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新闻最大的特点是“新”这是新闻服从和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广大读者,听众和观众对新闻的要求。因此,一则好的新闻作品,必然对新闻的传播起到决定作用,也必然需要有新意,这是我们采编人员不容忽视和淡化的问题。换而言之,就是人无我有,出奇制胜;人有我早,先发制人;人早我好,妙笔生花;人好我转,另辟蹊径,底蕴深厚,有新意的新闻作品才会得到受众的欢迎。
那么,新闻新意包括哪些内容呢?新闻新意包括立意新,时间新,角度新,地点新等。尽可能地抓住在全局看来具有典型意义的新事物和事物的最新发展,在第一时间,以最佳的角度和形式加以报道,这是好的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
当前,即使你挖掘到“独家新闻”,也不意味着你报到了“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就拥有了受众,受众已经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媒体使用独家的观念、独家的角度、独家的方法,挖掘比别人更加深入的新闻事实,这成了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新闻作品立意新、角度新、形式新在新闻要有新意中的位置尤为重要。
一、闻要立意新
采写新闻和写其他文章一样,要“立主脑、理枝叶”。“立主脑”就是确定主题思想,表明记者的报道意图和报道目的的。新闻主题,也就是立意,是新闻的灵魂和主脑。一篇新闻如果没有灵魂,或是灵魂不健康,不高尚,或而甚至灵魂是习恶的那就是最大的失败。所以立意至关重要,只有立意新,新闻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对新闻实践是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举例来说,《中国交通报》1998年4月30日刊登的消息《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报道了公交车司机——黄志全,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阐;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这篇短新闻,没有空话、高调,用事实说话。作者惜墨如金,廖廖几笔就解答了读者关心的问题。反映了黄志全这个普通人的高尚思想情操,他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他没有惊人之举,却同样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记者善于发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言人所未言,使新闻的内涵更加丰富,具有更强的思想力量。读完这篇报道,读者不能不为这位平凡人的事迹和思想所深深感动,同时还思索一个问题——我们的事业不正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平凡人吗?
二、新闻要角度新
新闻角度是为新闻价值为立意服务的。好的新闻离不开好的角度。新闻角度选得好,新闻作品就成功了一半。
新闻角度是指从什么方向去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立足点与窗口。选择新闻角度的目的,就是要把事实的新闻价值更加充分、突出地挖掘和显示出来,更好地起到新闻报道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所以新闻工作中只有刻意创新,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探索新的角度,从读者关注的角度入手,把繁复的社会问题、难于理解的科学命题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把握,才能避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6年1月27日播出的《常委会的额外议题》,着眼于会议中最有价值的“新闻点”,拓宽会议报道的视野,跳出会议的程序,报道了会议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会议体现出来的效率、节约精神,更加贴近听众,完全没有令人生厌的“会议味”,跳出会议报道程序式化的误区,“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这篇消息写作角度的精妙之处,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又如上海人民广播电台1997年10月17日播出《掌声献给第23名》,记者巧妙地运用逆向思维选择报道角度,视角新颖,高人一筹。记者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仅获得第23 名的八运会男子万米选手洒尚远带伤跑到终点的场景,从中挖掘富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使听众切实感受到这位老运动员身上体现出来的奥林匹克精神。记者以特有的新闻敏感让运动场上有了新闻记者的另外一种声音。
三、新闻要形式新
文无定法,拘泥于一定套路是新闻采写、录制、拍摄的大忌。新闻的内容新必须通过鲜活的形式反映新鲜的事实。如果用公式化的“新闻八股”来表达,就会被窒息。新闻贵在出新,选取新的角度、新的主题固然重要,采取新的表达形式运用多种新闻报道手法也是出奇制胜的法宝。
新闻记者一定要大胆尝试新的新闻体裁,打破常规,让新闻有立体感、形象感和现场感,让新闻活起来。一句话,一篇文章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还要有“生花之笔”。
“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提倡生动活泼、短小精悍、富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反对程式化的文章,提倡采用不拘一格的写作手法,把文章写作中的许多技法运用到新闻写作中,写出形式新颖、贴近读者的作品。
提到写作表现形式新,让人不由地想到郭玲春撰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这篇消息,记者采用散文的笔法突破了追悼会千篇一律的框框,对改革新闻写作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中新社记者采写的《北京争赏香山红叶》则被新闻界称之为视觉新闻的佳作。
目前,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新闻出版单位己经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环境。作为采编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做到在采访同一对象时有与众不同的发现;在处理同一题材时,有与众不同的感受;在分析同一问题时,有不同的语言,即独辟蹊径,见人所未见,屡屡发出惊人之语采写出更多更好的具有新意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新闻写作技巧》周胜林主编
[2]《广播电视新闻范文评析》孟建 祁林编著
[3]《新闻写作角度初探》梁秀伟
新闻最大的特点是“新”这是新闻服从和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广大读者,听众和观众对新闻的要求。因此,一则好的新闻作品,必然对新闻的传播起到决定作用,也必然需要有新意,这是我们采编人员不容忽视和淡化的问题。换而言之,就是人无我有,出奇制胜;人有我早,先发制人;人早我好,妙笔生花;人好我转,另辟蹊径,底蕴深厚,有新意的新闻作品才会得到受众的欢迎。
那么,新闻新意包括哪些内容呢?新闻新意包括立意新,时间新,角度新,地点新等。尽可能地抓住在全局看来具有典型意义的新事物和事物的最新发展,在第一时间,以最佳的角度和形式加以报道,这是好的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
当前,即使你挖掘到“独家新闻”,也不意味着你报到了“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就拥有了受众,受众已经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媒体使用独家的观念、独家的角度、独家的方法,挖掘比别人更加深入的新闻事实,这成了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新闻作品立意新、角度新、形式新在新闻要有新意中的位置尤为重要。
一、闻要立意新
采写新闻和写其他文章一样,要“立主脑、理枝叶”。“立主脑”就是确定主题思想,表明记者的报道意图和报道目的的。新闻主题,也就是立意,是新闻的灵魂和主脑。一篇新闻如果没有灵魂,或是灵魂不健康,不高尚,或而甚至灵魂是习恶的那就是最大的失败。所以立意至关重要,只有立意新,新闻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对新闻实践是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举例来说,《中国交通报》1998年4月30日刊登的消息《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报道了公交车司机——黄志全,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阐;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这篇短新闻,没有空话、高调,用事实说话。作者惜墨如金,廖廖几笔就解答了读者关心的问题。反映了黄志全这个普通人的高尚思想情操,他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他没有惊人之举,却同样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记者善于发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言人所未言,使新闻的内涵更加丰富,具有更强的思想力量。读完这篇报道,读者不能不为这位平凡人的事迹和思想所深深感动,同时还思索一个问题——我们的事业不正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平凡人吗?
二、新闻要角度新
新闻角度是为新闻价值为立意服务的。好的新闻离不开好的角度。新闻角度选得好,新闻作品就成功了一半。
新闻角度是指从什么方向去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立足点与窗口。选择新闻角度的目的,就是要把事实的新闻价值更加充分、突出地挖掘和显示出来,更好地起到新闻报道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所以新闻工作中只有刻意创新,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探索新的角度,从读者关注的角度入手,把繁复的社会问题、难于理解的科学命题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把握,才能避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6年1月27日播出的《常委会的额外议题》,着眼于会议中最有价值的“新闻点”,拓宽会议报道的视野,跳出会议的程序,报道了会议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会议体现出来的效率、节约精神,更加贴近听众,完全没有令人生厌的“会议味”,跳出会议报道程序式化的误区,“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这篇消息写作角度的精妙之处,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又如上海人民广播电台1997年10月17日播出《掌声献给第23名》,记者巧妙地运用逆向思维选择报道角度,视角新颖,高人一筹。记者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仅获得第23 名的八运会男子万米选手洒尚远带伤跑到终点的场景,从中挖掘富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使听众切实感受到这位老运动员身上体现出来的奥林匹克精神。记者以特有的新闻敏感让运动场上有了新闻记者的另外一种声音。
三、新闻要形式新
文无定法,拘泥于一定套路是新闻采写、录制、拍摄的大忌。新闻的内容新必须通过鲜活的形式反映新鲜的事实。如果用公式化的“新闻八股”来表达,就会被窒息。新闻贵在出新,选取新的角度、新的主题固然重要,采取新的表达形式运用多种新闻报道手法也是出奇制胜的法宝。
新闻记者一定要大胆尝试新的新闻体裁,打破常规,让新闻有立体感、形象感和现场感,让新闻活起来。一句话,一篇文章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还要有“生花之笔”。
“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提倡生动活泼、短小精悍、富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反对程式化的文章,提倡采用不拘一格的写作手法,把文章写作中的许多技法运用到新闻写作中,写出形式新颖、贴近读者的作品。
提到写作表现形式新,让人不由地想到郭玲春撰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这篇消息,记者采用散文的笔法突破了追悼会千篇一律的框框,对改革新闻写作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中新社记者采写的《北京争赏香山红叶》则被新闻界称之为视觉新闻的佳作。
目前,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新闻出版单位己经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环境。作为采编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做到在采访同一对象时有与众不同的发现;在处理同一题材时,有与众不同的感受;在分析同一问题时,有不同的语言,即独辟蹊径,见人所未见,屡屡发出惊人之语采写出更多更好的具有新意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新闻写作技巧》周胜林主编
[2]《广播电视新闻范文评析》孟建 祁林编著
[3]《新闻写作角度初探》梁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