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书面表达的重要途径,但是许多中职学生不知怎么写作文,一写作文就头疼。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中职生,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怎样让学生在写作中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逐渐提高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个性理解,这是作文教学工作中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凭借课文内容再延伸,领悟人物性格的作用
课文《鸿门宴》的两个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鸿门宴之前刘邦有十万军队,项羽有四十万军队,双方力量悬殊。鸿门宴上项羽的自矜功伐,使刘邦得以喘息,在鸿门宴后最终打败了项羽。就是说造成项羽最后自刎乌江结局的是项羽自己,而非他人,项羽关键时候放弃了获胜的机遇,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是性格使然。讲完课文后,让学生写作文,分析刘邦和项羽两人的性格,评价两人的作为。
作文中,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性格对人生的重大影响,一个人是否能成就一番事业,关键在于他的性格。如有些人犯错误,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性格有缺陷,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不得当,造成一错再错,而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认为是别人妨碍了自己,是社会对不起自己,不反思自己,反而责怪他人,报复他人,从而触犯法律。
《项链》写了玛蒂尔德十年艰辛为赔一个假项链的故事,写出了她性格从错位到复位的过程,由爱慕虚荣、仰慕上流社会生活到耐得艰辛、学会坚韧。学完这一课后,让学生续写。学生在写作中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有了深刻的认识,从中感悟到人都有梦想。这梦想是靠自己去努力才能实现,爱慕虚荣只会使自己付出的更多的代价。
二、教学活动后写感受,参与过程谈体验
为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思辨能力,笔者搞了辩论赛。在辩论赛选题时,学生对《爱与被爱谁更幸福》这一辩题很感兴趣,因为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一种爱与被爱的渴望。辩论赛中学生唇枪舌战,好不热闹,但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用的反驳对方的材料,都是仅限于爱一个人和被一个人爱感到幸福,思路很窄。在总结时,笔者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爱是伟大的、无私的,爱他人,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是幸福的。因为被爱是幸福的,所以要学会去爱,爱父母兄弟,爱他人,让社会中每个人也感觉被爱的幸福,这是一种大爱,世界需要这样的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从学生脸上流露出的表情中,笔者感到学生的心开阔了很多。作文课上,学生把这场辩论赛的感受写了出来,认识深刻了很多。
笔者曾经举办一个《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一个情景是好友请自己去喝酒,怎样拒绝才不伤和气?两个学生在对话时非常有趣,一个费尽心机热心邀请,一个立场坚定委婉拒绝,表演得很好,效果不错。让在坐的学生懂得,有人邀请自己喝酒应怎样拒绝,学会拒绝一些不良的邀请。写作文时,有些学生就谈到自己曾经遇到的一些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应怎样去处理。
三、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写作文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时候难于控制自己,易冲动,做完了事情又后悔。由于冲动给别人造成伤害而触犯法律的有很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也会因此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甚至毁了自己的一生,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付出青春甚至生命的代价。让学生写作文《不要因小失大》,别小看一件小事,一个行为,它会扭转了人的命运,所以在任何时候遇到问题都要冷静。要学会冷静,学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自己的人生大目标,小事不要去计较它,退一步海阔天空。
学生大部分住校,远离家庭,远离父母的视线,学生言行会受周围人的影响。学生的从众心理很重,有人觉得别人对自己好,在一些事情上帮过自己,是看得起自己,是朋友。人生在外靠朋友,自己有事别人帮,别人有事自己也得去,否则,对不起朋友。怎样认识哥们义气,笔者布置的作文题是《要敢于说“不”》,让学生认识哪些事可以帮,哪些事要敢于拒绝,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决不能糊里糊涂的好心做成坏事。
四、做好作文讲评
作文教学中,每写一次作文后,紧跟着一次讲评,表扬写得较好的作文,纠正作文中流露出的一些不正确的想法、看法。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体验、感受表达出来,然后笔者在讲评中再强调一下,让学生的认识再升华一次,久而久之,就体现出一些效果来。学生,在看待一些问题上态度都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慢慢地可以看出学生的心态平和了,认识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懂得是非对错,遇到问题静下心来去思考,判断事情该不该去做。
作文教学侧重于教育功能,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一些问题写作文,一是有事可写,有观点表达,避免了内容空洞无味的弊病,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二是学生在写作中,对自己遇到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中职生,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怎样让学生在写作中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逐渐提高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个性理解,这是作文教学工作中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凭借课文内容再延伸,领悟人物性格的作用
课文《鸿门宴》的两个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鸿门宴之前刘邦有十万军队,项羽有四十万军队,双方力量悬殊。鸿门宴上项羽的自矜功伐,使刘邦得以喘息,在鸿门宴后最终打败了项羽。就是说造成项羽最后自刎乌江结局的是项羽自己,而非他人,项羽关键时候放弃了获胜的机遇,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是性格使然。讲完课文后,让学生写作文,分析刘邦和项羽两人的性格,评价两人的作为。
作文中,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性格对人生的重大影响,一个人是否能成就一番事业,关键在于他的性格。如有些人犯错误,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性格有缺陷,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不得当,造成一错再错,而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认为是别人妨碍了自己,是社会对不起自己,不反思自己,反而责怪他人,报复他人,从而触犯法律。
《项链》写了玛蒂尔德十年艰辛为赔一个假项链的故事,写出了她性格从错位到复位的过程,由爱慕虚荣、仰慕上流社会生活到耐得艰辛、学会坚韧。学完这一课后,让学生续写。学生在写作中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有了深刻的认识,从中感悟到人都有梦想。这梦想是靠自己去努力才能实现,爱慕虚荣只会使自己付出的更多的代价。
二、教学活动后写感受,参与过程谈体验
为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思辨能力,笔者搞了辩论赛。在辩论赛选题时,学生对《爱与被爱谁更幸福》这一辩题很感兴趣,因为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一种爱与被爱的渴望。辩论赛中学生唇枪舌战,好不热闹,但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用的反驳对方的材料,都是仅限于爱一个人和被一个人爱感到幸福,思路很窄。在总结时,笔者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爱是伟大的、无私的,爱他人,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是幸福的。因为被爱是幸福的,所以要学会去爱,爱父母兄弟,爱他人,让社会中每个人也感觉被爱的幸福,这是一种大爱,世界需要这样的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从学生脸上流露出的表情中,笔者感到学生的心开阔了很多。作文课上,学生把这场辩论赛的感受写了出来,认识深刻了很多。
笔者曾经举办一个《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一个情景是好友请自己去喝酒,怎样拒绝才不伤和气?两个学生在对话时非常有趣,一个费尽心机热心邀请,一个立场坚定委婉拒绝,表演得很好,效果不错。让在坐的学生懂得,有人邀请自己喝酒应怎样拒绝,学会拒绝一些不良的邀请。写作文时,有些学生就谈到自己曾经遇到的一些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应怎样去处理。
三、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写作文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时候难于控制自己,易冲动,做完了事情又后悔。由于冲动给别人造成伤害而触犯法律的有很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也会因此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甚至毁了自己的一生,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付出青春甚至生命的代价。让学生写作文《不要因小失大》,别小看一件小事,一个行为,它会扭转了人的命运,所以在任何时候遇到问题都要冷静。要学会冷静,学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自己的人生大目标,小事不要去计较它,退一步海阔天空。
学生大部分住校,远离家庭,远离父母的视线,学生言行会受周围人的影响。学生的从众心理很重,有人觉得别人对自己好,在一些事情上帮过自己,是看得起自己,是朋友。人生在外靠朋友,自己有事别人帮,别人有事自己也得去,否则,对不起朋友。怎样认识哥们义气,笔者布置的作文题是《要敢于说“不”》,让学生认识哪些事可以帮,哪些事要敢于拒绝,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决不能糊里糊涂的好心做成坏事。
四、做好作文讲评
作文教学中,每写一次作文后,紧跟着一次讲评,表扬写得较好的作文,纠正作文中流露出的一些不正确的想法、看法。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体验、感受表达出来,然后笔者在讲评中再强调一下,让学生的认识再升华一次,久而久之,就体现出一些效果来。学生,在看待一些问题上态度都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慢慢地可以看出学生的心态平和了,认识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懂得是非对错,遇到问题静下心来去思考,判断事情该不该去做。
作文教学侧重于教育功能,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一些问题写作文,一是有事可写,有观点表达,避免了内容空洞无味的弊病,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二是学生在写作中,对自己遇到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