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 1879-1955)是二十世纪初美国重要的现代派诗人之一。史蒂文斯十分关注人的想象力,他认为艺术想象能赋予生活一种崭新的秩序。对意象的大量使用以及对大自然的关注是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显著特点,海伦·温德勒就认为史蒂文斯在记录美国田园风光方面比任何一位现代派诗人和作家所做的都要多。《看鸟的十三种方式》作为史蒂文斯自然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充分表现了诗人呼吁要回归自然的生态思想,其内在含义引人深思。
关键词:黑鸟;意象;生态;自然;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4-0000-00
1 引言
二十世纪的西方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时代,华莱士·史蒂文斯生活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道德丧失的社会中,他对这种物质世界发达、精神世界贫乏的现状感到十分担忧。因此他转而关注人的想象力,他认为想象力创造出的世界可以赋予现实生活一种新的秩序。在宗教不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时代,他企图代之以诗歌。(傅浩,2002:603)他认为诗歌是最高形式的虚构,诗歌是想象力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史蒂文斯一直主张自然的影响力,呼吁人们要回归自然,重新寻找生命的意义。他的生态思想在他的诗歌中有大量体现,而他诗歌中的意象则是分析他的生态观的一个可靠途径。
《看黑鸟的十三种方式》是史蒂文斯自然诗的代表作之一,其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生态思想。全诗共十三小结,以黑鸟为主题,每一小节描写了观看黑鸟的不同方式。然而,全诗并不像题目所写,仅仅是描写看黑鸟的十三种方式,而是通过其看到诗中的意象。作者把全诗分成十三小结,以此把诗歌化整为零,同时,又运用这些意象,将诗歌重新达到了一个整体,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本文将从诗歌中所描写的黑鸟与雪山、树、人、啼鸣声、玻璃窗、影子、河所构成的多组意象来解读诗人的生态思想。
2 意象中的生态观
对意象的使用是史蒂文斯诗歌中的一大特点,然而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意象都不是独立而存在的。对于史蒂文斯这种极其关注想象力的诗人,他笔下的意象必定要与其他意象结合由此产生新的语境、新的意义,因此,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意象往往都是成对或多个出现的。诗中出现的第一个意象就是黑鸟(blackbird),這在诗歌的标题中就得以凸显。黑鸟作为贯穿全诗的一个主线,它出现在了诗歌中的每一个诗节中,并与其他意象组成一个个语境与画面,然而这些意象的组合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同一个主题。
2.1 黑鸟与雪山
诗歌的第一小节,就使用了黑鸟与雪山这一组意象。黑鸟与雪山同为自然界的典型代表,诗歌一开篇就塑造了一个冷清、孤独的画面:周围二十座雪山,唯一动弹的是黑鸟的眼睛。(Stevens,1971:92)这一诗节中,暗含了多个对比:多与少、白与黑、静与动,但是这些对比相互构成了一个整体。首先,在诗中限定雪山的数量词是二十座,虽然诗人很确切的给出了一个数字,但诗人实则是用“二十”表达了一个抽象的含义:多,以此来对应后面的少:唯一。二十座雪山代表了一望无际的白茫茫的一片,这样雪山代表的白色就与黑鸟的黑色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个世界能看到的就只有黑白两色,而这正是自然中最简单最淳朴的色彩。另外,还有一双动弹的眼睛,虽然文中并未提到静,但雪山所代表的静是不言而喻的。但此处为何提到“眼睛”,且还是“动弹的”?这一小节中,诗人实际上是通过黑鸟的眼睛在看周围的世界,而“动弹的”则是代表一种生命力。这一小节的意境与中国古诗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颇有相似之处,同是千山暮雪,同是罕无人迹。它们都同样体现了一种主题:诗人在逃避俗世红尘,他们渴望远离喧嚣繁杂的现实世界,回归到纯洁而寂静的自然世界。
2.2 黑鸟与树
首先,树的意象出现在了诗中第二小节,与黑鸟构成了一组新的意象:我有三种思想,像一棵树栖着三只黑鸟。(P.92)在这一小节中,诗人实际上是把自己比作了树,而把自己的思想比作了黑鸟。黑鸟栖于树上正如思想寄于诗人,诗人本身是具有生命的物体,此处把人比作树,实际上是赋予了树与生命。而把思想比作黑鸟,也是赋予了黑鸟以生命之灵。树本就是自然界的代表,同时也象征着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泉,而栖于树上的黑鸟,则又赋予了树一股灵气。另外,在全诗的最后一个小节中也提到了树的意象:那黑鸟栖在雪松枝上。(P.93)这与第二小节起到了一种相呼应的效果,但是文本中却由想象中的黑鸟栖于树上转为现实中的黑鸟栖于松枝。这种由想象世界转为现实世界的描述,正体现了诗人强烈想要回归自然的渴望。史蒂文斯曾说,“当诗人的想象力成为了别人思想中的光和希望,那诗人就算充实了自己。”(John N. Serio, 2007:3)只有在大自然的洗礼和感染之下,人类浮躁的思想才能得以平静安和,才能平心静气的栖于大自然,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
2.3 黑鸟与人
关于人的意象首先出现在诗的第四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一个整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和一只黑鸟也是一个整体。(P.93)这一节其实描绘了两种生活状态:社会生活与自然生活。男人和女人这两种群体结合并联系便组成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但这种生活更倾向于物质世界,缺少了人赖以生存的精神世界。因此,作者便在诗节的第二句中加入了“黑鸟”,由此便从社会生活转换到了自然世界。正如第二诗节中,诗人把思想比作“黑鸟”一样,此处则是把“黑鸟”当作人的思想,即人们的精神寄托。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由此达到了统一,人生才成了一个真正圆满的整体。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更强烈的表达了他的生态思想:人应与自然合二为一,成为一体。
关于人的意象在第七小节也有描写,这一小节则是通过质问的方式来呼吁人们回归自然。“噢,哈达姆瘦弱的男人,你们为什么梦想金鸟?你们没看见黑鸟在你们身边女人的脚下走来走去?”(P.93)这一小节通过将金鸟(golden bird)与黑鸟做对比,描绘了人们沉沦于物质物质社会的图景。金鸟在此象征着物质世界中的权力、金钱与地位,而这恰恰是让人堕落的源头。男人们正是因为追求权力、金钱等捉摸不透、毫无实际意义的东西而变得瘦弱。这种瘦弱不仅仅是指他们身体倍受折磨而变得削瘦,更是指他们的精神世界饱经摧残而变得匮乏,以至于他们看不见女人脚边的黑鸟。此处的黑鸟同样是代表自然界,代表他们的精神世界。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质问的方式,揭示了人们沉溺于名利的现状,呼吁人们要回归自然,在精神上得到提升。 2.4 黑鸟之啼鸣
黑鸟的鸣叫声首先出现在第五小节,在这一节中共描写了啼鸣的几种状态:起伏曲折之时、含蓄委婉之时、啼鸣之时及鸣叫之后,而诗人却不知更喜欢哪种。这节中黑鸟这一意象同样是自然界的代表,黑鸟的这些鸣叫的状态代表了大自然的几种状态,也代表了人类观察自然的几种方式。自然界是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此处用声音来取代了对其他意象的描写,实际上是将视觉之美转变为听觉之美。使用听觉能感受到视觉所观看不到的另一种美,听觉比起视觉又向大自然、向人的精神世界更近了一步。
诗人在诗的第八小节中也提到了声调,诗人在这一节中提到“无法逃避的节奏”,这似乎让人有些难以理解,诗节后面又提到“我所知道的一切都与黑鸟有关”,(P.93)这就为前一句话提供了解释。正因为黑鸟关乎诗人所知的一切,所以是无法逃避的。黑鸟代表着大自然,也就是说,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人必须回到大自然。第九节中写到黑鸟飞出了视野之外,接着又在第十节补充道黑鸟飞在绿光中,继而老鸨也会惊叫起来。黑鸟代表着人的思想,飞出了视野外,即是表示人离开了禁锢自己的物质世界并走向了绿光——自然世界,而这样的举动连老鸨都会觉得受惊,更是表达了任何人都会为大自然的力量而感到震惊和动容。人人都应该回归自然,重新建筑一个精神乐园。
2.5黑鸟与玻璃、影子
玻璃和影子的意象首先出现在第六小节,随后又出现在了第十一小节,诗人之所以把黑鸟与这两个意象同时进行描写,是因为玻璃和影子本身就具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可以作为物的反射体。玻璃和影子都相当于一面镜子,它们能映照出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透过它们,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的残酷性和真实性。首先,在第六小节中出现了“冰柱”这个词,这个词本就给人一种冷酷、无情的印象,后面又用到了“野蛮的”,这就更加揭示了现实世界的残酷性。而后来说“情绪在影子中辨认模糊的缘由”,(P.93)这里的情绪代表着诗人的情绪,代表着和诗人一样有着忧患意识的人的情绪,他们辨认的问题则是为什么世界变得如此冷酷、人的精神变得如此衰颓?诗人在这一小节中也抽象但深刻的揭示了一些现实:人的纯真和崇高正被这个物质金钱所填满的社会所異化。同样,诗人在第十一节中再一次提到这个现象:坐马车的过程其实象征着漫长的人生旅途,但是这个马车是玻璃的,它映照出了现实的残酷,所以恐惧感向人们袭来。人们生活在这个被物质金钱所异化的时代,面对的只能是动荡与不安,所以诗人鼓励人们要回归自然,让自然净化丑恶的现实和我们被污浊的心灵。
2.6黑鸟与河
关于河的意象出现在诗歌的第十二小节,诗人用简单的两句话“河在流。黑鸟肯定在飞。”(P.93)描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河这个意象代表着生命的源泉、象征着文明和希望。河在流,说明人的生命长河仍在继续,人类文明仍在发展。而黑鸟象征着自然界,象征着人的精神乐土,黑鸟在飞说明人还没被现实社会完全异化。只要人的生命长河仍在继续,只要人类文明仍在发展,那么人类就有光明和希望,人的精神是能被大自然所洗礼的。纵然社会中充满了各种诱惑、不安、不公,但是回归自然就能让我们重新感受纯真。所以诗人虽然在诗中描写了一些腐败、堕落、不安的现象,并对此进行了批评,但他依然对人类抱有希望。他希望人类能通过回归自然,得到精神的超脱,所以他才在揭示了人的丑恶之后,仍然在诗的最后一节写到“雪还会继续下,黑鸟栖在松枝上”的场景,使人又重新置身于一幅安静平和的意境中。史蒂文斯通过“对自然界的自然表达”,(Voros, 1997)呼吁人类要回归自然并与自然达到统一,从而使自己被浊化的心灵和头脑得到洗礼,使自己的精神、灵魂得到提升,使人类社会变得积极向上、多姿多彩。
3 结语
一个大诗人是一种巨大的精神现象,现代社会混乱无序、物欲横流的现状使人们的精神极端贫乏,史蒂文斯对人们的这种生存状态感到十分担忧,他认为诗人应该肩负起自己的使命,通过诗歌构建一个能够使自然与人类的精神相融合的世界。诗人在这首诗中,用十分简洁的字句和意象描绘了多个令人深思的意境,赋予了整首诗丰富的哲理,可谓言简意赅。诗人运用巨大的的想象力,通过描写自然中常见的意象来生动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艺术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史蒂文斯曾说:“人世间真正的宗教力量不是来自教堂而是来自世界本身:来自自然界的神秘召唤和我们的回应”。(常耀信,2001)他认为自然界对人的精神境界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自然的纯朴超脱能够净化人们被物质世界浊化的心灵。史蒂文斯诗歌中的生态思想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他呼吁人们要摆脱世俗的束缚,回归自然,重新寻找生命的希望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下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傅浩编译. [20世纪世界诗歌译丛]二十世纪英语诗选0003[A1][M].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
[3]John N. Serio.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allace Stevens Cambridge Companions to Literatur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4]Voros Gyorgyi. Notations of the Wild: Ecology in the Poetry of Wallace Sevens [M]. Iowa:University of Iowa City,1997.
[5]Wallace Stevens.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allace Stevens [M]. Alfred A. Knopf. New York,1971.
作者简介:朱正敏(1994—),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诗学、创伤理论研究;左银(1994—),男,四川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文学、空间诗学。
关键词:黑鸟;意象;生态;自然;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4-0000-00
1 引言
二十世纪的西方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时代,华莱士·史蒂文斯生活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道德丧失的社会中,他对这种物质世界发达、精神世界贫乏的现状感到十分担忧。因此他转而关注人的想象力,他认为想象力创造出的世界可以赋予现实生活一种新的秩序。在宗教不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时代,他企图代之以诗歌。(傅浩,2002:603)他认为诗歌是最高形式的虚构,诗歌是想象力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史蒂文斯一直主张自然的影响力,呼吁人们要回归自然,重新寻找生命的意义。他的生态思想在他的诗歌中有大量体现,而他诗歌中的意象则是分析他的生态观的一个可靠途径。
《看黑鸟的十三种方式》是史蒂文斯自然诗的代表作之一,其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生态思想。全诗共十三小结,以黑鸟为主题,每一小节描写了观看黑鸟的不同方式。然而,全诗并不像题目所写,仅仅是描写看黑鸟的十三种方式,而是通过其看到诗中的意象。作者把全诗分成十三小结,以此把诗歌化整为零,同时,又运用这些意象,将诗歌重新达到了一个整体,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本文将从诗歌中所描写的黑鸟与雪山、树、人、啼鸣声、玻璃窗、影子、河所构成的多组意象来解读诗人的生态思想。
2 意象中的生态观
对意象的使用是史蒂文斯诗歌中的一大特点,然而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意象都不是独立而存在的。对于史蒂文斯这种极其关注想象力的诗人,他笔下的意象必定要与其他意象结合由此产生新的语境、新的意义,因此,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意象往往都是成对或多个出现的。诗中出现的第一个意象就是黑鸟(blackbird),這在诗歌的标题中就得以凸显。黑鸟作为贯穿全诗的一个主线,它出现在了诗歌中的每一个诗节中,并与其他意象组成一个个语境与画面,然而这些意象的组合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同一个主题。
2.1 黑鸟与雪山
诗歌的第一小节,就使用了黑鸟与雪山这一组意象。黑鸟与雪山同为自然界的典型代表,诗歌一开篇就塑造了一个冷清、孤独的画面:周围二十座雪山,唯一动弹的是黑鸟的眼睛。(Stevens,1971:92)这一诗节中,暗含了多个对比:多与少、白与黑、静与动,但是这些对比相互构成了一个整体。首先,在诗中限定雪山的数量词是二十座,虽然诗人很确切的给出了一个数字,但诗人实则是用“二十”表达了一个抽象的含义:多,以此来对应后面的少:唯一。二十座雪山代表了一望无际的白茫茫的一片,这样雪山代表的白色就与黑鸟的黑色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个世界能看到的就只有黑白两色,而这正是自然中最简单最淳朴的色彩。另外,还有一双动弹的眼睛,虽然文中并未提到静,但雪山所代表的静是不言而喻的。但此处为何提到“眼睛”,且还是“动弹的”?这一小节中,诗人实际上是通过黑鸟的眼睛在看周围的世界,而“动弹的”则是代表一种生命力。这一小节的意境与中国古诗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颇有相似之处,同是千山暮雪,同是罕无人迹。它们都同样体现了一种主题:诗人在逃避俗世红尘,他们渴望远离喧嚣繁杂的现实世界,回归到纯洁而寂静的自然世界。
2.2 黑鸟与树
首先,树的意象出现在了诗中第二小节,与黑鸟构成了一组新的意象:我有三种思想,像一棵树栖着三只黑鸟。(P.92)在这一小节中,诗人实际上是把自己比作了树,而把自己的思想比作了黑鸟。黑鸟栖于树上正如思想寄于诗人,诗人本身是具有生命的物体,此处把人比作树,实际上是赋予了树与生命。而把思想比作黑鸟,也是赋予了黑鸟以生命之灵。树本就是自然界的代表,同时也象征着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泉,而栖于树上的黑鸟,则又赋予了树一股灵气。另外,在全诗的最后一个小节中也提到了树的意象:那黑鸟栖在雪松枝上。(P.93)这与第二小节起到了一种相呼应的效果,但是文本中却由想象中的黑鸟栖于树上转为现实中的黑鸟栖于松枝。这种由想象世界转为现实世界的描述,正体现了诗人强烈想要回归自然的渴望。史蒂文斯曾说,“当诗人的想象力成为了别人思想中的光和希望,那诗人就算充实了自己。”(John N. Serio, 2007:3)只有在大自然的洗礼和感染之下,人类浮躁的思想才能得以平静安和,才能平心静气的栖于大自然,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
2.3 黑鸟与人
关于人的意象首先出现在诗的第四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一个整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和一只黑鸟也是一个整体。(P.93)这一节其实描绘了两种生活状态:社会生活与自然生活。男人和女人这两种群体结合并联系便组成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但这种生活更倾向于物质世界,缺少了人赖以生存的精神世界。因此,作者便在诗节的第二句中加入了“黑鸟”,由此便从社会生活转换到了自然世界。正如第二诗节中,诗人把思想比作“黑鸟”一样,此处则是把“黑鸟”当作人的思想,即人们的精神寄托。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由此达到了统一,人生才成了一个真正圆满的整体。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更强烈的表达了他的生态思想:人应与自然合二为一,成为一体。
关于人的意象在第七小节也有描写,这一小节则是通过质问的方式来呼吁人们回归自然。“噢,哈达姆瘦弱的男人,你们为什么梦想金鸟?你们没看见黑鸟在你们身边女人的脚下走来走去?”(P.93)这一小节通过将金鸟(golden bird)与黑鸟做对比,描绘了人们沉沦于物质物质社会的图景。金鸟在此象征着物质世界中的权力、金钱与地位,而这恰恰是让人堕落的源头。男人们正是因为追求权力、金钱等捉摸不透、毫无实际意义的东西而变得瘦弱。这种瘦弱不仅仅是指他们身体倍受折磨而变得削瘦,更是指他们的精神世界饱经摧残而变得匮乏,以至于他们看不见女人脚边的黑鸟。此处的黑鸟同样是代表自然界,代表他们的精神世界。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质问的方式,揭示了人们沉溺于名利的现状,呼吁人们要回归自然,在精神上得到提升。 2.4 黑鸟之啼鸣
黑鸟的鸣叫声首先出现在第五小节,在这一节中共描写了啼鸣的几种状态:起伏曲折之时、含蓄委婉之时、啼鸣之时及鸣叫之后,而诗人却不知更喜欢哪种。这节中黑鸟这一意象同样是自然界的代表,黑鸟的这些鸣叫的状态代表了大自然的几种状态,也代表了人类观察自然的几种方式。自然界是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此处用声音来取代了对其他意象的描写,实际上是将视觉之美转变为听觉之美。使用听觉能感受到视觉所观看不到的另一种美,听觉比起视觉又向大自然、向人的精神世界更近了一步。
诗人在诗的第八小节中也提到了声调,诗人在这一节中提到“无法逃避的节奏”,这似乎让人有些难以理解,诗节后面又提到“我所知道的一切都与黑鸟有关”,(P.93)这就为前一句话提供了解释。正因为黑鸟关乎诗人所知的一切,所以是无法逃避的。黑鸟代表着大自然,也就是说,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人必须回到大自然。第九节中写到黑鸟飞出了视野之外,接着又在第十节补充道黑鸟飞在绿光中,继而老鸨也会惊叫起来。黑鸟代表着人的思想,飞出了视野外,即是表示人离开了禁锢自己的物质世界并走向了绿光——自然世界,而这样的举动连老鸨都会觉得受惊,更是表达了任何人都会为大自然的力量而感到震惊和动容。人人都应该回归自然,重新建筑一个精神乐园。
2.5黑鸟与玻璃、影子
玻璃和影子的意象首先出现在第六小节,随后又出现在了第十一小节,诗人之所以把黑鸟与这两个意象同时进行描写,是因为玻璃和影子本身就具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可以作为物的反射体。玻璃和影子都相当于一面镜子,它们能映照出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透过它们,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的残酷性和真实性。首先,在第六小节中出现了“冰柱”这个词,这个词本就给人一种冷酷、无情的印象,后面又用到了“野蛮的”,这就更加揭示了现实世界的残酷性。而后来说“情绪在影子中辨认模糊的缘由”,(P.93)这里的情绪代表着诗人的情绪,代表着和诗人一样有着忧患意识的人的情绪,他们辨认的问题则是为什么世界变得如此冷酷、人的精神变得如此衰颓?诗人在这一小节中也抽象但深刻的揭示了一些现实:人的纯真和崇高正被这个物质金钱所填满的社会所異化。同样,诗人在第十一节中再一次提到这个现象:坐马车的过程其实象征着漫长的人生旅途,但是这个马车是玻璃的,它映照出了现实的残酷,所以恐惧感向人们袭来。人们生活在这个被物质金钱所异化的时代,面对的只能是动荡与不安,所以诗人鼓励人们要回归自然,让自然净化丑恶的现实和我们被污浊的心灵。
2.6黑鸟与河
关于河的意象出现在诗歌的第十二小节,诗人用简单的两句话“河在流。黑鸟肯定在飞。”(P.93)描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河这个意象代表着生命的源泉、象征着文明和希望。河在流,说明人的生命长河仍在继续,人类文明仍在发展。而黑鸟象征着自然界,象征着人的精神乐土,黑鸟在飞说明人还没被现实社会完全异化。只要人的生命长河仍在继续,只要人类文明仍在发展,那么人类就有光明和希望,人的精神是能被大自然所洗礼的。纵然社会中充满了各种诱惑、不安、不公,但是回归自然就能让我们重新感受纯真。所以诗人虽然在诗中描写了一些腐败、堕落、不安的现象,并对此进行了批评,但他依然对人类抱有希望。他希望人类能通过回归自然,得到精神的超脱,所以他才在揭示了人的丑恶之后,仍然在诗的最后一节写到“雪还会继续下,黑鸟栖在松枝上”的场景,使人又重新置身于一幅安静平和的意境中。史蒂文斯通过“对自然界的自然表达”,(Voros, 1997)呼吁人类要回归自然并与自然达到统一,从而使自己被浊化的心灵和头脑得到洗礼,使自己的精神、灵魂得到提升,使人类社会变得积极向上、多姿多彩。
3 结语
一个大诗人是一种巨大的精神现象,现代社会混乱无序、物欲横流的现状使人们的精神极端贫乏,史蒂文斯对人们的这种生存状态感到十分担忧,他认为诗人应该肩负起自己的使命,通过诗歌构建一个能够使自然与人类的精神相融合的世界。诗人在这首诗中,用十分简洁的字句和意象描绘了多个令人深思的意境,赋予了整首诗丰富的哲理,可谓言简意赅。诗人运用巨大的的想象力,通过描写自然中常见的意象来生动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艺术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史蒂文斯曾说:“人世间真正的宗教力量不是来自教堂而是来自世界本身:来自自然界的神秘召唤和我们的回应”。(常耀信,2001)他认为自然界对人的精神境界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自然的纯朴超脱能够净化人们被物质世界浊化的心灵。史蒂文斯诗歌中的生态思想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他呼吁人们要摆脱世俗的束缚,回归自然,重新寻找生命的希望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下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傅浩编译. [20世纪世界诗歌译丛]二十世纪英语诗选0003[A1][M].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
[3]John N. Serio.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allace Stevens Cambridge Companions to Literatur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4]Voros Gyorgyi. Notations of the Wild: Ecology in the Poetry of Wallace Sevens [M]. Iowa:University of Iowa City,1997.
[5]Wallace Stevens.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allace Stevens [M]. Alfred A. Knopf. New York,1971.
作者简介:朱正敏(1994—),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诗学、创伤理论研究;左银(1994—),男,四川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文学、空间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