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悟训练中“读”的作用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s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就是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教学是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语文学家吕叔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读在语感训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读可分为默读、轻声读、大声朗读和有表情朗诵,根据不同需要可选取不同读的方式,读又可通过耳朵进一步形成听的训练效果。
  
  1通过读,让学生理解
  
  有些文章内容,老师与其喋喋不休,不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思考边朗读,使意思逐渐明朗,问题也就解决了。如进行《七根火柴》教学时,我提出:谁是小说主人公?是谁用生命保存了火柴?是谁在生命最后一刻献出了火柴?通过朗读思考,结论出来了:判断作品中谁是主人公,不是看所花费笔墨多少,而是看人物在体现中心意思上的地位怎样。无名战士用生命精心保存了火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郑重托付火柴,小说所要歌颂的正是这种宁愿牺牲个人生命,无限忠诚革命事业的共产主义精神,所以无名战士才是小说的主人公。作者之所以让主人公“无名”正是要告诉我们,有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生命,这位战士是无数英雄先烈的代表。再如提出问题:小说先用大量笔墨描写环境起什么作用?通过朗读,明确描写雨后草地景象,补说昨夜的暴风冰雹,从身体的寒颤,衣服的潮湿,自然引出对“火”的向往,突出“火柴”的重要。而描写恶劣的自然环境,突出草地气候变化异常,烘托卢进勇的苦恼,着急和盼火的内心活动,烘托火和火柴的重要,从而说明了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的火柴发挥巨大作用,赞颂无名战士的崇高品质。自然环境的描写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突出小说中心思想的作用。通过朗读,达到了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写作特点的目的,增强了语言感受能力。
  
  2通过读,让学生体会
  
  很多优秀的文章在句式安排,修辞方法的运用和词语的选择上都有其成功而独特的作法,通过朗读让学生反复体会这些地方的妙处,可以得到很具体切实的感受。《“友邦惊诧”论》在揭露批驳反动谬论时,运用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手法,运用排比、重叠句式,运用摹拟、传神语气,把敌论驳得体无完肤。教师结合时代背景,按照严密的逻辑思维,给学生进行精要的分析,但排比重叠句式所显示出来的力量,摹拟传神语气所表达的讽刺意味,不认真朗读是无法体会出来的。这时让学生反复读三个“不惊诧”和一个“惊诧”等语句,通过鲜明对比使学生感受到所谓“友邦”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同伙,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后台,是中国人民的死敌。学习《白杨礼赞》时,通过反复的朗读和教师的范读,逐渐加深对四个反问排比句的理解,由外向内,层层深入,句法同中有异,点破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而且这四句连贯有力,赞美之情发展到顶点,是思想内容的精华所在,展现了一种更为阔大更深远的境界。这些妙处不通过反复的诵读,不具备一些语言感受能力是无法体会出来的。
  
  3通过读,让学生意会
  
  一篇好文章,不仅思想博大精深,而且结构严谨完美,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但俗话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时靠老师怎样卖力地讲,学生也只是一片茫然。教读许多优秀的文章时,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特别重要,如进行《海燕》教学时,这篇散文诗怎样表现海燕矫健、勇猛雄姿、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震慑敌胆的威力,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快乐心情;怎样表现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敏锐的洞察力,革命者的高度预见性,显示它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英雄气概,除做必要的分析外,着重靠反复朗读体会。除学生自读、默读、齐读外,教师饱含热情,激情高昂,语气豪壮的朗诵,既可将不可言传之意传达给学生,又可亲自给学生做出怎样朗诵的榜样。此时朗诵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所表达出的艺术感染力,大大超出了用语言所能讲述的范围。很多内容不必再分析也可自己感悟到,这也是进行《海燕》、《白杨礼赞》、《最后一次讲演》、《春》等课教学时博得学生及听课人员热烈掌声的原因所在。
  
  4通过读,让学生品味
  
  语言的准确性,就是语言要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遣词造句恰如其分,清晰、连贯、得体;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性的词语;运用科学准确的数据,这些内容仅靠老师分析,学生得到的只是游离于课文之外的肤浅的感觉,这时让学生默读几遍,反复品味一下,便会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第一句话就写到:“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这句话使用了表示范围、程度的限制性词语“最”、“自然”、“之一”,这时老师提示学生注意这些词语,做了必要的分析,还需让学生通过读去认真品味,才能深刻理解:“最”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自然”点明“敌人”的性质,而去掉了“之一”就会在阐述事理上显得绝对。同时也就理解了作者正是运用了这些修饰和限制性的词语,把事物的本来面目区别得清清楚楚。此时不读,不发挥语感的作用,这些用词的准确度和表现力就无法感受到。
  
  5通过读,让学生“发现”
  
  素质教育的本质性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品格。要让学生有所“创造"前提是必须有所“发现”。“发现”是创造的先导,是创造品格的外在体现,是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心理优良的最闪光的标志。能否“发现”,受多种因素制约,但在很多情况下,往往取决于发现者的“发现敏感”怎么样。当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段时间在语感训练后,就可以变老师教为学生学,变老师讲为学生讲,变老师提问题为学生提问题,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发现”能力。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布置的预习作业首先就是读,通过听录音读,听老师范读和学生各种形式的读,然后让学生“发现”问题。尽管有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有很浅显的甚至可笑的,但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们眼光明亮了,“发现敏感”增强了,“发现”的深度也逐渐增加了。
  初二时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七根火柴》中始终没有写到火柴盒,无名战士是把火柴夹在党证里的,那么火柴怎么擦燃呢?《书湖阴先生壁》中“茅檐长扫静无苔”,眼光敏锐地学生已能找出:“长”通“常”,“静”通“净”,可以将过去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了。到了初三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学生就能从“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的话中“发现”鲁提辖此时已有对策,为下文解救金家父女,拳打镇关西埋下伏笔,反映了他精中有细的性格。这就说明学生通过长期的,各种形式的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并且利用这种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教学实践证明,读在语感训练中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刺激了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启迪了学生智力发展,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收效甚好。
其他文献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由此可见,德育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应该是整个教育的灵魂。那么学校教育中的德育该由谁来落实,又如何展开呢?下面笔者就谈谈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些尝试。    1氛围营造    美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品德养成具有陶冶的功能。当学生触目能及一些教人为善、激人上进的场景时,德育就有了其生存的土壤。 
期刊
重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为此,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坚持以“自主性、活动性、创造性”为指导原则,努力创设素质教育的课堂氛围。    1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1.1重视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创设一种轻松的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课堂环境。心理学资料证明,人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思想活跃,会自在地展现自己的才能。为此我在平时教学中注重
期刊
实施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的英语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树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翁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耳听、眼看、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培养自辨、自治、自理、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发展智力、情意,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和个性等全面发展的目的。那如何实施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呢?    1理论基础的掌握    被动学习出自桑代克根据其动物实验建立的S-R(刺激-反应
期刊
素质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这已是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的共识。俗语云:赐人以面包,不如教会种庄稼的本领,在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完成由学会到会学这一质的飞跃,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探索和重视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呢?  语文教师本身渊博而超前的知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的必备条件,所谓“
期刊
学生只要“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即可。因此,语文教师在评判学生的习作时不必过高要求,尽可能地做到在平凡的文字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对写作基础不好或对写作缺少兴趣的学生更应该常常采取积极的形式多样的鼓励,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从而激发创作欲望。    1积极的诱导——引起写作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工作中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成绩,并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可亲的教态、个人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期刊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吸收以往教学上的一些优点,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加以思考应用,推动学生在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发展,对于语文教学,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自主、创造性地感悟人生和社会,获得生活经验的顿悟与积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以此为起点,在教学中进行积极地探索,富有启迪性地进行总结,再反馈到实际的教学中。    1创设良好情境
期刊
解决几何组合问题时,应准确灵活使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要分类分步进行,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 直接求解法  例1: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10个点,在其中取4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有多少种?  分析:正面考虑本题各步骤的方法比较复杂,计算困难,应运用逆向思维,即先考虑从10个点任意取出4个点的方法,再减去从10个点中取出4点共面的的方法即可。  解:从10个点中找出4个点的方法有C410=21
期刊
【摘 要】 科学的复习方法是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准确解答各类题型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常用的复习方法有:比较复习法、归纳复习法、衍射复习法、实验复习法、综合复习法。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比较复习法 归纳复习法 衍射复习法 实验复习法 综合复习法   Common used review methods for high school biology t
期刊
【摘 要】 如何提高聋生作文能力一直是聋校语文教师苦苦思索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首先应该找准着眼点,也就是明确聋校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聋生能较为准确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而不是写文学作品。要提高聋生准确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应该关注语言输入存储的量和语言的输出方式。  【关键词】 聋生 作文教学 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   Carve audio language into silen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