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作为承担语文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要明确四个目标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以下四个目标:第一,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二,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第三,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第四,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实施综合性学习的方法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由此出发,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
第一,依托网络资源。
今天,网络已悄然走进了课堂和生活。在我们惊叹网络浩如烟海的信息量和强大的搜索、交流功能,便捷、丰富的资源共享时,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已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如《鸟的天堂》一文后有这样的一道拓展练习题:结合课文内容并收集资料,为导游写一份解说词。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可设计一节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课,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会查找、运用资料,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在此过程中,应注重两方面意识的培养:(1)合作意识;(2)问题意识。
第二,挖掘教材内容。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供挖掘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材料,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能创造许多综合性学习的机会。1、延伸课文内容。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料。因此,延伸课文内容,围绕课文展开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策略。如教学《草船借箭》、《将相和》、《景阳冈》一组课文:结合此组课文历史性、故事性、人物形象性强的特点,首先课前“薄书厚读”,设计大量的补充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课堂举行“我所了解的相关名著”与“最喜欢的一位英雄人物”演讲竞赛;课后设计人人编写一个独幕剧、小组合作表演一个独幕剧的方式,来表现某一个故事或某一段课文的综合学习活动。
三、利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活动的一种为求认识或积极接近的心理倾向。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会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观察力显得敏锐,思维显得活跃,记忆力增强,想像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随之增强。
第一,自然景物。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各种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像蝴蝶般飞满了果园,飞满了校园和乡间小道。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细心的孩子总爱拣几片漂亮的叶子夹在书中做书签,此时此刻,发动学生采集各种树叶,召开一个色彩斑斓的赏叶会,那是多么令学生开心的事啊!在这个活动会上,学生可将采集来的树叶进行归类(有的按颜色归类,有的按形状归类,有的按药用价值归类),将自己的归类内容说给大家听。在介绍树叶名称和树叶归类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把叶子进行归类后,喜欢画画的学生马上会想到用树叶贴画,有的学生在画自己喜欢的树叶,有的和同伴一起自制叶片标本……同时,这也是一次很好的与写作紧密结合的活动。
第二,人文场馆。
“标准”又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强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实践活动的开展应与博物馆、乡土风俗等人文景观紧密联系结合,积极组织参现、考察、游览、远足等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开展这些活动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而非仅仅是被动参与者。比如:祭扫革命烈士墓是许多学校都要开展的活动,有效地利用这些人文场馆,就能开展很好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改善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所以,我们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加强形成性评价,将多次练习有机联系,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科学分析,尊重差异,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加以鼓励、表扬,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如《只有一个地球》后的填写表格、《鸟的天堂》中的为导游写解说词,它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必须分工、合作、查阅、整理资料。那么,学生在前后活动中对资料收集与合作探究的体验是否有了变化呢?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一、要明确四个目标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以下四个目标:第一,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二,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第三,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第四,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实施综合性学习的方法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由此出发,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
第一,依托网络资源。
今天,网络已悄然走进了课堂和生活。在我们惊叹网络浩如烟海的信息量和强大的搜索、交流功能,便捷、丰富的资源共享时,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已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如《鸟的天堂》一文后有这样的一道拓展练习题:结合课文内容并收集资料,为导游写一份解说词。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可设计一节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课,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会查找、运用资料,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在此过程中,应注重两方面意识的培养:(1)合作意识;(2)问题意识。
第二,挖掘教材内容。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供挖掘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材料,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能创造许多综合性学习的机会。1、延伸课文内容。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料。因此,延伸课文内容,围绕课文展开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策略。如教学《草船借箭》、《将相和》、《景阳冈》一组课文:结合此组课文历史性、故事性、人物形象性强的特点,首先课前“薄书厚读”,设计大量的补充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课堂举行“我所了解的相关名著”与“最喜欢的一位英雄人物”演讲竞赛;课后设计人人编写一个独幕剧、小组合作表演一个独幕剧的方式,来表现某一个故事或某一段课文的综合学习活动。
三、利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活动的一种为求认识或积极接近的心理倾向。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会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观察力显得敏锐,思维显得活跃,记忆力增强,想像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随之增强。
第一,自然景物。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各种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像蝴蝶般飞满了果园,飞满了校园和乡间小道。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细心的孩子总爱拣几片漂亮的叶子夹在书中做书签,此时此刻,发动学生采集各种树叶,召开一个色彩斑斓的赏叶会,那是多么令学生开心的事啊!在这个活动会上,学生可将采集来的树叶进行归类(有的按颜色归类,有的按形状归类,有的按药用价值归类),将自己的归类内容说给大家听。在介绍树叶名称和树叶归类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把叶子进行归类后,喜欢画画的学生马上会想到用树叶贴画,有的学生在画自己喜欢的树叶,有的和同伴一起自制叶片标本……同时,这也是一次很好的与写作紧密结合的活动。
第二,人文场馆。
“标准”又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强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实践活动的开展应与博物馆、乡土风俗等人文景观紧密联系结合,积极组织参现、考察、游览、远足等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开展这些活动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而非仅仅是被动参与者。比如:祭扫革命烈士墓是许多学校都要开展的活动,有效地利用这些人文场馆,就能开展很好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改善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所以,我们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加强形成性评价,将多次练习有机联系,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科学分析,尊重差异,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加以鼓励、表扬,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如《只有一个地球》后的填写表格、《鸟的天堂》中的为导游写解说词,它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必须分工、合作、查阅、整理资料。那么,学生在前后活动中对资料收集与合作探究的体验是否有了变化呢?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