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在学习中发掘自己的能力,更要提升自身思想水平和心理素质,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因此,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是针对当前的校园中可能存在一系列不安全因素,需要给学生加强心理建设,能够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是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完善,因此需要进行系统化地教育,提高学生对于生活挫折的抵御能力,能够具备一个强大的内心,能够战胜困难,成为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性教学内涵
从当前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来看,教育的过程还是过于地形式化,一些学校虽然表面上比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实质上却并没有采取多少教学行动。一些教师在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中也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育机制,只是不定期地开展一些班会活动,这些的教育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存在口号大于内容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教育过程中也没有落实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展开差异化教育,这样所起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短缺化,教师无法保障专业性
在很多学校中,由于之前没有重视过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的投入,导致这方面的师资力量出现严重的短缺,很多都采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师的方式进行人员补充。这一方面会加大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负担,使他们两头都顾不好。另一方面这些教师也并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他们所采取的的教育方式都是非专业的,这对于学生而言是缺乏保障的[1]。业余的心理健康教师无法在日常教学中保证教学的准确性和专业化,由此给学生可能带来的一些误导性教学则难以承担起责任。
(三)教育形式趋于固定单一化,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性
尽管一些学校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增加和分配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但是从教学模式方面来看,还是过于单一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得不到学生的接受和喜爱,还会招致学生的反感。本来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就需要教师能够与学生产生充分地互动,如果一味地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此过程中就难以与教师拉近距离,从而很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2]。此外,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时也处于被动地位,经常是教师询问,学生回答,学生没有主动向教师进行倾诉的想法,这样也是不利于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心理情况的。
二、基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有效干预措施
(一)学校增加师资投入,强化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培训
针对当前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加专业师资力量的投入,从这方面给予教育充分地重视性。一方面,学校需要培训已有的心理健康教师,让他们在当前教学的基础上继续优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能够充分学习针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方式,接受专业的教学培训,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保持创新的教学思维。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引进一些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从專业性和教学能力的角度进行考察,使其能够符合教学的要求,给小学中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全新的教学活力和创新教学理念[3]。
(二)建立明确教育目标,促进心理健康的深度性教学
心理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切忌采取敷衍和形式化的教学态度,学校和教师应该针对小学中高阶段的学生建立起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能够深入到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各自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排查和分析,及时发觉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切实减少校园内可能发生的一些潜在危害事件。此外,心理健康辅导也更应该具备深度性,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三)拓展多元教育方式,推动双向互动和谐师生关系
在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在多元化教学思维的指引下,去发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呈现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健康教育课堂[4]。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也会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困扰自身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倾听者,鼓励学生勇于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更好地推动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将班级维护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
(四)展开家校教育联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校园教育,家庭的教育也同样重要。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的家长展开积极地家校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行为和心理状况,也要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做到双方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在此过程中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既需要从教师角度给予专业辅导,也需要从家庭角度给予关怀才,能携手共同致力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和教育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状况,学校和教师应该予以及时解决和梳理,并且能够坚持运用创新有效的教育实践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农田义. 如何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文汇,2018,000(001):P.25-26.
[2] 李少霞.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J]. 学周刊,2018(15):93-94.
[3] 刘琦斌.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00(010):96.
[4] 张连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J]. 才智,2018(1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