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迷局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林(原名陈琳),安徽合肥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教育部高校美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安徽省工笔画艺委会副主任,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当代“新工笔”代表画家。2000-2001年、2005年分别为美国中部华盛顿大学美术系访问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笔创作与研究,作品参加国内外展出并获奖,其中《红豆角·红蜻蜓》获2002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展区金奖、全国优秀奖并获2006年安徽省社会科学文艺创作政府二等奖,《红扁豆·黄月亮》获“2003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画谱·实》获“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展”“学术奖”。
  先后在美国西雅图世界日报画廊、琳达·豪杰斯画廊、加拿大温哥华日本文化中心、博雅斋、华艺廊、广东省文联艺术馆等国内外多地举办个展,出版《唯美新势力·陈林工笔花鸟画精品集》、《新工笔文献丛书·陈林卷》、《别求新声·陈林工笔画作品》,《中国当代名家精选·陈林作品集》、《唯美新视觉·陈林工笔花鸟画欣赏》等作品集。
  我在2005年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念书时识得陈林,也许相遇的时间段正是陈林绘画风格转型当口的原因,我比一般朋友更明晰地见证了他近年创作思维演进的脉络。
  我想观看陈林的画必须首先将我们的阅读方式设定为“观念先行”,这是陈林作为新工笔绘画风格代表人物之一的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他的作品注重观念的意义和价值,画面形式语言都作为阐释观念的方式而存在,同时也具备独立存在的价值。前辈艺术家惯常在画面中表达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审美追求,比如,画一只鸟雀,就是表达鸟雀之于自然环境中相互依存的美感,天人合一的境界。作为观众也许你第一眼直观所见便是作品表达的真实内容,而陈林作品与前辈画家的真正分水岭正在于它呈现的不是简单的瞳孔映射的影象,而是更多画面以外的余音。他通过精心设计的图象包袱诱导观者误入一个个精致的迷宫,透过他提供的“魔镜”物象呈现出丰富而多义的特点,以物喻人,寓人于物,让观者以窥探的视角呈现另一种幻觉的真实。
  甚至我个人主张这种类型的工笔画,已经不能再简单以“人物、山水、花鸟”来划分。正如我本人不愿意别人习惯性的把我按照传统概念归类于人物画家一样,陈林的画也必须要脱离或最起码淡化这一狭窄的范畴来阅读,才可能无限的接近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并更准确地体验其中的不凡价值。显然陈林的理念是:叙述比再现更为重要。
  当然“观念先行”并非忽视画面技术本身。而事实是新工笔这一群体比大多数人更重视技术本身的表现力与创新。比如陈林所画禽鸟造型主观和拟人化,表现羽毛时使用一种“颤抖”的画法产生粘稠潮湿的另类感觉,我更倾向于把它理解成画家为表达一种神经质的非常态情绪,而自觉寻找的画面合理的夸张的表现手法。这种技法上的创造,直接影响了画面的情绪。作品画面空间分割多以类似平面构成的方式进行,环境营造方式又多以主观替代客观,用动态冲击静态,因此画面总有一种迷离动荡的幻觉。陈林作品的色彩多用灰色调。西画中灰色多用白色调和,中国画则多用墨色调和,其间分寸不易掌握。传统中国画的“随类赋彩”也多半在几种有限的标准色之间挑挑捡捡。从现存中国绘画的历史文献中很难找到关于色彩问题具体而丰富的论述。而郭熙“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抽象描述反倒让人有更多色彩的想象空间。我的色彩观无疑是西化了的,陈林更为中庸一些,这也是他的作品显得更为传统的原因之一。而我对灰色的理解是:温润醇厚、如脂如玉。陈林这种类似电影镜头定格或舞台剧剧照式的画面,需要用极端安详的制作去平衡、稳定它。从而产生更为静谧的空间氛围以及迷人的时间定格。
  陈林与我的人生际遇,职业经历多少有几分相似。我比较容易理解他各个阶段的创作状态,并且惊异于他旺盛的创作欲与极高的效率。他的作品借鉴和传达了丰富而多样的文本样式和艺术门类。近年的作品中呈现了更多的观念表达,植入了更复杂的文化冲突,作品由形式美感的拓展转向文化思辩的深入。观者在梳理他的思想脉络时,从中看到他与韩干、八大山人、凡·艾克、马格利特等先贤大师超越时空的人文对话。依稀看到了那些名著的书脊,电影或舞台剧的浮光掠影。显然他的邀约计划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对象具有经典性和多义性的特点。立于陈林的画前不时幻觉出现在眼前,产生心理催眠或暗示效应。他一方面为我们提供幻境依稀的来路,却又拒绝提供结局的设定,从而让作品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这种迂回的思考方式让我们与历史的对话如此之近,而我们和陈林作品之间私密的交流过程本身就是一次高贵的精神之旅。
  作者简介:
  张见,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博士、硕士生导师、著名画家。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课是一门丰富多彩、让人心动的艺术课程,教师必须进行创造性地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只要能实现美术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各种形式都可利用探索。美术课程的校本化不仅可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和方法,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创造性,提高美术教育质量。艺术源于生活,地方自然和文化资源就是一本生动的活教材。当今学校美术教育更加注重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保护传承地方美术特色
期刊
摘 要:目前国内高校设计教学的基础课程都来源于包豪斯的三大基础课程。不少现代艺术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都曾到包豪斯学院任教或讲学,这促进了现代主义艺术在设计教学中的融会、发展。设计基础教育应借鉴马列维奇对艺术本源回归的精神,注重对艺术本身的追求,并试图帮助学生接受艺术世界的本质之熏陶与对艺术设计取法乎上的理解与领悟。  关键词:现代艺术;马列维奇;设计教学  活跃在20世纪初,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期刊
孙龙超,河南省开封市祥符人。1988年考入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1992年本科毕业,学士学位。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盟盟员,中原书画院客座教授,金明区书画协会秘书长,开封德全翰墨书画院副院长,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副主任。作品多次入展国家级、省级大展并获奖。  主要参展作品如下:  1、作品《青春年华》入展河南省第十四届新人画展;  2、作品《春色》入展河南省第九届中国画艺术展;  
期刊
作者简介:  谭明(1992年—),男,汉,广东仁化,研究生在读,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绘画创作与理论(水彩画方向)
期刊
摘 要: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课堂的改观,在美术新课程改革下,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绘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不但提高了学生思维及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课堂;有效方法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师应该多动手,调动学生积极性,创建有效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就是在课堂上能体现出师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摘要:艺术家的作品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去繁就简,以精为美。但齐白石画作中的童趣从何而来呢。兴趣盎然,于是便拿来研究一番。一个人的作品如何,特点怎样,总是与他的生活、人生阅历分不开的,甚至起到决定性的因素。从画家的生平经历、画面表达,以及他的美学观点、绘画风格的来源,还有他对于后人学者而言的实践者的忠言来欣赏、看待这个艺术家具有重要意义。如此,一个真实的、有灵气的,并且富有灵魂的白石便真的呈现在我
期刊
作者简介:  郭璇,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期刊
作者简介:  杜星星,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期刊
摘 要 :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在整个西方绘画史的发展过程中,象作为做诶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始终贯穿于西方绘画的各个时期中,具有超越性、抽象等特征,在不同美术发展时期中,充当着画家与欣赏者之间思想交流的媒介。贾克梅蒂置身于西方艺术变革的激流中。  关键词:绘画艺术 贾克梅蒂 创作雕像 具象性 发展  一、具象性绘画的传承与发展  从达达主义到超现实主义,现代西方绘画走上了一条侧重观念的道
期刊
摘 要: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我国古代的蒙学在文字产生时就已经开始萌芽,而一直贯彻蒙学教育始终的是书法教育。然而,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书法的实用性已被钢笔和电脑取代,这给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危机。因此,书法教育尤为必要,而对于作为文化传承主要力量的中小学生来说,书法教学实践更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书法;文化传承;蒙学;中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