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校校报是校园的主流媒体,是高校学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的高校校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基本立足点,以《延边大学报》为例,力求通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打造特色精品栏目、积极推进校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和培养学生记者队伍等对策,为高校校报今后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参考,使其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继续发挥高校校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校报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诞生而出现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报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当下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以网络为中心,具有极强的开放和互动性。这对包括高校校报在内的传统纸质媒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高校校报是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广大师生的思想文化素养、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发展模式、提高阅读率,充分发挥出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校校报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引导功能
高校校报对于高校学子的引导功能可以说是权威性的。校报作为高校党委主办的报纸,是校党委的宣传喉舌,应当在学校范围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积极唱响主旋律,宣传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校报的宣传内容也是十分明确的。它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展开宣传报导,它贴近师生的真实生活,能够及时宣传学校的教学思想、发展目标和教育政策,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例如:《延边大学报》在2020年第944期二版三版,策划了题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思政专版,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我校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示范功能
示范功能是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宣传方法。高校校报会选择师生身边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重点宣传,就是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典型示范作用。这种塑造典型的示范性,以“以小见大”的形式来发挥出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发增强大学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通过身边鲜活的案例,为大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引发共鸣,激励他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例如:《延边大学报》分别在第二版和第三版开辟了“最美延大人”和“校园星座”栏目,分别对延边大学典型的具有榜样作用的师生事迹进行报道。如2020年第941期第二版、三版对我校附属医院疫情期间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牛延军、王雅岩、陈宁、朱成杰的抗疫事迹进行了报道;2020年第946期第二版对我校2019级民族学研究生韩璐同学在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期间,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去重庆南川区支教一年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两篇报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我校师生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描述和宣传,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3.育人功能
高校校报以“办报育人”为宗旨,严格执行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校报在版面设置方面一般分为新闻版、理论宣传版、校园活动版和文艺副刊等,虽然版面存在局限性,但内容涉及学校党政、教学、科研、校园活动和文艺文学等方面,反应的都贴近校园实际、贴近师生生活的事,使师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校报的作者都是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他们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和受众者。在编稿撰稿和培养学生记者队伍时,校报也直接体现着它的育人功能。例如:《延边大学报》第三版大学城,该版面会不定期的开设专版,专版主要是刊发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成果、国家领导人的最新讲话精神、最新时事动态学习等能够激发大学积极向上的理论文章、评论文章或者是感想。例如:《延边大学报》2020年第949期二版、三版策划了《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走好新时代延大的长征路》专版,采访我校师生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感受,对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发挥了很重要的育人功能。
二、新媒体背景下进一步提高高校校报思政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
1.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高校校报的办报宗旨、传递的思想观点、彰显的价值理念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对内要围绕學校的发展全局和党委的工作部署,服从并服务于学校整体的发展需要,对外要做好党的宣传工作,时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不断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党的声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高校校报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成为推动国家和学校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和奉献者。例如:2020年《延边大学报》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热点问题和重大活动策划多期主题专版,积极报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面信息,全面宣传报道各部门、单位学习开展党的各项活动。在宣传方面刊出理论专版、文艺专版、抗疫专版、两会专版、抗美援朝精神专版等学习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各类精神,在稿件方面刊发各类消息、简讯、要闻、现场报道280余篇,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配合国内、校内、州内的发展形式,对一线抗疫英雄、学生志愿者等典型人物进行了宣传报道。开辟了“打赢防疫攻坚战 我们一直在努力”“抗‘疫’有我 学生志愿者在行动”等抗疫专版,策划了“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走好新时代延大的长征路”专版。同时,深入报道师生中的感人事迹和新闻人物。 2.打造特色的精品栏目
高校校报应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热点问题和重大活动,主动作为,积极策划、组织、实施、创新主题宣传报道,当好学校党委的宣传窗口,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引导健康向上的风气,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服务。
打造特色精品栏目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为校报原有的版面增色,进一步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吸引更多读者的眼光的有效对策。高校校报编辑人员应努力贴近师生生活,针对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选题策划,深入挖掘和跟踪报道。例如:《延边大学报》在办报过程中高度重视原创精品内容、精心组织策划了多期有思想、有温度的专刊专版专栏,时刻努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报道学校的发展动态、教学科研及热点时事,组织采访、撰写了多位驰援武汉的抗疫英雄、防疫一线的志愿者、一线教师、优秀校友和学生的感人事迹,在广大在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策划了如防疫专刊专版专栏、“师德师风”“最美延大人”“校园星座”等精品栏目。
3.推进新媒体融合发展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高校校报应该积极寻求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拓宽自身传播渠道,弥补作为传统媒体自身的的不足,力争实现纸媒与新媒体的合作双赢,实现真正的转型发展。建设电子版校报,积极利用网络公众平台传播迅速、时效性强等独特优势,开拓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高校校报编辑应就网络上热门的、高校青年学子感兴趣的新闻线索做进一步的深度报道与跟踪采访,形成舆论热点,积极引导舆论。高校校报的新闻报道和文章也可以放到相关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上,这样做既有利于网站的建设,同时又能拓宽高校校报的传播和阅读渠道。例如:《延边大学报》为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生存环境,在学校主页、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微博公众号和抖音平台等多个平台设有链接渠道,积极拓展传播和阅读渠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培养学生记者队伍
青年学子是高校校报思政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高校校报的主要受众群体,要想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学生记者队伍,积极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报内容的编校工作,可以让校报更贴近受众,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
一方面,高校校报属于学校官方媒体,对于在校学生而言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学生都渴望有一个平台来得到锻炼和提升;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在运用新媒体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逐步成为高校新闻宣传的重要力量。同时,学生记者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重要部分,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学生记者队伍可以为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提供强大的助力。例如:《延边大学报》编辑部有专门的学生记者协会,在校报编辑部老师的业务指导下,服务于《延边大学报》,参与校园新闻采写和学生作品的采集推荐,及时高效地提供新闻稿件,并积极宣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延边大学报》编辑部会不定期开展新闻采编的评培训讲座,来提高学生记者队伍的业务能力,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以及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资深媒体人走进校园与学生记者面对面交流,帮助他们锻炼和提升自我,引导和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宣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盼盼:《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提升——在新媒体环境下》,西部学刊,2019年总第97期。
[2]乌丽娜:《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19卷第1期。
[3]陈文:《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提升策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4年第24卷第2期。
[4]和曼 焦飞越:《发挥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国高等教育,2021,07。
[5]张玲、关前裕:《新媒体环境下“00”后大学生记者队伍建设研究》,汉江师范学院學报,2021年第41卷第2期。
基金项目:2020年度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政专项)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XSZ12
作者简介:高子愉(1984.09-),女,满族,籍贯:吉林省长白县,硕士。延边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记者,主要从事融媒体文字编辑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校报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诞生而出现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报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当下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以网络为中心,具有极强的开放和互动性。这对包括高校校报在内的传统纸质媒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高校校报是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广大师生的思想文化素养、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发展模式、提高阅读率,充分发挥出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校校报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引导功能
高校校报对于高校学子的引导功能可以说是权威性的。校报作为高校党委主办的报纸,是校党委的宣传喉舌,应当在学校范围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积极唱响主旋律,宣传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校报的宣传内容也是十分明确的。它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展开宣传报导,它贴近师生的真实生活,能够及时宣传学校的教学思想、发展目标和教育政策,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例如:《延边大学报》在2020年第944期二版三版,策划了题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思政专版,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我校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示范功能
示范功能是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宣传方法。高校校报会选择师生身边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重点宣传,就是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典型示范作用。这种塑造典型的示范性,以“以小见大”的形式来发挥出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发增强大学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通过身边鲜活的案例,为大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引发共鸣,激励他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例如:《延边大学报》分别在第二版和第三版开辟了“最美延大人”和“校园星座”栏目,分别对延边大学典型的具有榜样作用的师生事迹进行报道。如2020年第941期第二版、三版对我校附属医院疫情期间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牛延军、王雅岩、陈宁、朱成杰的抗疫事迹进行了报道;2020年第946期第二版对我校2019级民族学研究生韩璐同学在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期间,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去重庆南川区支教一年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两篇报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我校师生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描述和宣传,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3.育人功能
高校校报以“办报育人”为宗旨,严格执行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校报在版面设置方面一般分为新闻版、理论宣传版、校园活动版和文艺副刊等,虽然版面存在局限性,但内容涉及学校党政、教学、科研、校园活动和文艺文学等方面,反应的都贴近校园实际、贴近师生生活的事,使师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校报的作者都是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他们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和受众者。在编稿撰稿和培养学生记者队伍时,校报也直接体现着它的育人功能。例如:《延边大学报》第三版大学城,该版面会不定期的开设专版,专版主要是刊发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成果、国家领导人的最新讲话精神、最新时事动态学习等能够激发大学积极向上的理论文章、评论文章或者是感想。例如:《延边大学报》2020年第949期二版、三版策划了《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走好新时代延大的长征路》专版,采访我校师生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感受,对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发挥了很重要的育人功能。
二、新媒体背景下进一步提高高校校报思政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
1.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高校校报的办报宗旨、传递的思想观点、彰显的价值理念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对内要围绕學校的发展全局和党委的工作部署,服从并服务于学校整体的发展需要,对外要做好党的宣传工作,时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不断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党的声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高校校报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成为推动国家和学校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和奉献者。例如:2020年《延边大学报》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热点问题和重大活动策划多期主题专版,积极报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面信息,全面宣传报道各部门、单位学习开展党的各项活动。在宣传方面刊出理论专版、文艺专版、抗疫专版、两会专版、抗美援朝精神专版等学习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各类精神,在稿件方面刊发各类消息、简讯、要闻、现场报道280余篇,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配合国内、校内、州内的发展形式,对一线抗疫英雄、学生志愿者等典型人物进行了宣传报道。开辟了“打赢防疫攻坚战 我们一直在努力”“抗‘疫’有我 学生志愿者在行动”等抗疫专版,策划了“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走好新时代延大的长征路”专版。同时,深入报道师生中的感人事迹和新闻人物。 2.打造特色的精品栏目
高校校报应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热点问题和重大活动,主动作为,积极策划、组织、实施、创新主题宣传报道,当好学校党委的宣传窗口,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引导健康向上的风气,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服务。
打造特色精品栏目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为校报原有的版面增色,进一步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吸引更多读者的眼光的有效对策。高校校报编辑人员应努力贴近师生生活,针对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选题策划,深入挖掘和跟踪报道。例如:《延边大学报》在办报过程中高度重视原创精品内容、精心组织策划了多期有思想、有温度的专刊专版专栏,时刻努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报道学校的发展动态、教学科研及热点时事,组织采访、撰写了多位驰援武汉的抗疫英雄、防疫一线的志愿者、一线教师、优秀校友和学生的感人事迹,在广大在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策划了如防疫专刊专版专栏、“师德师风”“最美延大人”“校园星座”等精品栏目。
3.推进新媒体融合发展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高校校报应该积极寻求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拓宽自身传播渠道,弥补作为传统媒体自身的的不足,力争实现纸媒与新媒体的合作双赢,实现真正的转型发展。建设电子版校报,积极利用网络公众平台传播迅速、时效性强等独特优势,开拓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高校校报编辑应就网络上热门的、高校青年学子感兴趣的新闻线索做进一步的深度报道与跟踪采访,形成舆论热点,积极引导舆论。高校校报的新闻报道和文章也可以放到相关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上,这样做既有利于网站的建设,同时又能拓宽高校校报的传播和阅读渠道。例如:《延边大学报》为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生存环境,在学校主页、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微博公众号和抖音平台等多个平台设有链接渠道,积极拓展传播和阅读渠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培养学生记者队伍
青年学子是高校校报思政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高校校报的主要受众群体,要想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学生记者队伍,积极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报内容的编校工作,可以让校报更贴近受众,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
一方面,高校校报属于学校官方媒体,对于在校学生而言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学生都渴望有一个平台来得到锻炼和提升;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在运用新媒体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逐步成为高校新闻宣传的重要力量。同时,学生记者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重要部分,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学生记者队伍可以为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提供强大的助力。例如:《延边大学报》编辑部有专门的学生记者协会,在校报编辑部老师的业务指导下,服务于《延边大学报》,参与校园新闻采写和学生作品的采集推荐,及时高效地提供新闻稿件,并积极宣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延边大学报》编辑部会不定期开展新闻采编的评培训讲座,来提高学生记者队伍的业务能力,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以及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资深媒体人走进校园与学生记者面对面交流,帮助他们锻炼和提升自我,引导和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宣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盼盼:《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提升——在新媒体环境下》,西部学刊,2019年总第97期。
[2]乌丽娜:《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19卷第1期。
[3]陈文:《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提升策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4年第24卷第2期。
[4]和曼 焦飞越:《发挥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国高等教育,2021,07。
[5]张玲、关前裕:《新媒体环境下“00”后大学生记者队伍建设研究》,汉江师范学院學报,2021年第41卷第2期。
基金项目:2020年度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政专项)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XSZ12
作者简介:高子愉(1984.09-),女,满族,籍贯:吉林省长白县,硕士。延边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记者,主要从事融媒体文字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