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学的创新,是发挥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当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促进良好小学音乐教学效果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意义;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时代取得进步的保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改革和创新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核心要义。小学音乐作为加强学生审美和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显得格外重要。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教师对教学不够重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以达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一、 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
音乐具有审美教育功能,这是毋庸置疑的。都说哲学求真、史学求实、宗学求善,而艺术之所求,不过与一个“美”。这里的美,是情感之美。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每一个音色、音高、节奏、音程等,无不体现了音乐的艺术美、生活美和自然美。就音乐而言,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审美教育是为音乐教育服务的,而同时审美教育也可以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的教学往往忽视了音乐本身的审美教育功能,从而使得审美教育缺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因素,最终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音乐教育的创新,通过积极的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因素,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是发挥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关键。
2. 有利于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
创新是改革的基础。对于小学音乐的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新音乐教学的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空间等,使之与当前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这是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良好音乐教学效果的基础和保障。由此可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应当与时代的发展相吻合,与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同步前进,方能促进良好音乐教学效果的实现,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和育人功能。
二、 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对策
1. 创新教学理念,促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是决定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是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以及一些基本的唱法、技巧和节奏方面,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培养,忽视了音乐本身的审美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音乐是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技巧和唱法的培养,还要强化学生对音乐本身情感的理解。例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歌曲,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欣赏和演唱,重点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建立起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促进祖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由此可见,音乐教学的创新,首先源于教学理念的创新。而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关键还要明确音乐教学的关键要素,懂得如何挖掘音乐教学的情感元素,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2. 创新教学手段,激活音乐教学课堂
对于音乐的学习而言,要想获取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投入情感,有激情地学习。一般而言,专业化的音乐教师都懂得很多乐器的使用。如钢琴、手风琴、古筝等,而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都是通过这些乐器进行伴奏,让学生进行演唱。这样的教学,虽然也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但却难以取得理想化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学生产生思维惰性之后,对音乐的学习则容易产生一种惰性心理。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激活音乐教学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难题。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创设教学情境,渲染音乐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紧跟音乐的步伐,实现身心合一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解决音乐教学中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水平。
3. 创新教学内容,融入乡土音乐元素
音乐教学的内容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教材,而应当有所改革和创新。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视角轉向学生的生活,融入一些乡土音乐元素,充分发挥乡土音乐在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讲,乡土音乐在学生音乐学习中的渗透,不仅能够创新音乐教学的内容,还能够实现乡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笔者在执教小学音乐的教学中,会经常渗透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如仡佬族盘歌、苗歌以及一些渲染红色文化的歌曲,积极地渗透音乐教学中,这种广为流传的歌曲,往往会使音乐的教学显得更加“接地气”,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投入最真实的情感,实现音乐情感教育的功能。
总而言之,音乐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师生关系的创新,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新课改下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以及实践性对策,供广大音乐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忠明.浅谈小学音乐唱歌教学的兴趣培养[J].音乐时空,2011(07).
作者简介:
杨智轩,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第五小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意义;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时代取得进步的保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改革和创新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核心要义。小学音乐作为加强学生审美和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显得格外重要。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教师对教学不够重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以达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一、 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
音乐具有审美教育功能,这是毋庸置疑的。都说哲学求真、史学求实、宗学求善,而艺术之所求,不过与一个“美”。这里的美,是情感之美。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每一个音色、音高、节奏、音程等,无不体现了音乐的艺术美、生活美和自然美。就音乐而言,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审美教育是为音乐教育服务的,而同时审美教育也可以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的教学往往忽视了音乐本身的审美教育功能,从而使得审美教育缺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因素,最终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音乐教育的创新,通过积极的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因素,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是发挥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关键。
2. 有利于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
创新是改革的基础。对于小学音乐的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新音乐教学的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空间等,使之与当前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这是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良好音乐教学效果的基础和保障。由此可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应当与时代的发展相吻合,与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同步前进,方能促进良好音乐教学效果的实现,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和育人功能。
二、 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对策
1. 创新教学理念,促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是决定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是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以及一些基本的唱法、技巧和节奏方面,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培养,忽视了音乐本身的审美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音乐是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技巧和唱法的培养,还要强化学生对音乐本身情感的理解。例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歌曲,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欣赏和演唱,重点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建立起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促进祖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由此可见,音乐教学的创新,首先源于教学理念的创新。而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关键还要明确音乐教学的关键要素,懂得如何挖掘音乐教学的情感元素,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2. 创新教学手段,激活音乐教学课堂
对于音乐的学习而言,要想获取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投入情感,有激情地学习。一般而言,专业化的音乐教师都懂得很多乐器的使用。如钢琴、手风琴、古筝等,而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都是通过这些乐器进行伴奏,让学生进行演唱。这样的教学,虽然也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但却难以取得理想化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学生产生思维惰性之后,对音乐的学习则容易产生一种惰性心理。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激活音乐教学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难题。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创设教学情境,渲染音乐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紧跟音乐的步伐,实现身心合一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解决音乐教学中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水平。
3. 创新教学内容,融入乡土音乐元素
音乐教学的内容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教材,而应当有所改革和创新。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视角轉向学生的生活,融入一些乡土音乐元素,充分发挥乡土音乐在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讲,乡土音乐在学生音乐学习中的渗透,不仅能够创新音乐教学的内容,还能够实现乡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笔者在执教小学音乐的教学中,会经常渗透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如仡佬族盘歌、苗歌以及一些渲染红色文化的歌曲,积极地渗透音乐教学中,这种广为流传的歌曲,往往会使音乐的教学显得更加“接地气”,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投入最真实的情感,实现音乐情感教育的功能。
总而言之,音乐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师生关系的创新,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新课改下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以及实践性对策,供广大音乐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忠明.浅谈小学音乐唱歌教学的兴趣培养[J].音乐时空,2011(07).
作者简介:
杨智轩,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