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渐渐发现“解决问题”知识领域的研究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攻关节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有一个明显的突破,教材解决的问题都是学生生活常见的事例,编排中增加解题的一般步骤,即“知道了什么——怎样解决——解答正确吗”,让学生以这样的模式思考进而解决问题。文章以实践案例作为论证的例子,从深入研读教材、加强信息处理、重视方法引导三个层面去阐述教学要领,尝试提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否向纵深发展,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新改版的数学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呈现学习内容,题材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许多充满时代气息的问题情境,更为凸显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真正走进课堂才发现,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难以跳出旧式的教学模式。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以深入研读教材为切入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下面笔者将围绕一年级数学上册若干教学案例展开思考,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几个做法。
一、研读题材,巧设情境
教师要设计出富有实效的教学预案,除了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解读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认真研读题材情景图,课前与教材对话,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这是上好“解决问题”课的前提。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点拨学生?用什么策略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些课前思考都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精心创设情境,从生活情境中激发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情境设计精而简,目标明确,设计的问题富有思考价值,这些对整个课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加、减法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创设了“看木偶戏”的主题情境(导入:“你们知道吗?这幅图里藏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到木偶戏场看看吧。”),然后从单元图切换到例1主题图,问学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教学实况:看木偶戏原有22人,后来又来了13人,跑去丢沙包的6人。)
教材主题图要细心研读,创造性地利用好,真正发挥它的燃点效应。在以上教学片断中,笔者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且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学生要在复杂的情境中观察、解读原生态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这零乱不成体系的信息,笔者要求学生通过数、读、看等方式,对图中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形成可利用信息链,并有序地表达出来。接着,还要与相关的问题链接,形成条件、问题齐全的可以解答的应用题雏形,在灵活运用教材情境中构建有效课堂。
二、信息处理,强化分析
教育心理学提出:“解决问题”是把问题和记忆中的图示联系起来的过程,它包含了问题的表征和表征分析两个过程。事物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一般是指信息的表达。而课标对问题解决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准备收集和整理信息成为问题解决的前提。从问题的呈现到信息的正确表达,需要经历信息的加工过程。因此,生活信息的处理及分析是打造有效“解决问题”教学的催化剂。
例如,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展示主题(整体)谈话激起导入后,出示小鹿图,让学生找出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再出示天鹅图,设计以下问题串:(1)你知道天鹅的哪些知识?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为什么图画中树根下只画有5朵蘑菇,而文字给出的是6朵蘑菇?(教学实况:森林里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让学生计算还剩几只。)整个由逐层呈现局部主题到逐步击破问题的过程,强化了学生根据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表述题目的能力。再如,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贵多少”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串:(1)图中(已解决找钱后)你还发现什么?(2)机器人比飞机贵多少呢?请你试一试找出相关的已知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4)请你说说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减法?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不管“解决问题”的方式如何变化,只要其“根据已知数学信息去解答相关问题”的本质属性不变,对于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就应引导学生在图文结合的问题中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让学生有序、完整地表达题意,并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譬如上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感知并建构起初步的数学模型:大数-小数=相差数。因此,平时要加强学生的数量关系的单项训练,如根据条件提问题,根据问题想条件,使数量关系的训练日常化,为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方法引导,形成技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要求學生从蕴藏的众多信息中,观察、收集、比较、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再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正确解答。但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经验是很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沉住气逐步教给他们阅读、思考、计算等方法及技能,这是“解决问题”有效教学中的四基能力培养。
例如,在《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问题》教学时,笔者利用跷跷板乐园主题图,在学生说出了很多数学信息后,提炼本节课要解决的两步计算的乘加问题: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进而设计以下问题: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需要哪些数学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实况: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人,又来了7人,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由于“解决问题”的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各种知识的教学都呈现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特点。因此非常有必要从低年级开始,探寻一些适合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技能通过观察情境图信息,表述图中的内容,理解关键字词,逐步学会思考简单的数量关系及懂得选取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一个人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维调动起来了。因此,教材中“解决问题”的教学便不再只是追求问题的结果,而是为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为解决数学问题而积累学习经验,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力求体现数学课堂以问题为中心的要求,真正实施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否向纵深发展,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新改版的数学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呈现学习内容,题材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许多充满时代气息的问题情境,更为凸显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真正走进课堂才发现,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难以跳出旧式的教学模式。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以深入研读教材为切入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下面笔者将围绕一年级数学上册若干教学案例展开思考,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几个做法。
一、研读题材,巧设情境
教师要设计出富有实效的教学预案,除了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解读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认真研读题材情景图,课前与教材对话,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这是上好“解决问题”课的前提。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点拨学生?用什么策略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些课前思考都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精心创设情境,从生活情境中激发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情境设计精而简,目标明确,设计的问题富有思考价值,这些对整个课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加、减法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创设了“看木偶戏”的主题情境(导入:“你们知道吗?这幅图里藏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到木偶戏场看看吧。”),然后从单元图切换到例1主题图,问学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教学实况:看木偶戏原有22人,后来又来了13人,跑去丢沙包的6人。)
教材主题图要细心研读,创造性地利用好,真正发挥它的燃点效应。在以上教学片断中,笔者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且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学生要在复杂的情境中观察、解读原生态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这零乱不成体系的信息,笔者要求学生通过数、读、看等方式,对图中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形成可利用信息链,并有序地表达出来。接着,还要与相关的问题链接,形成条件、问题齐全的可以解答的应用题雏形,在灵活运用教材情境中构建有效课堂。
二、信息处理,强化分析
教育心理学提出:“解决问题”是把问题和记忆中的图示联系起来的过程,它包含了问题的表征和表征分析两个过程。事物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一般是指信息的表达。而课标对问题解决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准备收集和整理信息成为问题解决的前提。从问题的呈现到信息的正确表达,需要经历信息的加工过程。因此,生活信息的处理及分析是打造有效“解决问题”教学的催化剂。
例如,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展示主题(整体)谈话激起导入后,出示小鹿图,让学生找出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再出示天鹅图,设计以下问题串:(1)你知道天鹅的哪些知识?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为什么图画中树根下只画有5朵蘑菇,而文字给出的是6朵蘑菇?(教学实况:森林里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让学生计算还剩几只。)整个由逐层呈现局部主题到逐步击破问题的过程,强化了学生根据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表述题目的能力。再如,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贵多少”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串:(1)图中(已解决找钱后)你还发现什么?(2)机器人比飞机贵多少呢?请你试一试找出相关的已知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4)请你说说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减法?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不管“解决问题”的方式如何变化,只要其“根据已知数学信息去解答相关问题”的本质属性不变,对于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就应引导学生在图文结合的问题中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让学生有序、完整地表达题意,并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譬如上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感知并建构起初步的数学模型:大数-小数=相差数。因此,平时要加强学生的数量关系的单项训练,如根据条件提问题,根据问题想条件,使数量关系的训练日常化,为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方法引导,形成技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要求學生从蕴藏的众多信息中,观察、收集、比较、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再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正确解答。但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经验是很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沉住气逐步教给他们阅读、思考、计算等方法及技能,这是“解决问题”有效教学中的四基能力培养。
例如,在《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问题》教学时,笔者利用跷跷板乐园主题图,在学生说出了很多数学信息后,提炼本节课要解决的两步计算的乘加问题: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进而设计以下问题: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需要哪些数学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实况: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人,又来了7人,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由于“解决问题”的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各种知识的教学都呈现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特点。因此非常有必要从低年级开始,探寻一些适合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技能通过观察情境图信息,表述图中的内容,理解关键字词,逐步学会思考简单的数量关系及懂得选取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一个人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维调动起来了。因此,教材中“解决问题”的教学便不再只是追求问题的结果,而是为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为解决数学问题而积累学习经验,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力求体现数学课堂以问题为中心的要求,真正实施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