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方法。方法:本院近三年来收治小儿腹股沟疝80例,采用横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方法,全部治愈,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横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确切,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优点多,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疝:横行小切口: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微创
腹股沟斜疝是基层医院普外科的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小儿多发,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标准术式。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与成熟,以及患方对术后手术切口美观的要求,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广泛采用小切口。目前已在我院广泛开展。我院普外科就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共完成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80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洪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横行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80例,男,78例,女,2例,右侧疝62例,左侧12例,双侧6例。年龄1-6岁,无合并嵌顿疝及鞘膜积液。
手术方法:非气管插管下静脉基础麻醉、行患侧皮下横切口,长约1.0±0.2CM,相当于内环下方沿下腹部皮肤横纹切口至耻骨结节上方,稍加分离,便达外环,但不需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将外环向外上方牵开,纵行分开提睾肌,找到呈灰白色的疝囊,打开并横断疝囊,小儿腹股沟短,稍作牵引,显露内环处并不困难。于内环处行4号丝线贯穿缝扎,或将疝囊拧转数周,使囊壁互相重叠,剪除多余疝囊。严密止血,将睾丸牵至阴囊底部。皮下根据具体情况可1-0丝线缝合一针或不缝。切口皮肤不缝,创口贴拉合即可。
结果:全部手术病人手术过程顺利,临床效果满意。手术时间约10-25分钟,术中出血约2-5ml,术后一般不用抗生素,术后6小时麻醉清醒即可进食,术后阴囊肿胀、血肿、输精管损伤、医源性隐睾及复发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t检验,P>0.05),2天即可下床玩耍。平均住院日为3-4天,住院费用约1000元左右。随访1-2年,随访率98%,无复发,切口瘢痕不明显。
讨论:横行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经长期、广泛 的临床实践,已被充分证明是一效果满意的术式。符合外科微创技术特点。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小切口治疗符合小儿腹股沟生理解剖特点:①小儿腹股沟疝大多数为先天性斜疝【1】,男性患儿占绝大多数,多为右侧,其病因随睾丸的鞘状突在出生后未能完全闭合,大多数患儿腹壁肌肉薄弱,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强,因此,只需高位结扎疝囊颈,纠正这个解剖异常就可以达到治愈此病的目的,这也是小儿腹股沟疝不必进行修补的理论依据【2】。②小儿腹股沟管长度只有1-2cm左右,内外环口相距很近,解剖结构比较短,术中可利用小切口显露外环,不用打开腹股沟管即可轻易显露外环,可保证将疝囊颈行高位结扎,防止疝复发【3】。③腹股沟管有两支重要神经,为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由于术中没有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腹股沟管的完整性未受到破坏,从而能有效保护神经不受损伤。依据疝囊高位结扎的要求及小儿腹股沟管短小的特点,国外许多学者报道了已经临床实践证明,皮下环处的小切口完全可以达到手术目的【4】。既减小了手术创伤,又顺应了审美要求。手术中,以患侧耻骨结节定位,略偏上取切口,横或斜切口均可【5】。切开各层组织时,助手和术者密切配合,保证垂直提起、切开。至皮下环处,注意找寻提睾肌并纵向切开肌纤维,在精索前内侧寻找疝囊,如遇困难,试牵拉患侧睾丸,可清晰辨明精索行径。找到疝囊可轻易被提出切口,横断疝囊后向近端精细剥离,剥离时,辨清输精管、精索血管,保留附于疝囊壁上的结缔组织,以利增强疝囊牢固程度及避免剥破囊壁。小儿疝囊颈一般较狭小,我们体会是行贯穿缝扎或将疝囊拧转数周,使囊壁互相重叠4号丝线结扎即可,不必行荷包缝合,减少了操作难度。
总之,小切口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轻、瘢痕隐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无需拆线等优点。是一种经济、成熟的微创术式。符合以最小的治疗损伤获得最满意手术效果的微创理念【6】。笔者认为,横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基层医院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较理想方法,易被广大患儿家长接受。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08
【2】、黄志强,金锡御,外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63
【3】、刘贵麟。手术学全集,小儿外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2005.172
【4】杨先锋,单成磊。经外环途径小儿斜疝手术50例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1.18.(2)36
【5】张志国,薄新萍,下腹横纹小切口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应用【J】
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9)198
【6】杜兵,微创小横切口治疗小儿斜疝270例临床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2.21(11)253-254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方法。方法:本院近三年来收治小儿腹股沟疝80例,采用横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方法,全部治愈,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横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确切,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优点多,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疝:横行小切口: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微创
腹股沟斜疝是基层医院普外科的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小儿多发,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标准术式。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与成熟,以及患方对术后手术切口美观的要求,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广泛采用小切口。目前已在我院广泛开展。我院普外科就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共完成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80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洪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横行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80例,男,78例,女,2例,右侧疝62例,左侧12例,双侧6例。年龄1-6岁,无合并嵌顿疝及鞘膜积液。
手术方法:非气管插管下静脉基础麻醉、行患侧皮下横切口,长约1.0±0.2CM,相当于内环下方沿下腹部皮肤横纹切口至耻骨结节上方,稍加分离,便达外环,但不需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将外环向外上方牵开,纵行分开提睾肌,找到呈灰白色的疝囊,打开并横断疝囊,小儿腹股沟短,稍作牵引,显露内环处并不困难。于内环处行4号丝线贯穿缝扎,或将疝囊拧转数周,使囊壁互相重叠,剪除多余疝囊。严密止血,将睾丸牵至阴囊底部。皮下根据具体情况可1-0丝线缝合一针或不缝。切口皮肤不缝,创口贴拉合即可。
结果:全部手术病人手术过程顺利,临床效果满意。手术时间约10-25分钟,术中出血约2-5ml,术后一般不用抗生素,术后6小时麻醉清醒即可进食,术后阴囊肿胀、血肿、输精管损伤、医源性隐睾及复发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t检验,P>0.05),2天即可下床玩耍。平均住院日为3-4天,住院费用约1000元左右。随访1-2年,随访率98%,无复发,切口瘢痕不明显。
讨论:横行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经长期、广泛 的临床实践,已被充分证明是一效果满意的术式。符合外科微创技术特点。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小切口治疗符合小儿腹股沟生理解剖特点:①小儿腹股沟疝大多数为先天性斜疝【1】,男性患儿占绝大多数,多为右侧,其病因随睾丸的鞘状突在出生后未能完全闭合,大多数患儿腹壁肌肉薄弱,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强,因此,只需高位结扎疝囊颈,纠正这个解剖异常就可以达到治愈此病的目的,这也是小儿腹股沟疝不必进行修补的理论依据【2】。②小儿腹股沟管长度只有1-2cm左右,内外环口相距很近,解剖结构比较短,术中可利用小切口显露外环,不用打开腹股沟管即可轻易显露外环,可保证将疝囊颈行高位结扎,防止疝复发【3】。③腹股沟管有两支重要神经,为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由于术中没有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腹股沟管的完整性未受到破坏,从而能有效保护神经不受损伤。依据疝囊高位结扎的要求及小儿腹股沟管短小的特点,国外许多学者报道了已经临床实践证明,皮下环处的小切口完全可以达到手术目的【4】。既减小了手术创伤,又顺应了审美要求。手术中,以患侧耻骨结节定位,略偏上取切口,横或斜切口均可【5】。切开各层组织时,助手和术者密切配合,保证垂直提起、切开。至皮下环处,注意找寻提睾肌并纵向切开肌纤维,在精索前内侧寻找疝囊,如遇困难,试牵拉患侧睾丸,可清晰辨明精索行径。找到疝囊可轻易被提出切口,横断疝囊后向近端精细剥离,剥离时,辨清输精管、精索血管,保留附于疝囊壁上的结缔组织,以利增强疝囊牢固程度及避免剥破囊壁。小儿疝囊颈一般较狭小,我们体会是行贯穿缝扎或将疝囊拧转数周,使囊壁互相重叠4号丝线结扎即可,不必行荷包缝合,减少了操作难度。
总之,小切口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轻、瘢痕隐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无需拆线等优点。是一种经济、成熟的微创术式。符合以最小的治疗损伤获得最满意手术效果的微创理念【6】。笔者认为,横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基层医院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较理想方法,易被广大患儿家长接受。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08
【2】、黄志强,金锡御,外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63
【3】、刘贵麟。手术学全集,小儿外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2005.172
【4】杨先锋,单成磊。经外环途径小儿斜疝手术50例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1.18.(2)36
【5】张志国,薄新萍,下腹横纹小切口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应用【J】
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9)198
【6】杜兵,微创小横切口治疗小儿斜疝270例临床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2.21(11)253-254