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人雄心勃勃的卫星导航计划走到十字路口,中国将何去何从?
意在打破美国人垄断、寄寓了欧洲人在航天领域雄心的“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在2007年的初夏遭受挫折。
卫星导航定位,被认为是继通信、互联网之后的信息技术领域第三个新经济增长点。2002年3月,欧盟15个成员国正式启动“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并决定由以欧洲航天局为代表的公共监督机构,以及由私营企业组成的联合母公司共同开发,后者享有为期20年的伽利略系统开发运营特许权。
然而,由于八家中标的企业在各自职责方面争论不休,伽利略计划步履迟缓。早在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就向上述企业发出了“最后通牒”——5月10日将是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但是最后期限过了一周后,情况依然没有改变。
5月16日,欧盟委员会不得不正式表态——赞成完全由公共资金接管“伽利略”计划中30颗卫星的发射任务,待系统布网成功后,再由私营企业对其进行商业开发。
欧盟委员会卫星导航系统办公室主管保罗沃霍夫(Paul Verhoef)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建议,将在6月7日正式提交给欧盟27国交通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会议上讨论通过。
“如果在政治上能够及时达成必要的一致的话,我们还是预计这个系统将在2012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他补充说。
然而,在这次转折之后,“伽利略”的前途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充满了疑问。这个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非欧盟国家参与、试图与美国的GPS全球导航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分庭抗礼的庞大计划,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为打破垄断而生
在定位导航领域,美国无疑走在前列。早在1994年,研制了20多年、先后投入200亿美元的GPS系统,就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
这套系统,由环绕在地球两万多公里上空的24颗中轨道卫星和4颗备用卫星构成。任一时刻、地球上任何地方,都能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GPS卫星。用户只需使用GPS接收机接收这些卫星的信号,就可以计算出接收机所在位置、速度和时间,其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l米/秒,计时精度优于10毫秒。
这一系统的研制最初出于军事目的,可以为战机、军舰和导弹导航,并锁定攻击目标。同时,它也有十分广泛的民用用途,可以为农业、渔业、航海、航空、交通、野外考察和公共设施安全提供精确定位和授时服务等。
在美国之外,前苏联海军从1965年起也一直致力于卫星全球导航系统的建设。到1996年,也实现了24颗卫星满星座布局,正常发布信号,并定名为“格罗纳斯”(GLONASS:GLObalnaya NAvigatsionnaya Sputnikovaya Sistema)系统。
然而,这一系统至今仍未完成全部部署,也没有对全球商业用户开放。对于全球广大用户而言,GPS仍处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
由美国军方控制的GPS系统,尽管在和平时期免费提供信号,但在使用原则上,却以军事为优先。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就曾置欧盟各国利益于不顾,一度关闭对欧GPS服务,这不能不让一向自视甚高的欧洲人觉得骨鲠在喉。
目前,GPS的应用已经超过500种,并且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增长势头。据美国国家公共管理研究院调查,2005年全球GPS市场已达到310亿美元。一些业内人士甚至断言:“GPS的应用,将仅受人们想象力的限制。”
出于政治、军事、经济上的综合考虑,欧盟于1999年正式提出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该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分布在高度为2.4万公里的3个轨道上,投资预计34亿欧元。
相对于美国GPS而言,“伽利略”的优势在于,它将完全从民用出发,由非军方控制和管理,所以可提供有保证的服务。而其提供最低误差不超过一米,也远超出GPS目前提供的民用定位精度。一位专家曾经形象地描述这种差异:“如今的GPS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却能找到车库的门。”
根据欧盟的预测,“伽利略”仅在欧洲就可以创造出约14万个就业岗位,一旦运行,它每年将带来90亿欧元的效益。预计到2020年,“伽利略”计划本身的经济收益将达740亿欧元,而它为相关产业带来的利润可能高达数千亿欧元。
十字路口
根据最初的设想,“伽利略计划”将分四个阶段逐步实施:系统可行性评估或定义阶段,这一阶段已经在2000年前完成;开发和检测阶段,最初预计在2001年至2005年间完成;部署阶段,2006年至2007年完成;第四阶段为商业运行阶段,在2008年之后完成。
然而,梦想很快就遭遇到了现实,而且是有些过分坚硬的现实。
参与伽利略系统的企业,包括制造商法国阿尔卡特(Alcatel)、意大利芬梅卡尼卡(Finmeccanica)、德法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公司(EADS Space)和法国泰雷兹(Thales)公司,以及英国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西班牙的西班牙卫星(Hispasat)这两家卫星运营商,此外,还包括西班牙的机场与空中交通控制运营商艾纳(Aena),德国电信公司与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组建的联合企业(TeleOp)。
项目启动不久,因为各方无法就承担的份额和利益分配达成一致,便被迫多次推迟。原计划将30颗卫星在2008年部署完毕的目标,也显得遥遥无期。
这种激烈的竞争,其实也不难理解:项目份额的多少,就意味着就业岗位的多少和运营权利的大小。当前饱受国内失业率高涨困扰的欧盟各主要工业国家,都希望藉此恢复本国工业的生机和活力。而其中尤以德国愿望最为强烈,他们不仅希望借助伽利略计划的实施,振兴巴伐利亚地区,更希望把“伽利略”打造成为德国的“名片”,就像法国人把“空中客车”当成自己的“名片”一样。
但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又岂能甘居人后?由于迟迟无法取得一致,伽利略计划在启动后一直近乎停滞状态。
2005年12月28日凌晨3时,伽利略系统的首颗实验卫星(GIOVE-A)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但专家分析,欧盟发射这颗卫星,最大的目的是占用国际电信联盟为其保留的频率。
因为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定,“伽利略”系统测试使用的通信频率最后期限为2006年7月,如果过了这一期限,其卫星还未能在预定轨道上发送符合国际电信联盟标准的信号,欧洲航天局将不再拥有对这一通信频率的使用权。
而原定2006年4月发射的GIOVE-B试验卫星,由于技术故障被宣布推迟到当年9月到11月间发射,之后又再次被宣布推迟至2007年初发射。至今,这颗卫星还停留在地面,空余GIOVE-A在太空孤星盘旋。
各参与企业本来应在2006年底以前,结束有关特许经营权分配协议的谈判,组建一个单一的联合母公司,并任命一位可代表各企业做出最高决定的公司总裁。时至今日,这些却仍然陷入僵局。
欧洲航天局(ESA)巴黎总部导航部门主任多米尼克德坦(Dominique Detain)告诉《财经》记者,现在伽利略计划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在它的组织方式和出资方式上,都需要作出改变。按照新的方案(由私人出资变为公共财政出资),仅在2007到2013年间,欧盟就必须拿出24亿欧元。
不过他也承认,即使这一提议可以在6月7日举行的欧盟27国交通部长讨论通过,伽利略正式开始运营的时间,也将从原定的2008年推迟到2012年。
中国进退
伽利略计划一开始,欧盟就采取了开放的国际开发模式,以争取最广泛的政治上的支持和最广大的潜在市场。
到目前为止,欧盟已经与中国、以色列、美国、乌克兰、印度、摩洛哥和韩国等七个非欧盟国家签署了合作开发协议,并正在与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挪威、智利、马来西亚、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合作谈判。
出于学习和交流的目的,中国从初期就成为伽利略计划积极的参与者之一。2003年10月,中欧正式签署了《中欧伽利略计划技术合作协议》。根据这份协议,中国将投资2亿欧元,参与该计划的卫星研制、技术开发、地面设施和用户服务。这也使得中国成为第一个充分参与该计划的非欧盟国家,将对“伽利略”拥有20%的所有权和100%的使用权。
其后,2004年12月,中国伽利略卫星导航有限公司成立,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四家股东出资组建。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当然不希望世界上只有GPS,“伽利略”对全世界的通讯安全都有好处;而欧洲除了希望获得中国在政治上的支持,更看重中国的市场。据估计,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经济规模,到2020年可达2600亿元人民币。
针对伽利略计划出现的波折,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中方主任、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西欧处处长尹军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出现一些延迟也属正常,因为欧盟内部有很多矛盾也很复杂,政府、企业以及公众关心的优先方面并不一样,各个国家、欧盟考虑的问题也不一样。
“但是伽利略计划向前走是没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做、如何走。”他强调。
不过,一些国内专家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却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尽管中国和欧盟最初的确经历了一个“蜜月期”,但随着该计划支持者的增多,欧盟对非欧盟国家的态度日趋冷淡,要求也日益苛刻,在尖端技术上也有所保留。
对此,中国伽利略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拒绝做出回应,只是表示“伽利略计划的进展,要问科技部”。
欧盟委员会卫星导航系统办公室主管保罗沃霍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因为在所有权、控制权和回报方式上的许多复杂问题,目前欧盟尚不准备从欧盟以外寻求帮助。谈到和中国的合作,他只是重申“目前没有任何问题。”
四方鼎立?
目前,在中国南海从事捕捞作业的渔船上,都有一套绿色的通讯器材,利用它可以随时知道自身所在的位置,并在遇险的时候随时呼救。这套系统,就是中国自己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
早在中国正式加入伽利略计划之前,“北斗一号”的前两颗卫星就先后发射升空,构成独特的双星定位系统。2003年5月25日,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在作为备份卫星被送入太空后,中国也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建立起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在业内,这三颗卫星都被称为“北斗一代”。
2005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出《关于加速推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有关工作的通知》,正式将“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列为国家基础建设规划。
进入2007年之后,“北斗”导航系统继续其部署的步伐。2月3日,中国成功发射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4月14日,中国又成功将一颗代号为(COMPASS M1)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第二代卫星首次部署。
和通过被动接受卫星信号进行全球定位的GPS相比,“北斗一代”采用的是区域性主动定位,即需要向卫星发送信号,用户才能知道所在的位置。由于存在通讯的来往,使得“北斗一代”的应用存在带宽和频度的限制,导致覆盖面积较小、定位精度较低,用户数量也受到一定限制。当然,在某些方面它也有一定的优势,即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区域性有源导航定位,还能进行双向数字报文通信和精密授时等。
随着第二代卫星的部署,北斗导航系统才真正进入和GPS竞争的轨道。这颗卫星是处于两万多公里的中轨道上的移动卫星,和构成全球导航系统所需要的卫星更为接近,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北斗系统正式开始布网。
根据目前的计划,中国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将采取“30+5”模式,即由30颗中轨道移动卫星,加上5颗地球同步轨道静止卫星组成。
有关负责人表示,2008年左右,这一系统将旨在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的需求,但其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作为一名伽利略计划的参与者,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又把自己推向了伽利略计划的对立面,成为一个潜在的竞争者。这种选择,的确耐人寻味。
从伽利略计划的步履蹒跚中看到曙光的,不仅是中国的北斗系统,还有俄罗斯的格罗纳斯系统。
俄罗斯几乎与GPS同时开始建设这一系统。2001年,在搁置六年后,该系统又重新获得俄罗斯政府的青睐。从今年1月1日起,格罗纳斯系统正式向俄罗斯国内民用市场开放,并打算于2009年正式进军全球商用市场。
从短期来看,GPS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Eric Hagt)告诉《财经》记者,美国即将对GPS系统进行改造,在未来卫星导航市场,GPS还将占据最大的份额,而伽利略、格罗纳斯和北斗则将扮演“挑战者”的角色。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系统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仍然存在良好的合作空间。
实际上,欧盟就一直在与美国进行谈判,希望共享一些频段,并且做到信号兼容。而北斗也将秉承这种“兼容”的趋势,在频率使用上与欧盟的伽利略也要进行协商。
“未来中国可以用的系统实际上有四个,不能单独依赖一个,毕竟多一个系统多一份安全。”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常务副主任邵立勤对《财经》记者表示。
意在打破美国人垄断、寄寓了欧洲人在航天领域雄心的“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在2007年的初夏遭受挫折。
卫星导航定位,被认为是继通信、互联网之后的信息技术领域第三个新经济增长点。2002年3月,欧盟15个成员国正式启动“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并决定由以欧洲航天局为代表的公共监督机构,以及由私营企业组成的联合母公司共同开发,后者享有为期20年的伽利略系统开发运营特许权。
然而,由于八家中标的企业在各自职责方面争论不休,伽利略计划步履迟缓。早在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就向上述企业发出了“最后通牒”——5月10日将是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但是最后期限过了一周后,情况依然没有改变。
5月16日,欧盟委员会不得不正式表态——赞成完全由公共资金接管“伽利略”计划中30颗卫星的发射任务,待系统布网成功后,再由私营企业对其进行商业开发。
欧盟委员会卫星导航系统办公室主管保罗沃霍夫(Paul Verhoef)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建议,将在6月7日正式提交给欧盟27国交通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会议上讨论通过。
“如果在政治上能够及时达成必要的一致的话,我们还是预计这个系统将在2012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他补充说。
然而,在这次转折之后,“伽利略”的前途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充满了疑问。这个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非欧盟国家参与、试图与美国的GPS全球导航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分庭抗礼的庞大计划,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为打破垄断而生
在定位导航领域,美国无疑走在前列。早在1994年,研制了20多年、先后投入200亿美元的GPS系统,就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
这套系统,由环绕在地球两万多公里上空的24颗中轨道卫星和4颗备用卫星构成。任一时刻、地球上任何地方,都能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GPS卫星。用户只需使用GPS接收机接收这些卫星的信号,就可以计算出接收机所在位置、速度和时间,其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l米/秒,计时精度优于10毫秒。
这一系统的研制最初出于军事目的,可以为战机、军舰和导弹导航,并锁定攻击目标。同时,它也有十分广泛的民用用途,可以为农业、渔业、航海、航空、交通、野外考察和公共设施安全提供精确定位和授时服务等。
在美国之外,前苏联海军从1965年起也一直致力于卫星全球导航系统的建设。到1996年,也实现了24颗卫星满星座布局,正常发布信号,并定名为“格罗纳斯”(GLONASS:GLObalnaya NAvigatsionnaya Sputnikovaya Sistema)系统。
然而,这一系统至今仍未完成全部部署,也没有对全球商业用户开放。对于全球广大用户而言,GPS仍处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
由美国军方控制的GPS系统,尽管在和平时期免费提供信号,但在使用原则上,却以军事为优先。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就曾置欧盟各国利益于不顾,一度关闭对欧GPS服务,这不能不让一向自视甚高的欧洲人觉得骨鲠在喉。
目前,GPS的应用已经超过500种,并且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增长势头。据美国国家公共管理研究院调查,2005年全球GPS市场已达到310亿美元。一些业内人士甚至断言:“GPS的应用,将仅受人们想象力的限制。”
出于政治、军事、经济上的综合考虑,欧盟于1999年正式提出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该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分布在高度为2.4万公里的3个轨道上,投资预计34亿欧元。
相对于美国GPS而言,“伽利略”的优势在于,它将完全从民用出发,由非军方控制和管理,所以可提供有保证的服务。而其提供最低误差不超过一米,也远超出GPS目前提供的民用定位精度。一位专家曾经形象地描述这种差异:“如今的GPS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却能找到车库的门。”
根据欧盟的预测,“伽利略”仅在欧洲就可以创造出约14万个就业岗位,一旦运行,它每年将带来90亿欧元的效益。预计到2020年,“伽利略”计划本身的经济收益将达740亿欧元,而它为相关产业带来的利润可能高达数千亿欧元。
十字路口
根据最初的设想,“伽利略计划”将分四个阶段逐步实施:系统可行性评估或定义阶段,这一阶段已经在2000年前完成;开发和检测阶段,最初预计在2001年至2005年间完成;部署阶段,2006年至2007年完成;第四阶段为商业运行阶段,在2008年之后完成。
然而,梦想很快就遭遇到了现实,而且是有些过分坚硬的现实。
参与伽利略系统的企业,包括制造商法国阿尔卡特(Alcatel)、意大利芬梅卡尼卡(Finmeccanica)、德法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公司(EADS Space)和法国泰雷兹(Thales)公司,以及英国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西班牙的西班牙卫星(Hispasat)这两家卫星运营商,此外,还包括西班牙的机场与空中交通控制运营商艾纳(Aena),德国电信公司与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组建的联合企业(TeleOp)。
项目启动不久,因为各方无法就承担的份额和利益分配达成一致,便被迫多次推迟。原计划将30颗卫星在2008年部署完毕的目标,也显得遥遥无期。
这种激烈的竞争,其实也不难理解:项目份额的多少,就意味着就业岗位的多少和运营权利的大小。当前饱受国内失业率高涨困扰的欧盟各主要工业国家,都希望藉此恢复本国工业的生机和活力。而其中尤以德国愿望最为强烈,他们不仅希望借助伽利略计划的实施,振兴巴伐利亚地区,更希望把“伽利略”打造成为德国的“名片”,就像法国人把“空中客车”当成自己的“名片”一样。
但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又岂能甘居人后?由于迟迟无法取得一致,伽利略计划在启动后一直近乎停滞状态。
2005年12月28日凌晨3时,伽利略系统的首颗实验卫星(GIOVE-A)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但专家分析,欧盟发射这颗卫星,最大的目的是占用国际电信联盟为其保留的频率。
因为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定,“伽利略”系统测试使用的通信频率最后期限为2006年7月,如果过了这一期限,其卫星还未能在预定轨道上发送符合国际电信联盟标准的信号,欧洲航天局将不再拥有对这一通信频率的使用权。
而原定2006年4月发射的GIOVE-B试验卫星,由于技术故障被宣布推迟到当年9月到11月间发射,之后又再次被宣布推迟至2007年初发射。至今,这颗卫星还停留在地面,空余GIOVE-A在太空孤星盘旋。
各参与企业本来应在2006年底以前,结束有关特许经营权分配协议的谈判,组建一个单一的联合母公司,并任命一位可代表各企业做出最高决定的公司总裁。时至今日,这些却仍然陷入僵局。
欧洲航天局(ESA)巴黎总部导航部门主任多米尼克德坦(Dominique Detain)告诉《财经》记者,现在伽利略计划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在它的组织方式和出资方式上,都需要作出改变。按照新的方案(由私人出资变为公共财政出资),仅在2007到2013年间,欧盟就必须拿出24亿欧元。
不过他也承认,即使这一提议可以在6月7日举行的欧盟27国交通部长讨论通过,伽利略正式开始运营的时间,也将从原定的2008年推迟到2012年。
中国进退
伽利略计划一开始,欧盟就采取了开放的国际开发模式,以争取最广泛的政治上的支持和最广大的潜在市场。
到目前为止,欧盟已经与中国、以色列、美国、乌克兰、印度、摩洛哥和韩国等七个非欧盟国家签署了合作开发协议,并正在与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挪威、智利、马来西亚、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合作谈判。
出于学习和交流的目的,中国从初期就成为伽利略计划积极的参与者之一。2003年10月,中欧正式签署了《中欧伽利略计划技术合作协议》。根据这份协议,中国将投资2亿欧元,参与该计划的卫星研制、技术开发、地面设施和用户服务。这也使得中国成为第一个充分参与该计划的非欧盟国家,将对“伽利略”拥有20%的所有权和100%的使用权。
其后,2004年12月,中国伽利略卫星导航有限公司成立,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四家股东出资组建。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当然不希望世界上只有GPS,“伽利略”对全世界的通讯安全都有好处;而欧洲除了希望获得中国在政治上的支持,更看重中国的市场。据估计,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经济规模,到2020年可达2600亿元人民币。
针对伽利略计划出现的波折,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中方主任、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西欧处处长尹军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出现一些延迟也属正常,因为欧盟内部有很多矛盾也很复杂,政府、企业以及公众关心的优先方面并不一样,各个国家、欧盟考虑的问题也不一样。
“但是伽利略计划向前走是没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做、如何走。”他强调。
不过,一些国内专家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却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尽管中国和欧盟最初的确经历了一个“蜜月期”,但随着该计划支持者的增多,欧盟对非欧盟国家的态度日趋冷淡,要求也日益苛刻,在尖端技术上也有所保留。
对此,中国伽利略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拒绝做出回应,只是表示“伽利略计划的进展,要问科技部”。
欧盟委员会卫星导航系统办公室主管保罗沃霍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因为在所有权、控制权和回报方式上的许多复杂问题,目前欧盟尚不准备从欧盟以外寻求帮助。谈到和中国的合作,他只是重申“目前没有任何问题。”
四方鼎立?
目前,在中国南海从事捕捞作业的渔船上,都有一套绿色的通讯器材,利用它可以随时知道自身所在的位置,并在遇险的时候随时呼救。这套系统,就是中国自己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
早在中国正式加入伽利略计划之前,“北斗一号”的前两颗卫星就先后发射升空,构成独特的双星定位系统。2003年5月25日,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在作为备份卫星被送入太空后,中国也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建立起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在业内,这三颗卫星都被称为“北斗一代”。
2005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出《关于加速推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有关工作的通知》,正式将“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列为国家基础建设规划。
进入2007年之后,“北斗”导航系统继续其部署的步伐。2月3日,中国成功发射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4月14日,中国又成功将一颗代号为(COMPASS M1)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第二代卫星首次部署。
和通过被动接受卫星信号进行全球定位的GPS相比,“北斗一代”采用的是区域性主动定位,即需要向卫星发送信号,用户才能知道所在的位置。由于存在通讯的来往,使得“北斗一代”的应用存在带宽和频度的限制,导致覆盖面积较小、定位精度较低,用户数量也受到一定限制。当然,在某些方面它也有一定的优势,即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区域性有源导航定位,还能进行双向数字报文通信和精密授时等。
随着第二代卫星的部署,北斗导航系统才真正进入和GPS竞争的轨道。这颗卫星是处于两万多公里的中轨道上的移动卫星,和构成全球导航系统所需要的卫星更为接近,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北斗系统正式开始布网。
根据目前的计划,中国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将采取“30+5”模式,即由30颗中轨道移动卫星,加上5颗地球同步轨道静止卫星组成。
有关负责人表示,2008年左右,这一系统将旨在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的需求,但其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作为一名伽利略计划的参与者,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又把自己推向了伽利略计划的对立面,成为一个潜在的竞争者。这种选择,的确耐人寻味。
从伽利略计划的步履蹒跚中看到曙光的,不仅是中国的北斗系统,还有俄罗斯的格罗纳斯系统。
俄罗斯几乎与GPS同时开始建设这一系统。2001年,在搁置六年后,该系统又重新获得俄罗斯政府的青睐。从今年1月1日起,格罗纳斯系统正式向俄罗斯国内民用市场开放,并打算于2009年正式进军全球商用市场。
从短期来看,GPS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Eric Hagt)告诉《财经》记者,美国即将对GPS系统进行改造,在未来卫星导航市场,GPS还将占据最大的份额,而伽利略、格罗纳斯和北斗则将扮演“挑战者”的角色。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系统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仍然存在良好的合作空间。
实际上,欧盟就一直在与美国进行谈判,希望共享一些频段,并且做到信号兼容。而北斗也将秉承这种“兼容”的趋势,在频率使用上与欧盟的伽利略也要进行协商。
“未来中国可以用的系统实际上有四个,不能单独依赖一个,毕竟多一个系统多一份安全。”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常务副主任邵立勤对《财经》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