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已响彻大江南北,而“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亦成为课改中一句非常响亮的口号。是的,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教育家叶澜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也就是说,教育最真切的意义和使命就是充分地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动,提升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让每一个学生散发生命之光,照亮世界。要实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无疑,作为工具性学科的语文首当其冲要走在最前面。如何让语文课充满活力呢?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更应该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平台
在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个体,作为社会中生存的个人,在沟通与合作中进行知识的共享、心灵的碰撞,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构建知识的意义。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受体,而是两个主体共同探究知识、构建知识。如在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时, 我在引导学生对于“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的理解时,带领学生体会诗人对“绿”字的推敲过程,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时会用到哪些字,学生边读边思考分析,各抒己见,有用“过”字的,有用“到”字的,有用“满”字的,说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词。对于学生这种大胆并且有独到的见解,我给予学生热烈的掌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激情充分得到了激发。学生兴趣愈发高涨,下课铃声响了,仍意犹未尽。学习冯骥才的《珍珠鸟》时,我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养鸟的经历,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因为这个话题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近,再回归课文感受作者养鸟的经历,于自己形成鲜明对比,更形象生动地反衬出人与鸟只有互相信赖才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善于捕捉文章中的生活气息,注重让学生体味、感受生活。让学生从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生活,学会生活。这样,在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获得的知识的方法和本领。
2. 语文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行为,而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行为
课堂上,不能把学生看作无知、无能的被动的受体,看作只能接受教育指令的工具,而应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有着自己的成长背景,教师所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的灌输知识,让学生原封不动的克隆出这些知识,而是从内部激发探们的求知欲,使探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体验学习的苦与乐,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在学习《窃读记》时,通过课堂教学引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感受生命因读书而更精彩的情感。在学《钓鱼的启示》、《落花生》时,则注重引导让学生不仅学会正确判断道德的是与非的问题,更要向那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学习,甘于做像文中作者那样诚实、守信、不慕名利的凡人思想。不仅使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了知识,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因此,教师在理解作品本身的意蕴的基础上,要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智慧唤醒智慧,用自己的人格熏染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让学生物我同一,神思畅达,产生移情效应。
3. 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独表演的过程,而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
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交往行为,是以交往为媒介,以交往作为必不可少的手段的,而教学却必须要借助交往来进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对于课文背景资料的搜集,我没有做指点,也没有做要求,而是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地震的资料。学生无一例外地说到了5•12大地震,因为是身边才发生过的活生生的例子,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将课文的背景渲染出来,这样顺利地使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大地震中父与子的感人至深的亲情。通过师生的朗读体会,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亲情意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任何亲情都是值得感恩的。从这个角度讲,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只在于教师的板书是否整洁,行为举止是否大方,时间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地在于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程度与水平,交往、互动的方式与成效。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课堂教学不应该只被看作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而应该同时被看作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是以整个生命而不是生命的一部分投入到教学中去的。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焕发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收稿日期:2010-05-18
1.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更应该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平台
在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个体,作为社会中生存的个人,在沟通与合作中进行知识的共享、心灵的碰撞,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构建知识的意义。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受体,而是两个主体共同探究知识、构建知识。如在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时, 我在引导学生对于“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的理解时,带领学生体会诗人对“绿”字的推敲过程,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时会用到哪些字,学生边读边思考分析,各抒己见,有用“过”字的,有用“到”字的,有用“满”字的,说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词。对于学生这种大胆并且有独到的见解,我给予学生热烈的掌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激情充分得到了激发。学生兴趣愈发高涨,下课铃声响了,仍意犹未尽。学习冯骥才的《珍珠鸟》时,我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养鸟的经历,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因为这个话题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近,再回归课文感受作者养鸟的经历,于自己形成鲜明对比,更形象生动地反衬出人与鸟只有互相信赖才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善于捕捉文章中的生活气息,注重让学生体味、感受生活。让学生从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生活,学会生活。这样,在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获得的知识的方法和本领。
2. 语文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行为,而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行为
课堂上,不能把学生看作无知、无能的被动的受体,看作只能接受教育指令的工具,而应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有着自己的成长背景,教师所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的灌输知识,让学生原封不动的克隆出这些知识,而是从内部激发探们的求知欲,使探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体验学习的苦与乐,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在学习《窃读记》时,通过课堂教学引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感受生命因读书而更精彩的情感。在学《钓鱼的启示》、《落花生》时,则注重引导让学生不仅学会正确判断道德的是与非的问题,更要向那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学习,甘于做像文中作者那样诚实、守信、不慕名利的凡人思想。不仅使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了知识,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因此,教师在理解作品本身的意蕴的基础上,要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智慧唤醒智慧,用自己的人格熏染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让学生物我同一,神思畅达,产生移情效应。
3. 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独表演的过程,而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
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交往行为,是以交往为媒介,以交往作为必不可少的手段的,而教学却必须要借助交往来进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对于课文背景资料的搜集,我没有做指点,也没有做要求,而是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地震的资料。学生无一例外地说到了5•12大地震,因为是身边才发生过的活生生的例子,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将课文的背景渲染出来,这样顺利地使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大地震中父与子的感人至深的亲情。通过师生的朗读体会,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亲情意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任何亲情都是值得感恩的。从这个角度讲,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只在于教师的板书是否整洁,行为举止是否大方,时间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地在于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程度与水平,交往、互动的方式与成效。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课堂教学不应该只被看作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而应该同时被看作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是以整个生命而不是生命的一部分投入到教学中去的。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焕发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收稿日期:201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