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裴济洋热爱旅行,称之为“运转”,大学期间他基本上走遍了全国的主要铁路线。他喜欢研究铁路运行图,不但可以背诵全国列车时刻表,默写线路名、站名,画出全国铁路运行图,还结合全国各条主要线路的特点,探索售票规律。2009年起,他志愿从事铁路售票相关工作,帮助20万人买到回家的车票;同时探索出一系列购票技巧,其撰写的《铁路客票购票攻略》等数十篇文章,在网络上广泛转载。
2011年本刊采访后成为当年春运热门人物,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采访,央视《新闻周刊》将他评为2012年度新闻人物之一。人们称他为“春运活雷锋”和“北大售票帝”。
2012年,他将旅行中写下的随笔辑录成册,出版了文集《旅行是为了在路上》。后一位学生导演以他的故事为基础,拍了微电影《找北记》。
目前,裴济洋已完成香港中文大学海外中国研究和比较历史学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学习。
为知而知。是我一直信奉的格言。求知不为功利目的,不为外在的荣誉与虚名,只为自己内心中的理想与坚持。在我看来,激情与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它也会在潜意识当中驱动我不断朝那个方向前进。但在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陷入到“灰度概念”中,明明喜欢一件事,却口是心非说不喜欢;或者明明不喜欢一件事,却不断说服自己要喜欢。灰度概念是做成事情的大敌。
我一直就对铁路、航空有着浓烈兴趣。2009年,大一那个暑假,我到一家火车票代售点兼职,跟着一位北京站退休的老师傅学习铁路知识以及火车票售票方法。师傅要求我背诵列车时刻表,默写线路名、站名,一个暑假下来,我已经能独立画出全国铁路运行图了。开学后,我开始在北大校内的售票窗口做志愿者。从2009年到2012年,每逢春运、暑运、黄金周期间,我几乎都会出现在窗口。凭借着自己对铁路线路的熟悉,结合全国各条主要线路的特点,以及各车次的售票情况,慢慢地,我探索出一套购票技巧,后来就形成了《购票攻略》。2011年前后我和几位同学一起把它翻译成8种文字。
每年寒暑假,北大订票室都会承担全校上万张学生票的订票制票工作。由于铁路运力有限,许多同学的订票需求是无法满足的。于是我就运用购票技巧,适当调整同学们的订票要求,这样就能让更多同学买到票、回到家。
除售票之外,我还喜欢自己沿着铁路线去“运转”,大学期间基本上走遍了全国的主要铁路线。从2009年起,我几乎是一有整块时间就会想着跑出去,沿着中国铁路运行图去“刷线路”,每次总想着走不同的线路、去不同的地方。似乎在每条线路上,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音都是有些不一样的。然而,这样做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大家找实习、找兼职、找国外暑期学校、找交流项目的时候,我的心思都花在铁路和读书这两件事上面了。坦白来讲,我犹豫过,而且不止一次质问自己:我这样“放肆”地坐火车,这样“无节制”地扑在窗口售票,是不是会彻底成为一个与身边人脱节的人?学习总要讲究心无旁骛,而我心里像长草一样,一次次想要跑出去,这会不会影响学习?……
我不止一次在从北大西门到北京西站的374路车上这样纠结、挣扎着。甚至有一次,车走到公主坟站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不该去“运转”,于是赶忙下车,穿过天桥走到三环东侧,之后原路返回。走进校园的那一刻,我想,我应该静下心来学习了。但是回到宿舍,放下收拾好的背包,当我要把一件件东西归位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又是那样“懦弱”,觉得自己这样“退缩”回来简直是在和梦想妥协。看看表,一个多小时就这样耗过去而一无所获。于是我心一狠,“该运转,就运转”,马上拿起包冲出南门,拦到一辆出租车一路狂奔到西站,终于在火车开车前2分钟赶到了车厢门口……
没有什么事情比“纠结”更最浪费时间了。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偏偏想着另外一件事,转过头来做这件事的时候又想着原来的事,这样摩擦摩擦,时间就一分一秒被消耗掉了。想做什么事情却不敢做、不愿做、不去做,但同时又没能做成另外一件事情,这就是“灰度概念”造成的恶果。
我挚爱铁路,也挚爱海外中国研究、历史和哲学。在北大读书期间,我主修哲学专业,兴趣也是在中国历史与思想文化方面。在香港中文大学读研究生期间,我先后学习了两个专业:海外中国研究和比较历史学。我希望了解西方学者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中国思想以及当代中国的一些热门问题。
赴港之初,我又与“灰度概念”做了一番斗争。之所以选择香港中文大学,是因为我挚爱新儒家,我的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就是唐君毅哲学思想,也读过钱穆、余英时先生的一些著作,我那时下定决心一定要去“新亚书院”读书。然而,当时身边充斥着另一种声音:既然出去读书,为什么不选择美国、英国,而偏要选择香港?为什么去了香港,还要学习文科,而不去读能够赚大钱的金融、商科?
我那时真的犹豫过,我花了一个暑假时间去企业实习,甚至有一个月时间我在研究商学院的招生简章,一度想要考GMAT,并且重新准备自己的个人陈述和简历,把自己包装成一名合格的商学院学生。但是,我在提交申请的前夕,再一次动摇了:这个人还是我吗?我真的喜欢这些吗?我真的要出卖自己的兴趣来赚钱吗?
大把时间过去了,我的文科申请和论文写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然而,兴趣的力量终归是无法抗拒的。我在截止日期之前的一周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并提交给学校。后来在香港读书期间,我也有过几次在“人文”与“实用学科”之间摇摆,一次次动摇,又一次次把自己拽回来。拽回来之后,回头看看,那些因为陷入“灰度概念”而纠结的时间实在是最不值得的浪费。
最为强大的力量还是自己的“初心”,它会把我拉回到自己想走的轨道。如果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会更早关注海外汉学动态,同时试图把铁路研究与公众史、社会史结合起来。相信一定很有意思。公众史学是当下比较热门的历史学分支,它研究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史。它倡导历史是“我们的过去”而非“他们的过去”。铁路并非一种简单的交通方式,它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地缘观念以及社会观念。我很想透过史料和档案,比如研究一下清末民初的粤汉铁路修建如何影响了湖广地区的革命,1936年的奉天是否跑过时速110公里的列车,我们今天的铁路网与孙文先生《建国方略》里的规划又有多少重合的地方。
无论售票还是做学术,我的动机、根本原因,都是超越功利的热爱。因而,最可怕的失败,不是尝试一件事情未得成功,而是纠结。一条路走到底还有成功的可能,而纠结则永远不可能成功。宁可坚持梦想而失败,也不要畏葸不前、不愿尝试,那样只能遗憾终生。
Q
2011年本刊采访后成为当年春运热门人物,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采访,央视《新闻周刊》将他评为2012年度新闻人物之一。人们称他为“春运活雷锋”和“北大售票帝”。
2012年,他将旅行中写下的随笔辑录成册,出版了文集《旅行是为了在路上》。后一位学生导演以他的故事为基础,拍了微电影《找北记》。
目前,裴济洋已完成香港中文大学海外中国研究和比较历史学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学习。
为知而知。是我一直信奉的格言。求知不为功利目的,不为外在的荣誉与虚名,只为自己内心中的理想与坚持。在我看来,激情与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它也会在潜意识当中驱动我不断朝那个方向前进。但在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陷入到“灰度概念”中,明明喜欢一件事,却口是心非说不喜欢;或者明明不喜欢一件事,却不断说服自己要喜欢。灰度概念是做成事情的大敌。
我一直就对铁路、航空有着浓烈兴趣。2009年,大一那个暑假,我到一家火车票代售点兼职,跟着一位北京站退休的老师傅学习铁路知识以及火车票售票方法。师傅要求我背诵列车时刻表,默写线路名、站名,一个暑假下来,我已经能独立画出全国铁路运行图了。开学后,我开始在北大校内的售票窗口做志愿者。从2009年到2012年,每逢春运、暑运、黄金周期间,我几乎都会出现在窗口。凭借着自己对铁路线路的熟悉,结合全国各条主要线路的特点,以及各车次的售票情况,慢慢地,我探索出一套购票技巧,后来就形成了《购票攻略》。2011年前后我和几位同学一起把它翻译成8种文字。
每年寒暑假,北大订票室都会承担全校上万张学生票的订票制票工作。由于铁路运力有限,许多同学的订票需求是无法满足的。于是我就运用购票技巧,适当调整同学们的订票要求,这样就能让更多同学买到票、回到家。
除售票之外,我还喜欢自己沿着铁路线去“运转”,大学期间基本上走遍了全国的主要铁路线。从2009年起,我几乎是一有整块时间就会想着跑出去,沿着中国铁路运行图去“刷线路”,每次总想着走不同的线路、去不同的地方。似乎在每条线路上,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音都是有些不一样的。然而,这样做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大家找实习、找兼职、找国外暑期学校、找交流项目的时候,我的心思都花在铁路和读书这两件事上面了。坦白来讲,我犹豫过,而且不止一次质问自己:我这样“放肆”地坐火车,这样“无节制”地扑在窗口售票,是不是会彻底成为一个与身边人脱节的人?学习总要讲究心无旁骛,而我心里像长草一样,一次次想要跑出去,这会不会影响学习?……
我不止一次在从北大西门到北京西站的374路车上这样纠结、挣扎着。甚至有一次,车走到公主坟站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不该去“运转”,于是赶忙下车,穿过天桥走到三环东侧,之后原路返回。走进校园的那一刻,我想,我应该静下心来学习了。但是回到宿舍,放下收拾好的背包,当我要把一件件东西归位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又是那样“懦弱”,觉得自己这样“退缩”回来简直是在和梦想妥协。看看表,一个多小时就这样耗过去而一无所获。于是我心一狠,“该运转,就运转”,马上拿起包冲出南门,拦到一辆出租车一路狂奔到西站,终于在火车开车前2分钟赶到了车厢门口……
没有什么事情比“纠结”更最浪费时间了。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偏偏想着另外一件事,转过头来做这件事的时候又想着原来的事,这样摩擦摩擦,时间就一分一秒被消耗掉了。想做什么事情却不敢做、不愿做、不去做,但同时又没能做成另外一件事情,这就是“灰度概念”造成的恶果。
我挚爱铁路,也挚爱海外中国研究、历史和哲学。在北大读书期间,我主修哲学专业,兴趣也是在中国历史与思想文化方面。在香港中文大学读研究生期间,我先后学习了两个专业:海外中国研究和比较历史学。我希望了解西方学者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中国思想以及当代中国的一些热门问题。
赴港之初,我又与“灰度概念”做了一番斗争。之所以选择香港中文大学,是因为我挚爱新儒家,我的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就是唐君毅哲学思想,也读过钱穆、余英时先生的一些著作,我那时下定决心一定要去“新亚书院”读书。然而,当时身边充斥着另一种声音:既然出去读书,为什么不选择美国、英国,而偏要选择香港?为什么去了香港,还要学习文科,而不去读能够赚大钱的金融、商科?
我那时真的犹豫过,我花了一个暑假时间去企业实习,甚至有一个月时间我在研究商学院的招生简章,一度想要考GMAT,并且重新准备自己的个人陈述和简历,把自己包装成一名合格的商学院学生。但是,我在提交申请的前夕,再一次动摇了:这个人还是我吗?我真的喜欢这些吗?我真的要出卖自己的兴趣来赚钱吗?
大把时间过去了,我的文科申请和论文写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然而,兴趣的力量终归是无法抗拒的。我在截止日期之前的一周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并提交给学校。后来在香港读书期间,我也有过几次在“人文”与“实用学科”之间摇摆,一次次动摇,又一次次把自己拽回来。拽回来之后,回头看看,那些因为陷入“灰度概念”而纠结的时间实在是最不值得的浪费。
最为强大的力量还是自己的“初心”,它会把我拉回到自己想走的轨道。如果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会更早关注海外汉学动态,同时试图把铁路研究与公众史、社会史结合起来。相信一定很有意思。公众史学是当下比较热门的历史学分支,它研究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史。它倡导历史是“我们的过去”而非“他们的过去”。铁路并非一种简单的交通方式,它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地缘观念以及社会观念。我很想透过史料和档案,比如研究一下清末民初的粤汉铁路修建如何影响了湖广地区的革命,1936年的奉天是否跑过时速110公里的列车,我们今天的铁路网与孙文先生《建国方略》里的规划又有多少重合的地方。
无论售票还是做学术,我的动机、根本原因,都是超越功利的热爱。因而,最可怕的失败,不是尝试一件事情未得成功,而是纠结。一条路走到底还有成功的可能,而纠结则永远不可能成功。宁可坚持梦想而失败,也不要畏葸不前、不愿尝试,那样只能遗憾终生。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