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9月举行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ww0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将于今年9月25日至29日举行。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发表致辞。
  张新建在致辞中认为,我国文化市场还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朝阳产业,法规建设、管理机制、行业自律、市场运作等方面还不成熟,文化市场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企业公平竞争等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我国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部一方面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调整文化市场产业结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为文化市场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市场引导作用,为文化企业推广、交流搭建桥梁。如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以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等等,都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品牌展会。举办展会活动是政府部门向社会推介文化品牌企业,扶植中国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扩大中国文化及其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繁荣文化市场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国艺术品的经济价值一直徘徊在低谷,这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深厚积淀是极其不符的。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实力的增强,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国艺术品的经济价值也得到了迅速提升。特别是近几年,在股票、房地产等投资热后,中国艺术品投资和收藏热更是再掀狂潮,画廊、拍卖会、博览会都出现了购销两旺的局面。但是艺术品市场中造假、售假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影响了消费者的投资和收藏信心。文化部主办此次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目的即在于引导市场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秩序,推广诚信经营。
  谈到此次博览会为何选择“投资与收藏”为主题的原因时,张新建表示,当前人民群众艺术欣赏需求的增加、中国美术品收藏群体的壮大和中国艺术品市场营销渠道的不断成熟已经奠定了博览会的受众基础、消费基础和招商基础。举办博览会是要整合市场资源,为公众提供一个可信赖的接触、欣赏、购买、收藏美术品的环境,同时集中展示我国艺术品企业的实力和水平,建立我国艺术企业的品牌形象。
  据承办方负责人透露,由于艺术品市场发展日趋成熟稳定,应运而生的展会经济越发火爆,仅2006年一年,北京将要举办的大型艺术品类展会就有五家之多。加之形形色色的画廊展、收藏展等等,更是数不胜数。面对展会热潮,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收藏博览会如何有别于其他艺术品展会,真正办成高品位、有特色的展会,是组委会最为关心的问题。让最多的买家、藏家参会参展将是本次博览会得以成功举办的一个关键所在。本次博览会展场共分成三大展区,包括国际艺术学院/全国画院/职业艺术家展区、国际画廊/拍卖公司/艺术收藏机构展区、中国传统艺术品专项展区。进驻展场的所有展品,都要经过组委会艺术评审委员会审核批准,以保证展会展品的真实性和高水准。同期还将进行最具投资潜质优秀艺术家“提名奖”的评选活动,由画廊投资人、主办单位专家、行业协会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对参选艺术家及作品进行评审,鼓励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脱颖而出。众多美术馆、博物馆、画院、艺术机构还将组织资金,在本届展会上开展联合收藏活动。
  “第六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将同期举办,并将与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凤凰卫视“艺术投资”栏目合作开展不同主题的交流节目。同时在全国各主要省份与当地省级媒体合作制作“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地方分会场论坛”节目,以期引起社会对艺术产业发展问题的更广泛的关注。
其他文献
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唐写本《贞观姓氏录》为家族郡望谱录,卷轴装,首残尾全,全卷长114.5厘米,高28.3厘米,共2纸,两纸纸质、颜色明显不同,但字迹相同,首残尾全,存46行,行字不等,有乌丝栏。通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35行,记66郡266姓,诸郡上首有朱点标记。第二部分计11行,为贞观八年(634年)五月十日壬(庚)辰高士廉奏疏和诏敕。卷末间隔2行为抄录人题记:“大蕃岁次丙辰(836年)后三月庚午
期刊
1986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湖北襄樊工作。当时襄樊每到星期天都有一种俗称“狗市”的市场,类似现在的花鸟市场和旧货市场,热闹非凡,我常去逛。襄樊的明代青花瓷器正是这一时期在这种市场浮出水面,但当时极少有人去关注,一个明代青花罐要价十几元也很少有人问津。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明代青花瓷器日显珍贵。  襄樊在古代一直称为“襄阳”,历史悠久,而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襄樊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景
期刊
我久居苏州,爱好书画,长年往来于沪、宁之间,对此三地的书画收藏掌故知道一些。书画作伪古已有之,今日亦然。日前与杭州朋友相见,他提及所见一卷款为元四家之一的吴镇的“墨竹图卷”,且已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艺苑掇英》第71期出版。朋友是名画家,眼力也不错,据他说此卷虽是老东西,但字偏油滑、竹偏秀,无吴镇晚年用笔拙、重、沉之感,颇似我十多年前所见的一卷吴镇“墨竹图卷”。因此找来《艺苑掇英》第71期看,果然
期刊
2005年9月30日,在上海博物馆暂得楼展厅举行的“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展”,展品造型多变而又不失端庄稳健,釉色明丽而又不失温润典雅,引得参观的人们不禁由衷赞叹,亦被暂得楼主非同凡响的收藏水平与高超的鉴赏能力所折服。2006年2月16日起,展览移至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4月28日转至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    楼主胡惠春: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暂得楼主胡惠春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年青
期刊
“看‘赛宝’了吗?”  春节期间,收藏圈外的那些熟悉的或不甚熟悉的人,一见面就这样问询记者。平日关注社会新闻、股市、电视剧、休闲和娱乐的他们,居然对以往有点敬而远之的文物收藏有了兴趣。记者没有完整看过一场“赛宝”,更遑论连看7场了。这些圈外人只要看了,就是一场不落。  这场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办、28家省市收藏家协会协办,从1月29日至2月4日每晚黄金时段播出的以“首届”名之的CCTV“赛宝大会
期刊
《载鹤图卷》,清代恽寿平绘,水墨纸本,高22厘米,宽92.5厘米,钤恽寿平“天际真人”印。原签题“《恽南田载鹤图卷》虚斋秘笈辛未十月松窗”,钤朱文“里”、“堂”。辛未十月为民国二十年(1931年)十月。松窗为褚德彝之号,为清末民初寓居上海的收藏名家,著有《松窗书画编年录》等书。清官御用手卷包袱题“恽寿平载鹤图真迹上等”。玉签刻“乾隆御宝恽寿平载鹤图”。原画无名款,图之右上角有恽寿平去世十二年王晕的
期刊
本人酷爱古瓷器的收藏,10年前曾收藏了一对“大明洪武年制”双耳大瓶,当时觉得此瓶形制高大,绘工精细,纹样特别。2005年初购得宁云龙所著《宋元明清瓷器真伪鉴别与价值评估》一书,其中介绍:“洪武瓷器流传至今数量很少,目前尚未发现真正带有洪武官窑的瓷器”,同时在“洪武朝瓷器真伪鉴别”篇的“对照排比法”中说:“美国学者波普在鉴别洪武时期青花、釉里红瓷时,他采用对照排比的方法,将至正到明永乐、宣德之间的青
期刊
在迄今为止发现的明代洪武瓷器中,还没有见到书写洪武官窑款的器物。此瓶肩部书写的“大明洪武年制”楷书六字横款是杜撰的款识,从中也可以看出制造者对古代瓷器还不够了解。瓶的制造者为什么将款识写在肩部,而不是常见的底部?这应该是受到宣德官窑瓷器的影响,所谓“宣德款识遍器身”——不仅出现于底部,也有书写在口、颈、肩、腰、足等部位的,因此此瓶的制造者可能是从宣德官窑器的款识得到启发,照搬而来。  此瓶的纹饰也
期刊
一月前,我与朋友在无锡的古玩市场闲逛,在一家冷铺的柜台中瞥见一卷字纸,“会议太常少卿许乃济奏请以货易货折”一行小字吸引了我的眼光。叫老板将字纸取出来看,发现为八页手写本,未经装订,毛边纸,淡绿版框,半页十一行,版心有“群碧楼”堂号。其中二页行书,另六页楷书,字体洒脱端庄。所抄为道光年间关于禁烟运动的奏折题名。回家后,我总觉得这八页写本有来头,依稀记得“群碧楼”是苏州的名头,一查,果然是清末民初学者
期刊
在辞旧迎新的锣鼓声中,北京东正拍卖公司在2005年岁末31日至新年元旦于北京亚洲大酒店敲响了狗年的第一槌。虽然在一个月前国内有几家拍卖公司由于受市场的影响相继受挫,但东正公司此次拍卖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取得8018万元的总成交额。  书画专场上拍839件,成功拍出426件,成交率达58%,成交额为6100余万元。明代唐寅的《钱塘旧景》经多次竞拍后以930万元成交。清代袁耀的巨作《蓬莱仙境》通景六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