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送法下乡”实施以来,农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善,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实证研究,总结出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整体水平提高、提升空间较大,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和农民对法律态度呈现两面性的特点,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送法下乡 涉农纠纷 法律意识 司法信心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送法下乡实施以来,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基层法制建设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中国正在走向法治……‘法治’已经变成了一种公众的信仰,就如同先前中国人对‘革命’,如今对‘改革’的信仰一样” 。学界用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正在增长来概括这一变化 。那么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影响的因素和改变的方法有哪些呢?通过深入湖北农村的实证研究,本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农民法律意识现状
为了客观的评价农民的法律水平,我们采取了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78份,91.8%;有效问卷76份,有效率97.4%。根据问卷和走访情况,归纳出秭归县农民的法律意识有如下的特点:
1、农民对法律的认识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学习法律的热情很高,对法律的信任度也较高,但是在认知法律上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比如涉及到诉讼时效和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为数不少的村民能够解答出来, 同时有90%的村民都选择了相信法律,因为法律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对于近亲结婚之类的基础问题,也有部分人不能回答。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2、农民对权利与义务的认识状况有所改善,但是旧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很重。乡村“自有法”成为乡村法治的双刃剑。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最深是在婚姻家庭领域,比如父母离异以后孩子改姓是否应该继续支付抚养费的问题,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认为孩子改姓之后就不再是自家人了,当然也就不需要支付抚养费了。传统习惯对于婚姻家庭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一个有趣的趋势,在法律规定与传统观念竞合的领域,如果法律的规定与传统观念不一样,选错的人就越多;法律规定与传统习惯规定一致的情况下,填对的人就越多。
3、农民对于法律的态度呈现两面性,一方面,他们认识到法律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方面,对于法律途径又表现出回避的态度。村委会的调解作用仍然突出。农民对于法律的这种矛盾态度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针对不同的纠纷,首选的解决方式不同,在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熟人之间的纠纷方面,58.9%的人选择了“好好商量”和“找村干部和解”的方式;对于合同纠纷、经济纠纷等与陌生人之间的纠纷,47.43%的人选择了“找法院、律师”。其次,村干部的调解作用在农村仍然具有突出的地位。在转型社会时期,多元权威 并存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表现就是村干部仍然在解决纠纷方面发挥着主要的作用。第三,部分农民对法律手段采取了回避的态度,遇到调解不成或者无法调解的案件,他们会找政府,即通常所说的上访跟信访,层层上访直到问题引起关注被解决,或者在上访的过程中由政府部门将案件移交给司法局或告知其找司法局,进入法律援助程序。
二、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方法探究
针对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我们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具体方法作了一些探讨:地方部门可以采取比如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深入农村,及时了解农民所需要的法律知识,从而对症下药,满足群众对法律的需求。重视法律宣传工作,丰富宣传手段。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法律知识,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强基础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有渠道可走。村委会积极发挥在解决群众纠纷方面的优势,扩大律师进村的范围。提高司法公正性,增强农民司法信心。“民众之所以倾向于同时也在法律之外寻求公道,也是因为法律制度的内在缺陷使其难以满足民众的正当需求。今天,这种缺陷包括:可以利用的法律设施不足,司法腐败常常妨碍实现公正” 。提高司法公正性就是一个“知情祛魅” 过程,在实践中,法院可以采用典型案例当事人亲身宣传、下乡办案等方式,让农民亲身体会到司法公正不是一句空话。□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2008级本科生,研究方向:行政法与法制史)
注释:
苏力.为什么“送法上门”?.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45页.
如文泽纯.农民呼唤法律——关于湖南省农民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中国司法,2001年第11期;Pan, Philip “In China,Turning the Law Into the People ’s Protector”, The Washington Post,28 Dec.2002,p.A01.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载于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王铭铭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0页.
Gallagher.“Mobilizing The Law In China: ‘Informed Disenchant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Consciousness”, Law & Society Review (40):783.
关键词 送法下乡 涉农纠纷 法律意识 司法信心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送法下乡实施以来,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基层法制建设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中国正在走向法治……‘法治’已经变成了一种公众的信仰,就如同先前中国人对‘革命’,如今对‘改革’的信仰一样” 。学界用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正在增长来概括这一变化 。那么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影响的因素和改变的方法有哪些呢?通过深入湖北农村的实证研究,本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农民法律意识现状
为了客观的评价农民的法律水平,我们采取了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78份,91.8%;有效问卷76份,有效率97.4%。根据问卷和走访情况,归纳出秭归县农民的法律意识有如下的特点:
1、农民对法律的认识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学习法律的热情很高,对法律的信任度也较高,但是在认知法律上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比如涉及到诉讼时效和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为数不少的村民能够解答出来, 同时有90%的村民都选择了相信法律,因为法律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对于近亲结婚之类的基础问题,也有部分人不能回答。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2、农民对权利与义务的认识状况有所改善,但是旧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很重。乡村“自有法”成为乡村法治的双刃剑。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最深是在婚姻家庭领域,比如父母离异以后孩子改姓是否应该继续支付抚养费的问题,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认为孩子改姓之后就不再是自家人了,当然也就不需要支付抚养费了。传统习惯对于婚姻家庭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一个有趣的趋势,在法律规定与传统观念竞合的领域,如果法律的规定与传统观念不一样,选错的人就越多;法律规定与传统习惯规定一致的情况下,填对的人就越多。
3、农民对于法律的态度呈现两面性,一方面,他们认识到法律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方面,对于法律途径又表现出回避的态度。村委会的调解作用仍然突出。农民对于法律的这种矛盾态度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针对不同的纠纷,首选的解决方式不同,在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熟人之间的纠纷方面,58.9%的人选择了“好好商量”和“找村干部和解”的方式;对于合同纠纷、经济纠纷等与陌生人之间的纠纷,47.43%的人选择了“找法院、律师”。其次,村干部的调解作用在农村仍然具有突出的地位。在转型社会时期,多元权威 并存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表现就是村干部仍然在解决纠纷方面发挥着主要的作用。第三,部分农民对法律手段采取了回避的态度,遇到调解不成或者无法调解的案件,他们会找政府,即通常所说的上访跟信访,层层上访直到问题引起关注被解决,或者在上访的过程中由政府部门将案件移交给司法局或告知其找司法局,进入法律援助程序。
二、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方法探究
针对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我们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具体方法作了一些探讨:地方部门可以采取比如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深入农村,及时了解农民所需要的法律知识,从而对症下药,满足群众对法律的需求。重视法律宣传工作,丰富宣传手段。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法律知识,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强基础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有渠道可走。村委会积极发挥在解决群众纠纷方面的优势,扩大律师进村的范围。提高司法公正性,增强农民司法信心。“民众之所以倾向于同时也在法律之外寻求公道,也是因为法律制度的内在缺陷使其难以满足民众的正当需求。今天,这种缺陷包括:可以利用的法律设施不足,司法腐败常常妨碍实现公正” 。提高司法公正性就是一个“知情祛魅” 过程,在实践中,法院可以采用典型案例当事人亲身宣传、下乡办案等方式,让农民亲身体会到司法公正不是一句空话。□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2008级本科生,研究方向:行政法与法制史)
注释:
苏力.为什么“送法上门”?.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45页.
如文泽纯.农民呼唤法律——关于湖南省农民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中国司法,2001年第11期;Pan, Philip “In China,Turning the Law Into the People ’s Protector”, The Washington Post,28 Dec.2002,p.A01.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载于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王铭铭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0页.
Gallagher.“Mobilizing The Law In China: ‘Informed Disenchant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Consciousness”, Law & Society Review (4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