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南朱仙镇古板年画色泽淳朴,艳丽鲜明,感染力强,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代表。但是其色彩在以红、黄、蓝、白、黑这五色审美为代表的民间美术中,却显得与众不同。朱仙镇的古板年画以绿色和紫色来代替传统五色审美中的蓝色,将蓝色做以偏色处理。本文结合大众的色彩审美情趣,历史等方面对朱仙镇古版年画的偏色文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朱仙镇;古版年画;五色审美;偏色文化
河南开封的朱仙镇古板年画起源于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今开封),昌盛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是我国四大年画之一。 朱仙镇的古版年画线条粗犷,构图简约,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画中人物造型饱满,刚毅,严肃大气,生动而无媚态,是中原民众性格心态之写照,是华夏民族可贵的精神图谱。但由于中原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礼仪习俗的教化,使得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有着一种独特的审美文化,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色彩审美取向。从而将民间美术五色审美中的蓝色偏色为绿色和紫色,使其色彩更为鲜明艳丽。
一、年画的五色审美以及偏色文化表现
民间年画的用色纯度高,对比强烈,很少使用间色或者复色,追求喜庆、艳丽、热烈的色彩效果。其主色(正色)青,赤、黄、白、黑,与传统的五色相一致。所谓传统的“五色”,依《周礼·东官缋》所论:“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东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五色的深层含义为金、木、水、火、土“五行”,象征生命的延续而旺盛,举家兴旺而发达。由阴阳二界,金、木、水、火、土“五行”通过年画的白、青、黑、赤、黄“五色”,与生命对接起来。。不少民间工艺如民族服飾、剪纸、刺绣、社火纸扎、民间玩具以及宗教神袛、图腾信仰、农祀集会和社寨家神的祭祀等,多把青、赤、黄、白、黑视为正色,赋予其神秘的宗教意识,乃是源于共同的色彩情感和审美意识。
中原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和礼仪习俗的教化,使得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有着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从而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开封的朱仙镇古版年画就将传统的五色审美改为红、黄、紫、绿、黑。并且崇尚使用暖色,而且古版年画的颜色制作,非常注意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多取自纯天然的植物中药材和一些矿物质,精心炮制,工序复杂,工艺古老,由此拓印出来的年画,色泽艳丽,永不脱色。各个年画作坊都有艺人专门调配制作,虽然各有差异,但是炮制的原料和配方大致相同。
朱仙镇古版年画的红、黄、紫、绿、黑的颜料制作都有一定的讲究。木红或者水红色是将苏木红的刨花,加五倍子,生白灰,明胶调水熬成,其色如暗红枣色,但透明,印在黑色套版上沉着厚重;槐黄色,采用开花前的黑槐树籽制成,成为年画中鲜艳透明的亮色调;葵紫色采用紫葵花,紫花,加五倍子,明矾熬制,其色印在画上呈重紫色,跳跃而夺目;苦绿色采用铜块加硫磺产生的铜锈,再加五倍子、明矾、明胶熬制而成,印在画上呈橄榄绿,于墨色相揉,沉着稳重,古色古香;黑色则是用油烟,松烟的黑色加入细白面熬成糊状浆糊,加盖发酵后使用,这种黑色印出来的线条有凸起的效果,黑而发亮。纯天然的配色配色方法所呈现出来的色彩,鲜艳跳跃,十分适合此地区广大农民百姓的欣赏习惯。
二、偏色文化的成因
1大众的色彩审美情趣
民间艺人有着丰富的用色经验,使用色彩的时候通常会考虑到人们普遍的审美情趣和视觉习惯,满足多数人的视觉心理需要。在色彩的表现上就世世代代流行着“画面无正经,新鲜就中”、“红靠黄,亮晃晃;软靠硬色不冲”、“紫花道袍黑旋领,三个紫花一个红”、“祥迎紫气,瑞竭青莲”这样的色彩口诀。他们把红色、紫色和黑色稱之为”硬色“,黄色和绿色称之为”软色“,硬色和软色相互搭配,使得色彩和谐,而从色彩学的原理上来看,硬色的明度相近,放在一起颜色会显得沉闷,而适当的和黄、绿这样的软色搭配就会有颜色上的对比,使得年画颜色鲜明爽朗。朱仙镇的古板年画也十分注重色彩的冷暖搭配,红、黄作为暖色,绿、紫作为紫色的相互配合和映衬使得颜色对比强烈,色彩冲击力强。将五色审美中的蓝色偏色处理为紫色和绿色,刚好又可以形成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两对对比色,加强了大众的视觉刺激。
朱仙镇古版年画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配色需求,也是和过年分不开的。新年是喜庆吉祥的民族传统节日,张贴年画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强化节日的喜庆气氛,过年就应该热热闹闹的,只有通过年画颜色的对比才能实现烘托节日的气氛。就如常见的年画秦琼、敬德,在选色上就以绿色为主要颜色,在脸和袖口的地方用大量用红色和黄色做以装饰,这样的一种对比关系就形成了浓烈的热闹的氛围。
2、历史因素
北宋朱仙镇古版年画开始兴起,那时的北宋都城汴梁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五色审美观也开始流行。到了北方辽国兴起,战争频繁,因两国长期对峙,契丹民族的服饰用色就传入了中原,大家争相模仿,甚至影响到了官宦家的女流之辈。之后几朝皇帝下禁令,官服不得使用蓝色,上行下效,朱仙镇的年画也就不使用蓝色,而且蓝色属于阴冷之色不适合出现在热闹的春节所要张贴的年画里,蓝色不适合烘托出春节火热的过年气氛,但是民间美术的五色审美中也不能不使用阴色,故画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蓝色做了偏暖色的处理,或偏红或偏黄,就有了五行色彩学的间色,将蓝色偏为紫色和绿色,也就是说在年画兴起之初民间艺人就将蓝色做了偏色的处理,,这样在不违背统治者的命令的情况下既有了重色,又改变了蓝色的阴冷还有能够烘托出春节的节日气氛来,将蓝色做偏色的处理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了。
宋代时,信奉萨满教的三个少数民族辽、金和蒙古由于其民族信仰崇拜白,蓝两色。
到了元朝,元朝的的统治统治者有着极为的森严又有严重的等级区分,统治者下令禁止平民使用金、彩的颜色,统治者因崇尚蓝色和白色,百姓为了避统治者之讳,就也敢再使用白色和蓝色了。就将蓝色做了偏色处理,为朱仙镇的古版年画中就更也不敢用蓝,白两色。
自从北宋官服不用蓝色之后,南宋的统治者又下令白色为不吉之色,只能葬礼之时才能穿。寡妇穿黑色和蓝色的衣服,这就使得百姓不喜蓝,白两色。而紫色长期以来都是尊贵、权力、吉祥的代表,绿色也有着“福、禄”这样吉祥的寓意,朱仙镇木板年画的选色上也就更加约定俗成得习惯使用用紫、绿二色。
金人是信奉萨满教的,又因为“信萨满教而敬天,因敬天而重天色,因重天色而尚青,即尚蓝色”,蓝色在五行之中是属木的,因为五行的原因,民间艺人也就将蓝色做以偏色的处理,即紫色使以火(红)克木(青),绿色则是“木气衰弱”而成,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在精神上也要战胜对手。
三、总结
朱仙镇的古版年画在民间美术通常所使用的五色审美中的蓝色做偏色处理的文化是从年画兴起之初的北宋开始的,因为一定的历史和审美情趣的原因,使得百姓在统治者的禁令下不敢使用蓝色,在古版年画的用色上就对蓝色产生了五色审美的偏色处理。虽然因为这些原因对用色有一定的限制,但是仍然没有阻挡民间艺人的能工巧思,这也极大的丰富了民间艺人的色彩理论知识和对色彩的配色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党春直.中原民间工艺美术[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242-244
[2]宋瑞祥.朱仙镇年画七日谈[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98-99
[3]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封论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112-113
[4]沈泓.朱仙镇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109
[5]周跃西.朱仙镇木板年画色彩表现探析——兼与周东海先生商榷[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6(6):112 -113
作者简介:李菁(1991.8—),女,汉族,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2015级美术油画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油画。
【关键词】:朱仙镇;古版年画;五色审美;偏色文化
河南开封的朱仙镇古板年画起源于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今开封),昌盛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是我国四大年画之一。 朱仙镇的古版年画线条粗犷,构图简约,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画中人物造型饱满,刚毅,严肃大气,生动而无媚态,是中原民众性格心态之写照,是华夏民族可贵的精神图谱。但由于中原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礼仪习俗的教化,使得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有着一种独特的审美文化,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色彩审美取向。从而将民间美术五色审美中的蓝色偏色为绿色和紫色,使其色彩更为鲜明艳丽。
一、年画的五色审美以及偏色文化表现
民间年画的用色纯度高,对比强烈,很少使用间色或者复色,追求喜庆、艳丽、热烈的色彩效果。其主色(正色)青,赤、黄、白、黑,与传统的五色相一致。所谓传统的“五色”,依《周礼·东官缋》所论:“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东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五色的深层含义为金、木、水、火、土“五行”,象征生命的延续而旺盛,举家兴旺而发达。由阴阳二界,金、木、水、火、土“五行”通过年画的白、青、黑、赤、黄“五色”,与生命对接起来。。不少民间工艺如民族服飾、剪纸、刺绣、社火纸扎、民间玩具以及宗教神袛、图腾信仰、农祀集会和社寨家神的祭祀等,多把青、赤、黄、白、黑视为正色,赋予其神秘的宗教意识,乃是源于共同的色彩情感和审美意识。
中原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和礼仪习俗的教化,使得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有着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从而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开封的朱仙镇古版年画就将传统的五色审美改为红、黄、紫、绿、黑。并且崇尚使用暖色,而且古版年画的颜色制作,非常注意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多取自纯天然的植物中药材和一些矿物质,精心炮制,工序复杂,工艺古老,由此拓印出来的年画,色泽艳丽,永不脱色。各个年画作坊都有艺人专门调配制作,虽然各有差异,但是炮制的原料和配方大致相同。
朱仙镇古版年画的红、黄、紫、绿、黑的颜料制作都有一定的讲究。木红或者水红色是将苏木红的刨花,加五倍子,生白灰,明胶调水熬成,其色如暗红枣色,但透明,印在黑色套版上沉着厚重;槐黄色,采用开花前的黑槐树籽制成,成为年画中鲜艳透明的亮色调;葵紫色采用紫葵花,紫花,加五倍子,明矾熬制,其色印在画上呈重紫色,跳跃而夺目;苦绿色采用铜块加硫磺产生的铜锈,再加五倍子、明矾、明胶熬制而成,印在画上呈橄榄绿,于墨色相揉,沉着稳重,古色古香;黑色则是用油烟,松烟的黑色加入细白面熬成糊状浆糊,加盖发酵后使用,这种黑色印出来的线条有凸起的效果,黑而发亮。纯天然的配色配色方法所呈现出来的色彩,鲜艳跳跃,十分适合此地区广大农民百姓的欣赏习惯。
二、偏色文化的成因
1大众的色彩审美情趣
民间艺人有着丰富的用色经验,使用色彩的时候通常会考虑到人们普遍的审美情趣和视觉习惯,满足多数人的视觉心理需要。在色彩的表现上就世世代代流行着“画面无正经,新鲜就中”、“红靠黄,亮晃晃;软靠硬色不冲”、“紫花道袍黑旋领,三个紫花一个红”、“祥迎紫气,瑞竭青莲”这样的色彩口诀。他们把红色、紫色和黑色稱之为”硬色“,黄色和绿色称之为”软色“,硬色和软色相互搭配,使得色彩和谐,而从色彩学的原理上来看,硬色的明度相近,放在一起颜色会显得沉闷,而适当的和黄、绿这样的软色搭配就会有颜色上的对比,使得年画颜色鲜明爽朗。朱仙镇的古板年画也十分注重色彩的冷暖搭配,红、黄作为暖色,绿、紫作为紫色的相互配合和映衬使得颜色对比强烈,色彩冲击力强。将五色审美中的蓝色偏色处理为紫色和绿色,刚好又可以形成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两对对比色,加强了大众的视觉刺激。
朱仙镇古版年画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配色需求,也是和过年分不开的。新年是喜庆吉祥的民族传统节日,张贴年画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强化节日的喜庆气氛,过年就应该热热闹闹的,只有通过年画颜色的对比才能实现烘托节日的气氛。就如常见的年画秦琼、敬德,在选色上就以绿色为主要颜色,在脸和袖口的地方用大量用红色和黄色做以装饰,这样的一种对比关系就形成了浓烈的热闹的氛围。
2、历史因素
北宋朱仙镇古版年画开始兴起,那时的北宋都城汴梁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五色审美观也开始流行。到了北方辽国兴起,战争频繁,因两国长期对峙,契丹民族的服饰用色就传入了中原,大家争相模仿,甚至影响到了官宦家的女流之辈。之后几朝皇帝下禁令,官服不得使用蓝色,上行下效,朱仙镇的年画也就不使用蓝色,而且蓝色属于阴冷之色不适合出现在热闹的春节所要张贴的年画里,蓝色不适合烘托出春节火热的过年气氛,但是民间美术的五色审美中也不能不使用阴色,故画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蓝色做了偏暖色的处理,或偏红或偏黄,就有了五行色彩学的间色,将蓝色偏为紫色和绿色,也就是说在年画兴起之初民间艺人就将蓝色做了偏色的处理,,这样在不违背统治者的命令的情况下既有了重色,又改变了蓝色的阴冷还有能够烘托出春节的节日气氛来,将蓝色做偏色的处理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了。
宋代时,信奉萨满教的三个少数民族辽、金和蒙古由于其民族信仰崇拜白,蓝两色。
到了元朝,元朝的的统治统治者有着极为的森严又有严重的等级区分,统治者下令禁止平民使用金、彩的颜色,统治者因崇尚蓝色和白色,百姓为了避统治者之讳,就也敢再使用白色和蓝色了。就将蓝色做了偏色处理,为朱仙镇的古版年画中就更也不敢用蓝,白两色。
自从北宋官服不用蓝色之后,南宋的统治者又下令白色为不吉之色,只能葬礼之时才能穿。寡妇穿黑色和蓝色的衣服,这就使得百姓不喜蓝,白两色。而紫色长期以来都是尊贵、权力、吉祥的代表,绿色也有着“福、禄”这样吉祥的寓意,朱仙镇木板年画的选色上也就更加约定俗成得习惯使用用紫、绿二色。
金人是信奉萨满教的,又因为“信萨满教而敬天,因敬天而重天色,因重天色而尚青,即尚蓝色”,蓝色在五行之中是属木的,因为五行的原因,民间艺人也就将蓝色做以偏色的处理,即紫色使以火(红)克木(青),绿色则是“木气衰弱”而成,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在精神上也要战胜对手。
三、总结
朱仙镇的古版年画在民间美术通常所使用的五色审美中的蓝色做偏色处理的文化是从年画兴起之初的北宋开始的,因为一定的历史和审美情趣的原因,使得百姓在统治者的禁令下不敢使用蓝色,在古版年画的用色上就对蓝色产生了五色审美的偏色处理。虽然因为这些原因对用色有一定的限制,但是仍然没有阻挡民间艺人的能工巧思,这也极大的丰富了民间艺人的色彩理论知识和对色彩的配色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党春直.中原民间工艺美术[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242-244
[2]宋瑞祥.朱仙镇年画七日谈[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98-99
[3]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封论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112-113
[4]沈泓.朱仙镇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109
[5]周跃西.朱仙镇木板年画色彩表现探析——兼与周东海先生商榷[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6(6):112 -113
作者简介:李菁(1991.8—),女,汉族,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2015级美术油画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