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旅游一体化进程中,国内旅游食品安全问题日渐凸显,本文提出了问题现状,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包括:加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各个行政部门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商家秉承诚信原则从业;游客自身采取应急措施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旅游;食品;安全
一、问题现状
近年来,景区内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2004年桂林“农家乐”饭店百余人食物中毒,2006年22名北京人外地旅游时集体食物中毒事件,2008年南昌新湖景美食城食物中毒事件等一起起案例,不禁让人担忧,外出旅游怎样才能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食源性污染,例如细菌霉菌感染等;第二是化学性污染,例如农药、兽药和重金属等;第三是食品添加剂滥用,例如在馒头中加入色素等染色剂。大多数游客食物中毒的情况属于第一种,而上述的海螺沟事件不算是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只算是技术操作或者假冒伪劣问题,采购时将工业盐当做食用盐,之后加入食物中,进而被食用,在营养层面上给游客带来了危害。在旅游的春夏季主要是第一种,由于微生物污染导致;在旅游的秋冬季主要是第二和第三种。
针对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政府也在极力采取措施防止以上情況的再次发生,2009年出台《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安全发实施细则》;2010年2月8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餐饮业从业人员、相关标准、监督管理以及处罚方式进行了规定;国家在2013年1月1日出台的标签法,市面上的食品将更为规范。
在美国,通过互联网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十分普遍。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政府食品安全信息门户网站”。通过该网站,人们可以链接到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各个站点,查找到准确、权威并更新及时的信息。这个网站的标志为“从农田到餐桌”,意即整个食物链条涉及种植、包装、运输、加工处理、零售直至消费者的各个环节,食品安全需要政府、相关行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在法国除了每种商品都要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必需内容外,法律还规定,凡是涉及转基因的食品,不论是种植时使用了转基因种子,还是加工时使用了转基因添加剂等,都须在标签上标明。此外,法国规定,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剂必须详细列出。巴黎郊区的兰吉斯超级食品批发市场是欧洲最大的食品批发集散地,也是巴黎市的“菜篮子”,这里的商品品种丰富、价格便宜。为了保证食品质量,法国农业部设有专门人员,每天24小时不断抽查各种产品。
我国政府目前还没有出台针对于旅游行业的食品安全法律与法规,这些都只能参考之前出台的相关政策。
二、分析原因
目前季节性旅游市场餐饮经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因经营的条件限制,难以办理《卫生许可证》。这些旅游胜地由于受自然、生活等环境的制约,再加上经营设备简陋,经营周期短,经营地址不固定等因素,按照卫生部门要求,不具备办理《卫生许可证》的条件,因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予颁发《卫生许可证》。
2、因有关前置手续的制约,为办理营业执照造成难度。季节性强的旅游胜地经营的大部分是商业、餐饮业。在对餐饮业的监管上,由于办理《营业执照》前需要经营者提供卫生部门核发的《卫生许可证》、经营人员《健康证》,而绝大多数经营者全年只能经营3至5个月时间,再加上经营的从业人员不稳定,因而从卫生部门获取不到办证资格,在工商部门就无法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导致经营者领不到《营业执照》。
3、对工商部门日常监管工作造成困难。工商机关对旅游市场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因大部分经营者的前置许可不够条件,因而就造成了无序进入或违法经营(无照经营)长期存在,给工商部门日常监管造成了许多不便。同时也制约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游客对本地区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的信誉度。
4、经营的饮食质量无法保证。在“三证”尚不健全、监管难以深入、各职能部门职权不及时到位的情况下,经营者经营的饮食质量就难以保证,万一发生饮食方面不安全问题时就无法查处,形成部门之间相互扯皮,当地政府以经营的商户属于卫生、工商、公安为理由推辞,卫生部门以没办《卫生许可证》为由不参与处理,工商部门没办营业执照处罚难以介入等问题,到最后处理的结果将导致游客不满意,经营者意见大的问题。
5、导游吃回扣,减低餐饮标准。只要导游带游客来用餐,饭店就按人头付给导游回扣,这几乎成为现在旅游行业的“潜规则”。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些饭店在食品的用料上千方百计地“省钱”:选用质量差的食材、潲水油、隔夜不新鲜的饭菜等来应付游客。
6、餐饮活动经营者缺乏安全意识甚至无证经营或者违章经营。有些餐饮部门提供凉菜、野生菌火锅等易产生食物中毒食品。
7、游客自身营养与食品安全常识缺乏,误事景区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使用方法不当,没有鉴别食物真假以及变质的能力。
三、提出对策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出面,分配职责,协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卫生部、农业部、工商部门三管齐下。如果是食品质量不达标问题由农业部门制定标准,卫生部门下达指标并监督各级完成;如果是假冒伪劣问题则应该由工商部门负责;如果是人为因素则由公安机关负责。只有明确分工才能更好的各司其责。
为了针对于具体旅游中的营养和食品安全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和企业达成共识,对餐饮业各个部分严格培训,合格才能上岗,让海螺沟工业盐采购类似的事故不再发生。
(二)行政部门协调配合
1、配合卫生部门办理临时《卫生合格证》。面对上述问题,应确保游客食品安全,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景区餐饮业的管理,应由景区管委会协调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联手,形成监管合力。对不符合办理《卫生许可证》条件可以协调卫生部门尝试核发临时《卫生合格证》的办法,以解决前置许可的问题。 2、确不具备条件时,可实行实名登记制。对办不下《卫生许可证》的,采取实名登记制的办法:一是经营者出摊经营前出示本人身份证有效证件并予以复印,详细登记经营者出摊位置、名牌号;二是登记经营者详细地址,万一出了问题,也能及时联系;三是由工商部门对采集到的经营者相关信息进行建档保存、备查。
3、签订食品安全合同,责任到人。在经营前,由卫生、工商部门和经营者签订有关食品安全责任合同书,合同上必须载明有关各负责人承诺等事项和责任范围。
4、建立市场查巡制。实行实名制管理后,对每个经营者制作一个《文明经商监督牌》,标明经营者姓名、年龄、地址、营业执照号、监督电话等事项,如发生问题游客可立即拨打监督电话。这样以来,让游客吃的放心、住的舒畅、喝的满意、玩的快乐,领略大自然的美,逐步提高游客满意度。
(三)商家秉承诚信原则从业
在旅游一体化进程中,商家往往会提供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式的服务,承揽的项目越多,责任越重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商家应尽量提供应季新鲜的食物,保证游客膳食营养性的同时还能保证其安全性。在地方偏远的区域,小族群饮食文化与习俗比较多,特色旅游饮食文化,对文化的一种传承推广宣传,也适用于在此地能量消耗和饮食补给。
旅行社在进行注意事项讲解时,还要提醒游客注意当地特色食物的特征,要提高游客自身的鉴别能力。
(四)游客自身加强应急防范
出门在外,对于食品的选择范围狭窄,就餐条件受限,往往处于被动选择阶段。因此游客在出行前应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在发生食品中毒的症状后能第一時间自救。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应首先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呼救。在急救车来到前,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在目前条件下,游客外出旅游也不能放松警惕,要防范于未然。如果自身权益已经收到损害,则要做好维权工作。我国建立了中国食品安全网,如在旅游途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游客可以在此平台对不良商家进行投诉。
另外,在更加信息化、产业化的今天,旅游云服务的目标是低成本高效能地提升旅游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游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旅游房屋租赁服务,不仅能够享受到自由的住宿设施还能在营养饮食上得到很好的均衡。自己做饭,更加健康安全卫生。
参考文献:
[1]刘晓霞.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2]马东.论食品安全危机管理[J].中国禽业导刊,2005(23):4~5.
[3]王大宁.食品安全风险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陈波(1975—),男,湖北荆门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副教授。
【关键词】 旅游;食品;安全
一、问题现状
近年来,景区内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2004年桂林“农家乐”饭店百余人食物中毒,2006年22名北京人外地旅游时集体食物中毒事件,2008年南昌新湖景美食城食物中毒事件等一起起案例,不禁让人担忧,外出旅游怎样才能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食源性污染,例如细菌霉菌感染等;第二是化学性污染,例如农药、兽药和重金属等;第三是食品添加剂滥用,例如在馒头中加入色素等染色剂。大多数游客食物中毒的情况属于第一种,而上述的海螺沟事件不算是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只算是技术操作或者假冒伪劣问题,采购时将工业盐当做食用盐,之后加入食物中,进而被食用,在营养层面上给游客带来了危害。在旅游的春夏季主要是第一种,由于微生物污染导致;在旅游的秋冬季主要是第二和第三种。
针对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政府也在极力采取措施防止以上情況的再次发生,2009年出台《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安全发实施细则》;2010年2月8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餐饮业从业人员、相关标准、监督管理以及处罚方式进行了规定;国家在2013年1月1日出台的标签法,市面上的食品将更为规范。
在美国,通过互联网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十分普遍。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政府食品安全信息门户网站”。通过该网站,人们可以链接到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各个站点,查找到准确、权威并更新及时的信息。这个网站的标志为“从农田到餐桌”,意即整个食物链条涉及种植、包装、运输、加工处理、零售直至消费者的各个环节,食品安全需要政府、相关行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在法国除了每种商品都要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必需内容外,法律还规定,凡是涉及转基因的食品,不论是种植时使用了转基因种子,还是加工时使用了转基因添加剂等,都须在标签上标明。此外,法国规定,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剂必须详细列出。巴黎郊区的兰吉斯超级食品批发市场是欧洲最大的食品批发集散地,也是巴黎市的“菜篮子”,这里的商品品种丰富、价格便宜。为了保证食品质量,法国农业部设有专门人员,每天24小时不断抽查各种产品。
我国政府目前还没有出台针对于旅游行业的食品安全法律与法规,这些都只能参考之前出台的相关政策。
二、分析原因
目前季节性旅游市场餐饮经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因经营的条件限制,难以办理《卫生许可证》。这些旅游胜地由于受自然、生活等环境的制约,再加上经营设备简陋,经营周期短,经营地址不固定等因素,按照卫生部门要求,不具备办理《卫生许可证》的条件,因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予颁发《卫生许可证》。
2、因有关前置手续的制约,为办理营业执照造成难度。季节性强的旅游胜地经营的大部分是商业、餐饮业。在对餐饮业的监管上,由于办理《营业执照》前需要经营者提供卫生部门核发的《卫生许可证》、经营人员《健康证》,而绝大多数经营者全年只能经营3至5个月时间,再加上经营的从业人员不稳定,因而从卫生部门获取不到办证资格,在工商部门就无法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导致经营者领不到《营业执照》。
3、对工商部门日常监管工作造成困难。工商机关对旅游市场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因大部分经营者的前置许可不够条件,因而就造成了无序进入或违法经营(无照经营)长期存在,给工商部门日常监管造成了许多不便。同时也制约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游客对本地区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的信誉度。
4、经营的饮食质量无法保证。在“三证”尚不健全、监管难以深入、各职能部门职权不及时到位的情况下,经营者经营的饮食质量就难以保证,万一发生饮食方面不安全问题时就无法查处,形成部门之间相互扯皮,当地政府以经营的商户属于卫生、工商、公安为理由推辞,卫生部门以没办《卫生许可证》为由不参与处理,工商部门没办营业执照处罚难以介入等问题,到最后处理的结果将导致游客不满意,经营者意见大的问题。
5、导游吃回扣,减低餐饮标准。只要导游带游客来用餐,饭店就按人头付给导游回扣,这几乎成为现在旅游行业的“潜规则”。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些饭店在食品的用料上千方百计地“省钱”:选用质量差的食材、潲水油、隔夜不新鲜的饭菜等来应付游客。
6、餐饮活动经营者缺乏安全意识甚至无证经营或者违章经营。有些餐饮部门提供凉菜、野生菌火锅等易产生食物中毒食品。
7、游客自身营养与食品安全常识缺乏,误事景区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使用方法不当,没有鉴别食物真假以及变质的能力。
三、提出对策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出面,分配职责,协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卫生部、农业部、工商部门三管齐下。如果是食品质量不达标问题由农业部门制定标准,卫生部门下达指标并监督各级完成;如果是假冒伪劣问题则应该由工商部门负责;如果是人为因素则由公安机关负责。只有明确分工才能更好的各司其责。
为了针对于具体旅游中的营养和食品安全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和企业达成共识,对餐饮业各个部分严格培训,合格才能上岗,让海螺沟工业盐采购类似的事故不再发生。
(二)行政部门协调配合
1、配合卫生部门办理临时《卫生合格证》。面对上述问题,应确保游客食品安全,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景区餐饮业的管理,应由景区管委会协调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联手,形成监管合力。对不符合办理《卫生许可证》条件可以协调卫生部门尝试核发临时《卫生合格证》的办法,以解决前置许可的问题。 2、确不具备条件时,可实行实名登记制。对办不下《卫生许可证》的,采取实名登记制的办法:一是经营者出摊经营前出示本人身份证有效证件并予以复印,详细登记经营者出摊位置、名牌号;二是登记经营者详细地址,万一出了问题,也能及时联系;三是由工商部门对采集到的经营者相关信息进行建档保存、备查。
3、签订食品安全合同,责任到人。在经营前,由卫生、工商部门和经营者签订有关食品安全责任合同书,合同上必须载明有关各负责人承诺等事项和责任范围。
4、建立市场查巡制。实行实名制管理后,对每个经营者制作一个《文明经商监督牌》,标明经营者姓名、年龄、地址、营业执照号、监督电话等事项,如发生问题游客可立即拨打监督电话。这样以来,让游客吃的放心、住的舒畅、喝的满意、玩的快乐,领略大自然的美,逐步提高游客满意度。
(三)商家秉承诚信原则从业
在旅游一体化进程中,商家往往会提供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式的服务,承揽的项目越多,责任越重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商家应尽量提供应季新鲜的食物,保证游客膳食营养性的同时还能保证其安全性。在地方偏远的区域,小族群饮食文化与习俗比较多,特色旅游饮食文化,对文化的一种传承推广宣传,也适用于在此地能量消耗和饮食补给。
旅行社在进行注意事项讲解时,还要提醒游客注意当地特色食物的特征,要提高游客自身的鉴别能力。
(四)游客自身加强应急防范
出门在外,对于食品的选择范围狭窄,就餐条件受限,往往处于被动选择阶段。因此游客在出行前应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在发生食品中毒的症状后能第一時间自救。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应首先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呼救。在急救车来到前,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在目前条件下,游客外出旅游也不能放松警惕,要防范于未然。如果自身权益已经收到损害,则要做好维权工作。我国建立了中国食品安全网,如在旅游途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游客可以在此平台对不良商家进行投诉。
另外,在更加信息化、产业化的今天,旅游云服务的目标是低成本高效能地提升旅游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游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旅游房屋租赁服务,不仅能够享受到自由的住宿设施还能在营养饮食上得到很好的均衡。自己做饭,更加健康安全卫生。
参考文献:
[1]刘晓霞.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2]马东.论食品安全危机管理[J].中国禽业导刊,2005(23):4~5.
[3]王大宁.食品安全风险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陈波(1975—),男,湖北荆门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