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阈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路径

来源 :江苏教育·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德育工作者,如何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则是日常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着眼于核心素养在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落地,以此探究班级文化建设创新实践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德育;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5-0011-03
  【作者简介】卜冬旭,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江苏如东,226400)政教处副主任兼团委书记,南通市优秀班主任。
  作为班级授课制的基本单位和学生成长的第一现场,班级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班级这一前沿阵地。一个具备积极发展文化基因的班级能够为学生成长营造出良性的班级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多年来,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坚持“让师生成就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志向高远、品德高尚、气质高雅、能力高强”的优秀学生为教育目标,积极构建“道德素养、身心素养、文化素养”三位一体的校本化核心素养体系,致力于生态德育特色品牌的打造。基于此,笔者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依托于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营造核心素养视阈下的班级文化氛围,以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载体,着眼于锻炼学生的“大师潜质、栋梁特质、君子气质”,围绕“课程更多元、师资更开放、课堂更灵动”三个维度,重点关注全班学生“创新实践、合作参与、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增强其综合素养,继而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以此探究班级文化建设创新实践的可行途径。
  一、以文化基础为基石,完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要完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文化基础是先决条件。以德育德,以行育德,方能将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落于实处。班级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存在与创造的一切物的因素的总和,包括各种设施与教室布置所形成的环境,这是班级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学设备”和“教室环境”两方面。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班级文化建设的可视化载体,物质文化不应仅停留于浅层的班级文化表面,更应是班级深层文化的物化方式,包括班级标志、班刊等,它们是全班师生观念与思想的烙印,体现着师生的价值观、审美观等诸多方面。物质文化与文化基础互相作用,物质文化能体现出班级成员内在的文化基础,而如何完善物质文化,则需依托于师生的文化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诚然,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实现特定教书育人目标过程中形成并为目标服务的组织文化,是班级成员价值观、行为模式、行为规范和班级内部环境的整合。笔者所带班级发挥全班学生的创造力,组织学生自行设计班徽、班牌、班旗等班級标志,在班级微信群推送并投票评选,得票最高的设计制版并喷绘制作,分别布置于教室前门外壁,进而将其衍化为体现全班学生审美情趣的灵魂标志,融汇到班集体活动的各个方面,在全校集体活动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学校“绿岸”文学社得名于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全国百佳中学生文学社团。《绿岸报》已产生一定的区域影响力,依托这一优势,学校有班级创办班刊——《绿岸报·副歌》,并成立编委会,开辟“文苑拾趣、科学探究、艺林卮言”等多个板块,定期编印,给学生提供综合展示的舞台,锻炼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班级自我激励的良性循环,在学校文化场域中真正培养班级成员的文化素养。
  二、以自主发展为引领,丰富班级制度文化内涵
  日本学者恒吉宏典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在学生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对高中生来说,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则是核心素养中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基本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笔者认为,在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发展维度的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是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固有的班级制度文化内涵。
  制度文化是以班级组织及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制度文化包含班级的管理机构、奖惩制度、日常常规等方面。除此之外,笔者在日常班级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着重强调全班学生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努力使其成长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新时期高中生。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会协调、全班投票等方式成立自我管理委员会、心理健康协调小组、志愿服务小分队等班级内部组织,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班级的、为学生认可、具有实效性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建设,培养自主管理学生骨干,把自主管理作为全班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班级内部制订《自主管理十大公约》,坚持“强调自主、注重激励、着力内化”的原则,开展星级小组、礼仪之星、文明标兵等各项评比,激励学生自我完善。同时,我们组建自主管理执勤小分队,制订《自主管理评优细则》,让学生在自主管理、自主体验中自主成长,以道德素养的提升引领其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于2012年成立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目前拥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5人,拥有一百多名兼职成长导师,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开通咨询热线和短信平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科普宣传、学生心理讲座、心理放松训练、个别心理辅导等一系列活动。依托这一资源优势,我们班成立心理健康协调小组,重点关注全班学生在自我认知、身心发展和人生规划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制订《沟通,从心开始——心灵对话八大约定》,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班级借力学校“未名”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志愿服务小分队,制订《志愿有我十五则》。小分队有声有色地开展了社会公益、爱心义卖、植绿护绿、助残养老等一系列特色活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奉献精神和“利他教育”在学生心头打下深深的烙印。志愿服务活动在培养学生志愿精神和身心素养的同时,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班本诠释。   三、以社会参与为实践,创新班级精神文化形式
  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和导向,班级精神文化集中表现为班级师生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审美观念等,是全班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共同信奉的价值准则,能极大限度地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班级成员的归属感。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主体精神的弘扬和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大学》整篇都是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第三个维度——社会参与,就是着重强调学生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因而,笔者在日常的班级文化建设中,特别关注学生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
  结合学校的传统精神文化,在参加学校红五月歌咏节中,班级所选曲目注重切合时代要求,弘扬正能量主旋律;参加艺术节,编排节目注重贴近审美教育,提升其人文素养;参加体育节,注重引导学生弘扬拼搏精神,点燃其闪亮青春;参加科技节,注重鼓励学生创新协作,聚焦其体验成长……此外,江苏省文明委在全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强调要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的“八礼四仪”。班级以此为契机,在学校统一部署下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更注重实效性,开展“月习一礼”等活动,在活动中创新以德育人理念,使“八礼四仪”成为学生内在的自觉需求,真正将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集班级集体智慧創作的班歌——《文明礼仪歌》,现今已传唱全校。
  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实践中,笔者还尝试以国家安全教育健全德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学校在全国率先创立国家安全中学示范基地,笔者组织全班学生聆听了国家总体安全、国土安全、核安全、粮食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若干个专题报告会,丰富其知识体系,拓宽其国际视野,培养其国家安全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真正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践行、内化,转变为自觉观念和内在行为。
  核心素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落地非常重要,作为德育工作者,“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则是日常班级文化建设中首先需要厘清的根本问题。如此我们才能深刻理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这也提示我们,德育工作是当前班级工作的使命所在。作为一线德育工作者,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只有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才能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价值,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齐学红,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
  [4]王宁.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学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关键词】荣誉;激励教育;教育智慧  1995年的初三第二学期,学生即将参加中考。当时,南通市有一个政策——获得省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的学生中考时加20分投档。这20分谁不希望得到?即使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因为得了20分,心里就踏实了,参加中考,心态好,会发挥得更好;即使考试时有失误,有它保底,也不会影响录取省重点中学。  小范是我校教工子女,成绩很好,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她母亲怕她
【摘 要】优秀的学生练笔亦需要具备小说三要素,即环境、人物、情节。在这三要素中,“环境”作为文章的“曲径”,在练习时教师要选择不同角度开掘这些“环境”。用补白法为文显“境”;用仿写替换法为文炼“境”;用共生法由“境”孕文。着眼教材,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阅读走向练笔,使得练笔中的“环境描写”为行文点缀出彩。  【关键词】补白法;仿写替换;共生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
【关键词】榜样教育;精神引导;班主任  1987年5月,我应大连市教研室邀请到大连讲学。我是乘飞机从上海去大连的。在大连,我做了三整天关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报告,第四天上午借大连市实验中学上了两堂示范课。  交流中,大连市的两位负责人问我有没有坐过海轮,我说没有,他俩一致建议我乘坐海轮回上海,这将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和体验。一直以来,我就喜欢探索未知世界,加之对大海的向往,我欣然接受了这一建
【教学思路】  笔者以为,激活思维是议论文教学的核心,会思考才会判断、分析,才能深入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而思维是需要激活的,它不会自动生成。所谓激活,就是要通过点拨、引导或示范等形式让学生学会思考。在议论文中思维主要是通过深入的分析说理来展现的,因此,激活思维、深入说理是议论文教学的关键点,也是议论文升格教学的重要提升点。  议论文升格教学的最好方式是修改作文,因为修改前后的作文容
【编者按】  江苏省洪泽中学坐落在美丽的洪泽湖畔,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省四星级高中。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她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她秉承“崇德尚文”的校训,在文学教育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荣获“全国示范文学校园”、“全国校园文学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和“全国新课程写作教学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2012年,该校“洪泽湖文学社团课程基地”申报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成功。2013年底,顺利
【摘 要】非正式群体是班级中一种常见的群体。新时代背景下的班级非正式群体经过“变异”升级,衍生出许多新的“圈子”,形成了所谓的“圈子文化”。班主任要通过学生自我身份认同的重新建构,借助社会与家庭、学校三方的力量,让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圈子”。  【关键词】圈子文化;文化圈子;身份认同;非正式群体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2-0
本期我们策划推出的是一本人物专刊《李庾南:引导学生长出精神来》。策划推出这样一本人物专刊,我们有三个基本设想:  一是树形象。李庾南是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的一位数学教师,从教63年来,一直坚持带班。她创造的“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至今无人超越。尤其重要的是,她探索并明确提出了“自育·互惠·立范”的带班主张,通过言传身教,致力“引导学生长出精神来”。她桃李满天下,成为“集优秀
【摘 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教学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向。实践中发现,历史细节对培养家国情怀有独特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历史细节从个体自我完善、家庭亲情观念、国家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四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历史细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
【关键词】数学探究;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131-03  【作者简介】周洁,江苏省常州高級中学(江苏常州,213000)教师,高级教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数学探究活动是围绕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探究活动是一项综合
主持人语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栽培和养育学生心中神奇的种子,尽可能地发展他们的每一种潜能。 “个性学生”是职校生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其他门类的教育中也存在这种“个性学生”),他们通常表现为学习成绩落后、纪律散漫、心理障碍、品行不端等。但这种“个性”并非天生的,而是在特殊的成长经历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尊重人的自我需要,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教育追求,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和管理的关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