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课程作为高考文综考查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地位与作用备受关注。随着高考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正经历“以考促改”观念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目前,张家口的基础教育水平亟待提升,张家口悠久而丰富的人类史、地方史及革命史资源为历史教育创造了大有可为的空间。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从当前高中生认知水平出发,将教学资源与现实生活、网络课堂紧密联系,有效弥补了第一课堂的教学不足,在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等方面优势显著,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12-02
引 言
自2014年起,备受人们关注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率先在上海市启动,以期通过高考这一风向标加大素质教育的实施力度,着重突出学生在选课、考核及考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侧重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从而有效弥补现行招生制度在评价体系、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考核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地成长、成才。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相继推出,加之2021年河北省“3+1+2”新高考模式的出台,河北省高中历史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如何在教学理念、选课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创新、改革历史课程,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利用“三维立体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对史料的探究及情感体验过程,循序渐进地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知信行合一”能力,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
一、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内涵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对“生活”与“教育”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出系统论述:“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用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同时,他进一步阐述:“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2] 一个“活”字倾注了陶行知先生毕生精力,成为其教育理论的灵魂。他倡导将学生从死学书本的困境中解放出来,为此大力推行全民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将教育与民族、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使教育真正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造就时代、社会所需要的“活人”,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改造。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将这一理论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实践相融合,不断丰富与拓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与外延,“生活化教学”“教学生活化”等概念由此产生。
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容,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3]。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理念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为核心,倡导师生充分挖掘并系统性地整合生活中蕴含的历史课程资源,主动创设或还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段历史情境,以历史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及情感体验为路径探究史料,指导学生学会解决历史范畴内的问题,并进一步尝试学以致用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自觉养成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实现历史学科独具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的功效。近期,由中央电视台首推的《典籍里的中国》精心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典籍,利用现代信息化舞台技术、拍摄技巧等科技手段,营造了现实与历史两个空间,通过时间维度中人物的对话,使国学知识传授过程变得生动、形象,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推動国学知识的普及。这也是生动的生活化教学的实例展示。
二、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现状分析
张家口是河北省北部的一座山城,素有“第二延安”的美誉,其人类史、地方史及革命史历史悠久,为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对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主要选取市属的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张家口第二中学、张家口第四中学和张家口市第六中学为研究对象,其中张家口一中为该市重点高中,张家口二中为艺术类高中,共选取600名学生及50名一线历史教师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在前期调查问卷预测达到合格标准的基础上,共收回有效学生问卷545份,有效教师问卷50份,即“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调查问卷(学生)”“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调查问卷(教师)”。“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调查问卷(学生)”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效果。而“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调查问卷(教师)”则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4个方面加以调查。通过两套问卷,研究人员初步实现了对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现状的宏观了解,从而归纳出历史生活化教学已取得的成果,及时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或不足,从而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通过调查数据可知,张家口市绝大多数师生较为赞同“生活化教学”理论,对其实施的期待值较高。在教学中,一部分历史教师已经开始大胆尝试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注重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问题之间的联系,主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学会思考当前国际发生热点、焦点问题的历史成因并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眼界的教学目的。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讨论一些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问题,拉近自己与历史的距离,从而打破传统历史教学“听、记、背”的僵化单一的学习模式。近些年,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培养及新高考模式的“以考促教”的新要求下,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对常识性知识的积累,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此外,2020年年初,一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新学期伊始,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深度挖掘家庭教学资源,精心设计网络课程,开拓性布置家庭作业,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及信息化技术手段成功搭建起“空中课堂”,以居家教学的形式如期保证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活动的有序开展,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实践平台。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新高考形势下广大师生日常教学的需要,还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应对教学环境变化的不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全面成长的实际发展需要。这充分证明生活化教学模式本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及吸引力。 当然,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历史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例如,一些师生对“生活化教学”理念淡漠,认为这只不过是“花拳绣腿”的表演,对于提高学生成绩徒劳无功;对生活化教学中调查实践类活动的设计缺乏新意,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使得这一环节形同虚设。网络教学虽然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实践平台,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如任课教师缺乏对网络课堂的驾驭能力、缺乏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为此,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与普及尚需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大力的推进、社会的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工作者只有敢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学会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真正从服务学生成长角度出发实施教学,才能使生活化教学落地开花,从而有效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的问题。
三、构建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体系
构建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需要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共同努力。就学校而言,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相互合作的程度将严重影响其实施效果。教师应自觉更新教学理念,广泛涉猎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学术前沿动态、多媒体教学技术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不断从教材及生活中提取适宜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程资源,并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三维立体”教学手段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真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探知史料,在实践中亲身感知历史、触摸历史,从而增强家国情怀的情感体验效果,提高学生对民族及国家的认同感及自豪感。此外,教师应积极打破评价师生的“唯分数论”考核办法,依据《课程标准》制订家、校、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侧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体合作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查。
结 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在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无法正常实施的情况下,一线教师主动探索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下学校教育教學的新模式、路径及方法,将传统教学出现的“危”转变为新型教学模式发展的机遇,由此为张家口地区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拓展了实践空间。这一教学模式的广泛实施,尚需社会的关注、家校的配合及师生的合作。就教育长远发展而言,其能够着力解决教育与生活脱节这一痼疾,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使学生自觉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做出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5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张文,高玉柏.生物生活化教学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05(01):35-36.
基金项目:本文系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家口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2019年张家口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现状与对策”(课题编号:1931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勾正刚(1978.8—),男,河北宣化人,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历史学及历史学教育。
张冬梅(1978.10—),女,河北献县人,政工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12-02
引 言
自2014年起,备受人们关注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率先在上海市启动,以期通过高考这一风向标加大素质教育的实施力度,着重突出学生在选课、考核及考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侧重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从而有效弥补现行招生制度在评价体系、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考核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地成长、成才。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相继推出,加之2021年河北省“3+1+2”新高考模式的出台,河北省高中历史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如何在教学理念、选课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创新、改革历史课程,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利用“三维立体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对史料的探究及情感体验过程,循序渐进地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知信行合一”能力,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
一、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内涵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对“生活”与“教育”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出系统论述:“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用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同时,他进一步阐述:“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2] 一个“活”字倾注了陶行知先生毕生精力,成为其教育理论的灵魂。他倡导将学生从死学书本的困境中解放出来,为此大力推行全民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将教育与民族、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使教育真正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造就时代、社会所需要的“活人”,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改造。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将这一理论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实践相融合,不断丰富与拓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与外延,“生活化教学”“教学生活化”等概念由此产生。
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容,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3]。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理念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为核心,倡导师生充分挖掘并系统性地整合生活中蕴含的历史课程资源,主动创设或还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段历史情境,以历史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及情感体验为路径探究史料,指导学生学会解决历史范畴内的问题,并进一步尝试学以致用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自觉养成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实现历史学科独具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的功效。近期,由中央电视台首推的《典籍里的中国》精心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典籍,利用现代信息化舞台技术、拍摄技巧等科技手段,营造了现实与历史两个空间,通过时间维度中人物的对话,使国学知识传授过程变得生动、形象,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推動国学知识的普及。这也是生动的生活化教学的实例展示。
二、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现状分析
张家口是河北省北部的一座山城,素有“第二延安”的美誉,其人类史、地方史及革命史历史悠久,为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对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主要选取市属的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张家口第二中学、张家口第四中学和张家口市第六中学为研究对象,其中张家口一中为该市重点高中,张家口二中为艺术类高中,共选取600名学生及50名一线历史教师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在前期调查问卷预测达到合格标准的基础上,共收回有效学生问卷545份,有效教师问卷50份,即“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调查问卷(学生)”“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调查问卷(教师)”。“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调查问卷(学生)”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效果。而“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调查问卷(教师)”则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4个方面加以调查。通过两套问卷,研究人员初步实现了对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现状的宏观了解,从而归纳出历史生活化教学已取得的成果,及时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或不足,从而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通过调查数据可知,张家口市绝大多数师生较为赞同“生活化教学”理论,对其实施的期待值较高。在教学中,一部分历史教师已经开始大胆尝试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注重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问题之间的联系,主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学会思考当前国际发生热点、焦点问题的历史成因并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眼界的教学目的。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讨论一些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问题,拉近自己与历史的距离,从而打破传统历史教学“听、记、背”的僵化单一的学习模式。近些年,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培养及新高考模式的“以考促教”的新要求下,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对常识性知识的积累,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此外,2020年年初,一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新学期伊始,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深度挖掘家庭教学资源,精心设计网络课程,开拓性布置家庭作业,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及信息化技术手段成功搭建起“空中课堂”,以居家教学的形式如期保证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活动的有序开展,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实践平台。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新高考形势下广大师生日常教学的需要,还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应对教学环境变化的不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全面成长的实际发展需要。这充分证明生活化教学模式本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及吸引力。 当然,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历史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例如,一些师生对“生活化教学”理念淡漠,认为这只不过是“花拳绣腿”的表演,对于提高学生成绩徒劳无功;对生活化教学中调查实践类活动的设计缺乏新意,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使得这一环节形同虚设。网络教学虽然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实践平台,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如任课教师缺乏对网络课堂的驾驭能力、缺乏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为此,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与普及尚需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大力的推进、社会的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工作者只有敢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学会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真正从服务学生成长角度出发实施教学,才能使生活化教学落地开花,从而有效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的问题。
三、构建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体系
构建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需要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共同努力。就学校而言,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相互合作的程度将严重影响其实施效果。教师应自觉更新教学理念,广泛涉猎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学术前沿动态、多媒体教学技术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不断从教材及生活中提取适宜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程资源,并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三维立体”教学手段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真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探知史料,在实践中亲身感知历史、触摸历史,从而增强家国情怀的情感体验效果,提高学生对民族及国家的认同感及自豪感。此外,教师应积极打破评价师生的“唯分数论”考核办法,依据《课程标准》制订家、校、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侧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体合作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查。
结 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在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无法正常实施的情况下,一线教师主动探索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下学校教育教學的新模式、路径及方法,将传统教学出现的“危”转变为新型教学模式发展的机遇,由此为张家口地区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拓展了实践空间。这一教学模式的广泛实施,尚需社会的关注、家校的配合及师生的合作。就教育长远发展而言,其能够着力解决教育与生活脱节这一痼疾,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使学生自觉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做出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5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张文,高玉柏.生物生活化教学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05(01):35-36.
基金项目:本文系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家口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2019年张家口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张家口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现状与对策”(课题编号:1931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勾正刚(1978.8—),男,河北宣化人,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历史学及历史学教育。
张冬梅(1978.10—),女,河北献县人,政工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