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琢妙磨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琢磨在中国历史悠久,从简单的生产工具演变为祭祀礼器,再逐渐发展成实用器皿或装饰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并且有比较成熟的制作技术和选料经验,总结出了“美石为玉”的概念。
  今天我就围绕“美石为玉”的概念,来谈点玉石琢磨的体会,抛开现在的教条——玉的地质、成因和化学成分等问题不谈,因为工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的设计理念才是“琢磨”的核心所在。
  一个作品的设计要有自己的特点,有更多的唯一性存在而不可复制,它的艺术价值和稀有性才能得以体现,如何做到这一点摆脱匠气和俗气,下面我想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材料的天然属性
  根据材料的天然形态造型,仔细观察认真琢磨,充分利用自然表达的元素创作,点睛雕琢完成作品,做到天人合一的完美结合;根据材料的自然色块分布,巧妙利用,使得色彩和创作对象的色彩吻合,更好地表达出设计者利用自然、表现自然的能力,从而达到天人合一。通过以上两点做出无法复制的作品,从而体现收藏的价值。
  没有特点和不可复制性,料再好的匠工制作,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其材料价值也会淹没在设计制作中,使得收藏价值大打折扣。要做到这一点,生活中的知识积累、熟练掌握绘画技法、扎实的创作功底是少不了的。所以一个优秀明智的艺术创作者,更多的功夫是用在素材的收集或思路的扩展、基本功的练就上,而不是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关心创作材料是怎么形成的。现在有种怪相困扰着赏石和玉雕创作市场,好像赏石和玉雕创作都要在地矿知识的前提下进行,从而把艺术和地矿学术搅在一起。其实一个是心的理解释放、无标准的创新过程;一个是对固有存在物体的了解和分析。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二、创新设计,巧妙融合
  陈旧的形式会给人审美疲劳,我们不应该墨守成规地继承,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改变思想、开放设计创作思路,才能拥有艺术延续的生命力。利用各种材料,巧妙镶嵌和卯榫,创作新的作品形式,提高玉石的可观赏性或实用性。
  石木卯榫,利用木头的可塑性和石头的亮丽色彩与硬度,二者有机结合,雕琢成实用件或饰品;瓷石镶嵌,利用废弃的瓷片和玉石,进行镶嵌,从而诞生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使得一些残缺的废品变为精美艺术饰品或实用器物,别有一番风味。现在我又开始把掐丝珐琅的部分工艺和技术用到瓷、木、玉的结合上,制作出的作品新颖古朴。
  三、打破工艺创作的单一技法
  必须集玉石琢磨、瓷器打磨和贝类、木头雕刻技法于一身,才能实现这些特色制作。所以我们要颠覆传统的匠工授艺方法,打破工艺创作的单一技法,学习各种料材的雕琢手法,会用各种材料的雕刻工具,这样在多种材料的结合创作和镶嵌卯榫中才能得心应手。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只有作品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在艺术领域才有立足之地。
  没有创新形式的作品、没有个性的艺术品只能叫复制品,现代高科技的设备会取代这些复制品的工匠,所以只有创新而不可复制的艺术品才有生命力和收藏价值。临摹王羲之的字再像,能临摹过电脑吗?这是一样的道理。
  以上所谈观点只是个人从艺经历中的一些心得,提出来与大家共勉,希望得到同道的斧正,以期共同提高,创造艺术领域的新天地,开创更多的艺术新形势,制作出更精美的艺术作品。
  现在的艺术品收藏者大多意识到了这一点,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当地的一个文玩艺术品PK活动,听到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用钱可以随便买到的东西,不管价格高低请退场”。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收藏中艺术品的特点个性和稀有不可复制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创作总是觉得时光匆匆  往往是在香醇咖啡伴苦思的时候  灵感总能找到它的笔头  三小品石,一方奇木  一个幽禅问道,一个怪崖雕镂  首先得找到一种合适的参照物  来让二者结合  让人的视觉能立刻感受到空间的尺寸和人物的近远  奇木本身有很多穿洞  尤其是右侧上方一个垂直的空洞  犹如一种只洞窥天道问禅机之意  人在其下即为一种问禅幽清  可如若为天洞  日柱之下可有冲破  是为契合幽境奇崖  选择
期刊
二叠纪时,在云贵高原和西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火山和地热运动频繁,导致岩浆和熔岩喷发,流向并覆盖大地,在流动中与岩石、树干、表土交融,经过亿万年矿化反应,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光辉,形成了今天又一中华珍贵玉种——黄冰玉。  黄冰玉温润凝结,通透细腻,色彩丰富,以黄白为主色调,既有和田玉之羊脂白,又有黄龙玉之金灿黄,还有翡翠之玻璃透,更有寿山石之荔枝冻,树化玉之木纹花,融黄龙玉之色彩和画面,集和田玉之硬
期刊
可以有不相信祖先的人,也可以有骂祖先的人,但只有流氓和疯子才敢不敬畏自然,因自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经不尽的灾祸,逐渐觉悟并从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就是将时空万物无不由二元矛盾分解为五类生克的阴阳五行“风水”学。  “风水”学的行世,亦是世代临验适用的经验,并由此将人之头、足、腹、背及五脏六腑无不一一归类于阴阳五行,并为世代相袭相用。而千百
期刊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是中国古老而重要的审美范畴,在古老的《诗经》中,这种审美倾向就已经显露出来。古往今来,“以大为美”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赏石的审美。究其原因是人们对于生命的崇拜,对于自然的崇拜。  图中的大块头都有好几十吨,难移动、难把玩,但它们是幽静的,是固定的,暗示着一种永久性,亦如英雄般不屈不挠。受老祖宗的传承,自古就有无石不成园之说。但自然界中的奇峰、崇
期刊
2016年1月22日,新疆观赏石协会2015年年会在乌鲁木齐市兰桂一号酒店召开。新疆13个市、(地、州)、县33个基层协会近1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新疆观赏石协会副会长赵玉新主持会议,新疆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魏文慧做了《二零一五年工作总结及二零一六年工作报告》,姚和江会长宣讲《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大会选举通过了阿克苏地区观赏石协会会长庞大山为新疆观赏石协会副会
期刊
上一期说的是抽象石,从这一期开始,我们来花几期的篇幅谈一谈古典赏石。  古典的由来  在当下的赏石界,我们习惯把不象形的石头分成两类,一类是所谓的抽象石;一类是所谓的古典赏石。其实,细究起来,这种分类方法是很有问题的,在分类方法中,如何将对象物(Objects)分类,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被分类的对象应属于同一属种系统(System),因此,我们可以把象形石和抽象石做对应的区分,但古典赏石则完全
期刊
刘长跃:中国观赏石一级鉴评师、中国观赏石高级价格评估师、中国观赏石协会理论专委会委员、中国观赏石石种命名委员会委员。
期刊
八月初,赶着最后一波酷暑,我进疆参加富蕴县的奇石展。在奇石杂志编辑眼中,中国的行政区域地图是一幅全国石种分布图。富蕴在这石种分布图上,属于金丝玉和额河石重叠兼有的区域。  热情的巴郎子  晚上十点,新疆的天还大亮,落地乌鲁木齐,需住一晚,第二天再转去富蕴。受富蕴县奇玉石协会会长张月东委托来接我的是位开朗健谈的姐姐。不料搭乘的车意外追尾,只得重打一辆,车上聊得火热(大新疆美石美景聊不够啊)。突然,我
期刊
“幕阜如虎,窥三湘而瞰楚地;修河似龙,奔鄱湖而下长江。”在江西北部,有着4504平方公里的修水县,不仅山美水美人更美,且奇石资源丰富。自山背先民开启修水文明迄今约5000年,石器时代的石剑石斧的出现开创了石文化的先河。后经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将赏石文化推向了顶峰。其收藏的石头主要有中华震旦角化石、东岭类太湖石、赭石砚台。  传说修水人格外地恋家是因为修河有一抱子石;以石成景的还有黄龙山的试剑峰,
期刊
谁见过玄黄石?  黄白黑问山头村的每一位老人。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们,都犹犹豫豫地告诉黄白黑,你去清凉寺问观荒长老吧。  观荒长老坐在清凉寺的一个角落,他的样子像一尊塑像,好像一直在等一个人。  黄白黑对观荒长老坐的这个石头殿恍然大悟起来,连连对着神龛里的石像作辑,那石像是极古朴的。他对长老说,我第一次来清凉寺就错过了,现在我明白,这里是清凉寺最古老的初始根基。  观荒长老不慌不忙地泡着湛卢山茶。他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