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不断探索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hb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朱智贤先生的弟子,林崇德教授依旧记得当年朱智贤先生的教诲:在儿童心理学领域,我们国家的东西基本是抄国外的,从方法到结论,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东西。何年何月才能有我们自己的东西,用我们自己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儿童教育工作?老先生们的忧虑促使着他们带领着他们的学生们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林崇德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的心理学界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展的一场理论讨论。他说,那次讨论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问题:是遗传重要还是环境重要?如何通过儿童的主体性实施一系列的教育?整个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来说到底起什么作用?使儿童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除了考虑年龄特征之外,怎么才能根据儿童的个别差异问题进行因材施教等等。这些讨论,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影响着我国的儿童健康成长。
  探寻和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始终是每个心理学家的基本工作。
  林崇德教授指出,中国心理学家最关注的是儿童的智力发展或者说认知发展。中科院心理所、北大、北师大以及地方院校,围绕认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问题,智力发展的可塑性问题,以及围绕着数学语文等学科进行的研究,使我们看到,一个人,不仅在接受知识,而且同时也在发展智力、发展能力。中国科学院的刘范先生领导着全国儿童认知发展协作组所做的各项研究,为我国的小学教育改革,尤其是小学数学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儿童小学入学年龄做过大量研究,根据这些研究结果,现在入学年龄定为6岁。文革后,刘静和先生根据以“1”为基础的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辩正思想改革了小学数学的教材与教法,编写了《现代小学数学》,实验学校遍布全国。北师大的发展心理研究所的“学习与发展”研究,目前已在全国26省市全面展开,主要从语文、数学两方面辅导学生,培训教师,受益学生达20多万。
  现在我们经常讲“德育优先”。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工作并不比外国人的晚,并且注重把传统的研究如孔夫子的知、情、意、性与现实结合起来。如章之光教授和李伯黍教授,都对中国儿童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为了更好地使德育工作深入下去,一些心理学家还进行了儿童社会性的研究工作,对同伴关系、依恋、攻击性行为等等做了大量研究。
  林崇德教授指出,人群里有正常的、有超常的,也有低常的,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要。那么,对人的培养也要按照不同的需要进行。中国的心理学家在这些方面都有探索。
  在超常教育方面,查子秀先生所领导的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的工作,对小学和中学的超常班、大学少年班的人员筛选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在低常教育方面,茅于燕教授在对弱智儿童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办了新运弱智儿童养育院。张宁生教授等人在积极探索着聋、盲、哑儿童的问题与教育机制的同时,努力把盲、聋、哑人送入了大学,最后培养成才。
  离异家庭的孩子也有他们的特殊性。我们在29个省、市、自治区系统地做了离异家庭子女的行为特点的研究,结论是当父母离婚后,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特点,但是,他们的共同反应是:①感情受刺激,受不了,尤其是小学生和中学生有离家出走等现象;②不能适应;③学习受影响,进而导致两个变化,一是影响智力发展,一是影响情感发展。所以,我们在研究之后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离异家庭的孩子。天津的沈德立老师做了15个个案的跟踪研究,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效果非常之好。结果是有的孩子放弃了杀人的念头,有的孩子不再离家出走,有的孩子改变了亲子关系,有的孩子能在逆境中成长。
  林崇德教授认为,理健康的实质就是提高人的整体心理素质。我们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并不是现在的问题多得不得了了,并不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在不断增加,我们强调心理健康,主要为的是树立准确的健康观,使大家了解如何准确地测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培训大量的中小学老师,让他们能够培育出一批心理素质高的学生。■
其他文献
“没有你地球照样能转”,这句话恐怕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也没有谁会对此提出异议。从客观上来讲,这是真理;从主观上来讲,我们也早已习以为常。有谁敢说,离开我地球就不再转动?  然而一件小事,却使我对这句话不得不“另眼相看”。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中午我和儿子发生了一场争执。起因很简单,儿子有些感冒,我打算下午等儿子上完课后带他去看病。碰巧那天是周五,下课后是学校例行的大扫除。儿子是班里的劳动委员,参加
期刊
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已经几年了,这几年中被人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你有孩子了吗?”当我老实地摇摇头时,千篇一律的问话接踵而来:“为什么还不要孩子?”  是啊,为什么?我与爱人也千百次地问自己。结论是:孩子,请再耐心地等一等吧,不是爸爸妈妈不想要你。他们也与其他年轻夫妇一样,希望和美的爱情之树结出天使之果,渴望着浪漫的两人世界因你的到来更充实;也不是爸爸妈妈不能要你,他们健康而充满生机,热爱生活且衣
期刊
“我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一点一滴地拣拾起来,写成了这本书。这都是我的亲身经历,有苦恼,有欢乐,有失败,有成功。所有的细节,都是原汁原味的生活。”  这是残疾母亲赵定军写在她的《妈妈的心有多高》一书封面上的话,从读第一页开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随着作者的笔尖时而潸然泪下,时而莞然一笑。我觉得这是一本能让未婚青年理解育子艰难、父母神圣的好读物,是一本能让有孩子的父母从中反省自己教育方法的好教材,是一
期刊
做现代父母难。因为这一代父母受教育程度提高,当然也希望给孩子好的教育,期望他们将来有更好的表现,这种期待往往使父母感觉不安。  对于孩童教育,每个学者有不同的意见和方法。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常常选择了一个教育模式,就往孩子身上套,如果理想与现实有了差距,就想:是自己的孩子太差了,还是这个教育方法有问题?其实,真正的答案在于现代社会的信息渠道太多,而信息的内容又复杂,父母识别信息所费的时间,多于了解
期刊
甘家因为小儿子亚华精神沮丧来接受家庭治疗。但是我见到这一家四口时,却发觉这一家人的问题并不固定在亚华一个人身上,而是不停地移位的。  亚华的不能振作,很快就被解释为甘妈对儿子的过分保护。甘妈对幼子的偏爱,却又明显地基于夫妇间的不和。父母不能相处,偏又产生一个忠于家庭的大儿子亚辉,支撑着整个家庭。人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亚华身上,反而不知道最最不胜负荷的,是长子亚辉!  这种纵横交错的家庭关系,可以说是每
期刊
胎心音听不清正常吗?    问:在我怀孕25周左右进行产前检查时,医生说胎心音听不清。于是做了B超检查,一切正常,胎心规律,140次/分。但是,这以后每次进行产前检查听胎心音时,医生都特别难以听到,为此我很担忧,不知孩子到底健康不健康。  我怀孕后,特别是中期以后,发觉膝关节、手指关节酸痛,使不上劲,又经常感到心慌,不知这些症状正不正常?与胎儿有什么关系?  湖南洪江 刘 铭  答:腹部检查听
期刊
我常收到读者咨询有关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信件。来信之一:女儿5岁多了,自她会走后步态与别的孩子不一样,走起来总是左右摇摆,好像很淘气的样子。开始时家人并不在意,认为她刚学走路走不稳。但到3岁以后,村里人说孩子是“鸭步”,有病。孩子还有一年就该上学了,长大了能好吗?  来信之二:女儿刚出生半个月,保健员说孩子可能是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让我们去医院检查。我们去儿童医院检查了,诊断真的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期刊
有些家长由于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得了似病非病的“心”病。  重男轻女,一碗水不端平 王旭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直是三好学生,平时说话很少,是个内向的女孩。她有个弟弟,刚上小学一年级,在家里是个“小皇帝”,想要什么,爸爸总会满足他。王旭早就感觉到,父母对她和弟弟不一视同仁,特别是爸爸。  一次,爸爸从外地出差回来,给弟弟买了不少吃的、穿的、玩的,而给王旭的,
期刊
因为是主编,我有幸先睹《父母必读》杂志2000年第1期。一篇篇稿件看过去,我一次次地被感动、被启迪。因为我也是一位母亲。  说起来,编这本杂志也不是十期二十期了。这些年里,我常常想起一位前辈说过的话:如果你编出来的东西不能先打动你自己,就休想让它去打动读者。这几乎成了我们编辑部全体编辑在选题策划、稿件取舍、编辑过程中的一种潜意识。  那么,新世纪的《父母必读》杂志音乐会给父母们带来什么呢?在此,我
期刊
我为什么学心理学呢?这是我从小的一个志向。从我个人的家庭环境对我成长的影响以及周围同学的情况来看,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否则,就会在心理上和性格上发生扭曲。因此我从初中到高一都一直想学教育或心理。虽然当时的老师都不同意,但高中毕业,我还是报考了北大心理系。  后来,即使在心理学没有用,受批判打击时,我还是抱定这样的信念:任何时候儿童教育都离不开心理学,这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