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旺业甸实验林场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以木材生产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单一经营到多功能林业的转型,旺业甸的森林是最好的见证者,更是最无私的馈赠者。
  从造林、抚育和采伐更新,到提供游憩康养的森林环境,再到保护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凭借几代林场人的艰苦奋斗和国内外各界致力于森林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旺业甸实验林场提供了一个多功能林业的典型示范案例,为亚太同类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宝贵经验。
即将退休的易国新,目前是旺业甸林场东局子营林区主任。工作42年的他亲历了旺业甸林场的巨变。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距离北京东北方向310公里的一片区域,山峦起伏,林海莽莽。这里是中国半湿润半干旱森林草原带的过渡地区,也是华北植物区系向东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带。在这里,高大挺拔的油松、落叶松直插云霄;生机勃勃的山杨、白桦、蒙古栎、五角枫多彩多姿;狍狐獾兔出没林间,鹰隼雀燕喧闹枝头,木耳、蘑菇、黄花等山珍遍布山野。正是这片绿海,成为有效扼制中国最大的沙地之一—科尔沁沙地向华北地区南侵的重要生态屏障。这里就是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南部的旺业甸实验林场。
  林场始建于1956年,创业时,林场人白了青丝,绿了荒山;转型时,爬坡过坎,勇往直前;改革时,乘风破浪,破旧立新……从连绵荒山到浩瀚林海,再到远近闻名的多功能林业示范林场,旺业甸实验林场以63年光阴,实现了一代又一代林场人的“绿色接力”。

从一片荒山到万顷森林


  新中国成立初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喀喇沁旗,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50%以上,森林覆盖率仅为3.3%,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面对遍布碎石的荒山,并要在全年只有100多天适合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下把树栽活、联网成片,难度可想而知。
  5间房、6个人、6把镐头、不到10万亩残次林……今年90岁的“林一代”邢玉林老人至今回忆起林场成立之初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当时啥条件也没有,林场临时从旺业甸生产队租来5间房子办公,连镐头都是从老乡家借来的。”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条件,“林一代”们没有退缩。“那时候,满山都是石头和撂荒地,经常引发山洪。”
  1952年,林场的前身森林经营所迎来第一任所长—谌世祥。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他带领几名同志,深入在林区的公社社员的家里,宣传和组织群众,相继在山沟里搞起15个育苗点。第二年,出苗一千多万株,为发动群众开展大面积造林闯出了门路。
  1964年初春,旺业甸山区乍暖还寒,冷雨斜洒。30多岁的时任场长劉凤翔肩扛铁锹,带领林业队近百名工人在大店柳条沟的山坡上栽植油松和落叶松。邢玉林回忆说:“当时场长和职工同吃同住,在山上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整整干了一个春季,林场就营造了油松和落叶松6000多亩,当年成活率达到了85%。
  1966年春季造林一开始,林场场部除留下一名老师傅做饭外,30多名林场干部一起上山。在时任副场长范善志带领下,人们带着干粮、披星戴月,攀上陡峭的轿顶子山大干了7天,使方圆600多亩的轿顶子山,从山根到山顶都栽上了松树……
  就这样,从1957年到1978年,林场以每年造林1万亩的速度,累计造林存活18.5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到1981年,全场经营范围的宜林荒山荒地全部披绿。
旺业甸林场现有42名护林员,每位护林员负责1万多亩范围的护林任务。 摄影 张也/人民画报
已经90岁的邢玉林是第一代林场人。现在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几代林场人的接续努力,把曾经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如今的青山绿水。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旺业甸林场美林苗圃是亚太森林组织多功能林业示范项目林木良种推广示范区。现有200万株落叶松幼苗在此茁壮生长。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如今,再望着林场满眼的绿色,邢玉林激动地说:“水土保持住了,乡亲们都能安居乐业,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众志成城保生态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旺业甸林场的发展,也离不开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年轻人。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有二十几名大中专毕业生来到旺业甸实验林场。他们置身于茫茫林海,经受着艰苦环境的锻炼,为北疆的林业建设贡献了聪明才智。
  根据林场生产上的需要,科技人员相继开展过林木良种培育、低产低效林改造、混交林营造、红松引种驯化等16个林业科研项目。其中红松引种技术的研究、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的研究等6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并分别荣获国家林业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赤峰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
  1972年,林业技术员孙祝宾、刘永智等人,为了实现林木良种化,采用针叶树嫁接无性繁殖优良种子的方法,经过上千次挑选,选出370多棵提供接穗的优树,在奈林沟建起了面积687亩的落叶松种子园。
旺业甸林场多功能林业示范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成功(左一)正在给护林员讲解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先进理念。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1977年冬季,林场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雪淞,种子园里正在生长的母树周身结起冰甲,大树枝条折断,小树则被压弯在地。时任场长刘凤翔带病领着100多名职工,冒着风雪来到种子园,把3万多株母树上的雪淞逐棵清除掉,才使绝大部分母树得救。
  以材质优良闻名于世的红松,是一种对生存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很严苛的树种,主要生长在东北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林场科技人员从1966年开始进行引种试验。历经十几年的时间,他们突破了选地、催芽、育苗、造林、抚育几道难关,终于使红松在旺业甸林场扎根落户。
  此外,还有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守卫在海拔1700多米山顶上望火楼里的瞭望员,成年巡视林海的护林员,为林场建设出过力、流过汗的广大山区群众……他们一代接一代的奋斗与奉献,给旺业甸林场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

从人工林到近自然林


  由于长期采用农耕式的人工林经营模式,旺业甸林场同全国多数国有林场一样,曾面临着林分总体质量偏低、可采资源少、森林功能较弱等典型问题。如何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旺业甸实验林场面前的新课题。
  驱车40分钟,来到林场西北方向的羊草沟林木良种基地,大片大片的樟子松、落叶松和红松错落有致地茁壮生长着。走进其中一片樟子松种子园,会发现每棵树上都标着数字,而且都有嫁接的痕迹。林场多功能林业示范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成功介绍说:“下面这一段,叫‘砧木’,是咱们当地普通的樟子松;上面这一段,叫‘接穗’。这个优质树种来自呼伦贝尔市的红花尔基。通过嫁接无性繁殖的方式,保留原母树的优良基因,产出的种子用于育苗造林,蓄积量比普通种子造林的蓄积量高30%以上。”
  而在占地26亩的美林苗圃,精心培育两年的200万株落叶松幼苗郁郁葱葱,几位工人正在给幼苗“抹芽”。这里的幼苗种子正是来自羊草沟林木良种基地。苗圃负责人马德成说:“每逢春秋两个造林季,苗圃都会往外供应松苗。今年春季,这里的松苗都支援了河北张家口的绿化工程。”作为旺业甸林场的明星苗圃,美林苗圃曾承担国家林业苗木培育多个项目,目前还在为燕山丘陵地区天然次生林改造项目提供松苗。
  2011年,由于林場良好的区位优势、规范的经营管理和丰富的森林类型等资源禀赋,旺业甸林场成为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组织(以下简称“亚太森林组织”)在中国的第一个多功能林业示范基地建设试点示范项目。林场全场范围内遵循“人工林近自然化、天然林高价值化”的森林经营目标开展工作。“目前林场森林覆盖率已达92.1%,几乎到了无宜林地可造林的程度。在数量上已无法突破,我们就要在质量上多下功夫,与亚太森林组织合作项目中引进的森林近自然化经营就是一种创新与探索。”马成功说。
  如何让森林可持续经营?马成功以单纯伐木为例:传统森林经营是以木材利用为主,以木材越多越好作为经营质量的评价标准。于是在这种模式下,经营者往往对森林进行“剃头式”的皆伐处理,如此一来,被砍伐区域的生态环境都会遭到严重破坏。而现代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考虑了森林的多重功能,以可持续经营的择伐模式对目标树选定培育,使单棵木材的价值明显得到提升。在择伐后形成的林窗补种珍贵阔叶树种,形成针阔混交复层异龄的近自然林,在产出森林经济价值的同时,保证了森林的生态价值。
  森林多功能经营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经过近8年的努力,旺业甸数千亩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示范林已显现出可喜的成效。项目实施引进的多功能林业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先进理念,以及目标树选择、干扰树采伐、高标准迹地更新造林、控根容器育苗造林等各种新技术,让林场职工的视野不断拓展,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走进旺业甸林场,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和天蓝地绿、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多功能林业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给旺业甸林场带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提高了林场的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多功能林业已经在旺业甸林区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为中国北方地区乃至亚太同类地区的多功能林业经营,树立了值得借鉴的典范。
作为亚太森林组织资助的第一个国内项目,35万亩旺业甸实验林场林地与26万亩周边村民个人林地、21万亩农业用地纵横交错。如何让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是旺业甸林场新的时代命题。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旺业甸林场在项目支持下,充分利用林场丰富的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绿色经济,有效提升了林场和周边社区的非木质林产品经营收入,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


  林场山里、山外有18个行政村,林场山地与村民田地纵横交错,3.5万村民生活在林场周围。如何既能守住绿水青山又能脱贫致富,是林场发挥多功能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为拓展当地村民经济收入渠道,林场将林下非木质林产品无偿提供给村民利用,村民可以采集各种菌类、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和林木种籽等林副产品。
  54岁的大店村村民邵大伯说:“林场的环境好了,森林给我们的馈赠也多了。”据他介绍,春季有蕨菜、苦力芽、哈拉海等山野菜;夏天有蘑菇、野生药材;秋天有榛子、松子;冬天可以采割荆条编笆、利用采伐剩余物加工食用菌栽培基质。据统计,单凭这些“随手所得”,每年就可以为森林周边农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
  来自美林镇东局子村的村民张永华经营着一家食用菌种植合作社,走进他的种植大棚,猴头菇、滑子菇正等着采摘收获。当问到今年的蘑菇行情时,张永华开心地说:“价格不错,光滑子菇鲜品的出厂收购价每斤就比去年涨了1块多钱。多亏了旺业甸这里优质的森林气候环境,特别适合菌类的生长,我们很多货都已经出口到日本和欧洲。”
  对森林多种功能的重视,经营理念和手段的更新,与社区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致富一方回馈于民的真诚,正在为旺业甸林区带来更多的生态红利。如今行走在位于林场核心区的多功能森林体验基地,代表亚太地区经济体不同风格的小木屋点缀在繁花绿海中。林间徒步穿越探险、环美林谷山地自行车骑行、野外露营等活动,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避暑休闲。
  旺业甸林场现任场长赵辉说:“在注重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亚太森林组织项目建设的有利契机,建成森林资源优良、服务功能完善、体验设施齐全的多功能森林体验基地,发挥国有林场生态建设主力军的作用,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态福祉。”
俯瞰旺业甸多功能森林体验基地。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其他文献
贵州省赤水市旺隆小學排队等待放学回家的学生们。旺隆小学于2017年8月搬迁至现在的新校区,教学环境焕然一新。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在贵州省赤水市旺隆小学,放学后会有“四点半课堂”,对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和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感恩教育和学业辅导。“四点半课堂”后,周雨、周会姐妹俩便会结伴回家。周雨13岁,读六年级;周会11岁,读四年级。因家庭发生变故,两个人自小便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2017年
期刊
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六一儿童节前夕,20位来自中国乡村中学、小学的校长们抵达以色列,完成了为期10天的教育游学。参加此次游学活动的20名乡村校长,是2018年马云乡村校长计划的获奖者,来自全国13个省、区。  游学期间,乡村校长们走访了以色列多所中小学校和教师学院,与当地教育厅官员、市长及教师团队座谈,全面了解他们的育人理念、教学设计、教育创新、教师和校长的培养方式,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
期刊
中国反辐射无人机总设计师祝小平(右),给学生讲解无人机光学末制导武器系统的运行原理。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他为国家完成了反辐射无人机的自主研发,为国防建设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也践行了一名党员的承诺。  2001年7月13日―反辐射无人机研制的总设计师祝小平记忆清晰。那一天,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全国上下一片激动与欢腾。  就在那一天,国外某公司终止了向中
期刊
中国化学承建的越南金瓯项目。  当地时间6月5日下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纳霍德卡化肥公司成功签约年产180万吨甲醇项目,合同总金额近15亿美元。 据了解,该项目是全球单系列装置最大甲醇项目之一,也是俄罗斯远东经济特区最重要的能源深加工项目之一。项目投产后,可带动当地甲醇下
期刊
一张张照片就是一段段脱贫攻坚故事—《脱贫攻坚精彩瞬间》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展现摆脱贫困进程中的生动实践。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追求的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明确了目标任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
期刊
《人民画报》自创刊以来,对中国水资源及环境保护领域持续关注,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20世纪70年代,人民画报社记者更是先后赴黄河、长江源头进行考察,完成了《大河上下》和《万里长江》等大型连载报道。正是这两组专题报道,形象生动地向国内外读者展现了江河源头壮丽的自然景观。  在此,我们从近70年的影像资料中甄选部分作品,用图片展现大江大河的壮美,也让我们通过图片感悟环境的弥足珍贵。  逐水而居,自
期刊
“又见名城”讲述神奇美丽文山州故事  5月31日,由北京品牌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又见名城”—中国城市品牌合作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该论坛作为2019年北京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环节,是一场融合了文化、历史、商业、戏曲、旅游、民族、民俗、美食的全方位城市品牌宣传盛宴。论坛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受邀讲述各具特色的城市故事。多彩的文明,共同的道
期刊
鸟瞰世园会园区。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中国馆“山水和鸣”:结合圆形下沉水院建筑空间特点,与外部景观相呼应,与自然共享天地。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国际馆登陆厅首次创新地采用“实景+多媒体投影+制动装置”的综合展示手法,为展陈空间赋予立体、多维的体验感受。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162天的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融入自然,品鉴来自全球各地的1200多种植物与园艺精品,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义
期刊
张立自幼随父习画,后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几十年的艺术探索,张立在创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张立的大彩写意绘画,既具现代感,又具民族性。他把现代派绘画、中国传统文人绘画、中国民间艺术及现代广告设计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把抽象和具象、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大彩写意”画派。  谈起他是如何摸索出自己的绘画风格,张立表示,自己深受国画、年画、白描等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手段的影响,同时出
期刊
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竹编技艺体验中心,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右)等人在工作。2012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杨昌芹成立了赤水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每年销售额可达400多万元。80%的公司员工是当地留守妇女,一个月工资最高约7000元,最少也有2000多元。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不同的地方,资源禀赋、自然环境都不尽相同。产业扶贫,便是在这些差异之上打开地方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