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黄安歌曲中的爱情叙事既带有典型的中国风,又融入了自身真实的体验与反思,同时,佛学背景又赋予他叙事的另一种眼光,这种多重视角构成了黄安爱情叙事的独特性与超越性。
黄安在歌曲叙事中运用了多种古典叙事手法:比兴,用典,选取古典意象与传统主题,引导听者用通感的方式将听觉的词汇转化为图像与意境,构建出一个个古典凄美而深沉的场景与故事。
本文着重从黄安的成名曲《新鸳鸯蝴蝶梦》入手,分析他歌曲中叙事视角,隐含作者与叙述者的关系和对叙事时空的转换,探讨他的通俗歌曲中爱情叙事的特点及成因,发掘出歌者厚重的传统文化意识与深沉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黄安 歌曲 爱情叙事 中国风 超越性
绪论
黄安1993年以《新鸳鸯蝴蝶梦》蜚声歌坛,名声大噪;1994年出版的专辑《救姻缘》被称为其“新古典主义中国风”的巅峰之作。其通俗歌曲创作的主题大多围绕爱情,词曲中流露出浓厚的古典文化韵味与传统文化体验;而作为佛教徒的黄安,对传统歌曲的爱情叙事又有着悲悯的眼光与对世俗的超越;其爱情叙事既具有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又有佛眼看世界的顿悟,并且借鉴现代性的叙事方式,着重叙述个体生命的独特经历与情感体验。黄安的继承与超越使其通俗的爱情叙事具有了世俗性与超越性的双重性质,唤起听众深层的集体文化记忆与个人情感的记忆。
歌曲属于时间艺术,其具有时间一维上的线条性,通过听觉感知,在时间的线性延伸中呈现不断流动的词汇,再现叙述者的故事与情感。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既体现了时间艺术的线性时间特质,又通过嵌入古典意象、音高节奏等方式营造了一个古典优美的空间意境。
下面通过对《新鸳鸯蝴蝶梦》中爱情叙事的详细解读,分析其叙事手法、特色及精神意旨。
《新鸳鸯蝴蝶梦》叙事分析
“新鸳鸯蝴蝶梦”题名中隐含了两组对立的关系:新与旧,梦与醒。“新”指称当下的爱情;“旧” 指称过去的历史的爱情,是间接获得。“新”与“旧”有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阻隔,而“梦”字,消解了这一叙述断裂。与“梦”相对应的是“醒”,隐含作者惨淡经营的主旨,为要劝慰世人,唤醒千年的长梦。
“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起句用典,属于典型的传统修辞格,化用李白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第一人称叙述者“我”的情绪从“昨日”逝去的怅惘到“今日”的“烦忧”,通过叙述者的内视角自述,展现了他情感的跌宕起伏,从过去时光的回忆转回到当下所处的情感困境,这里采用了时距中的概述,将过去与现在的状况一笔点出,简洁凝练。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风四漂流。”此处引用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通过叙述者的动作,塑造了一个狂放的古典侠士形象,仗剑挥刀,散发弄舟。通过比兴手法,将“消愁”比作“断水”,其结果适得其反,“水更流”而“愁更愁”,将前句所述的“烦忧”形象化,显示出叙述者的惆怅烦恼之深之长。“明朝”又是一个新的时间段——未来。通过下文的叙述,叙述者认识到爱情困境是人类永恒的情意结。而此时的叙述者尚处在乌托邦式的幻想中,隐含作者的目光在更高处关注着叙述者的成长。
这一段叙述将过去、现在、未来分别概括为三个明确的时间概念:“昨日”“今日”“明朝”,叙述者一生的情感体验及起伏变化通过三个时间点被简洁传神地表述出来,构成一条叙述者意识的时间流。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爱情两个字好辛苦。”“新人笑”与“旧人哭”给听者带来了一种视听冲击与情感张力,原本的反义词在此却成为了相对的概念,今日的新人终将成为昨日的旧人,耳边又传来明日新人清脆的笑声,这是一个永远循环的不幸的轮回。这原本只是叙述者个体的经验,但“由来”一词却将其所指内涵极大地扩展开来,从自身的体验中反观历史,领悟到爱情的不确定性。这种色衰爱弛的认知在古典诗词中所占比重极大,叙述者化用了这些诗词来言说这种体验是古今共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情感危机。
至此,叙述者的认识开始逐渐深入,由己度人,看到了自身的不幸又感受到了众生的痛苦。此时,叙述者的目光与隐含作者重合,得了隐含作者悲悯的目光。
“是要问一个明白,还是要装作糊涂,知多知少难知足。”叙述者的追问开始清晰:对于爱情,究竟是要彻底追问;还是回避矛盾,默默忍受背叛与伤害。这里,叙述者的现代意识开始显露,如果叙述者按照传统思维,那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但是,叙述者却对爱情进行了深入的反省与思考,他追问一个终极的答案,认识到人类爱情的困境都源于欲望,“难知足”。
“看似个鸳鸯蝴蝶不应该的年代,可是谁又能摆脱人世间的悲哀。”“鸳鸯蝴蝶”是古典文化中象征美满爱情的典型意象,一个“看似”,明确告诉听者,爱情悲剧的本质原因在人心,世间无人能幸免。叙述者再次以他的现代意识,对传统文化中关于爱情悲剧的片面理解作出了颠覆与反讽:传统文化关照大历史环境,外部压力,却忽视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内心情感,叙述者认识到了这一点——人本身才是悲剧的内因与实质。
“花花世界鸳鸯蝴蝶,在人间已是颠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温柔同眠。”隐含作者的目光俯瞰着花花世界,充满悲悯与叹息。叙述者同时纠正了两种极端态度,世人要么对爱情抱有太多希望太多执着,要么就谈之色变避之不及。叙述者的态度在此显明:任何一种割裂极端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人应该活在世间,坦然地去拥抱爱情。“眠”与“梦”不同,前者是安稳平和的,后者是不安稳变动无常的。这是叙述者与隐含作者达成的共识,充满了悲悯的普世情怀。
整首歌曲随着叙述的深入,歌者的目光逐渐转变,从内视个体经验到反思关照芸芸众生,领悟到了这苦难的轮回与生生不息。至此,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认知重合,跳出了自身苦难而开始荷担众生的不幸。
通过以上对黄安“新古典主义中国风”歌曲的叙事解读,以《新鸳鸯蝴蝶梦》为例,大致了解了黄安歌曲中爱情叙事的方式,设计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双重视角,由分裂走向合一,由文本中的双向关照构成了作者悲悯的眼光,传递出他的创作精神及深厚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2]陈保亚《当代语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3]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4]陈伟,将广峰《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叙事方式》,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7月。
黄安在歌曲叙事中运用了多种古典叙事手法:比兴,用典,选取古典意象与传统主题,引导听者用通感的方式将听觉的词汇转化为图像与意境,构建出一个个古典凄美而深沉的场景与故事。
本文着重从黄安的成名曲《新鸳鸯蝴蝶梦》入手,分析他歌曲中叙事视角,隐含作者与叙述者的关系和对叙事时空的转换,探讨他的通俗歌曲中爱情叙事的特点及成因,发掘出歌者厚重的传统文化意识与深沉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黄安 歌曲 爱情叙事 中国风 超越性
绪论
黄安1993年以《新鸳鸯蝴蝶梦》蜚声歌坛,名声大噪;1994年出版的专辑《救姻缘》被称为其“新古典主义中国风”的巅峰之作。其通俗歌曲创作的主题大多围绕爱情,词曲中流露出浓厚的古典文化韵味与传统文化体验;而作为佛教徒的黄安,对传统歌曲的爱情叙事又有着悲悯的眼光与对世俗的超越;其爱情叙事既具有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又有佛眼看世界的顿悟,并且借鉴现代性的叙事方式,着重叙述个体生命的独特经历与情感体验。黄安的继承与超越使其通俗的爱情叙事具有了世俗性与超越性的双重性质,唤起听众深层的集体文化记忆与个人情感的记忆。
歌曲属于时间艺术,其具有时间一维上的线条性,通过听觉感知,在时间的线性延伸中呈现不断流动的词汇,再现叙述者的故事与情感。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既体现了时间艺术的线性时间特质,又通过嵌入古典意象、音高节奏等方式营造了一个古典优美的空间意境。
下面通过对《新鸳鸯蝴蝶梦》中爱情叙事的详细解读,分析其叙事手法、特色及精神意旨。
《新鸳鸯蝴蝶梦》叙事分析
“新鸳鸯蝴蝶梦”题名中隐含了两组对立的关系:新与旧,梦与醒。“新”指称当下的爱情;“旧” 指称过去的历史的爱情,是间接获得。“新”与“旧”有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阻隔,而“梦”字,消解了这一叙述断裂。与“梦”相对应的是“醒”,隐含作者惨淡经营的主旨,为要劝慰世人,唤醒千年的长梦。
“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起句用典,属于典型的传统修辞格,化用李白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第一人称叙述者“我”的情绪从“昨日”逝去的怅惘到“今日”的“烦忧”,通过叙述者的内视角自述,展现了他情感的跌宕起伏,从过去时光的回忆转回到当下所处的情感困境,这里采用了时距中的概述,将过去与现在的状况一笔点出,简洁凝练。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风四漂流。”此处引用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通过叙述者的动作,塑造了一个狂放的古典侠士形象,仗剑挥刀,散发弄舟。通过比兴手法,将“消愁”比作“断水”,其结果适得其反,“水更流”而“愁更愁”,将前句所述的“烦忧”形象化,显示出叙述者的惆怅烦恼之深之长。“明朝”又是一个新的时间段——未来。通过下文的叙述,叙述者认识到爱情困境是人类永恒的情意结。而此时的叙述者尚处在乌托邦式的幻想中,隐含作者的目光在更高处关注着叙述者的成长。
这一段叙述将过去、现在、未来分别概括为三个明确的时间概念:“昨日”“今日”“明朝”,叙述者一生的情感体验及起伏变化通过三个时间点被简洁传神地表述出来,构成一条叙述者意识的时间流。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爱情两个字好辛苦。”“新人笑”与“旧人哭”给听者带来了一种视听冲击与情感张力,原本的反义词在此却成为了相对的概念,今日的新人终将成为昨日的旧人,耳边又传来明日新人清脆的笑声,这是一个永远循环的不幸的轮回。这原本只是叙述者个体的经验,但“由来”一词却将其所指内涵极大地扩展开来,从自身的体验中反观历史,领悟到爱情的不确定性。这种色衰爱弛的认知在古典诗词中所占比重极大,叙述者化用了这些诗词来言说这种体验是古今共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情感危机。
至此,叙述者的认识开始逐渐深入,由己度人,看到了自身的不幸又感受到了众生的痛苦。此时,叙述者的目光与隐含作者重合,得了隐含作者悲悯的目光。
“是要问一个明白,还是要装作糊涂,知多知少难知足。”叙述者的追问开始清晰:对于爱情,究竟是要彻底追问;还是回避矛盾,默默忍受背叛与伤害。这里,叙述者的现代意识开始显露,如果叙述者按照传统思维,那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但是,叙述者却对爱情进行了深入的反省与思考,他追问一个终极的答案,认识到人类爱情的困境都源于欲望,“难知足”。
“看似个鸳鸯蝴蝶不应该的年代,可是谁又能摆脱人世间的悲哀。”“鸳鸯蝴蝶”是古典文化中象征美满爱情的典型意象,一个“看似”,明确告诉听者,爱情悲剧的本质原因在人心,世间无人能幸免。叙述者再次以他的现代意识,对传统文化中关于爱情悲剧的片面理解作出了颠覆与反讽:传统文化关照大历史环境,外部压力,却忽视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内心情感,叙述者认识到了这一点——人本身才是悲剧的内因与实质。
“花花世界鸳鸯蝴蝶,在人间已是颠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温柔同眠。”隐含作者的目光俯瞰着花花世界,充满悲悯与叹息。叙述者同时纠正了两种极端态度,世人要么对爱情抱有太多希望太多执着,要么就谈之色变避之不及。叙述者的态度在此显明:任何一种割裂极端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人应该活在世间,坦然地去拥抱爱情。“眠”与“梦”不同,前者是安稳平和的,后者是不安稳变动无常的。这是叙述者与隐含作者达成的共识,充满了悲悯的普世情怀。
整首歌曲随着叙述的深入,歌者的目光逐渐转变,从内视个体经验到反思关照芸芸众生,领悟到了这苦难的轮回与生生不息。至此,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认知重合,跳出了自身苦难而开始荷担众生的不幸。
通过以上对黄安“新古典主义中国风”歌曲的叙事解读,以《新鸳鸯蝴蝶梦》为例,大致了解了黄安歌曲中爱情叙事的方式,设计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双重视角,由分裂走向合一,由文本中的双向关照构成了作者悲悯的眼光,传递出他的创作精神及深厚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2]陈保亚《当代语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3]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4]陈伟,将广峰《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叙事方式》,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