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推理“句意”明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喻户晓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经常能从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之中找到线索,或者从混乱不堪的犯罪现场找到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还原犯罪过程。他的这种特殊能力就是我们熟悉的“演绎推理法”。
  所谓演绎推理其实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要求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能很大程度上纠正主观判断上的偏差。对于严谨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演绎推理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快速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下面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为例来谈谈如何演泽推理。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重要的句子”具有哪些特点。一般地,它们在文中的位置并不固定,可能出现在文中的任何地方。这点与“狡猾的罪犯”似乎有共同点。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继续追踪下去。一般来说拥有以下特征中的任何一点或几点,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为“重要的句子”:1. 表达作者观点、揭示对象本质特征、概括文章或各层次的中心句;2. 总领句、总结句、重要的过渡句和反复出现的句子;3. 结构上超常组合,或是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或是内涵丰富可多角度解读而增加了理解难度的句子。
  尽管它们出现在文章的不同地方,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不同的含义,但解读句意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将这种普遍的规律,即“一般性前提”运用于具体的句子,破解作者在这些句子中“设置的迷局”,从而探寻句子的含意,这就是论述文中的“演绎推理法”。下面以课本为例,来谈谈答题方法。
  例1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中国建筑的特征》)
  解读这句话,可以运用两个演绎推理法。
  一是写作意图追溯法。一篇优秀的文章如同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必须浑然一体,中间容不得半点不协调因素。换言之,文章中的每一句话对文章整体而言都是有意义的,都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归纳论点和分论点的方法来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在课文第18自然段很容易找到文章的分论点“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这句话紧承分论点,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引出“词汇”和“文法”的比喻,来继续说明建筑“可译性”的问题。
  二是表达技巧还原法。各种表达技巧优化了我们的阅读体验,但同时也给句子的本意蒙上了一层面纱,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这些句子“返璞归真”,去掉修饰,只要基本含意: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到本体和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所幸后面的文字为我们解决了本体的问题:不同国家的人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同样,我们也会用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来实现相同或相近的建筑意图。
  再看看下面一句话:
  例2 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宇宙的未来》)
  运用上下文来推导重要句子的含义或作者说这句话的原因,也是非常实用的方法。大多数文章上下句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作者说这句话的原因就在这句话之后“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初始状态下的小改变在这个时间尺度将增长到两倍”三句上。超出这些范围作出的主观臆断,显然就是错误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语言非常准确。例1中的“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例2中的“遥远的未来”都表现了作者思维上的严谨。我们要像福尔摩斯一样,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有时候一个字的改变都会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不过我们也不能走入另一个极端,理解不等于“校对”。考点强调的是对句子含义的准确理解,而不是纠缠于个别字句的不同表达上。有时候选项会换一种说法,或变肯定为否定,或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上做文章,或主客体颠倒,或在长短句之间转换。变换之后的意思是否和原句一致,就需要我们细心地从内容上准确把握了。例如:
  例3 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的边疆》)
  换而言之,宇宙广阔无垠,地球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人类更是渺小。人类对宇宙的存在也许毫无意义。这两句话的表述不同,但它们表达的含意却是完全一致的。这种考题倾向于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解答过程中,除了需要学会运用前文提及的几点推理方法以外,如果碰见较长的句子,还需要划分句子层次。因此,高中生对基本语法的学习和掌握是必要的。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的重要考查内容。只要掌握了论述文阅读中的演绎推理方法,按照正确的方式训练,我们的理解能力就可以得到提高。
  有些人喜欢将托勒密与亚里士多德的宇宙体系混为一谈,进而视托勒密为阻碍天文学发展的历史罪人。在中国人熟悉的文献中,李约瑟“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僵硬的同心水晶球概念,曾束缚欧洲天文学思想一千多年”的说法堪为代表,至今仍被一些中文著作所援引。而这种说法明显违背了历史事实。亚里士多德确实主张一种同心叠套的水晶球宇宙体系,但托勒密从未表示赞同这种体系。况且,亚里士多德学说直到13世纪仍被罗马教会视为异端,多次禁止在大学里讲授,因此无论是托勒密还是亚里士多德,都根本不可能“束缚欧洲天文学思想一千多年”。托马斯·阿奎那在论证水晶球宇宙体系时,曾引用托勒密的著作来论证地心、地静之说,到1323年罗马教皇宣布他为“圣徒”,他的经院哲学体系被教会认可为官方学说,亚里士多德的宇宙体系这才开始束缚了欧洲天文学思想约二三百年,而这又怎么能归罪于托勒密呢?(《一个改变了世界的历史伟人》)
  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托勒密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往往被人们混为一谈,李约瑟的说法堪为代表。
  B.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根本不可能“束缚欧洲天文学思想一千多年”,因为直到13世纪,他仍被罗马教会视为异端。
  C. 托勒密被误解,主要是因为他的理论被用来支持同心叠套的水晶球宇宙体系。
  D. 直到亚里士多德被罗马教皇宣布为“圣徒”,他的宇宙体系才开始束缚了欧洲天文学思想约二三百年。
  转基因作物具有抵抗力的基因经过不受控制的传播,会不会催生出一些能够在自然环境中恣意蔓延的“超级植物”,使生态平衡被打破?直到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证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预示着生态环境将被颠覆。当然,我们并不排除可能会出现一些继承了对某种害虫或某种杀虫剂具有抵抗力基因的野生植物,这可能会使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共生关系受到干扰,并使食物链受到干扰。“具体地说,这要看这种抵抗力的获得能否使该种野生植物的繁殖变得更有效。”亨利·达尔芒希指出。如果是这样,那么它就可能会迫使另外一个物种从生存环境中消失。“设想一下,如果有某种昆虫是专门以这种受转基因植物威胁的植物为食的。” 亨利·达尔芒希进一步推论,“它就不得不改变食物,或者是消失。继而,由于它的消失,又可能会造成某种鸟类的消失。我们所担心的,就是这种情况。”(《食用转基因食品有危险吗?》)
  2.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证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会导致生态环境将被颠覆。
  B. 亨利·达尔芒希认为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可能会导致植物链受到干扰。
  C. 一个物种的过度繁殖会导致另一个物种的消失,从而导致以这一物种为食的昆虫或鸟类的消失。
  D. 植物链是否受到干扰的关键是继承了抵抗力基因的野生植物的繁殖能否变得更有效。
其他文献
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授予军旗并致训词。他指出,成立火箭军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必将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载入人民军队史册。  朝鲜核爆“成功”  中新网2016年1月6日电:北京时间6日上午9时30分,朝鲜发生震级为里氏5级左右
期刊
“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这是从解放前就流传下来的一句顺口溜,它形象地反映了教师这个职业在我国各行各业中的尴尬地位。然而谁也不曾料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国营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的不断增加,教师突然成了“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各地中小学教师招聘的竞争场景,成了仅次于公务员招考的最大热门新闻。可不是嘛,在当今社会,还能端上国家财政这个“铁饭碗”的职业,除了公务员,大抵就是教师了。  目前,大部分
期刊
在同高鹗语言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语言的特点:纯熟的北京口语。  曹雪芹童年时代即随家从江南迁居北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度过。由于家道衰落,曹雪芹晚年与北京下层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他对北京话非常熟悉。在《红楼梦》的创作中,特别是在人物对话中,他出色地运用了纯熟的北京口语。举几个例子:  (宝玉)一语不发,一弯腰,顺着街就蹭下去了。(43回)  这里的“蹭”字,现在写作“颠”,意思是
期刊
《好了歌》出现在《红楼梦》第1回中。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直正走投无路了。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疯癫落脱、麻履鹑衣”的破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这首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
期刊
诗歌鉴赏是不能够脱离诗句本身的,所以同学们在答题时,切不可不加分析地空对空作答,而应该结合诗句本身来组织答案,让结论有据可依。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误区点拨 这样的问题,明确是什么类型的表达技巧只能获得三分之
期刊
小说阅读,命题者除了在情节、主题、环境描写和人物性格角度拟题外,有时候还会从小说的题目上做文章。这些题目要么要求我们解释题目的含义,要么要求我们指出题目与主题(人物、情节)的关系。关于题目的含义,有表层含义和深层意义两种,我们可以通过挖掘双关义、象征义等解决;关于题目与主题(人物、情节)的关系,谈的是题目的作用问题,是题目含义的深入,但解题基础还是题目的含义。  例题 阅读这篇小说,回答相关问题。
期刊
诗歌鉴赏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组织答案通常需要结合诗句的翻译,但是命题者不可能局限于仅仅让同学们去翻译诗句。所以如果本末倒置,只译不赏,扣分是毫无疑问的。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误区点拨 肯定会有一部分同学因为读题快,或者平时缺乏对描写类四大术语的敏感意识,于是就将题干中“怎样描写”这四个字理解成翻译诗句。
期刊
期刊
期刊
编辑按 文中寻“问”千百度,黯然回首,答案仍在云雾处——这是许多高中生面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一大困惑。如何慧眼拨云雾、怎样演绎推理而最终“说”出这个理,本期特地邀请武汉市二中的三位老师“锵锵”开讲——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常常涉及对论述类文本最核心内容的理解,为了设置答题障碍,出题者常常会在分项描述中布设迷雾。要正确解答此题,则需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辨识选项并拨开答题迷雾。  慧眼认识“重要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