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6日,上海青浦福寿园公墓邓丽君衣冠冢前,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邓丽君中国歌友会的会员。
上午还飘着蒙蒙细雨,到中午的时候,天空出现了奇迹般的变化,阳光普照。
“看来,邓丽君小姐看到大家到来,很高兴,也显灵了。”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林光宁的趣语引起了人群中的笑声。
专程从深圳赶来的于加林是邓丽君大陆歌友会的副会长,“邓小姐的歌声伴随我长大,”加林说,邓丽君的墓地在台湾金宝山,我们无法去墓地为邓丽君祭祀,感到有些遗憾。不过能够到纪念像前寄托哀思之情,也已经非常开心了,要知道,上海是邓丽君生前最向往的地方。
“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邓丽君小姐的纪念像坐落在如此美丽的地方。”加林说,这里与他小时候学校组织扫墓时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完全不同。虽然小时候对于死亡似懂非懂,但是在陵园里,仍然会感到肃穆而压抑,而在各类影视、文学作品中,墓地似乎总是萦绕着阴森、恐怖的气氛。
不过,有“人生后花园”之称的福寿园使他们感觉如同到了公园,人工湖、芳草连天、现代式样的建筑……2004年,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福寿园被正式纳入了“上海一日游”的景点。据工作人员说,有一位年长的菲律宾华侨来过这里之后,深有感触地说,“真希望在这里挖个坑,我想回老家了。”
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委员会主任、上海福寿园(集团)公司总经理王计生说,“现代意义上的公墓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含义,成为符合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与民众物质生活水平和风俗相适应,同时融人文化艺术和园林景观的一种人文纪念的殡葬形式。”
著名政治活动家章士钊、电影艺术家程之、上海市原市长曹荻秋、徒步探险家余纯顺、电影表演艺术家阮玲玉、《死亡日记》作者陆幼青……在建立浓缩上海近现代历史的“人文纪念公园”的理念下,目前,已经有300多位近现代各界名人精英陆续“定居”福寿园。
漫步在这里,不经意便能“碰到”一位知名人物,精美的雕塑后面,积淀的是一段段谜一般的传奇。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有关生死的命题,从来都是哲学、宗教追问不休的问题。一种并非笑谈的说法是,因为探究生命,所以产生了哲学,因为害怕死亡,所以有了宗教。
从产房到墓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轨迹。不过,在传统中华中,死亡是一个讳莫如深的禁区,替代词语的发达是不熟悉中华文化的人难以想像的,甚至于不同身份的人的死亡都有专用称谓,而文学作品又着力于渲染美好的“化蝶”、“羽化”,很少有直面死亡的描述。
科学研究表明,人在不同的年龄对于“死亡”有不同的认知。如何面对死亡,如何进行“死亡教育”在国外早已经贯穿在一个人从小到大的历程中,非常成熟。而在中国,还刚刚处在起步的阶段,前不久,媒体曾经爆出,海南某中学组织中学生到火葬场参观,引发了“是教育还是折磨”的讨论。
随着未成年人自杀等漠视生命的事件屡屡发生,“死亡教育”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融合了人文纪念与死亡追思于一身的公墓或许是进行教育的最佳场所。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死亡是人生的最后一站,对于人生中的每个环节都认真对待,既是对生命的热爱,也是对生命的尊重。王计生说,“园林化”的公墓在上世纪末开始推出时,曾经饱受争议,而现在,这在各地的公墓建设中已经是共识。
上午还飘着蒙蒙细雨,到中午的时候,天空出现了奇迹般的变化,阳光普照。
“看来,邓丽君小姐看到大家到来,很高兴,也显灵了。”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林光宁的趣语引起了人群中的笑声。
专程从深圳赶来的于加林是邓丽君大陆歌友会的副会长,“邓小姐的歌声伴随我长大,”加林说,邓丽君的墓地在台湾金宝山,我们无法去墓地为邓丽君祭祀,感到有些遗憾。不过能够到纪念像前寄托哀思之情,也已经非常开心了,要知道,上海是邓丽君生前最向往的地方。
“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邓丽君小姐的纪念像坐落在如此美丽的地方。”加林说,这里与他小时候学校组织扫墓时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完全不同。虽然小时候对于死亡似懂非懂,但是在陵园里,仍然会感到肃穆而压抑,而在各类影视、文学作品中,墓地似乎总是萦绕着阴森、恐怖的气氛。
不过,有“人生后花园”之称的福寿园使他们感觉如同到了公园,人工湖、芳草连天、现代式样的建筑……2004年,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福寿园被正式纳入了“上海一日游”的景点。据工作人员说,有一位年长的菲律宾华侨来过这里之后,深有感触地说,“真希望在这里挖个坑,我想回老家了。”
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委员会主任、上海福寿园(集团)公司总经理王计生说,“现代意义上的公墓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含义,成为符合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与民众物质生活水平和风俗相适应,同时融人文化艺术和园林景观的一种人文纪念的殡葬形式。”
著名政治活动家章士钊、电影艺术家程之、上海市原市长曹荻秋、徒步探险家余纯顺、电影表演艺术家阮玲玉、《死亡日记》作者陆幼青……在建立浓缩上海近现代历史的“人文纪念公园”的理念下,目前,已经有300多位近现代各界名人精英陆续“定居”福寿园。
漫步在这里,不经意便能“碰到”一位知名人物,精美的雕塑后面,积淀的是一段段谜一般的传奇。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有关生死的命题,从来都是哲学、宗教追问不休的问题。一种并非笑谈的说法是,因为探究生命,所以产生了哲学,因为害怕死亡,所以有了宗教。
从产房到墓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轨迹。不过,在传统中华中,死亡是一个讳莫如深的禁区,替代词语的发达是不熟悉中华文化的人难以想像的,甚至于不同身份的人的死亡都有专用称谓,而文学作品又着力于渲染美好的“化蝶”、“羽化”,很少有直面死亡的描述。
科学研究表明,人在不同的年龄对于“死亡”有不同的认知。如何面对死亡,如何进行“死亡教育”在国外早已经贯穿在一个人从小到大的历程中,非常成熟。而在中国,还刚刚处在起步的阶段,前不久,媒体曾经爆出,海南某中学组织中学生到火葬场参观,引发了“是教育还是折磨”的讨论。
随着未成年人自杀等漠视生命的事件屡屡发生,“死亡教育”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融合了人文纪念与死亡追思于一身的公墓或许是进行教育的最佳场所。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死亡是人生的最后一站,对于人生中的每个环节都认真对待,既是对生命的热爱,也是对生命的尊重。王计生说,“园林化”的公墓在上世纪末开始推出时,曾经饱受争议,而现在,这在各地的公墓建设中已经是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