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味四讲》
蒋勋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
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心”旁一个“亡”,忙就是心灵死亡。蒋勋于衣食住行平淡处,道出生活的无尽闲适。
《品味四讲》是蒋勋在“美的沉思”节目中谈论生活美学的广播稿,原题是“生活有大美”,是一部介绍生活美学的书。
对于生活中具体的美,我们都有自己的体验和认识。我们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指代中国历史上的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四大美人,拟人手法的运用将容貌之美描摹得生动传神。先贤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余音绕梁久久不散,孔子陶醉于音乐之美以至“三月而不知肉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动静相宜的大自然之美跃然纸上。
然而描摹一种具体的美容易,给美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不易。苏格拉底、康德、王国维、李泽厚……古往今来多少美学家都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却莫衷一是。因为世界上每一种美都有自己的生长土壤和存在背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所接触到的人、事、艺术、大自然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判断,塑造着人的审美观念。因而,谈论美学本身就有操作难度,这就势必造成公众对美的认识误区。比如,在很多人看来美学必定跟艺术有关。可是当我们奔波在工作场所和音乐厅、歌剧院、画廊之间,疲惫不堪的时候,却产生了一丝疑虑,对艺术的追慕真的让我们的生活美了吗?很显然,艺术不等于美,尤其是当艺术活动成为生活负担时。再如,以丑为美,以丑为时尚。曾几何时秀丑还只是娱乐圈的专利,不少明星通过秀丑上位,各种娱乐节目对赛丑、捧丑乐此不疲。但是进入网络时代后,借助各种社交平台,草根丑秀开始大行其道。秀丑是一种畸形的审美观念,是一种社会病。
可能对于不少人来说,未必会热追艺术活动,也不屑于秀丑,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我们生活在一个病得不轻的社会。我们拼命奔向越来越“忙”的死亡节奏,对食物品质无暇顾及,更不要说如何吃出美感;走在大街小巷,满眼都是“洋”装,以“洋”为美,从服饰上找不到我们民族的个性,更找不到个人的风格;装修住所,习惯性地安装防盗窗,似乎只有在“铁笼”中才能找到安全感;行车走路匆匆忙忙,只有在拥挤和高音喇叭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却爱得有心无力。
在作者看来,美应该是一种能让自己平静、专注、心向往之的力量。我们都知道“庖丁解牛”的典故,当庖厨目无全牛,以无缝入有缝,游刃而有余的时候,那种专注的状态和对大自然存在的理解就是一种美。美,在专注的细节之中。受此启发,作者从“食、衣、住、行”四个方面层层切入,通过控制生活节奏,倾听味觉、触觉等身体语言,寻找家与公共空间、个人与社会的契合点,将美落实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处理有时候到了偏执的程度,为了能亲近自然,甚至给屋子开12扇窗户……种种行为似乎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追求美的心灵与社会的喧嚣格格不入,对生活之美的追求同时也意味着对社会病的抵制,甚至从尘世的跳脱。但是逃避不是作者初衷,“如果逃离这里将永远不会有改善的一天”。作者的目的在于找出社会病的根结,正本清源,找回生活之美。
作者身居台湾,所有讨论都围绕宝岛的城市生活展开。在作者的记忆中有过那么一个小镇集市,传统手艺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老字号店铺凭着数十年上百年的信誉招徕顾客……无论街上如何车水马龙,喧闹非凡,你总能知道自己想买什么,在哪里能够买到,大概要付多少货币。如今,这样的小镇已逐渐被现代化城市所吞噬,纵使有个别小镇作为旅游景点被保留下来,也充斥着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置身其中已经找不到方向。在这趟宝岛的城市之旅中,现代文明几乎是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字里行间读不出作者对现代化的一丝自豪感,反而多有对现代化的抱怨,对本土文化被消磨的痛惜。
在精神上,作者是出世的,与庄子一样追求“物物而不物于物”;在行为上,作者又是入世的,渴望打开一扇通往生活之美的大门,由此将个人的人生美学、家庭美学扩大成整体的城市美学、社会美学,这是本书的旨归,也是生活美学的最终归宿。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作者既无意于介绍美学概念或理论,也无意于传授欣赏艺术的技巧了。高尔基曾说过,“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也许只有这句话,才能窥见作者的本质。
本书语言清丽流畅,说理通俗无碍,不落言筌,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与《孤独六讲》《生活十讲》一样,都包含着作者对美学的深沉思考。作者对细节的描摹极具艺术性,读者的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任由其调配,不时产生共鸣,情到浓时的论断也极具思辨性。哲学、艺术与生活相融,了无痕迹。对有心于提升生活品质和情趣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一部实操性和思想性并重的美学指南。
(马俊杰/文)
蒋勋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
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心”旁一个“亡”,忙就是心灵死亡。蒋勋于衣食住行平淡处,道出生活的无尽闲适。
《品味四讲》是蒋勋在“美的沉思”节目中谈论生活美学的广播稿,原题是“生活有大美”,是一部介绍生活美学的书。
对于生活中具体的美,我们都有自己的体验和认识。我们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指代中国历史上的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四大美人,拟人手法的运用将容貌之美描摹得生动传神。先贤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余音绕梁久久不散,孔子陶醉于音乐之美以至“三月而不知肉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动静相宜的大自然之美跃然纸上。
然而描摹一种具体的美容易,给美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不易。苏格拉底、康德、王国维、李泽厚……古往今来多少美学家都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却莫衷一是。因为世界上每一种美都有自己的生长土壤和存在背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所接触到的人、事、艺术、大自然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判断,塑造着人的审美观念。因而,谈论美学本身就有操作难度,这就势必造成公众对美的认识误区。比如,在很多人看来美学必定跟艺术有关。可是当我们奔波在工作场所和音乐厅、歌剧院、画廊之间,疲惫不堪的时候,却产生了一丝疑虑,对艺术的追慕真的让我们的生活美了吗?很显然,艺术不等于美,尤其是当艺术活动成为生活负担时。再如,以丑为美,以丑为时尚。曾几何时秀丑还只是娱乐圈的专利,不少明星通过秀丑上位,各种娱乐节目对赛丑、捧丑乐此不疲。但是进入网络时代后,借助各种社交平台,草根丑秀开始大行其道。秀丑是一种畸形的审美观念,是一种社会病。
可能对于不少人来说,未必会热追艺术活动,也不屑于秀丑,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我们生活在一个病得不轻的社会。我们拼命奔向越来越“忙”的死亡节奏,对食物品质无暇顾及,更不要说如何吃出美感;走在大街小巷,满眼都是“洋”装,以“洋”为美,从服饰上找不到我们民族的个性,更找不到个人的风格;装修住所,习惯性地安装防盗窗,似乎只有在“铁笼”中才能找到安全感;行车走路匆匆忙忙,只有在拥挤和高音喇叭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却爱得有心无力。
在作者看来,美应该是一种能让自己平静、专注、心向往之的力量。我们都知道“庖丁解牛”的典故,当庖厨目无全牛,以无缝入有缝,游刃而有余的时候,那种专注的状态和对大自然存在的理解就是一种美。美,在专注的细节之中。受此启发,作者从“食、衣、住、行”四个方面层层切入,通过控制生活节奏,倾听味觉、触觉等身体语言,寻找家与公共空间、个人与社会的契合点,将美落实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处理有时候到了偏执的程度,为了能亲近自然,甚至给屋子开12扇窗户……种种行为似乎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追求美的心灵与社会的喧嚣格格不入,对生活之美的追求同时也意味着对社会病的抵制,甚至从尘世的跳脱。但是逃避不是作者初衷,“如果逃离这里将永远不会有改善的一天”。作者的目的在于找出社会病的根结,正本清源,找回生活之美。
作者身居台湾,所有讨论都围绕宝岛的城市生活展开。在作者的记忆中有过那么一个小镇集市,传统手艺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老字号店铺凭着数十年上百年的信誉招徕顾客……无论街上如何车水马龙,喧闹非凡,你总能知道自己想买什么,在哪里能够买到,大概要付多少货币。如今,这样的小镇已逐渐被现代化城市所吞噬,纵使有个别小镇作为旅游景点被保留下来,也充斥着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置身其中已经找不到方向。在这趟宝岛的城市之旅中,现代文明几乎是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字里行间读不出作者对现代化的一丝自豪感,反而多有对现代化的抱怨,对本土文化被消磨的痛惜。
在精神上,作者是出世的,与庄子一样追求“物物而不物于物”;在行为上,作者又是入世的,渴望打开一扇通往生活之美的大门,由此将个人的人生美学、家庭美学扩大成整体的城市美学、社会美学,这是本书的旨归,也是生活美学的最终归宿。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作者既无意于介绍美学概念或理论,也无意于传授欣赏艺术的技巧了。高尔基曾说过,“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也许只有这句话,才能窥见作者的本质。
本书语言清丽流畅,说理通俗无碍,不落言筌,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与《孤独六讲》《生活十讲》一样,都包含着作者对美学的深沉思考。作者对细节的描摹极具艺术性,读者的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任由其调配,不时产生共鸣,情到浓时的论断也极具思辨性。哲学、艺术与生活相融,了无痕迹。对有心于提升生活品质和情趣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一部实操性和思想性并重的美学指南。
(马俊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