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葡萄玛瑙的荧光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h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尼葡萄玛瑙短期内引进国内,受到各地石友关注,其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色彩艳丽,以紫色和绿色为主,而以紫带绿俏色的最受欢迎;二是印尼葡萄玛瑙不同于内蒙葡萄玛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玛瑙珠子上散发着晶莹闪烁的光彩,我们暂且形容为“荧光”效果。印尼葡萄玛瑙独特的“荧光”令其更加璀璨夺目,光芒四射。本期,本刊记者特邀国内著名地质专家张家志教授解答这种荧光的生成。
  张教授,您能从地质学的角度,为我们解答一下,印尼葡萄玛瑙的这种光芒是怎样产生的吗?
  张教授:印尼葡萄玛瑙的这种光芒,不是由某种共生的物质造成的。而是由于印尼葡萄玛瑙具有的以下几个特性而显露出来的(如图1):1、每个玛瑙球粒都是近于正球形,就起到了“聚光”的作用(水晶球聚光效应)。2、玛瑙球粒既清透无杂质,又含有适当量的色素离子,处于透与微透之间,故感到泛“荧光”。3、玛瑙球粒呈接触型架空排布(而非包融型、密集聚合),透光性好;故“荧光效应”强烈。4、玛瑙球粒大小均匀,所谓的“荧光效应”加强而面积扩大(如图2-6)。
  为什么在同一块石头上,有些珠子有荧光,有些却没有;有些石体珠子的荧光是亮眼的,也有些是温和的,这跟生成的过程是否有直接的关系?
  张教授:玛瑙珠子“荧光”的有无与生成过程无关。只与玛瑙珠子的正球形形态、珠子的大小均匀度、透明度,架空排布情况,以及珠子表面的光洁度、绒面度、反光性有关。请比较图2到图6,图2,球粒之间排布太密实呈包融状,透光性不好,故“荧光”弱。图3,球粒大小不均,形体不是正球形,聚光性弱而散射,故“荧光”偏弱。图4,球粒之间排列过于密实,球粒之间呈包融状而少间隙。图5,色较深暗,球粒间结构密实无间隙,故透光性差,产生不了所谓的“荧光效应”。图6同图1,正球形、通透、架空。
其他文献
刘长跃:中国观赏石一级鉴评师、中国观赏石高级价格评估师、中国观赏石协会理论专委会委员、中国观赏石石种命名委员会委员。
期刊
八月初,赶着最后一波酷暑,我进疆参加富蕴县的奇石展。在奇石杂志编辑眼中,中国的行政区域地图是一幅全国石种分布图。富蕴在这石种分布图上,属于金丝玉和额河石重叠兼有的区域。  热情的巴郎子  晚上十点,新疆的天还大亮,落地乌鲁木齐,需住一晚,第二天再转去富蕴。受富蕴县奇玉石协会会长张月东委托来接我的是位开朗健谈的姐姐。不料搭乘的车意外追尾,只得重打一辆,车上聊得火热(大新疆美石美景聊不够啊)。突然,我
期刊
“幕阜如虎,窥三湘而瞰楚地;修河似龙,奔鄱湖而下长江。”在江西北部,有着4504平方公里的修水县,不仅山美水美人更美,且奇石资源丰富。自山背先民开启修水文明迄今约5000年,石器时代的石剑石斧的出现开创了石文化的先河。后经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将赏石文化推向了顶峰。其收藏的石头主要有中华震旦角化石、东岭类太湖石、赭石砚台。  传说修水人格外地恋家是因为修河有一抱子石;以石成景的还有黄龙山的试剑峰,
期刊
谁见过玄黄石?  黄白黑问山头村的每一位老人。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们,都犹犹豫豫地告诉黄白黑,你去清凉寺问观荒长老吧。  观荒长老坐在清凉寺的一个角落,他的样子像一尊塑像,好像一直在等一个人。  黄白黑对观荒长老坐的这个石头殿恍然大悟起来,连连对着神龛里的石像作辑,那石像是极古朴的。他对长老说,我第一次来清凉寺就错过了,现在我明白,这里是清凉寺最古老的初始根基。  观荒长老不慌不忙地泡着湛卢山茶。他说
期刊
琢磨在中国历史悠久,从简单的生产工具演变为祭祀礼器,再逐渐发展成实用器皿或装饰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并且有比较成熟的制作技术和选料经验,总结出了“美石为玉”的概念。  今天我就围绕“美石为玉”的概念,来谈点玉石琢磨的体会,抛开现在的教条——玉的地质、成因和化学成分等问题不谈,因为工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的设计理念才是“琢磨”的核心所在。  一个作品的设计要有自己的特点,有更多的唯一性存在而不可
期刊
宝华山,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山名,曾名百花山。小时候,我经常听父辈们提起百花山,却从不曾去过,更不知百花山下还沉睡着一个亿万年前就诞生的火山宝宝。  多年前的一天,我到朋友李庆荣家玩,看到他家里里外外陈列着许多色彩图案都非常漂亮的石头。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些石头都是从宝华山上捡来的。“宝华山上有这么漂亮的石头吗?”朋友告诉我:“当然,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下午就带你一道上山去捡几块石头玩玩。”“好啊!好啊!
期刊
评审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工作,评审也必须具备公平、公正、公开及责任四大要素。这次台湾举办评审联谊展,是评审对石友展示雅石的玩法及理念,也期望能够促进石友对评审的信赖及尊重。  题名:觅 类别:形象类乌江石  赏析:有如在乡间生态的写照,鸡在寻找猎物(虫),而虫在  稻草保护色中,被鸡发现后,慢慢地蠕动想往别的地方  逃窜,鸡也缓慢地接近虫,做准备啄虫子的动作,真是  趣味十足的一组生态教材。  题名
期刊
这是台湾石界一场别开生面的展售活动,是由彰化县花坛石友联谊会赖荣丰会长自费举办的花坛石友联谊会。本场活动由2015年12月13日开始,至2016年1月3日结束。  此次活动的一大特点是开幕式定在了1月3日早上十点半,即开幕之时也是闭幕之日,而且还让所有莅临的会长都亮相,上台进行走秀表演,活跃气氛。另外,主持人还特意安排了近二十位素人模特儿,佩戴珊瑚玉为大家走秀。一位位婀娜多姿的美女和气度不凡的男士
期刊
俺有两套创刊号,晒出来后,许多石友都很生气,说你老囚何德何能,竟有两套?  这事俺自然得意,但得意背后,是不堪回首的经历。  2007年春夏之交,俺在福州长乐路一个旧钢材仓库的“我国石头城”要撤了,那里被租去做海鲜市场。俺狂转几圈福州城,在鼓山脚下的鼓山村,找到一个人去楼空的“性文化博物馆”。看不到这个馆展出的东东,因为都被偷光了,所以,人家愿意原价转租。  签约的那天,俺回头拐到邮局去订了临盆出
期刊
“雄伟的喜玛拉雅山,奔腾的雅鲁藏布江”。每当听到美妙的藏族歌曲都有去趟西藏的冲动。都说西藏是人们心中的静土,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对收藏奇石的人来讲(西藏是必须去的)就更别说了。冯哥(冯士权)早有进藏的打算,一是要朝拜圣地,二是对藏瓷心仪很久了。2015年8月,冯哥携夫人驾车走川藏线奔向心中的梦想。  进入藏区跋山涉水顿感天高地阔,敬畏与感动在心中悄然升起。车子时而穿行于藏民集居地方,走街过巷享受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