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喜羊羊”系列等少数几部作品外,大多国产动画的市场之路都走得“波澜不惊”,名利均失。记者采访了多位在院线、影院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宣发献策支招。
排片空间
一年十多部动画电影上映,到底多不多?对于这个问题,终端市场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曾经在美国生活、工作多年的北京新影联院线总经理黄群飞认为,以美国目前的市场容量,每年才只有五部左右动画电影上映,中国一年十多部,确实比较多,因为中国的市场容量和观众基础都远低于美国。“国内,每人每年平均只看不到一部电影,一年十几部动画片,市场很难消化。”
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负责宣传营销工作的刘振华则认为,动画电影市场表现的好坏和影片数量并无太大关系,关键在于质量。“如果每一部动画片都好看,我一个月带孩子去看四次电影也未尝不可。而且现在大多都是多厅影院,除非遇到《变形金刚》《泰坦尼克号》那样顶级的强势电影场场爆满,影院实在空不出场次,一般情况下国产动画的排片空间还是有的。但关键是要让影院、观众对电影有信心,影院才会多排片。”作为母亲的刘振华坦言,大多情况下会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影片。如果作为家长要替孩子选择的话,她更倾向于进口动画,“还是因为质量上的差距。”
调研,调研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路盛章在去韩国考察时,拿到了一本“厚厚”的动画电影剧本,更确切地说是“项目策划案”,其内容包括:目标对象分析、故事简介、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介绍、人物关系、人物形象设计、媒介方式、分镜头脚本、制作成本(包括每分钟制作成本和整个项目完成成本)、导演、原画、技术要求、发行策略、衍生产品设想??
国内动画行业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前期市场调研和目标人群分析,但结果依然不太尽如人意。“真的要好好分析小朋友和家长的心理。确定目标观众的年龄层次,了解这个年龄的小朋友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家长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刘振华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去年有几部网游改编的动画电影上映,其实作为家长大多是比较抵触孩子玩网游的,可能就不太倾向于让孩子选择这类电影。还有些动画人物形象,一眼看上去就缺少可爱度和喜感,也不会吸引小孩子。”
此外,多数影院工作者都赞成国产动画可以尝试脱离“幼稚”层面,推出“合家欢”产品。以“合家欢”定位的国产动画片之前也曾出现过,但总是不能挣脱低幼与说教的痼疾。“不是光喊一喊口号就可以,那就成了宣传的噱头。要确实研究观众、研究市场,从剧情设定、宣传营销方面整体布局。”刘振华建议说。
营销,尤为重要
在国内,很多动画电影公司都是由动画电视起家的。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动画电视主要依靠政府补助,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够在电视台播出,政府就会给予一定经济支持。而电影,却是真枪实弹的市场行为,没有观众走进影院,就不会产生收入。
去年口碑较好却票房惨淡的《魁拔》就是一个例证。《魁拔》有了去年的教训,今年开始更加注重营销。但业界更希望的状态是,动画人从一开始就重视营销发行,而不是经历了市场的惨痛教训后,再幡然醒悟。
“其实小孩子一点都不挑剔,所有动画片都能看得很开心。但关键是要让他们知晓,并产生观看欲望。”同样作为家长的影院经理C先生说道,“影院排片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观众对影片关注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打电话到影院来询问某个片子的人越多,我们就会给予更多场次。但大多国产动画几乎没有观众询问。这说明营销没有做到位。”据这位经理人透露,今年很多国产动画由于缺乏宣传,再加上品质不过关,其银幕生命周期往往只有一个周末。
刘振华也表示,影院经营者可以根据明星阵容来把控真人电影的量级与场次,但对动画电影而言,除了基本的剧情与制作情况,充分的营销才能给影院方更大的排片信心。
几位有孩子的影院经理也共同指出,孩子们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电视和平时订阅的书籍。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会有不同的信息媒介,需要出品方仔细研究,准确定位,有的放矢地展开营销。
挖掘新档期
4月29日,国产动画电影《我是大熊猫》悄然上映,此片在质量和营销推广上没有太大亮点,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却得到了北京市电影公司总经理姜广超的关注,原因是:《我是大熊猫》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档期开辟了新路径。
“国产动画电影一般都集中于寒暑假和‘六·一’期间上映。但现在影片数量越来越多,多部影片集中某一档期上映一定会造成票房分流。另一方面,电影消费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所以考虑非寒暑假及‘六·一’档期上映不失为一个选择,就像《我是大熊猫》,选择了‘五·一’小长假。动画电影需要开辟新的档期。”姜广超分析说。
其实,去年国庆期间上映的《洛克王国!圣龙骑士》就已经在档期拓展上有所尝试。该片选择在没有同类竞争对手的“十·一”期间上映,并针对孩子的作息时间主打白天非黄金时段,最终收获3400多万元的票房。
排片空间
一年十多部动画电影上映,到底多不多?对于这个问题,终端市场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曾经在美国生活、工作多年的北京新影联院线总经理黄群飞认为,以美国目前的市场容量,每年才只有五部左右动画电影上映,中国一年十多部,确实比较多,因为中国的市场容量和观众基础都远低于美国。“国内,每人每年平均只看不到一部电影,一年十几部动画片,市场很难消化。”
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负责宣传营销工作的刘振华则认为,动画电影市场表现的好坏和影片数量并无太大关系,关键在于质量。“如果每一部动画片都好看,我一个月带孩子去看四次电影也未尝不可。而且现在大多都是多厅影院,除非遇到《变形金刚》《泰坦尼克号》那样顶级的强势电影场场爆满,影院实在空不出场次,一般情况下国产动画的排片空间还是有的。但关键是要让影院、观众对电影有信心,影院才会多排片。”作为母亲的刘振华坦言,大多情况下会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影片。如果作为家长要替孩子选择的话,她更倾向于进口动画,“还是因为质量上的差距。”
调研,调研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路盛章在去韩国考察时,拿到了一本“厚厚”的动画电影剧本,更确切地说是“项目策划案”,其内容包括:目标对象分析、故事简介、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介绍、人物关系、人物形象设计、媒介方式、分镜头脚本、制作成本(包括每分钟制作成本和整个项目完成成本)、导演、原画、技术要求、发行策略、衍生产品设想??
国内动画行业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前期市场调研和目标人群分析,但结果依然不太尽如人意。“真的要好好分析小朋友和家长的心理。确定目标观众的年龄层次,了解这个年龄的小朋友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家长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刘振华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去年有几部网游改编的动画电影上映,其实作为家长大多是比较抵触孩子玩网游的,可能就不太倾向于让孩子选择这类电影。还有些动画人物形象,一眼看上去就缺少可爱度和喜感,也不会吸引小孩子。”
此外,多数影院工作者都赞成国产动画可以尝试脱离“幼稚”层面,推出“合家欢”产品。以“合家欢”定位的国产动画片之前也曾出现过,但总是不能挣脱低幼与说教的痼疾。“不是光喊一喊口号就可以,那就成了宣传的噱头。要确实研究观众、研究市场,从剧情设定、宣传营销方面整体布局。”刘振华建议说。
营销,尤为重要
在国内,很多动画电影公司都是由动画电视起家的。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动画电视主要依靠政府补助,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够在电视台播出,政府就会给予一定经济支持。而电影,却是真枪实弹的市场行为,没有观众走进影院,就不会产生收入。
去年口碑较好却票房惨淡的《魁拔》就是一个例证。《魁拔》有了去年的教训,今年开始更加注重营销。但业界更希望的状态是,动画人从一开始就重视营销发行,而不是经历了市场的惨痛教训后,再幡然醒悟。
“其实小孩子一点都不挑剔,所有动画片都能看得很开心。但关键是要让他们知晓,并产生观看欲望。”同样作为家长的影院经理C先生说道,“影院排片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观众对影片关注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打电话到影院来询问某个片子的人越多,我们就会给予更多场次。但大多国产动画几乎没有观众询问。这说明营销没有做到位。”据这位经理人透露,今年很多国产动画由于缺乏宣传,再加上品质不过关,其银幕生命周期往往只有一个周末。
刘振华也表示,影院经营者可以根据明星阵容来把控真人电影的量级与场次,但对动画电影而言,除了基本的剧情与制作情况,充分的营销才能给影院方更大的排片信心。
几位有孩子的影院经理也共同指出,孩子们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电视和平时订阅的书籍。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会有不同的信息媒介,需要出品方仔细研究,准确定位,有的放矢地展开营销。
挖掘新档期
4月29日,国产动画电影《我是大熊猫》悄然上映,此片在质量和营销推广上没有太大亮点,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却得到了北京市电影公司总经理姜广超的关注,原因是:《我是大熊猫》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档期开辟了新路径。
“国产动画电影一般都集中于寒暑假和‘六·一’期间上映。但现在影片数量越来越多,多部影片集中某一档期上映一定会造成票房分流。另一方面,电影消费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所以考虑非寒暑假及‘六·一’档期上映不失为一个选择,就像《我是大熊猫》,选择了‘五·一’小长假。动画电影需要开辟新的档期。”姜广超分析说。
其实,去年国庆期间上映的《洛克王国!圣龙骑士》就已经在档期拓展上有所尝试。该片选择在没有同类竞争对手的“十·一”期间上映,并针对孩子的作息时间主打白天非黄金时段,最终收获3400多万元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