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明在个体的不文明行为中沦陷,文化在价值观的博弈中妥协。
认知自己的久居之所,我们总会以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入手。如果是哈尔滨,第一印象无非是那石头的中央大街、便宜实惠的马迭尔冰棍儿,还有美轮美奂的索菲亚大教堂。记得李幼斌主演的那部《闯关东》,朱家客居哈市那段,处处皑皑白雪,映射着独属于北方的那种精致深寒。
也曾到过长沙。你也许想到了,那里的臭豆腐香弥散在火车站、校园门口、胡同里,处处是湘情。在这里上过大学的人,应该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地方。接待我的友人时刻在向我推销这座城市的好,什么橘子洲头,什么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但现在,那里的朋友们聊得最多、引以为傲的是《快乐大本营》,还有《天天向上》。
在北京客居了10年。记忆深刻的,是十年前《三联生活周刊》的一个封面文章,做的是《非典型时刻》:一个女孩的整张脸被一次性口罩罩得严严实实,一张脸就是一个封面,冲击着那一年所有人的视觉。十年貌似弹指一挥间,却镌刻了我与这座城之间的点滴记忆。十年前看《没完没了》,葛优对吴倩莲说,小的时候可以在香山顶看到天安门和民族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终于淹没了那些“小时候的记忆”。老外坐在出租车里,对着向后退的CBD标志性建筑也要赞叹一声:“北京的现代化程度不亚于纽约。”北京一直有她自己的步伐和节奏。
最近,东方卫视的名牌节目《舞林大会》上来了一位在北京上过学的内蒙古舞者,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演绎出了让人感动的廖远和孤寂。他的期望很简单,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爱护生态,保护自然。他说,他看到北京的空气一天比一天糟,就知道家乡的草原一天比一天少。
自诩为“在路上”的文青一代,惭愧于我走过的城市并不多。但愤憾不抵相同,每到一处,现实总能无情地打破既有的美好想象。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特色,如同人之性格。那些经年累月后有别于所有外物的特质,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经久不变。上学时梦想过,如果在每一座去过的城市入口都摆一个小DV,用不变的视角,注目拥挤的人流和角落里的生态。没有什么比这更鲜活了吧!是的,这个设想没能成行。今天,那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一定再也找不到她想放置DV的地方了。
2008年,导演贾樟柯以城市的变化为主题,拍摄了《24城记》。那种怀旧而孤独的剧情,将城市的本真生态表达得不能再淋漓。
“曾经的繁华荣耀,随着时光流转与时代变迁渐渐褪去耀眼的光环,留下的则是无尽的落寞与慨叹。420厂,一座从东北迁至四川的飞机军工厂,在特殊的年代里它曾是无数人羡慕与自豪的所在,然而和平的气息和体制改革却将它的光鲜逐渐销蚀。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它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转型的阵痛,而今旧厂址易作他主,一片现代化的楼宇将拔地而起……”
人物的命运,在城市的现代进城里跌宕起伏,如同你我。好还是不好?
城市的未来,在经济的前进洪流中被动卷入,文明如此。是进还是退?
城市的性格变了,焦躁而易怒。现实中,城市的内涵肯定不是人为赋予的那些口号式的“精神”。那些必将来到的结果的确让人悲观,像梦幻般的度假小岛马尔代夫在几十年后将不复存在。鼓浪屿和天涯海角的人迹所至,皆是一片狼藉。甚至,埃菲尔铁塔上,都留下了中国式图雅:XXX到此一游。
现代人有现代人的悲哀。当精神追求让位于物质追求,终尔渐进到新的“层次”。你追我赶的奋斗浪潮,也改变了一代人的世界观。文明在个体的不文明行为中沦陷,文化在价值观的博弈中妥协。
难以想象,当下一代在捧着课本背诵《桃花源记》时,将靠什么来想象文字中的美丽世界。难道只能“直把杭州作汴州”?
认知自己的久居之所,我们总会以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入手。如果是哈尔滨,第一印象无非是那石头的中央大街、便宜实惠的马迭尔冰棍儿,还有美轮美奂的索菲亚大教堂。记得李幼斌主演的那部《闯关东》,朱家客居哈市那段,处处皑皑白雪,映射着独属于北方的那种精致深寒。
也曾到过长沙。你也许想到了,那里的臭豆腐香弥散在火车站、校园门口、胡同里,处处是湘情。在这里上过大学的人,应该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地方。接待我的友人时刻在向我推销这座城市的好,什么橘子洲头,什么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但现在,那里的朋友们聊得最多、引以为傲的是《快乐大本营》,还有《天天向上》。
在北京客居了10年。记忆深刻的,是十年前《三联生活周刊》的一个封面文章,做的是《非典型时刻》:一个女孩的整张脸被一次性口罩罩得严严实实,一张脸就是一个封面,冲击着那一年所有人的视觉。十年貌似弹指一挥间,却镌刻了我与这座城之间的点滴记忆。十年前看《没完没了》,葛优对吴倩莲说,小的时候可以在香山顶看到天安门和民族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终于淹没了那些“小时候的记忆”。老外坐在出租车里,对着向后退的CBD标志性建筑也要赞叹一声:“北京的现代化程度不亚于纽约。”北京一直有她自己的步伐和节奏。
最近,东方卫视的名牌节目《舞林大会》上来了一位在北京上过学的内蒙古舞者,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演绎出了让人感动的廖远和孤寂。他的期望很简单,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爱护生态,保护自然。他说,他看到北京的空气一天比一天糟,就知道家乡的草原一天比一天少。
自诩为“在路上”的文青一代,惭愧于我走过的城市并不多。但愤憾不抵相同,每到一处,现实总能无情地打破既有的美好想象。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特色,如同人之性格。那些经年累月后有别于所有外物的特质,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经久不变。上学时梦想过,如果在每一座去过的城市入口都摆一个小DV,用不变的视角,注目拥挤的人流和角落里的生态。没有什么比这更鲜活了吧!是的,这个设想没能成行。今天,那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一定再也找不到她想放置DV的地方了。
2008年,导演贾樟柯以城市的变化为主题,拍摄了《24城记》。那种怀旧而孤独的剧情,将城市的本真生态表达得不能再淋漓。
“曾经的繁华荣耀,随着时光流转与时代变迁渐渐褪去耀眼的光环,留下的则是无尽的落寞与慨叹。420厂,一座从东北迁至四川的飞机军工厂,在特殊的年代里它曾是无数人羡慕与自豪的所在,然而和平的气息和体制改革却将它的光鲜逐渐销蚀。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它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转型的阵痛,而今旧厂址易作他主,一片现代化的楼宇将拔地而起……”
人物的命运,在城市的现代进城里跌宕起伏,如同你我。好还是不好?
城市的未来,在经济的前进洪流中被动卷入,文明如此。是进还是退?
城市的性格变了,焦躁而易怒。现实中,城市的内涵肯定不是人为赋予的那些口号式的“精神”。那些必将来到的结果的确让人悲观,像梦幻般的度假小岛马尔代夫在几十年后将不复存在。鼓浪屿和天涯海角的人迹所至,皆是一片狼藉。甚至,埃菲尔铁塔上,都留下了中国式图雅:XXX到此一游。
现代人有现代人的悲哀。当精神追求让位于物质追求,终尔渐进到新的“层次”。你追我赶的奋斗浪潮,也改变了一代人的世界观。文明在个体的不文明行为中沦陷,文化在价值观的博弈中妥协。
难以想象,当下一代在捧着课本背诵《桃花源记》时,将靠什么来想象文字中的美丽世界。难道只能“直把杭州作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