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拉曼之伤
从埃及首都开罗出发向北100多公里,就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主战场阿拉曼。这座狭长的城市北临地中海,南靠卡塔拉盆地。
一边是碧波万顷的蔚蓝海洋,一边是绵延数里的黄色沙漠,景色非常优美。但让人感觉扎眼的是有大片大片的土地被铁丝网围着,让人一下子觉得60多年前那场战争似乎从未离去。
这就是改变二战北非战争格局的著名的“阿拉曼战役”的发生地。
1942年夏天,德意军队攻占了利比亚的托布鲁克,盟军被迫撤到了位于埃及北部地中海沿海的阿拉曼地区。10月23日,“阿拉曼战役”打响。盟军在英军元帅蒙哥马利将军的指挥下,炮兵和空军展开强大攻势,猛烈地轰炸德意联军的阵地。德军司令施登姆突发心脏病,死在前沿指挥部。正在国内治病的德军元帅隆美尔临危受命,继续指挥德意军队,但这位号称“沙漠之狐”的一代名将最终没能挽回轴心国军队的颓势。
这场战役是北非战场的一个转折点,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也使阿拉曼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地方从此扬名于世。
阿拉曼有三块著名的墓地,分别是“英军墓”、“德军墓”和“意军墓”。来到阿拉曼的游客一般都会到墓地看看,或者至少要到盟军的阵亡将士墓地,即“英军墓”凭吊一番。虽名为“英军墓”,但美国、澳大利亚、希腊和印度等同盟国的将士也被安葬在这里。
平坦的黄沙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墓碑,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墓志铭是“对于世界,你不过是一名士兵;而对于我,你却是整个世界”。
在这一简短的话语中,不知蕴含着亲人多少的哀痛与悲伤,也让后人深深感到战争给人类心灵的创伤。
一个老兵的遗憾
卢 涛 魏忠杰
莫斯科胜利广场上,黑色的方尖碑犹如一柄利剑,直插云霄,显示出正义无往不胜的力量与不可侵犯的庄严。方尖碑上方是古希腊胜利女神像,她手持橄榄枝,送来和平的福音。
建于10年前的方尖碑,5月9日迎来卫国战争胜利的第60个纪念日。碑前一个花圈的缎带上写着:“老兵敬献”。几个学生仔细看着方尖碑上反映红军战士在卫国战争中浴血奋战场面的浮雕,神情肃穆。他们指着浮雕上经历战火的城市名,逐个逐个地念着:“敖德萨……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柏林。”
79岁的老战士瓦希里耶维奇回忆说,他1944年7月作为炮兵参加了解放布列斯特的战斗,两个月后,他在收复里加的战斗中负伤。这位坦言“上前线时没想过会活着回家”的老战士表示,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去过柏林。
他说:“参加攻克柏林的战斗,是每一位红军战士的心愿。”
纪念馆的“光荣厅”内,环绕着72块洁白的大理石,上面镌刻着卫国战争期间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1万多名红军官兵的名字。大厅正中立着一座10米高的“胜利士兵”雕像,他左手握着橄榄枝和钢盔,右手高举,奔向前方迎接胜利。一位年轻的士兵仔细地观看着大厅上方的一座座城市浮雕,喃喃地说:“13座英雄城市,了不起。”
“缅怀与哀悼厅”用于纪念:卫国战争期间牺牲的2700万苏联人民。昏暗的大厅中,天花板上坠下的260万颗铜制挂珠和晶莹剔透的水晶“眼泪”,象征生者对死难者的哀悼。大厅正前方是一座名为“哀悼”的大理石雕像:年轻的母亲看着儿子在自己怀中死去,悲不自胜。想起一位老战士说过的话,“缅怀之书没有最后一页”。
法国:铭记历史是我们的责任
刘 芳
几位步履沉重的老人,牵着年幼的孙儿孙女,登上艾菲尔铁塔对面的夏乐宫人权广场的一个露天舞台。他们在长长的黑色幕布前无声驻足,久久挂视着雨中广场上安静的人群。广场两边巨大的屏幕上,老人沧桑的面孔与孩子无辜的眼神依次展现,仿佛在同时诉说60年前的苦难与来来的希望。
4月24日傍晚,一场春雨给巴黎带来了丝丝寒意。法国领导人和近千名年迈的二战抵抗战士和受害者聚集在一起,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纳粹集中营解放60周年。
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了庄严的演讲。他说:“今天,记忆再次将我们召唤在一起,向所有经历过被遣送的受害者和反抗者致敬。60年前,随着盟军在欧洲前进的步伐,纳粹集中营里惨绝人寰的罪行陆续公卉。面对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悲剧,世界震惊了。所有这些,法国没有忘记,法国永远不会忘记。血与泪的记忆深深刻人了历史。铭记历史是我们的责任。”
纪念活动现场分发的小册子上写着, 1940至1945年间,法国共有16.1万人被遣送至纳粹集中营,仅5.4万人生还。他们中间有犹太人,也有吉普赛人;有抵抗分子,也有政治犯和同性恋者。
演讲之后的一场演出展现了无名幸存者的经历:天真小男孩的街头玩耍被渐近的炮声打断,随着车轮的隆隆声响,悲剧开始了——屏幕上,奥斯威辛、布痕瓦尔德等集中营的名字一个接一个撞击着观众的眼球,受害者回忆片断的朗诵冲击着观众的心灵。
当阴霾缓缓散去,舞台上一位小提琴手孤单而悲怆的演奏让纪念的人群陷入了沉思。最后,一群不同肤色的青年手挽着手走上舞台,他们朝气蓬勃,以平静而沉稳的无声凝视告诉台下的历史见证人:他们接下了历史的嘱托。
在巴黎四区一条小街边有一幢普通的8层楼房,这就是法国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在二战胜利60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这座纪念馆。
二战期间,纳粹在欧洲执行犹太灭绝计划,在法国得到了维希政府的配合, 76000犹太人从法国被遣送,其中11000多人是儿童。他们绝大多数在奥斯威辛等集中营遇害,仅2500余人获救。
在一间特别展厅悬挂着2500张照片,全是被送进集中营的孩子。
在纪念馆活动安排表上,每周两次的讲座和辩论已经排到夏季。其中许多活动是教育机构参与的长期项目,如为中小学生的二战历史课提供学习场所、为孩子们组织参观、讨论、与大屠杀亲历或见证者座谈等活动。
纪念馆负责人克罗德,辛格先生强调,收藏和见证只是纪念馆的使命之一,纪念馆更重要的使命是在亲历者、见证者与后人之间搭建桥梁,通过传递记忆去建设未来。
托尔高的喜事
于 涛 托尔高
让托尔高这个名字真正走入世界历史视野的,是60年前偶然发生在城畔易北河上一座被破坏的桥上的动人一幕:1945年4月25日,一支美军侦察队与一队苏军在这里不期而遇,东西两线并肩作战的两支盟军终于实现了历史性握手,成为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出现胜利曙光、希特勒政权即将灭亡的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之一。
托尔高市纪念活动组织办公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把纪念活动办成欢快热闹的民间节日,向来是“易北河日”的特色,而今年尤为突出。记者从活动日程表上看到,除传统的献花、游行、举办各种专题展览会、研讨会、老兵见面会和宗教仪式外,还有体育竞赛、群众集会、音乐会等各种民间活动。而且组委会还特地在易北河边的草地上及市内搭建了四座临时舞台,邀请不同的摇滚和乡村乐队进行演出。
托尔高市长施陶德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二战纪念活动在德国其他地方可能仍然是比较沉重的话题,但托尔高却有独一无二进行热烈庆祝的理由。因为易北河会师是战争苦难结束,和平到来的前奏。
参加纪念活动的老兵中有两人的举止特别引人注目:一人胸佩苏军勋章,白发苍苍但英气逼人;一人头戴美军船型帽,身材高大而精神矍铄。当两位老者渐渐走近,两只手慢慢地接近而最终有力地握到一起的时候,现场掌声雷动,闪光灯‘频频闪起。
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性握手。这名苏军老兵名叫亚历山大·西尔瓦什科,今年83岁,当年是一名中尉,美国老兵名叫德尔伯特·费利波特,当年是一名普通士兵。
从埃及首都开罗出发向北100多公里,就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主战场阿拉曼。这座狭长的城市北临地中海,南靠卡塔拉盆地。
一边是碧波万顷的蔚蓝海洋,一边是绵延数里的黄色沙漠,景色非常优美。但让人感觉扎眼的是有大片大片的土地被铁丝网围着,让人一下子觉得60多年前那场战争似乎从未离去。
这就是改变二战北非战争格局的著名的“阿拉曼战役”的发生地。
1942年夏天,德意军队攻占了利比亚的托布鲁克,盟军被迫撤到了位于埃及北部地中海沿海的阿拉曼地区。10月23日,“阿拉曼战役”打响。盟军在英军元帅蒙哥马利将军的指挥下,炮兵和空军展开强大攻势,猛烈地轰炸德意联军的阵地。德军司令施登姆突发心脏病,死在前沿指挥部。正在国内治病的德军元帅隆美尔临危受命,继续指挥德意军队,但这位号称“沙漠之狐”的一代名将最终没能挽回轴心国军队的颓势。
这场战役是北非战场的一个转折点,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也使阿拉曼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地方从此扬名于世。
阿拉曼有三块著名的墓地,分别是“英军墓”、“德军墓”和“意军墓”。来到阿拉曼的游客一般都会到墓地看看,或者至少要到盟军的阵亡将士墓地,即“英军墓”凭吊一番。虽名为“英军墓”,但美国、澳大利亚、希腊和印度等同盟国的将士也被安葬在这里。
平坦的黄沙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墓碑,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墓志铭是“对于世界,你不过是一名士兵;而对于我,你却是整个世界”。
在这一简短的话语中,不知蕴含着亲人多少的哀痛与悲伤,也让后人深深感到战争给人类心灵的创伤。
一个老兵的遗憾
卢 涛 魏忠杰
莫斯科胜利广场上,黑色的方尖碑犹如一柄利剑,直插云霄,显示出正义无往不胜的力量与不可侵犯的庄严。方尖碑上方是古希腊胜利女神像,她手持橄榄枝,送来和平的福音。
建于10年前的方尖碑,5月9日迎来卫国战争胜利的第60个纪念日。碑前一个花圈的缎带上写着:“老兵敬献”。几个学生仔细看着方尖碑上反映红军战士在卫国战争中浴血奋战场面的浮雕,神情肃穆。他们指着浮雕上经历战火的城市名,逐个逐个地念着:“敖德萨……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柏林。”
79岁的老战士瓦希里耶维奇回忆说,他1944年7月作为炮兵参加了解放布列斯特的战斗,两个月后,他在收复里加的战斗中负伤。这位坦言“上前线时没想过会活着回家”的老战士表示,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去过柏林。
他说:“参加攻克柏林的战斗,是每一位红军战士的心愿。”
纪念馆的“光荣厅”内,环绕着72块洁白的大理石,上面镌刻着卫国战争期间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1万多名红军官兵的名字。大厅正中立着一座10米高的“胜利士兵”雕像,他左手握着橄榄枝和钢盔,右手高举,奔向前方迎接胜利。一位年轻的士兵仔细地观看着大厅上方的一座座城市浮雕,喃喃地说:“13座英雄城市,了不起。”
“缅怀与哀悼厅”用于纪念:卫国战争期间牺牲的2700万苏联人民。昏暗的大厅中,天花板上坠下的260万颗铜制挂珠和晶莹剔透的水晶“眼泪”,象征生者对死难者的哀悼。大厅正前方是一座名为“哀悼”的大理石雕像:年轻的母亲看着儿子在自己怀中死去,悲不自胜。想起一位老战士说过的话,“缅怀之书没有最后一页”。
法国:铭记历史是我们的责任
刘 芳
几位步履沉重的老人,牵着年幼的孙儿孙女,登上艾菲尔铁塔对面的夏乐宫人权广场的一个露天舞台。他们在长长的黑色幕布前无声驻足,久久挂视着雨中广场上安静的人群。广场两边巨大的屏幕上,老人沧桑的面孔与孩子无辜的眼神依次展现,仿佛在同时诉说60年前的苦难与来来的希望。
4月24日傍晚,一场春雨给巴黎带来了丝丝寒意。法国领导人和近千名年迈的二战抵抗战士和受害者聚集在一起,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纳粹集中营解放60周年。
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了庄严的演讲。他说:“今天,记忆再次将我们召唤在一起,向所有经历过被遣送的受害者和反抗者致敬。60年前,随着盟军在欧洲前进的步伐,纳粹集中营里惨绝人寰的罪行陆续公卉。面对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悲剧,世界震惊了。所有这些,法国没有忘记,法国永远不会忘记。血与泪的记忆深深刻人了历史。铭记历史是我们的责任。”
纪念活动现场分发的小册子上写着, 1940至1945年间,法国共有16.1万人被遣送至纳粹集中营,仅5.4万人生还。他们中间有犹太人,也有吉普赛人;有抵抗分子,也有政治犯和同性恋者。
演讲之后的一场演出展现了无名幸存者的经历:天真小男孩的街头玩耍被渐近的炮声打断,随着车轮的隆隆声响,悲剧开始了——屏幕上,奥斯威辛、布痕瓦尔德等集中营的名字一个接一个撞击着观众的眼球,受害者回忆片断的朗诵冲击着观众的心灵。
当阴霾缓缓散去,舞台上一位小提琴手孤单而悲怆的演奏让纪念的人群陷入了沉思。最后,一群不同肤色的青年手挽着手走上舞台,他们朝气蓬勃,以平静而沉稳的无声凝视告诉台下的历史见证人:他们接下了历史的嘱托。
在巴黎四区一条小街边有一幢普通的8层楼房,这就是法国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在二战胜利60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这座纪念馆。
二战期间,纳粹在欧洲执行犹太灭绝计划,在法国得到了维希政府的配合, 76000犹太人从法国被遣送,其中11000多人是儿童。他们绝大多数在奥斯威辛等集中营遇害,仅2500余人获救。
在一间特别展厅悬挂着2500张照片,全是被送进集中营的孩子。
在纪念馆活动安排表上,每周两次的讲座和辩论已经排到夏季。其中许多活动是教育机构参与的长期项目,如为中小学生的二战历史课提供学习场所、为孩子们组织参观、讨论、与大屠杀亲历或见证者座谈等活动。
纪念馆负责人克罗德,辛格先生强调,收藏和见证只是纪念馆的使命之一,纪念馆更重要的使命是在亲历者、见证者与后人之间搭建桥梁,通过传递记忆去建设未来。
托尔高的喜事
于 涛 托尔高
让托尔高这个名字真正走入世界历史视野的,是60年前偶然发生在城畔易北河上一座被破坏的桥上的动人一幕:1945年4月25日,一支美军侦察队与一队苏军在这里不期而遇,东西两线并肩作战的两支盟军终于实现了历史性握手,成为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出现胜利曙光、希特勒政权即将灭亡的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之一。
托尔高市纪念活动组织办公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把纪念活动办成欢快热闹的民间节日,向来是“易北河日”的特色,而今年尤为突出。记者从活动日程表上看到,除传统的献花、游行、举办各种专题展览会、研讨会、老兵见面会和宗教仪式外,还有体育竞赛、群众集会、音乐会等各种民间活动。而且组委会还特地在易北河边的草地上及市内搭建了四座临时舞台,邀请不同的摇滚和乡村乐队进行演出。
托尔高市长施陶德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二战纪念活动在德国其他地方可能仍然是比较沉重的话题,但托尔高却有独一无二进行热烈庆祝的理由。因为易北河会师是战争苦难结束,和平到来的前奏。
参加纪念活动的老兵中有两人的举止特别引人注目:一人胸佩苏军勋章,白发苍苍但英气逼人;一人头戴美军船型帽,身材高大而精神矍铄。当两位老者渐渐走近,两只手慢慢地接近而最终有力地握到一起的时候,现场掌声雷动,闪光灯‘频频闪起。
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性握手。这名苏军老兵名叫亚历山大·西尔瓦什科,今年83岁,当年是一名中尉,美国老兵名叫德尔伯特·费利波特,当年是一名普通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