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论题选定,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建议。
一、论题选定
选定一个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一步。议题的选定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精心设计的,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方面存在质疑,进而演化为议题。但无论是教师提出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议题的选定都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启发性原则。
讨论的题目要具有启发性。首先,评价性问题往往包含许多疑点和悬念,值得深思,一经提出就能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而且能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考。其次,这样的问题教材上一般没有现成答案,所以一开始学生就处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必须经过搜集、研读补充材料和思索之后才能将结论整理出来。
2、综合性原则。
为了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讨论题目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里所说的综合性一是指知识的综合性,即题目能够关联或覆盖许多基础知识,不限于课文之内就事论事。这种论题注重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将讨论题目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学会借鉴历史,联系现实,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量力性原则。
讨论题目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等问题,选择那些难易适度、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问题。一般来说,讨论的问题至少要在学生思维上拐个弯,同时要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胜任。对学生兴趣浓厚却难以把握的课题,教师要在知识的铺垫方面与讨论的方法上多加以指导。
4、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任何问题只要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思维也会被充分地激发起来,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前准备
1、学生方面
①补充材料。
语文学习经常需要学生充分预习,搜集、查询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由于教材所提供的材料相对有限,所以课前补充一些与讨论问题相关的原始资料及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材料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但主要还应由学生从图书馆、互联网或博物馆中获取。
②研读材料。
收集完材料后,应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对材料内容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最后,通过进一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③编写提纲。
学生在得出自己的观点后,应就此观点拟定一份发言提纲,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做一个事先设计。
2、教师方面
课前教师除了对问题的相关方面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把握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辅导,指导学生如何获取资料,如何提炼观点,如何编写提纲,帮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同时,教师还应对课堂如何开始讨论,采用什么讨论方法,预设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可能提出的问题,希望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等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设计。为了营造出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可对讨论场所做适当的布置,如在黑板上醒目地书写讨论题目或在教室四周张贴、摆放有关的图片、资料、书籍等。
三、课堂讨论
如何组织好课堂讨论,激发课堂活力,较有效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分组讨论。
教师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将观点相似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每个学生各抒己见,针对所讨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这一环节,可使学生的观点更加完善。
2、互相交流。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一名代表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各组代表阐述完毕后,小组其他成员随机进行补充,同时其他小组成员也可提出问题,请该小组成员“答记者问”。通过相互交流,多种信息得到汇总与碰撞,使问题得以解决,实现知识内化,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教师的启迪与引导。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启迪和引导作用,主要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发现并肯定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同时,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行纠正。但必须注意的是教师是讨论的参与者与引导者,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而要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发言者和其他同学共同发现错误,走出误区。
四、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建议
1.学生反应不积极,缺乏讨论的气氛。如果是学生还不太适应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减轻人际交往的压力。第一次上讨论课,
可以展开随意讨论,不必顾及发言的逻辑性与科学性,有好的想法尽力发言,然后对这种随意讨论进行分析,使学生们明了有组织、有准备地参与,将有更多的收获。
2.刚开始参与讨论的同学,很容易努力维护自己的观点,把辩论技巧本身当做讨论的唯一目的。教师要及时指出错误的实质,最好把复制内容分析给学生听,使学生们处理好讨论问题时的客观性。另外,要强调处理好批判性方式与生成性方式的关系,以吸取别人长处,容忍不同看法,培养宽容精神。
3.讨论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准备不充分或知识面的限制,而出现“冷场”。这时除了要求教师事先设计时谨慎外,还应适当补充资料,或由教师作出解答。有些无法一下解决的问题,如果与中心问题关系不大,应先“搁置”起来,要求学生学会在脑子里存在疑问的情况下,继续集中精力思考中心问题。
4.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在讨论时,容易陷入好与坏、是与非的二分推理中,这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自己思维方法中的错误,还要加强辩证方法的教育和培养。
5.总有一些不善言语表达的学生,好像置讨论于度外。其实这些同学中,不少是在积极思考,这需要引导他们克服言语障碍,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的鼓励、学生的支持所形成的情境,能对这些学生起相当大的作用。
一、论题选定
选定一个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一步。议题的选定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精心设计的,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方面存在质疑,进而演化为议题。但无论是教师提出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议题的选定都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启发性原则。
讨论的题目要具有启发性。首先,评价性问题往往包含许多疑点和悬念,值得深思,一经提出就能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而且能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考。其次,这样的问题教材上一般没有现成答案,所以一开始学生就处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必须经过搜集、研读补充材料和思索之后才能将结论整理出来。
2、综合性原则。
为了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讨论题目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里所说的综合性一是指知识的综合性,即题目能够关联或覆盖许多基础知识,不限于课文之内就事论事。这种论题注重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将讨论题目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学会借鉴历史,联系现实,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量力性原则。
讨论题目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等问题,选择那些难易适度、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问题。一般来说,讨论的问题至少要在学生思维上拐个弯,同时要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胜任。对学生兴趣浓厚却难以把握的课题,教师要在知识的铺垫方面与讨论的方法上多加以指导。
4、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任何问题只要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思维也会被充分地激发起来,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前准备
1、学生方面
①补充材料。
语文学习经常需要学生充分预习,搜集、查询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由于教材所提供的材料相对有限,所以课前补充一些与讨论问题相关的原始资料及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材料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但主要还应由学生从图书馆、互联网或博物馆中获取。
②研读材料。
收集完材料后,应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对材料内容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最后,通过进一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③编写提纲。
学生在得出自己的观点后,应就此观点拟定一份发言提纲,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做一个事先设计。
2、教师方面
课前教师除了对问题的相关方面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把握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辅导,指导学生如何获取资料,如何提炼观点,如何编写提纲,帮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同时,教师还应对课堂如何开始讨论,采用什么讨论方法,预设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可能提出的问题,希望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等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设计。为了营造出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可对讨论场所做适当的布置,如在黑板上醒目地书写讨论题目或在教室四周张贴、摆放有关的图片、资料、书籍等。
三、课堂讨论
如何组织好课堂讨论,激发课堂活力,较有效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分组讨论。
教师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将观点相似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每个学生各抒己见,针对所讨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这一环节,可使学生的观点更加完善。
2、互相交流。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一名代表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各组代表阐述完毕后,小组其他成员随机进行补充,同时其他小组成员也可提出问题,请该小组成员“答记者问”。通过相互交流,多种信息得到汇总与碰撞,使问题得以解决,实现知识内化,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教师的启迪与引导。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启迪和引导作用,主要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发现并肯定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同时,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行纠正。但必须注意的是教师是讨论的参与者与引导者,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而要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发言者和其他同学共同发现错误,走出误区。
四、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建议
1.学生反应不积极,缺乏讨论的气氛。如果是学生还不太适应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减轻人际交往的压力。第一次上讨论课,
可以展开随意讨论,不必顾及发言的逻辑性与科学性,有好的想法尽力发言,然后对这种随意讨论进行分析,使学生们明了有组织、有准备地参与,将有更多的收获。
2.刚开始参与讨论的同学,很容易努力维护自己的观点,把辩论技巧本身当做讨论的唯一目的。教师要及时指出错误的实质,最好把复制内容分析给学生听,使学生们处理好讨论问题时的客观性。另外,要强调处理好批判性方式与生成性方式的关系,以吸取别人长处,容忍不同看法,培养宽容精神。
3.讨论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准备不充分或知识面的限制,而出现“冷场”。这时除了要求教师事先设计时谨慎外,还应适当补充资料,或由教师作出解答。有些无法一下解决的问题,如果与中心问题关系不大,应先“搁置”起来,要求学生学会在脑子里存在疑问的情况下,继续集中精力思考中心问题。
4.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在讨论时,容易陷入好与坏、是与非的二分推理中,这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自己思维方法中的错误,还要加强辩证方法的教育和培养。
5.总有一些不善言语表达的学生,好像置讨论于度外。其实这些同学中,不少是在积极思考,这需要引导他们克服言语障碍,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的鼓励、学生的支持所形成的情境,能对这些学生起相当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