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文艺,涵盖了中国的各种文化艺术,如文学、建筑、民间艺术、饮食、服饰、影视、音乐、美术、戏曲、戏剧、手工艺等等。是经过作家艺术家形象思维与情感思维熔成观念形态的审美意象,再经过艺术载体的物质传达铸成的审美意象的艺术灵魂。本文从我国文艺历史、现状以及创新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了文艺的发展方向、原则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文艺;文艺继承;文艺发展;文艺创新
一、文藝的重要性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每一次人类社会大变革中文艺都起着引领与推动的作用。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蒙田、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文艺巨人,发出了新时代的啼声,开启了人们的心灵。在我国,先秦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孔孟之道影响中国政治两千多年,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鼎盛期 。20世纪初,文艺更是推进了中国的革命与改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端于文艺领域的创新风潮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 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
二、文艺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我们在人类文明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夏代初期出现了会意字,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成为了独特的书法艺术。戏曲不仅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戏剧文化中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它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再到近代时期文学巨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他的著作至少被翻译成40种语言,为世界文化传播做出巨大贡献。但是,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随着外国的侵略,我国的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前进有倒退。就服装而言,随着西方服饰文化的入侵,宽大的旗袍变得修身符合人体曲线,开衩也有所提高,袖口变窄,同时也出现了无袖旗袍。对于服装的款式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那另一方面,不断地有人效仿西方,穿起了西装,并成为了时尚。使得中国传统服装受到了打压,以致在今天称之为中国民族服饰代表的旗袍都鲜有人穿,对于服饰所展现的中国文化更是少有问津。
中国的服饰文化已经出现了断层,民族服饰都早已被抛在脑后。这一切的变化源于什么?是商业化的文艺价值取向!它把文艺的价值极端化和单一化。这是对文艺的社会价值的一种扭曲,扭曲的结果必然导致社会心理的失衡和文艺的自身的失落与迷茫。当然不可否认,文艺有满足感观需求的一面,文艺本来就有宣泄情感的功能。但这种宣泄应当是有节制的有尺度的,并且要有特定的审美观点。
现阶段我国的文艺理论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把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与鲜明的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在今后的文艺创作中我们应该秉承这一理念。
三、文艺的发展与创新
1)谈创作
必须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任何被人们所传颂的文艺作品都是能够反映当代人民艺术需求,当代人民审美理想的作品。从最开始的三字经、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词、曲、到现在的散文、小说,都是遵循了这样的规律。四大名著的成功,红楼梦的传世不衰就在于对当时文艺审美的高度概括。近代,中国人民遭受三座大山压迫。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群塑造了一系列冲破封建家庭羁绊投身革命中的新青年形象,在当时几乎成为了一代人的样板。现代作品塑造的中刘三姐、焦裕禄、雷锋、等形象也广为流传。这些文艺作品的成功都归功于它们反映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审美追求。我们要批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唾弃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杜绝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2)谈方向
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文艺作品只有适用于人民,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符合人民的审美需求和审美理想,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真正实现它的艺术价值文艺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纵观现代设计史,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到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一直都在讨论一个问题;设计是为什么人服务的。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几次大的艺术运动都纷纷在大潮中逝去,归根结底就是他们的设计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不能为大众所接受。失去最强有力的历史创造者的支撑,他们注定是失败的。然而以大众为设计主体的国际主义设计运动却在战后风靡世界。事实证明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活水,一旦离开人民的,文艺就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他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最深厚的根基。他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喜爱。”
3)谈效益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集合,但是两者不是等量的。在文艺作品中社会效益占主导地位,市场效益是从属地位。文艺作品作为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主要是用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态度、审美认识。人们通过 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孔子认为,诗可以使人从伦理上受到感法,礼是把这种感受变成为一种行为的规范和制度,而乐则是陶冶人的性情和德行,也就是通过艺术把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在西方美学史,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强调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文艺的作用就决定了它注重的是社会效益,以社会效益为主。
文化是民族之灵魂,文艺是文化表达的重要途径。今日的中国已经是成为了强国,中华民族也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并不断为全世界各民族发展贡献着文化资源,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越来越近。此时此刻,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更应该传承优秀经典文化,创造辉煌现代精神。
参考文献:
[1]冯黎明《全球化语境下当代汉语文论的两难处境》载《文艺研究》 2005 (7)
[2]陶东风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载《文艺研究》2004(1)
[3]金元浦 《当代文学艺术的边界的移动》在《河北学刊》2004(4)
[4]唐济川 郑艳 《艺术概论》
作者简介:窦微微 (1991.8—), 女,汉族,籍贯;山东省德州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形象策划。
【关键词】:中国文艺;文艺继承;文艺发展;文艺创新
一、文藝的重要性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每一次人类社会大变革中文艺都起着引领与推动的作用。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蒙田、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文艺巨人,发出了新时代的啼声,开启了人们的心灵。在我国,先秦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孔孟之道影响中国政治两千多年,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鼎盛期 。20世纪初,文艺更是推进了中国的革命与改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端于文艺领域的创新风潮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 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
二、文艺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我们在人类文明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夏代初期出现了会意字,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成为了独特的书法艺术。戏曲不仅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戏剧文化中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它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再到近代时期文学巨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他的著作至少被翻译成40种语言,为世界文化传播做出巨大贡献。但是,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随着外国的侵略,我国的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前进有倒退。就服装而言,随着西方服饰文化的入侵,宽大的旗袍变得修身符合人体曲线,开衩也有所提高,袖口变窄,同时也出现了无袖旗袍。对于服装的款式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那另一方面,不断地有人效仿西方,穿起了西装,并成为了时尚。使得中国传统服装受到了打压,以致在今天称之为中国民族服饰代表的旗袍都鲜有人穿,对于服饰所展现的中国文化更是少有问津。
中国的服饰文化已经出现了断层,民族服饰都早已被抛在脑后。这一切的变化源于什么?是商业化的文艺价值取向!它把文艺的价值极端化和单一化。这是对文艺的社会价值的一种扭曲,扭曲的结果必然导致社会心理的失衡和文艺的自身的失落与迷茫。当然不可否认,文艺有满足感观需求的一面,文艺本来就有宣泄情感的功能。但这种宣泄应当是有节制的有尺度的,并且要有特定的审美观点。
现阶段我国的文艺理论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把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与鲜明的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在今后的文艺创作中我们应该秉承这一理念。
三、文艺的发展与创新
1)谈创作
必须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任何被人们所传颂的文艺作品都是能够反映当代人民艺术需求,当代人民审美理想的作品。从最开始的三字经、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词、曲、到现在的散文、小说,都是遵循了这样的规律。四大名著的成功,红楼梦的传世不衰就在于对当时文艺审美的高度概括。近代,中国人民遭受三座大山压迫。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群塑造了一系列冲破封建家庭羁绊投身革命中的新青年形象,在当时几乎成为了一代人的样板。现代作品塑造的中刘三姐、焦裕禄、雷锋、等形象也广为流传。这些文艺作品的成功都归功于它们反映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审美追求。我们要批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唾弃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杜绝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2)谈方向
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文艺作品只有适用于人民,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符合人民的审美需求和审美理想,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真正实现它的艺术价值文艺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纵观现代设计史,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到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一直都在讨论一个问题;设计是为什么人服务的。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几次大的艺术运动都纷纷在大潮中逝去,归根结底就是他们的设计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不能为大众所接受。失去最强有力的历史创造者的支撑,他们注定是失败的。然而以大众为设计主体的国际主义设计运动却在战后风靡世界。事实证明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活水,一旦离开人民的,文艺就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他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最深厚的根基。他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喜爱。”
3)谈效益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集合,但是两者不是等量的。在文艺作品中社会效益占主导地位,市场效益是从属地位。文艺作品作为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主要是用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态度、审美认识。人们通过 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孔子认为,诗可以使人从伦理上受到感法,礼是把这种感受变成为一种行为的规范和制度,而乐则是陶冶人的性情和德行,也就是通过艺术把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在西方美学史,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强调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文艺的作用就决定了它注重的是社会效益,以社会效益为主。
文化是民族之灵魂,文艺是文化表达的重要途径。今日的中国已经是成为了强国,中华民族也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并不断为全世界各民族发展贡献着文化资源,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越来越近。此时此刻,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更应该传承优秀经典文化,创造辉煌现代精神。
参考文献:
[1]冯黎明《全球化语境下当代汉语文论的两难处境》载《文艺研究》 2005 (7)
[2]陶东风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载《文艺研究》2004(1)
[3]金元浦 《当代文学艺术的边界的移动》在《河北学刊》2004(4)
[4]唐济川 郑艳 《艺术概论》
作者简介:窦微微 (1991.8—), 女,汉族,籍贯;山东省德州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形象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