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送走酷暑,迎来金秋。秋天,对不同的人而言,代表着不同的意象,或充满丰收喜悦,或感怀萧瑟凄凉……而“秋”的字形本身也让人产生诸多联想。成熟的果实红似火,是秋天里常见的景象;秋后火烧秸秆,是我国农村古已有之的习俗……似乎从这些角度都能对“秋”的字形做出解释。而实际上,如果我们追根溯源的话,“秋”这个看似一目了然的字形,确实存在着解释上的歧义。
“秋”字在甲骨文中写成或等形状。前一种字形很像一只长着触角的昆虫。然而究竟是哪种昆虫呢?文字学家们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蟋蟀,理由是“虫以鸣秋”。古人发现,蟋蟀一般在秋天鸣叫,因此,借其形体表示“秋天”。
但是,也有人认为是蝗虫。因为商代的人管蝗虫叫“虬”,而甲骨卜辞中不乏以“虬”代“秋”的用例。比如“今虬其有降疫”“今虬多雨”等,其中的“虬”都指秋季。可见,在古人眼中,蝗虫跟秋天关系密切,用它来表示“秋”是很自然的事情。
后一種字形上面仍然是昆虫的形象,下面增加了“火”。一般认为,这表示农民在收获庄稼之后,用火焚烧秸秆,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灭除田间的害虫。但也有解释认为,加“火”表示秋天禾谷成熟,远看似火灼。还有人用《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来解释“秋”中有“火”的理据性。农历七月,大火星向西落下,天气转凉,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每一种解释似乎都有其道理,而这些推断都指向共同的方向,即“秋”最初的字形跟农作物成熟并收获的季节有关。
籀文时期,“秋”字写成,可以看出其字形当中被添加了“禾”,这进一步表明它的意思跟农作物有关。而到了小篆,原来字形中的昆虫就消失不见了,写成,这已经跟它现在的写法非常接近了,只是“禾”和“火”的左右位置刚好相反。
许慎《说文解字》:“秋,禾谷孰(熟)也。”“秋”本来表示收获、收成、成熟的庄稼等意思。例如《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大致意思是说,农民只有努力耕作,才能有收获。后来,“有秋”成为一种固定的说法,用以指丰收、丰年等意思。例如宋代范成大《颜桥道中》:“处处田畴尽有秋”,描绘的是农田里一派丰收的景象。现在,人们仍然使用“收秋”一词,表示收获成熟的农产品,用的也是“秋”的最初的意思。
收获的季节就是秋天,因此,“秋”自然而然含有“秋天”的意思。《诗经·卫风·氓》中的“秋以为期”,是女子跟心上人约定秋天为婚期。《管子·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则指出了春、夏、秋、冬四季各自的季节特征。
古人用春、夏、秋、冬四时搭配五行。秋属金,而金色白,可见,“金秋”“白露”中的颜色词是有其特定来源的。“白露”原本是指秋天的露水,例如《诗经·秦风·蒹葭》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如今,“白露”一词则主要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名称为人们所熟知。
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到深秋时节,草木凋零,自然界笼罩着萧条肃杀的气氛,“秋”由此多了“悲愁”的色彩和含义。古时把年老而不得意的文人叫作“秋士”,例如《淮南子·缪称训》:“春女思,秋士悲。”
在古人的观念中,秋季代表“肃杀”,因此,凡事崇尚“顺天而为”的古人通常把行刑问斩之类的事情安排在秋季执行,也就是所谓“秋后问斩”。而且,与律令、刑狱有关的事情往往被冠以“秋”。比方说,“秋曹”是刑部的别称,“秋宪”指刑法或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等等。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句。一般认为,“秋”在“愁”的字形当中表示读音。然而,从“秋”隐含的“悲愁”之义我们可以看出,既然“愁”的主要意思是“忧愁”,那么,它跟“秋”之间的联系显然不仅仅是读音。
“秋”由秋季的意思,发展出表示一年的时间,比如古代文献中大量出现的“千秋万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诗经·王风·采葛》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由于前一句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一句有“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与之并提,所以,“三秋”在这里显然指的不是三年,而是长于三个月、短于三年的时间,即三个秋季,相当于九个月。但是,后来由此衍生出的我们现在常常挂在嘴边的说法“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里的“秋”则是指“一年的时间”,“三秋”就是三年,泛指很长的时间间隔。
“秋”由表示季节名称的意思,还发展出某一时期、某一时刻这样的含义,而且常常含有不好的意思,这大概也跟秋季肃杀的隐含意义有关。例如诸葛亮《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再如,“多事之秋”一般用来形容政局不稳定、变故多的时期。
正如刘禹锡诗中所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国文人雅士向来就有悲秋的传统,并由此产生了无数诗词名篇。然而时移世易,对于现代人而言,提到秋天,已经少了伤感,更多想到的是秋高气爽的天气、斑斓美丽的景致。不是春光,胜似春光。飒飒秋风至,涟涟秋水长,莫负好时光。
“秋”字在甲骨文中写成或等形状。前一种字形很像一只长着触角的昆虫。然而究竟是哪种昆虫呢?文字学家们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蟋蟀,理由是“虫以鸣秋”。古人发现,蟋蟀一般在秋天鸣叫,因此,借其形体表示“秋天”。
但是,也有人认为是蝗虫。因为商代的人管蝗虫叫“虬”,而甲骨卜辞中不乏以“虬”代“秋”的用例。比如“今虬其有降疫”“今虬多雨”等,其中的“虬”都指秋季。可见,在古人眼中,蝗虫跟秋天关系密切,用它来表示“秋”是很自然的事情。
后一種字形上面仍然是昆虫的形象,下面增加了“火”。一般认为,这表示农民在收获庄稼之后,用火焚烧秸秆,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灭除田间的害虫。但也有解释认为,加“火”表示秋天禾谷成熟,远看似火灼。还有人用《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来解释“秋”中有“火”的理据性。农历七月,大火星向西落下,天气转凉,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每一种解释似乎都有其道理,而这些推断都指向共同的方向,即“秋”最初的字形跟农作物成熟并收获的季节有关。
籀文时期,“秋”字写成,可以看出其字形当中被添加了“禾”,这进一步表明它的意思跟农作物有关。而到了小篆,原来字形中的昆虫就消失不见了,写成,这已经跟它现在的写法非常接近了,只是“禾”和“火”的左右位置刚好相反。
许慎《说文解字》:“秋,禾谷孰(熟)也。”“秋”本来表示收获、收成、成熟的庄稼等意思。例如《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大致意思是说,农民只有努力耕作,才能有收获。后来,“有秋”成为一种固定的说法,用以指丰收、丰年等意思。例如宋代范成大《颜桥道中》:“处处田畴尽有秋”,描绘的是农田里一派丰收的景象。现在,人们仍然使用“收秋”一词,表示收获成熟的农产品,用的也是“秋”的最初的意思。
收获的季节就是秋天,因此,“秋”自然而然含有“秋天”的意思。《诗经·卫风·氓》中的“秋以为期”,是女子跟心上人约定秋天为婚期。《管子·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则指出了春、夏、秋、冬四季各自的季节特征。
古人用春、夏、秋、冬四时搭配五行。秋属金,而金色白,可见,“金秋”“白露”中的颜色词是有其特定来源的。“白露”原本是指秋天的露水,例如《诗经·秦风·蒹葭》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如今,“白露”一词则主要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名称为人们所熟知。
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到深秋时节,草木凋零,自然界笼罩着萧条肃杀的气氛,“秋”由此多了“悲愁”的色彩和含义。古时把年老而不得意的文人叫作“秋士”,例如《淮南子·缪称训》:“春女思,秋士悲。”
在古人的观念中,秋季代表“肃杀”,因此,凡事崇尚“顺天而为”的古人通常把行刑问斩之类的事情安排在秋季执行,也就是所谓“秋后问斩”。而且,与律令、刑狱有关的事情往往被冠以“秋”。比方说,“秋曹”是刑部的别称,“秋宪”指刑法或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等等。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句。一般认为,“秋”在“愁”的字形当中表示读音。然而,从“秋”隐含的“悲愁”之义我们可以看出,既然“愁”的主要意思是“忧愁”,那么,它跟“秋”之间的联系显然不仅仅是读音。
“秋”由秋季的意思,发展出表示一年的时间,比如古代文献中大量出现的“千秋万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诗经·王风·采葛》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由于前一句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一句有“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与之并提,所以,“三秋”在这里显然指的不是三年,而是长于三个月、短于三年的时间,即三个秋季,相当于九个月。但是,后来由此衍生出的我们现在常常挂在嘴边的说法“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里的“秋”则是指“一年的时间”,“三秋”就是三年,泛指很长的时间间隔。
“秋”由表示季节名称的意思,还发展出某一时期、某一时刻这样的含义,而且常常含有不好的意思,这大概也跟秋季肃杀的隐含意义有关。例如诸葛亮《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再如,“多事之秋”一般用来形容政局不稳定、变故多的时期。
正如刘禹锡诗中所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国文人雅士向来就有悲秋的传统,并由此产生了无数诗词名篇。然而时移世易,对于现代人而言,提到秋天,已经少了伤感,更多想到的是秋高气爽的天气、斑斓美丽的景致。不是春光,胜似春光。飒飒秋风至,涟涟秋水长,莫负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