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高中不同于普通高中,但是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没有太大差异,受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学案的设计应该充分的尊重学生意愿,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信任学生,并让学生参与完成教学活动。本文通过教学案例解析职业高中数学学案的设计原则,是理论与教学的实际应用的成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原则 案例与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知识技能的方法,教学目标的确立,这种三位一体的高中数学课程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更加强调学生的重要性。学案成为教学过程中唯一的的生命线,教学学案设计的好与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成果,也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所以学案的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关于三基的强化
(一)什么是三基
所谓高中数学的三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基本题型。
(二)三基的强化
强化三基,我们首先就要弄清三基的概念,掌握数学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他们的表示方法,所谓的概念的内涵其实就是指概念的本质,外延就是其所要表达的对象。另外每个数学概念都有其特定的表达符号。
牢固的掌握定理公式以及法则,对于定理我们既能用语言文字叙述,又能直观正确的用图或者是数字符号语言准确表达;对定理,公式,法则做到正确的运用,不混淆,不乱用;对某些公式既能正向应用又能逆向应用,对于公式能够灵活的进行变形【1】。
运算技能的强弱是对算法的熟练程度的反应,学生要有画图的习惯,并且能够掌握图的画法,例如如果需要画辅助线,既要在图中画出来,又能用文字表述出来。而且学生还要掌握一些检验的手段以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最后,强化三基我们还要做到限时训练,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所有的习题,以及相应的仿真训练,并且告诉学生要经常性的温故,也就是做旧的习题,从而达到温故知新。
二、贯彻三主
数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基础性的学科,要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就要使学生对其有兴趣,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一切非智力因素,从而使其主动的积极阅读相关资料,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重视课堂的引入,让学生成为主体
1 提出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新课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疑问,就会引发学生的解疑需求,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角色。
2 直观演示,探索发现,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习兴趣。科学研究表明,在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的强烈性和鲜明性能够给抽象思维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所要的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引起学生的更大兴趣,也能较好的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环境。
(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原则
1活动性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案里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一些问题,要有丰富的内涵,广义的背景,开展多样性,有创意的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能够用于探索,善于动脑和动手,也可以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思维的科学,严密,完整有助于学生创新,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让学生能够进行逆向思维,异中求同,在同中寻求突破。通过学案的引导,让学生拥有一个驰骋纵横的思维世界,克服困难,更快更好的学习高中数学【2】。
三、精讲精练
高中课程的演练,能使学生最快速的学到解题方法以及相应的解题思维。下面就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方法求出一些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提出问题:1+2+22+23+......+263=?
计 S=1+2+22+23+......+263,式子中有64项,后项与前项的公比为2,当每一项都乘以2后,中间有62项是对应相等的,可以相互抵消
即 2S=1+2+22+23+......+263+264
两式相减 S=264-1
由此,对于一般的等比数列前N 项和 Sn=a1+a1q+a1q2+a1qn_1,如果同时乘以公比q,两端相减,(1-q)Sn=a1-aqn
当q等于1时,Sn=na1
当q不等于1时,Sn=(a1-a1qn)/1-q
说明:错位相减法,是把一个数列求和问题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问题。
四、发散思维培养
何谓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法去观察,思考,想象,追求多样化解题的的创造性思维形式。它的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所以在思考问题时注重多种途径去解决,多方的解题方案,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几何与代数是统一体,所谓的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通过对数与形的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实现形数结合,常与以下内容有关: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函数与图像的对应关系;方程与曲线的对应关系;等式或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借助图形的直观性,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加强对数形结合的规律性的认识,让学生在直觉中联想到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地方,并加以利用,从而解决问题【3】。
五、渗透数学方法
数学是一种文化,是用数学自身的方法来观察验证事实,用数学独特的思维方式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每一种文化的精髓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当然数学文化也不会例外,其文化精髓就是数学思维,也就是用数学的思维看待事实,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渗透数学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当然,对于任何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我们都要从其思想方法入手,数学方法是人们在应用数学思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具体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对于数学方法的渗透,我们要做到:提高所有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一个大前提,更新教育的观念;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思维活动中揭示数学的思想方法;最关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要改变传统的以及被动的学习方式,主要的是以升学基础的改变为切入点,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实践中领会所学数学知识的意义。
总结
可能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高中数学是一个相对比较难的学科,所以一直在改革,为了使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在学案的设计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从主观探索数学的奥秘,对知识点进行主动思考,让学习的氛围更加的轻松,能够更好地学习高中数学。
参考文献:
[1]张志峰.高中数学学案教学的一个案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5).
[2]苏茂峰.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学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纵横,2013(264).
[3]解峰昌,曲灵.培养数学思维,渗透数学文化[J].琼州学院学报,2011(12).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原则 案例与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知识技能的方法,教学目标的确立,这种三位一体的高中数学课程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更加强调学生的重要性。学案成为教学过程中唯一的的生命线,教学学案设计的好与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成果,也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所以学案的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关于三基的强化
(一)什么是三基
所谓高中数学的三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基本题型。
(二)三基的强化
强化三基,我们首先就要弄清三基的概念,掌握数学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他们的表示方法,所谓的概念的内涵其实就是指概念的本质,外延就是其所要表达的对象。另外每个数学概念都有其特定的表达符号。
牢固的掌握定理公式以及法则,对于定理我们既能用语言文字叙述,又能直观正确的用图或者是数字符号语言准确表达;对定理,公式,法则做到正确的运用,不混淆,不乱用;对某些公式既能正向应用又能逆向应用,对于公式能够灵活的进行变形【1】。
运算技能的强弱是对算法的熟练程度的反应,学生要有画图的习惯,并且能够掌握图的画法,例如如果需要画辅助线,既要在图中画出来,又能用文字表述出来。而且学生还要掌握一些检验的手段以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最后,强化三基我们还要做到限时训练,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所有的习题,以及相应的仿真训练,并且告诉学生要经常性的温故,也就是做旧的习题,从而达到温故知新。
二、贯彻三主
数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基础性的学科,要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就要使学生对其有兴趣,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一切非智力因素,从而使其主动的积极阅读相关资料,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重视课堂的引入,让学生成为主体
1 提出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新课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疑问,就会引发学生的解疑需求,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角色。
2 直观演示,探索发现,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习兴趣。科学研究表明,在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的强烈性和鲜明性能够给抽象思维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所要的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引起学生的更大兴趣,也能较好的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环境。
(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原则
1活动性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案里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一些问题,要有丰富的内涵,广义的背景,开展多样性,有创意的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能够用于探索,善于动脑和动手,也可以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思维的科学,严密,完整有助于学生创新,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让学生能够进行逆向思维,异中求同,在同中寻求突破。通过学案的引导,让学生拥有一个驰骋纵横的思维世界,克服困难,更快更好的学习高中数学【2】。
三、精讲精练
高中课程的演练,能使学生最快速的学到解题方法以及相应的解题思维。下面就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方法求出一些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提出问题:1+2+22+23+......+263=?
计 S=1+2+22+23+......+263,式子中有64项,后项与前项的公比为2,当每一项都乘以2后,中间有62项是对应相等的,可以相互抵消
即 2S=1+2+22+23+......+263+264
两式相减 S=264-1
由此,对于一般的等比数列前N 项和 Sn=a1+a1q+a1q2+a1qn_1,如果同时乘以公比q,两端相减,(1-q)Sn=a1-aqn
当q等于1时,Sn=na1
当q不等于1时,Sn=(a1-a1qn)/1-q
说明:错位相减法,是把一个数列求和问题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问题。
四、发散思维培养
何谓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法去观察,思考,想象,追求多样化解题的的创造性思维形式。它的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所以在思考问题时注重多种途径去解决,多方的解题方案,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几何与代数是统一体,所谓的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通过对数与形的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实现形数结合,常与以下内容有关: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函数与图像的对应关系;方程与曲线的对应关系;等式或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借助图形的直观性,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加强对数形结合的规律性的认识,让学生在直觉中联想到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地方,并加以利用,从而解决问题【3】。
五、渗透数学方法
数学是一种文化,是用数学自身的方法来观察验证事实,用数学独特的思维方式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每一种文化的精髓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当然数学文化也不会例外,其文化精髓就是数学思维,也就是用数学的思维看待事实,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渗透数学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当然,对于任何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我们都要从其思想方法入手,数学方法是人们在应用数学思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具体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对于数学方法的渗透,我们要做到:提高所有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一个大前提,更新教育的观念;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思维活动中揭示数学的思想方法;最关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要改变传统的以及被动的学习方式,主要的是以升学基础的改变为切入点,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实践中领会所学数学知识的意义。
总结
可能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高中数学是一个相对比较难的学科,所以一直在改革,为了使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在学案的设计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从主观探索数学的奥秘,对知识点进行主动思考,让学习的氛围更加的轻松,能够更好地学习高中数学。
参考文献:
[1]张志峰.高中数学学案教学的一个案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5).
[2]苏茂峰.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学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纵横,2013(264).
[3]解峰昌,曲灵.培养数学思维,渗透数学文化[J].琼州学院学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